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木堡之变大臣阵亡名单

土木堡之变大臣阵亡名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77 更新时间:2024/2/13 9:24:05

最近不少的网友也都提到了这个土木堡之变的情况,很多人看完整个事件之后非常的惋惜,很多人也要问了,这个土木堡之变话说当时50W差不多全军覆没了,文武百官很多很多,所以这也为了后来的明朝发展造成了没人才可用的窘境,所以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好奇,土木堡之变阵亡的名单有没有呢?或许说是这个土木堡殉国大臣名单有没有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

土木堡之变阵亡名单从现在的历史资料来分析的话,无从考究了,但是一些在土木堡之变殉国的大臣名单小编这边还是有一份的,下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介绍,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

1、英国公张辅(1375-1449),张辅是明朝重臣,四平这个安南,历任明朝四朝,尽心辅佐,追封定兴郡王,谥忠烈。

2、成国公朱勇(1391-1449),朱勇是明朝勋戚、将领,统兵出喜峰口,两次打败蒙古,追封平阴郡王,谥武愍。

3、泰宁侯陈瀛,陈瀛历史上对他介绍不多,只知道是扬州府泰州人,靖难勋贵泰宁侯陈圭曾孙,追封宁国公,谥恭愍。

4、驸马都尉井源,关于井源的历史资料也不多,就是他做官也很不错,而且还是驸马,追封巨鹿侯。

5、平乡伯陈怀,历史上关于陈怀记载不多,他是承袭了他父亲的职位了,后来战功也非常的显赫,追封平乡侯,谥忠毅。

6、襄城伯李珍,历史上关于珍的记载没有,只知道他做到了伯这个位置,所以还是很厉害的,追封襄城侯,谥悼僖。

7、遂安伯陈埙,陈埙在历史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而且坚韧不拔,难得的好官,谥荣怀。

8、修武伯沈荣,关于沈荣的记载不多,历史上这个人也还是非常的厉害的,追封修武侯,谥僖愍。

9、内阁首辅曹鼐(1402-1449),曹鼐是当时的状元哦,所以是真的有真凭实学的,最后做到首辅,追赠太傅,谥文忠。

10、兵部尚书邝埜(1385-1449),邝埜先考取了进士,然后一步一步做到了兵部尚书,非常励志的一个人,追赠少保,谥忠肃。

11、户部尚书王佐(1384-1449),王佐也是考取了进士,最后也是一步一步做到户部尚书的,追赠少保,谥忠简。

12、侍读学士张益(1395-1449),对他记载很少,谥文僖。

13、刑部侍郎丁铉,丁铉这个人在地方上的作为很大,当地百姓对他非常的依赖,追赠刑部尚书,处理事情得心应手,谥襄愍。

14、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王永和等于说是现在的科班出身,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所以做到了工部右侍郎,追赠工部尚书,谥襄敏。

15、右副都御史邓棨,史邓棨关于他的历史资料没有,但是能做到这个官职的人,不简单的,追赠右都御史,谥襄敏。

16、护卫将军樊忠,天生神力,武器是锤,用得非常的棒,王振这位宦官就是被樊忠所杀,樊忠因为护卫明英宗被乱箭说杀。

17、都督梁成,关于他记载很少,赠任丘伯,谥壮勇。

18、都督王贵,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多,追封阜城伯,谥武僖。

19、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进士出身办事能力出众,追赠通政使。

20、太常寺少卿黄养正(1389-1449),黄潮光之子,大小就聪明,过目不忘,而且对书画等都在行,追赠太常卿。

21、太常寺少卿戴庆祖,关于他记载很少,追赠太常卿。

22、太常寺少卿王一居,关于王一居记载很少,追赠太常卿。

23、太仆寺少卿刘容,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24、尚宝少卿凌铸,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25、吏科给事中包良佐,进士出身,做官很大。

26、给事中姚铣,也是进士出身。

27、工科给事中鲍辉,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28、中书舍人俞拱,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29、中书舍人潘澄,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30、中书舍人钱昺,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31、监察御史张洪,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32、监察御史黄裳,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33、监察御史魏贞,进士出身,能力出众,实力超群。

34、监察御史夏诚,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35、四川道御史申祐,进士出身,刚正不阿,用于弹劾。

36、监察御史尹竑,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37、监察御史童存德,进士出身,有真凭实学。

38、监察御史孙庆,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39、监察御史林祥凤,乡试第十一名。

40、兵部车驾司郎中齐汪,进士出身,办案神速。

41、郎中冯学明,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42、员外郎王健,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43、员外郎程思温,进士出身。

44、员外郎程式,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45、员外郎逯端,进士出身。

46、兵部职方司主事俞鉴,少年勤奋好学,中进士。

47、刑部主事张瑭,中进士。

48、郑瑄,无历史资料。

49、大理寺副马豫,癸丑科三甲第五十五名。

50、行人司正尹昌,也是进士出身。

51、行人罗如墉,以不怕死的心态上战场。

52、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53、序班李恭,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54、序班石玉,历史资料无相关记载。

55、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所杀),宦官不做介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令在全国推行儒家思想,并罢黜其他思想学派。不过汉武帝推行的儒学,并非是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还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等学说,在当时来看,算是一种全新的流派,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专制,给这种制度进行一层美丽的包装。此后儒家学说,整整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直到今天我们

  • 诸葛亮死后曹叡为什么变得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死后曹叡之所以变得放浪形骸,之所以变得昏庸,不像之前那样的明君,主要还是因为他失去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再加上其母亲和三个儿子的离世,可以说是内无忧,外无患了,慢慢的就失去了斗志,失去了目标。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长期骚扰曹魏边境的蜀汉从此以后就沉寂了,进入到了短暂的修生养息状态,而此时的三国以没有了

  • 玄武门之变目标是李建成,其实也是在警告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来说,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失败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李世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他的首要目标肯定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不过李渊才是当朝皇帝,如何能让李渊原谅他更加关键。李世民事前应该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能不和李渊起冲突最好,如果李渊翻脸的话,那他估计会对自己的父亲动手。所以此举也是在警告

  • 武则天真的喜欢李治吗,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武则天和李治的这段感情中,感觉武则天是强势的一方,李治显得有些卑微。而武则天后期野心膨胀,权利甚至和李治相当,所以有人怀疑武则天是否真的喜欢李治?还是她一直在利用李治,来达到自己称帝的最终目的?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要分时间段来看待的。武则天肯定喜欢过李治,但这份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慢慢衰

  • 汉景帝为什么削藩,最后削藩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削藩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诸王叛乱。当时刘濞私自铸钱,贩卖食盐,还偷偷招纳犯人,为自己积攒力量,其心思汉景帝也是看在眼里,这样的人他不得不防。所以此后汉景帝采用了晁错的策略,开始大力削藩。虽然引起了七国之乱,但好在是有惊无险,最终成功平定叛乱,在削藩一事上也算是成功了。对这段历史

  • 郭子兴为什么不传位于儿子?要传位给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郭子兴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郭子兴还是比较有实力的,当时话说郭子兴和朱元璋一起同盟了,郭子兴死后,就把大批的势力都给了朱元璋,只所以有这样的势力,才成就了后来的朱元璋,所以很多人就好奇了,真的就是非常单纯的郭子兴比较认同朱元璋的人品吗?郭子兴为什么不把兵力传给他的儿子

  • 李隆基为何容不下上官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上官婉儿是古代著名才女,有着“巾帼宰相”之称。到了唐中宗时期,上官婉儿手上握有的权利达到鼎盛,当时她不仅在政坛有着显赫地位,在文坛的话语权同样举足轻重。上官婉儿曾主持风雅,评天下诗文,其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可惜,在李隆基眼里,他始终容不下上官婉儿,最后将其处死。当然,李隆基肯

  • 中山靖王刘胜儿子刘屈氂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这次是打算和各位介绍一下中山靖王刘胜儿子刘屈氂的生平故事。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都听说过中山靖王刘胜,因为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人。那刘屈氂是西汉宰相,汉武帝的侄子,其地位非常之高。但刘屈氂最后结局却十分凄惨,汉武帝直接下诏将刘屈氂装在运食车上,送往东市腰斩。那刘屈氂为何会被杀呢?下面就来简单聊聊这

  • 诸葛亮为什么崇拜乐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我们都知道管仲是春秋时期非常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没有管仲,可能齐桓公也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那乐毅有何成就呢?虽然乐毅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他也是战国时期非常出色的将领,今天正好打算和各位讲讲有关乐毅的故事,或许就能理解诸葛亮为何会崇拜乐毅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别

  • 如果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会怎样,还会有清朝问鼎中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吴三桂,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清军入关就是他一手造成的,可以说是减少了不少清军的麻烦,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当然了,这也不影响李自成攻打明朝了。不过很多人也会想了,若是当年吴三桂没有投降清军,而是投降了李自成的话,那么清朝还有问鼎中原的机会吗?事实上,该来的总还是回来的,因为从东北进入中原的路,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