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服骑射为什么能让赵国强大

胡服骑射为什么能让赵国强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35 更新时间:2024/1/27 8:31:26

说到这个胡服骑射,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指的是赵武为了让国家能够强大,所以就推行了这个关于“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也是说明了赵武灵王为了让国家能壮大,也是用于改革。那么这个“胡服骑射”为什么能够让赵国强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赵国,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据说,赵的先祖在周穆王时立有战功,被封于赵。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后,建立起了三个封建诸侯国家。赵国的第一个诸侯叫赵敬侯,他实行了重视武备、选用人才、节省财政开支的改革措施后,使赵国初期的政权得到了巩固。当时赵国的疆域东北面与东胡部落和燕国连接,东面与中山和齐两国连接,南面和西面与卫、韩、魏三国交界,西与林胡、楼烦两部落连接。最早的国都在晋阳。公元前425年,赵献子时迁到中牟。公元前386年,赵敬侯时才迁到邯郸。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个国王。他是一个社会改革家,也是一个军事家。他感到赵国在剧烈兼并战争时期,虽然有时能够战胜一些小国,但是,也遭到如象中山这样的邻界小国家依仗齐国的势力经常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战争中,也常常被打败,甚至大将被擒去,城邑被占领。这种状况继续下去,赵国会很快地被兼并掉。要想使赵国强大起来,首先必须在军事上进行改革。

赵国北方大多是胡人部落,这些胡人都是游牧民族。他们虽然和赵国没有发生大战争,但小的掠夺战斗还是常常不断。他们和赵国军队作战时,都是骑在马上,动作很灵活。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上马下马,非常方便;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十分迅速。而赵国军队虽然武器比胡人优良,但大多数是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的队伍。加以官兵都是身穿长袍,甲靠笨重,结扎繁琐,骑马很不方便。这种情况,在当时各诸侯国的军队都一样,都是以“带甲”的步兵和兵车混合为主,动辄都是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骑兵则更少,最多也不过五、六千骑。鉴于这种情况,赵武灵王就想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但是,要学骑射,首先就必须改革服装,采用胡人的短衣、长裤。这种服装,不但练习骑射很方便,就是在生活中作其他的事情也很方便。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召见大臣肥义和他商议说:“我想继承先辈的事业,使赵国强大起来。要使赵国强大起来,必须改变现在的习俗,我想学习胡人的骑马射箭,首先要从服装上学习,穿胡人的短衣、长裤,这样才便于骑马射箭。我如果教百姓们学习胡服骑射,恐怕社会上会对我有议论;你看怎么办才好?”肥义说:“我听说过,了解一件事情,若是顾虑多,就不能成功;要想实行一项措施,顾虑多了,也就作不成。大王若要改变习俗、学习胡服骑射,就不必顾虑社会上旧习惯势力的议论。而且自古以来,风俗习惯不是不能改变的。从前舜和禹都向苗、倮这些部族学习过他们的一些习俗。所以大王不要有什么顾虑,就下决心去学习胡服骑射吧!”赵武灵王听了肥义的话以后,就决心学习胡服骑射。

原来赵武灵王打算学习胡服骑射时,就遭到以他叔叔公子成为首的王族中一些人的极力反对。所以赵武灵王在下令全国改变胡服前,就派王孙緤去告诉公子成,希望得到公子成的支持。但是,公子成仍然坚持反对胡服。赵武灵王为了说服公子成,就亲自到公子成家中去和他辩论。经过一天的争辩,赵武灵王用了大量的事例说明学习胡服的好处,终于使公子成同意胡服,表示愿意带头穿上胡人的服装。

可是王族公子赵文、赵造、赵俊等人和大臣周绍仍然反对赵武灵王的改革措施,他们指责赵武灵王说:“衣服习俗,古之礼法,变更古法,是一种罪过。”赵武灵王批驳他们说:“古今不同俗,有什么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袭的,有什么礼可遵循的?夏、商、周三代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规,根据不同的事情而制定礼仪。礼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的那一套。”赵文等人感到无理再反对,只得同意胡服。于是赵武灵王就下令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他和王公大臣们首先穿起胡服。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作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就得到人民的拥护,大家都改穿胡服。

赵武灵王的胡服措施成功以后,他就亲自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队装备。从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起,赵国的国力就逐渐强大起来。后来不但打败了过去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到了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让位给他的儿子赵惠文王时,赵国已是“七雄”中的强大国家之一了。赵武灵王向胡人学习来的这种短衣、长裤的民族服装形式,以后就变成汉民族服装形式的一部分,两千多年沿用了下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汉安帝是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会觉得汉安帝是一个昏君,因为他在位期间,朝中宦官当道,后宫争位激烈,国内更是处于内忧外患当中,整个国力并没有得到加强。实际上汉安帝倒也不是一位彻底的昏君,准确来说他是能力不足,没有当皇帝的才干。其实,每个朝代都会有几个像汉安帝这样的皇帝,只要是继承制,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有关汉安帝的生平故事

  • 胤褆为什么被康熙帝囚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胤褆是康熙皇帝第五个儿子,不过因为康熙前四子都不幸早夭,所以胤褆成了皇长子。胤褆非常聪明勤奋,而且文武双全,康熙曾非常器重胤褆,曾两次让他随驾,一同讨伐噶尔丹。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康熙和太子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胤褆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自作聪明的向康熙建议杀了太子,结果就是这个举动让康熙

  • 如果李煜认真治理国家能不能打的过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李煜是南唐的末代皇帝,不过当皇位传到他手上时已经取消了“帝号”,对外称国主。他自幼出生于帝王之家,聪明好学,精于诗词歌赋,是一个才子。但是李煜所处的时代正是五代十国的末期,北宋统一天下的局势越来越明显,南唐作为一个南方小国,根本没有抵抗之力。李煜从小洞晓音律乐曲,深谙书法绘画

  • 明朝的皇后们都出自于民间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有人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些个明朝的皇后们好像都是这个出自于民间的,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他们的出身都是民间的,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是不是所有的皇后都是出生不怎么高贵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明太祖朱元璋马皇后,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未发

  • 清朝四大名臣都是汉人吗,为何不推翻大清恢复汉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晚清的四大名臣,他们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同样如此,他们都是清朝重臣,立下过汗马功劳,朝廷也是对他们恩荣有加,基本上也是位极人臣,能给的都给了,所以他们也没有必要冒险干灭族的事情,没必要去选择造反,恢复汉制。1、四大名臣功成名就,没必要冒险各省的督抚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晚晴各省的

  • 高颎是隋朝开国功臣,为何因为一个女人被罢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高颎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高颎到底是谁呢?然后话说他非常的厉害,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但是最后因为一个女人自己却被罢官了,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原因吧。高颎,隋相。杨坚担任北周大丞相时,对其加以重用。隋建,助隋文帝灭陈,实

  • 张辽与徐晃合力能击败赵云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曾经评价张辽时说到其武功不输给他自己和张飞,而徐晃也是曾与许褚大战50回合不分胜负的强者。可以说徐晃和张辽两人的实力都是非常强悍的。那么如果这两个人联合起来,一起围攻赵云的话,那么他们有机会打赢赵云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1、徐晃在庞德出现之前,徐晃曾一度是曹操手下的第二

  • 袁崇焕被哪个皇帝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袁崇焕到底是被那位皇帝所杀的,这个问题其实一般人还是都知道的,但是也有不知道的人,所以下面还是给大家简单的来介绍介绍了,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速度来分析分析吧。1、袁崇焕被哪个皇帝所杀袁崇焕是被“崇祯皇帝”所杀,是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的。2、袁崇焕什

  • 朱允炆在云南的故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从朱棣的角度来看,是绝对不允许建文帝活在这个世上的,只要被朱棣发现,那绝对是必死无疑,因为只要建文帝活着,那么建文帝就是皇帝。而朱棣从各种叫出发都希望在历史上对于他这个皇帝都希望是符合天下老百姓的,是老朱家家规的。对于建文帝的各种传说都是有的放矢的,这样的传说都不符合逻辑。朱棣围城那么久,破城之前能

  • 毛文龙的皮岛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毛文龙的皮岛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毛文龙的皮岛到底在哪里呢?都说这个位置非常的重要,那么这么重要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如果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皮岛的具体位置在:鸭绿江口东之西朝鲜湾中。位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处,值得一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