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昭宗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

唐昭宗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2 更新时间:2024/1/19 11:45:26

若是要说唐朝时期哪个皇帝最作?那唐昭宗称第一绝对没人敢称第二。唐昭宗用亲生经历给我们证实了皇帝级别的人物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例子。原本还有抢救希望的大唐,愣是被这货硬生生的掐断了氧气管。一直将唐太宗视为偶像的唐昭宗,通过一系列的东施效颦,最终硬生生的把自己完成了汉献帝。可谓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终变成二百五。

纵观整个过程,让人真是看着抓狂。大唐历代帝王若是地下有知,也非得被气得爬出来,吊打一顿这位不肖子孙不可。

1、唐昭宗上台后的局面

提起唐朝的衰亡,很多人会将原因归结为黄巢起义,认为正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最终将大唐拖入了再也无法挽回的深渊。

然而,事实上,甭管朝廷用了什么招数,最终黄巢还是被赶出了长安,而回到长安之后的大唐皇帝唐僖宗,当初对局势的点评是:

确实很糟烂,但至少还能够抢救一下。

只是他却不知道,上天给他这位“差评”皇帝洗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唐文德二年,唐僖宗病逝,其后,在宦官的拥护之下,唐僖宗的弟弟寿王李杰即位,改名李晔,是为唐昭宗。

刚刚即位的唐昭宗,当时所面对的局面,确实很不乐观:

1.1、河东没了

大唐要害之地——河东没了,因为先前朝廷雇佣李克用打黄巢,河东被当作筹码被强行送出去了。李克用这人的性格大家都知道,你不给我我都会抢,那么你已经给我了,还想再拿回去?

河东被李克用霸占之后,近在咫尺的河东、河中之地的赋税、盐米,统统没有了,维护长安的门户险要之地蒲津,也没了,这让朝廷很上火。

因此唐僖宗当年回长安后,立马跟王重荣翻脸要盐池,派兵攻打河中,而最后河中、河东宁折不弯,于是大伙儿便一起又攻入长安,闹了一顿。

昔日鲜血凝成的友谊小船为啥说翻就翻了,还不就是为了钱、粮嘛。

皇帝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那也是要花钱的呀,底下一票小弟都指望着大哥给口饭吃,当大哥的能不拼?

1.2、南方藩镇乱了

可能有人会说,大唐历来依仗东南,河东没了,东南粮草运过来不就行了?可当时,南面的藩镇情形也是很不乐观。

从乾符年间开始,王仙芝、黄巢两位的起义队伍,在河南道、江南道、淮南道、岭南道来回穿插,攻州灭县,将原本井然有序的朝廷秩序,穿成了马蜂窝。

朝廷先前派遣的那些忠于大唐的官员,不是被黄巢等人杀掉,就是被手下骄兵悍将们趁机作了。

等黄巢走了之后,大唐再次召唤南方藩镇们运粮,才尴尬地发现,这帮人怎么这么面生,而且还不怎么听话,跟这帮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们谈忠君爱国,实在是太伤脑筋。

没了河东、没了河南道、江南道、淮南道的粮米输送,唐昭宗这个皇帝,当的挺失落。

不过,这个时候的大唐,确实如唐僖宗所说的那样,虽然离死不远,但至少可以抢救一下。

毕竟朝廷还有一些值得庆幸的地方:

1.3、关中在握

关中的藩镇还在宦官们的掌控之中。从潼关到兴元,守护关中表里的关隘、藩镇将领们,大多是出身神策军的宦官嫡系、养子,这些人的干爹都在宫廷之内,他们说句话,还是好使的。

1.4、巴蜀还在

同时,剑南道巴蜀之地还在听命于朝廷的官员手中,这是大唐最后的庇护所,虽然田令孜最后惨淡回到巴蜀退休,但毕竟是唐昭宗哥哥的亲信,骨子里人家还是明是非、顾大局的。

有着巴蜀天府之国的粮草、赋税输入,大唐虽然萎靡,但至少能够支撑着,不至于倒下。

1.5、李克用在观望

同时,河东李克用也在观望,这位新上位的大哥到底对自己有没有看法。虽然李克用忠诚方面比较弱,但人家从名义上来讲,还是属于唐朝皇室成员。

对大唐朝廷,李克用从面子上还是想维护一下的,因此这个时候的李克用,对于朝廷的态度,比较恭敬。

以前小弟多有不是,大哥您新来,多担待,今后咱们从新来过,你看小弟我的表现。

1.6、朱温比较乖

同时,僖宗时期倾力打造出来的河南道巨无霸朱温,已经有了崛起的苗头。

在与朱瑄、朱瑾、时溥等人的鏖战当中,朝廷不断给朱温加官进爵,为的就是能够在河南道培育出一个能够脚踢淮南、暴捶河朔、力压河东的强藩。

朝廷希望将朱温培养成一个大唐的保护神,而当时的朱温对朝廷也是投桃报李,摆出了一副义正言辞的姿态,一会儿批评南方藩镇不给朝廷运粮、一会儿指责各地藩镇人员不是朝廷所派。

三月丁亥朔,硃全忠上表:“关东籓镇,请除用朝廷名德为节度观察使。如籓臣固位不受代,臣请以兵诛之。如王徽、裴璩、孔晦、崔安潜等皆缙绅名族,践历素高,宜用为徐郓青兗等道节度使。”

此时的朱温,俨然一副朝廷利益代表人的姿态,被绑在朝廷这辆战车上的朱温,真可谓是指哪儿打哪儿,一点儿也不含糊。让朝廷也是觉得,朱全忠真是一位好同志。

手控巴蜀、关中,外面还有着朱温这样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甘于996的好员工,虽然大厦有些歪,但至少还能维持下去。

若是晚唐帝王有大智慧,能够韬光养晦,说不定还能够翻盘,毕竟当年安史之乱那么糟烂的情况,最终唐朝不还是挺过来了嘛。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面前这位看起来英姿勃发的唐昭宗,竟然会是一个巨坑的主,一把还有希望的残局,最终一步步被下成了死棋,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唐昭宗是怎么玩死了自己,也玩死了大唐的。

2、唐昭宗是怎么玩死了自己

2.1、第一刀:冲动,继续砍李克用

唐昭宗刚上位,在打不打李克用的问题上其实是犹豫过的,毕竟李克用这个时候对朝廷的态度还算平和。

但很快,一个突发的事件,使得唐昭宗产生了严重误判。

赫连铎求援于幽州,李匡威出兵援之,战于蔚州,太原军大败,燕军执安金俊,献之于朝。

大顺元年四月,李克用攻打云州,结果被云州赫连铎、卢龙李匡威合着痛殴了一通,不仅大败而归,大将安金俊还被当作战利品献给了朝廷。

赫连铎、李匡威这俩货也真是坏种,本来朝廷不想趟这趟浑水,你把人送来,我是杀还是放呢?

沙陀军新败,这个消息对于朝廷来说,十分诱人。从僖宗开始,朝廷就一直想要收复河东,只是最终失败,忍了这么久终于等到李克用被揍的消息,是时候去痛打落水狗了!

很快朝廷上的官员们便群情激奋地喊着收复失地,重振山河,而赫连铎、李匡威也一直在召唤大哥,哥快来吧!都已经揍惨了,就等你来踹了。

河南道的朱温也连连上表,皇上,你大胆去揍他,别怕,有我呢!

李匡威、赫连铎、硃全忠等上表:“请因沙陀败亡,臣与河北三镇及臣所镇汴滑河阳之兵平定太原,愿朝廷命重臣一人都总戎事。”

一时间,唐昭宗也开始冲动了,要是把河东弄过来,那自己可就真的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

虽然耳畔宦官杨复恭等人不停劝阻,老大,要慎重,别冲动,但巨大的诱惑还是让唐昭宗动摇了。

干吧,不干,后悔一辈子!

于是朝廷便派出了以宰相张浚、京兆尹孙揆为首的三千神策军前去征讨,原本打算以领导姿态去指导一下众军踏平太原,然后顺便摘个桃子。

没想到李克用竟然这么不好惹,赫连铎、李匡威被一顿狂揍,遁逃;京兆尹孙揆被李存孝掳走,锯了;朱温最坑,吆喝声最大,却只派了千把人助阵。

张浚顿时抓狂了,明明是来走过场的,竟然变成了主力军,这几千人,还不够河东军塞牙缝呢。

结果可想而知,朝廷大败,虽然李克用给了朝廷面子,但这一把,算是让所有小弟们也都看出来了。

朝廷神策军的战力,真是弱爆了。当大哥,没有一个震慑小弟的力量,那就危险了。

本身就已经让人瞧不起了,可唐昭宗却没有自悟,接下来干了一件自残的事情,直接让自己堕入了万劫不复。

2.2、第二刀:捅了身边的宦官

关于宦官,很多人经常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这群身残志坚的群体,唐朝宦官确实很嚣张,连皇帝都敢撸,因此晚唐时期的皇帝,对这帮人的看法,其实也不咋滴。

唐昭宗就是这个看法,自己是要效法唐太宗的,那身边自然都是能臣武将,屁股后面跟着一帮宦官在旁边出谋划策,多掉价。

因此,他决定,弄掉那个整天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的权宦——杨复恭,换几个听话的宦官,以后重用文臣武将,开一段辉煌的中兴之路。

唐昭宗的想法听起来也没毛病,但是他忘了,杨复恭虽然嚣张,但他的利益和唐昭宗是一致的。俩人其实是个利益共同体,如今皇帝突然要踹人下车,杨复恭能不觉得很受伤?

你个白眼狼,我扶你上位,我容易吗?刚当皇帝就过河拆桥,太过分了,与唐昭宗撕破脸的杨复恭被逼逃亡,向着兴元养子方向逃去。

而大权在握的唐昭宗此刻下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命人追击杨复恭,他找的帮手是李茂贞、王行瑜。

李茂贞在当年抗击黄巢大军之时,脱颖而出,是个人物,但本身政治素质并不高,被提拔为节度使之后,就有了坐大的小心思。先前周边都是宦官们养子把持着,自己敢露出不臣之心,分分钟就被秒了。

如今皇帝和宦官内讧,正是自己崛起的好时机,于是李茂贞就借着帮朝廷的机会,把杨复恭山南道、京畿道内的势力全部拔除,等皇帝说李茂贞你辛苦了,回去吧。

李茂贞这才笑了笑,老大,你没听说过,请佛容易,送佛难,我都吃了,还能还?

砍了自己身边的得力助手,喂肥了一个不听话的关中枭雄,更让唐昭宗无语的是,这个李茂贞是真敢放下身段打人!

2.3、第三刀:坑了大臣

宦官靠不住了,臣子们也靠不住了,关键时刻唐昭宗想到了皇族,当他与李茂贞因为山南节度使到底给不给李茂贞的问题上闹翻之后,唐昭宗很生气。

他一生气就按捺不住想要揍李茂贞,随后唐昭宗命嗣覃王率军讨伐李茂贞,自己到底啥实力,心里没个数?

就这样,嗣覃王率领五十四都(朝廷全部家底)去讨伐李茂贞,结果在兴平被李茂贞一顿狂揍,朝廷大军顿时崩溃,败军逃入长安。

李茂贞顺势带兵入朝,老大,你不能白白打人,得给个交代。

在李茂贞的逼迫之下,唐昭宗被迫杀了宰相杜让能、斩了中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凡是跟唐昭宗一条心的臣子、宦官这一把全部挂了,剩下那些一看跟着老大走的结局这么悲惨,也都打了退堂鼓。

这个老大实在是太坑,从此宰辅们、宦官们都各找门路,到处拜山头,没一个敢把身家性命托付给朝廷。

手下一群离心离德的小弟,本着打工的心情站班,人心散了,队伍如何带?当时唐昭宗的情况就是这样,团队内部崩溃了。

2.4、第四刀:心太软,坑了皇族

其后,李克用制霸天下,想要替唐昭宗出一口气,自己也能博得一个勤王的好名,于是挥兵入关,替皇帝找场子。

一时间,昔日欺负过唐昭宗的关内藩镇纷纷平躺,哀嚎遍野,此时的唐昭宗如果能借助李克用力量搞定关内也还行,可这个时候他犹豫了,他怕李克用是个曹操

于是李茂贞被留了下来,成为了唐昭宗制衡河东的棋子,但这枚棋子也最终成为了大患。

其后,李茂贞和朝廷再度闹翻,唐昭宗领着诸王逃到了华州韩建所在地,待了一年。这一年里,韩建好吃好喝伺候着,但干了两件事,直接把唐昭宗变成了孤家寡人。

一件事儿就是解散了护卫神策军,另一件事儿是杀残了唐昭宗身边的王爷们。

这一下,唐昭宗可就彻底没有了依靠,以至于后来回到宫内,被宦官废黜、被宦官挟持,如同木偶一般,毫无反抗能力。

在这个时间,有一个人一直在旁边看戏,等他觉得戏看得差不多了,他便走到了台前,准备取而代之。

这个人便是朱温。

3、无力回天,沦为汉献帝

在击败李克用之后,朱温觉得,自己这么牛,也应该做做公益事业。为何不去帮帮皇帝呢,不过长安不好,来洛阳,近些,我能罩得住。

于是,七万汴军浩浩荡荡向长安进发,而得到消息的宦官们,裹挟着唐昭宗一路狂奔凤翔,此时的唐昭宗去哪儿,已经身不由己。

在凤翔和汴军的终极PK之中,李茂贞落败,朱温成为了最后的赢家,而他的胜利品便是唐昭宗。

挟天子而令诸侯,朱温成了大唐版的曹操,而唐昭宗也最终把自己玩成了汉献帝。

天佑元年春,在朱温的授意之下,长安被毁,居民、官员全部迁往洛阳。

南下的途中,唐昭宗回望长安,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明明想当唐太宗,最终却活成了汉献帝。

而他更不知道,即将面对的那位朱温,可没有曹操的好耐性,人家的目的可不是辅佐大唐,当大唐的权臣枭雄。人家是要称帝的,自己的命运其实比汉献帝,还要苦很多。

没办法,自己作出来的苦果,怎么也要咽下去,历史就是这样,让人无奈却又不得不接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乾隆是怎么对待他的叔叔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是位孝子,在他为雍正出殡的时候痛哭不止,多次拦着别人不让为父亲盖棺,可就是这样一位有孝心的人,一即位就改变了许多父亲立下的制度。出殡那天的情形感动了许多人,乾隆本人也痛苦地一天没吃下东西,但这并不代表他爱自己的父亲,他与父亲的关系还没有和爷爷的关系亲密,他也很不认同父亲的一些做法。1、他是如何对

  • 土木堡明军惨败原因是什么?把锅给宦官王振是失偏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土木堡之变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土木堡明军是惨败的,惨不忍睹了,那么既然输了,总得找个原因吧,所以土木堡明军惨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说是宦官王振的锅,其实真的不仅仅是王振的锅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都是这一次土木堡明军惨败的原因了,具体的情况继续往下看。土木堡明军

  • 秦昭襄王多活几年有机会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昭襄王,对于战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肯定会非常的熟悉。秦昭襄王对秦国的东出以及对秦国最终能够大一统天下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奠定的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所以很多朋友们就会想了,这样一位明君,若是能多活几年的话,并且在晚年没有犯错杀白起的话,是否成功一统天下呢?是否自己就能当上始皇帝了呢?赢稷原本

  • 成化犁庭最后谁赢了,明宪宗为什么讨伐女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成化犁庭发生在1467年,当时是明朝成化年间。明宪宗下令征讨建州女真,因为该战役十分惨烈,战场就像是被犁过一样,因为称为成化犁庭。这场战役女真部落损失惨重,当时他们的实力远不如明军,那明宪宗为什么突然要进攻女真呢?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下这段历史背景,还有战役的大致过程,各位小伙伴如果有兴趣的话,欢迎来了

  • 土木之变和土木堡之变有啥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看到一些网友问的一些小细节的问题很多很多,这其中就有这个土木堡之变和土木之变的问题,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土木之变和土木堡之变有啥区别,其实很简单的,小编下面也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介绍,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土木之变和土木堡之变之间并无什么区别,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不同的叫法而已

  • 清朝在乾隆皇帝之后为何没有出现明君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皇帝可以说是让清朝很好,又让清朝很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乾隆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用心治国的,但是不知道为何慢慢地就变得贪污腐败。那么为什么大家又说清朝在乾隆皇帝之后就在没出现过明君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应该都知道,乾隆上位的时候

  • 唐肃宗称帝后,为什么还敢迎接唐玄宗归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马嵬兵变后,唐玄宗逃到成都,而李亨逃到了朔方。后来,李亨在玄宗不知情的情况下,登基称帝,等于是直接把玄宗从皇位上给挤下去了。次年,安禄山被杀,唐玄宗准备从成都返回长安,而唐肃宗似乎对玄宗归来十分高兴,还亲自迎接,难道他就不怕玄宗找他算账吗?其实当时玄宗已经知道,自己已无法扭转局势,此后也就在兴庆宫内

  • 历史上为什么说清朝的腐败是因为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甚至是因为腐败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可想而知腐败不管是对于现在还是古代,都是致命的。那么在历史上,为什么说清朝的腐败是因为乾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清朝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可

  • 鳌拜手握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鳌拜,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电视剧《鹿鼎记》中,鳌拜最后就被弄死了,但是他可是手握重兵的。在历史上,鳌拜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作为辅政大臣,可以随时调动北方的40万大军,为什么始终没有推康熙自立称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到鳌拜这个人呢,大家应该对他的印象都是不怎么好的,毕竟他作为

  • 三国中有谁不服关羽,曹魏阵营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虽然名气大,但他性格有些傲慢,不易与他人相处。其实三国中有不少人内心是不服关羽的,他们有些和关羽有矛盾,有些是觉得关羽名不副实,想亲眼见证下关羽的实力。那下面就从魏蜀吴三国分别谈谈,到底有谁对关羽不太服气,其实这些人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也都是有头有脸的名将。如果你还有不同想法或理解的话,不妨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