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建立三司会审的目的是什么

明朝建立三司会审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13 更新时间:2024/2/20 0:46:23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很多时候也都是会建立一些制度或者说是法律,毕竟都是需要管制的。在明朝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叫三司会审的制度,不得不说,这个制度的建立还是非有效果的。那么三司会审分别是哪三司呢?建立这个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三司会审指的是哪三司

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三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源于战国时期的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后世也称三法司。汉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唐代以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评事为三司使;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

汉代以来,凡遇重大案件,由主管刑狱机关会同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共同审理。隋朝由刑部、御史台会同大理寺实行三法司会审。唐代则实行“三司推事”制度,遇有呈报中央的申冤案件,由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中书舍人、御史台御史等小三司审理;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判;对于地方上未决、不便解决的重大案件,则派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大理评事充任“三司使”,前往当地审理。

明代时定制,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遇有特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皇帝亲自交办的案件,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审理。

清朝继承了三司会审制度,并增设热审、秋审、朝审制度。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者职权有所不同,“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以尚书和侍郎为正副长官,下设十三清吏司等,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审核地方重案及审理中央百官和京师地区案件,可处决流刑以下案件,但定罪后须经大理寺复核。大理寺为复核机关,以大理寺卿为长官,凡刑部、都察院审理的案件均须经其复核。都察院是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的审判和大理寺的复核。

2、明朝建立三司会审的目的是什么

“三司会审”制度创设于明初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的皇帝朱元璋出于为强化专制皇权、减少冤狱数量的目的,因而下旨由三法司共同处理重大案件。“三司会审”中的三司指的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刑部是中央一级的审判机构,是六部中惟一具有司法权的机构;大理寺是明代中央负责审核刑部以及在京各机构审判案件的机构,大理寺卿是全国掌管刑狱的最高长官;都察院由御史台,主要负有监管、弹劾等权。

“三司会审”制度创立的原因主要由两方面,第一便是减少冤狱,古代处理案件时,冤狱的情形十分普遍,朱元璋十分体恤民情,因而要求审判时一定要详查案件,减少冤狱的发生。第二是加强皇权,朱元璋在位期间,严厉打压功臣、异己,从而强化专制皇权统治,明初的四大案便是一例。因而“三司会审”制度的创立,可以通过办案来让三法司互相制约,防止刑部独揽审判大权,使裁决权归于皇帝。

可以说,明朝“三司会审”制度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既减少了冤狱的发生,也加强了皇权,但是“三司会审”制度作为皇帝独裁统治的司法工具,难以真正做到公正独立,因而会审过程流于表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周瑜打黄盖是哪个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都是非常熟悉的吧?这个歇后语可以说是从古到今应用非常广泛啊。但是仅仅只知道这个歇后语的意思,但是并不知道它的来历,比如说是出自三国时期的哪个战役?当时的故事是怎样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周瑜打黄盖是哪个战役出自:赤壁之战分析:说的是赤壁

  • 赵国是怎么灭掉中山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位于如今河北平山一代,而平山在如今的河北石家庄,而赵国的都城是如今河北的邯郸,两地的距离是非常近的,所以说中山国是赵国当时的心头大患。中上也曾一度强盛过,在齐宣王灭了燕国的时候还趁火打劫了一番。不好景不长,当时的中山王很是混用,权臣司马赒也是个阴毒之人,这些都被赵武灵王所注意到

  • 李清照的诗词里为什么没有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李清照虽然与岳飞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是在她的的诗词当中从来没有涉及到岳飞,这其实跟秦桧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她的表妹夫,而是跟李清照的个人有着很大的关系。李清照好易安居士,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李清照非常擅长书法、绘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她的词独步一

  • 击球赌三川意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击球赌三川”,不得不说这确实非常符合唐僖宗爱玩的人设,只要能赢球,那么就能弄个官做一做。这种做法比卖官鬻爵还要荒唐至极。但是不论是什么事情都不能总是只看表面。事实上击球赌三川看起来荒唐,实则是唐僖宗的一种反抗。而且不论怎样,将这件事情看成是唐朝王国的伏

  • 吴三桂国号为什么是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事实上吴三桂当年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纯粹就是忽悠人的,忽悠别人去当炮灰的。自古以来,野心家的眼里都是利益高于一切的。为了能够实现自己最终的利益,需要打着正义的旗帜,然后去忽悠那些天真可爱的人去冲锋陷阵当炮灰。对于淳朴的老百姓来说,给予他们一些精神信仰,然后用口号去催眠他们,老百姓们就会觉着自己做的是正

  • 明朝空印案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明朝洪武年间爆发的“空印案”,这是明初四大案件之一,有数万人因为这起案件获罪。所谓的“空印”就是说先在文书当中盖上个章子,然后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再填写具体的内容。这种做法原本是各地的官员为了完成差事搞得一种权宜之计,却哪曾想到酿成了

  • 郑士利在空印案提出了什么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在空印案爆发之后,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也因为受到了牵连而入狱,但是没多久之后被释放了。同年因为发生了形变,于是朱元璋便下诏求言。此事郑士元的弟弟郑士利便对“空印案”爆发的原委以及新政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上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针对“空印案”,他提出了

  • 明朝空印案为何惩处那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朝时期的空印案,相信大家多少都有些了解了,其过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这起案件表面上看其实很多官员也是很无奈的,整个案件感觉并非那么严重。但是朱元璋仍然是“盛怒”,杀掉的人加上连珠的人至少有个3-4万人。其实这起案件朱元璋之所以会盛怒,除了本身官员有违规的情况外,更主要的是

  • 空印案之后朝廷是否有做出调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可以确定的是,在空印案发生之后,朱元璋很清楚这种审核的方式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当时也没有想出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了,于是也只好继续按照旧的制度继续沿用下去了。而各地的官员虽然也是非常苦恼的,但是为了自己还能保住这颗脑袋,也只能继续按照章程办事,而且再无人敢使用空印的办法了。其实要说唯一要改正的是朱元

  • 渭水之盟赔偿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唐朝的渭水之盟,了解唐朝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渭水之盟简单的讲就是指贞观初期,为了抵抗东突厥的南侵,太宗李世民在渭水与东突厥展开了对峙。由于当时李世民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根基还非常的不稳固,所以在面对东突十万大军的高压下,李世民能够动员的兵力显然是太少了,双方的实力悬殊。在李世民大骂东突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