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白起不死能否统一

若白起不死能否统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30 更新时间:2024/2/14 2:44:33

前258年,秦昭襄王派遣五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邯郸,最终惨败。之后秦王改为白起为将,但是白起借口邯郸难以攻下,拒绝任命。之后秦王又改派为王龁为将攻打赵国邯郸,结果反复多次屡屡失利。无奈之下,秦王只好再一次的强令白起为将率军出征。但白起再一次的拒绝了,称自己病重推脱了。秦昭襄王为此大怒,将白起降级为士兵,并且贬到了阴密。当白起走到了杜邮的时候赐给了白起一把宝剑,令白起自杀而死。

自从前257年白起死后一直到前221年,最终统一六国,总共花费了36年的时间。在这36年的时间里,秦国所经历的战争中,仅仅只有三次是败仗。

1、这第一次就前247年,蒙骜率军征战魏国的高都和汲县,在攻下之后,蒙骜又继续挥师进攻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等等,攻占了有37坐城池。王龁的则率军攻打了上党,在打下来之后便设立了太原郡。此时魏将无忌率领着五国联军反击秦军,将秦军打退到了黄河以南。蒙骜这一仗打败,在解脱围困之后撤离。

2、第二次在前233年,桓齮率军征伐赵国,在宜安与肥下遭遇到了从北部雁门调回来的赵国大将李牧。此战李牧大败秦军,李牧也因此被封为了武安君。

3、第三次在前232年,嬴政再一次派秦军出征,兵分两路攻打赵国。李牧和司马尚则带兵在番吾大败秦军,并准备合击另外一路秦军。但秦军见形势不妙,立马紧急撤军。李牧的这两场战役总共歼灭掉了约15万的秦军。

众所周知,白起和李牧都是战国时期的大将,指挥能力是非常厉害的,实力不相上下。所以说即便是白起活着,第一次战役换成是白起挂帅的话,进攻五国的兵马,秦国在兵力上还处于劣势,面对五个国家齐心协力的反击,即便是白起也是没有胜算的。第二和第三次,就算是白起挂帅,但是其对手是李牧,也许不会输的这么惨,但白起绝对也捞不到好处,占不到便宜,最多就是双方僵持不下,最终白起撤军。所以说即便是白起还活着,秦国也无法提前大一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如果刘据不死是否能顺利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就算刘据不死,继位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可以说是不可能了。因为在汉朝时期,都是以孝治国,作为储君的刘据,在其父亲汉武帝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想着造反,而且还付出了行动,作为一国的臣子是不忠的,作为儿子也是不孝的。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当中,平民家庭暂且不耻,作为皇室成员的刘据又怎会得到舆论支持呢?

  • 冯唐怎么羞辱汉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是西汉名臣,他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是颇具资历的老臣。但冯唐的志向直到晚年也都没能实现,汉武帝时期,匈奴来犯,冯唐虽被举荐,但他已经年过90,想要为国抵御匈奴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后人说他是老来难以得志,比较可惜。其实冯唐是一位非常有胆量和智

  • 唐高祖为什么要杀刘文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刘文静是唐朝开国功臣,唐高祖时期宰相。刘文静好不容易走上人生巅峰,最后却被高祖下令处死,李世民曾力保刘文静,结果也没能保住。实际上刘文静是被冤杀,他是以“谋反”的罪名降罪,但刘文静本人并无反义,只是对自己的官衔以及赏赐不如裴寂而多有抱怨。朝中,刘文静和裴寂心生间隙,大家都知道

  • 袁崇焕什么时候被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袁崇焕的事情,话说袁崇焕被崇祯杀了,那么具体被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还有这个袁崇焕被崇祯杀了的话是不是非常的后悔呢?对于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崇祯皇帝在崇祯二年也就是1629年12月初将这个袁崇焕逮捕入狱的。囚禁审讯大半年

  • 奕纬真是被道光皇帝踢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奕纬是道光皇帝的长子,按理来说古代皇帝最看重的就是长子,在他身上耗费的心血也最多,因为长子大概率会是未来皇帝的接班人。不过奕纬出生后却不是这样,他的母亲是宫女,身份低微,早期在皇子府中专门负责端茶倒水。后来奕纬母亲和道光帝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完成了结合,她因此怀上奕纬。等奕纬出生后,道光帝并没有高兴,

  • 毛文龙的手下大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人问这个毛文龙的手下的大将都有谁,然后这些人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对于这些问题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也还是比较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因为知道具体的情况之后,才知道大明朝的局势,也知道毛文龙和袁崇焕之间的关系,反正还是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分析吧。毛文龙的手下可多了,一个一个的说,

  • 李贤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吗,历史上他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贤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次子,他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不过李贤和母亲的关系异常紧张,最后在武后的强压下,李贤被迫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武则天弑子的做法也是饱受诟病,她为何如此狠心,要将自己的儿子逼死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在武则天眼里,权利要比亲情更加重要。传闻李贤是有谋反的打算,武则天正是凭借

  • 南明四藩镇之一高杰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对于高杰的看法,其实褒贬都有。据说高杰为人荒淫,做事狠毒,所以他被杀后不少百姓还庆祝。不过以当时南明的局势来看,只有高杰有能力出兵中原,所以也有人对他的死抱有遗憾。可以说,许定国诱杀高杰,直接改变了南明的历史走向,而此后许定国又投降清军,使得清军兵力倍增,南明也就再无机会与清军对抗,只能接受走向

  • 假如扶苏和蒙恬攻回咸阳能击败胡亥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扶苏和蒙恬死的很冤,原本秦始皇是要让扶苏继位,结果赵高和李斯私自篡改秦始皇遗诏,还将扶苏逼死。假如当时扶苏和蒙恬没听遗诏内容,两人联手率兵杀回咸阳,扶苏有没有可能击败胡亥,夺回皇位呢?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只能说扶苏有机会,但机会不大。因为扶苏和蒙恬并没有起兵的理由,就算他们怀疑秦始皇遗诏疑点重重,

  • 究竟是吕后想杀韩信,还是刘邦想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之死,到底是刘邦的想法,还是吕后擅自决定?当然,刘邦和吕后是同一战线的人,以吕后的才能,她必然已经察觉到韩信会给他们带来的风险。不过吕后要是擅自找萧何商量如何除掉韩信,这不是明摆着干政吗?难道刘邦就能容忍吕后不经自己同意便杀害开国功臣?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好好研究。如果吕后真的没有提前通知过刘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