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袁崇焕一刀也不冤

为何说袁崇焕一刀也不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10 更新时间:2024/3/10 5:42:04

为何说袁崇焕一刀也不冤,其核心的原因就是袁崇焕死的不冤枉,被凌迟处死是应该的,但是关于袁崇焕的死很多人说冤枉,很多人又说不冤枉,那么这个袁崇焕到底冤枉不冤枉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分析看看了,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赶紧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作为镇守辽东的明军统帅,袁崇焕之死,其实并不冤枉。

袁崇焕是明末镇守辽东的著名将领。他曾经坚守孤城,取得了宁远大捷,气死了努尔哈赤;又屡次挫败皇太极的进攻;当时的袁崇焕可谓是威震辽东。

后来,由于明朝内部的政治斗争影响到了辽东,袁崇焕被罢去官职,回到了内地。

崇祯皇帝即位、除掉了阉党之后,为了挽回辽东的局势,又重新起用了袁崇焕。并且,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极其信任,有求必应,期望有加。

然而,1629年己巳之变的发生,改变了一切。袁崇焕被逮捕下狱,第二年被议罪处死。

当时,明朝朝廷是经过严格审理,才给袁崇焕议罪、判处死刑的。

袁崇焕之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言“五年平辽”

在崇祯皇帝起用袁崇焕、并亲自召见他时,袁崇焕由于离开辽东时间已久,并不了解辽东当时的情况已经大变,不是他在任时期的局势了。

袁崇焕基于原来对辽东的认识,面对崇祯皇帝的殷切期望,脑子一热,许下了“五年平辽”的诺言。

事实证明,这个诺言许得有点儿太大了。在封建社会里,确属“欺君之罪”。

2、暗中与虏议和

到任以后,袁崇焕看到辽东局势已经对明朝大为不利,采取措施,积极防御,已属不易;更遑论“五年平辽”了。

为了平息辽东战事,袁崇焕私下派人去跟皇太极接触,试探有无双方停战议和的可能性。

这个行动,袁崇焕是私下秘密进行的,并没有上报朝廷。

3、通过蒙古,以粮资敌

当时满清饥荒严重,陷入危机之中。袁崇焕却把大批粮食卖给蒙古。殊不知蒙古诸部已臣服皇太极,这些粮食经过蒙古,统统运送到清方,帮助皇太极渡过了难关。

4、擅杀大将毛文龙

皮岛总兵毛文龙属于明朝的方面大员,对满清作战,屡立大功。虽然毛文龙飞扬跋扈,但是皮岛的明军集团对清军起着很大的牵制作用。而且这支军队久悬海外,已经是只有毛文龙一人能够有效地节制了。

袁崇焕性格强硬,见毛文龙对自己不恭,就持尚方宝剑,设计诛杀了毛文龙。

结果,袁崇焕无法有力地节制皮岛明军,使得这支军队哗变,几经周折,最后这支军队携带大量火器投降了皇太极,使皇太极大喜过望。后来,这支军队中走出了满清著名的三位藩王: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这些人为清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苛刻猜忌的崇祯皇帝对跋扈自雄的大将左良玉都能包容,袁崇焕一介大臣,为何不能容忍一员有缺陷的方面军将领呢!

5、纵寇侵扰京师

1629年,皇太极避过坚固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从长城叩关而入,一路上势如破竹,兵锋直趋北京。

袁崇焕闻讯,率军追击清军。他认为北京城坚固异常,适于固守。当皇太极久攻不下,兵疲力竭之时,自己率辽东铁骑与之决战,定能一战歼之。

可是袁崇焕忽略了一点。京师乃国之首都,清军一旦兵临城下,势必引发人心混乱,对明朝的威信造成极大的损失;皇帝及朝廷大臣对袁崇焕势必产生强烈的不满和怀疑。

当清军在前,袁崇焕率军尾随,一前一后到达北京城下之时,利令智昏的袁崇焕丝毫没有想到:朝廷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在引清兵进攻京师了。在此危疑时刻,他竟然向朝廷提出请求:让自己率军进入北京城中,休整备战。

这简直就是找死的节奏啊。

在随后的混战中,袁崇焕所部又开炮击伤了朝廷倚重的大将满桂。不久,满桂就带伤与清军殊死搏杀,英勇战死了。

种种情况,使得朝廷不能不对袁崇焕的忠诚表示怀疑。

结语:袁崇焕是被朝廷会审以后,议罪判刑,然后明正典刑的。这在形式上属于司法程序公正,他当时也是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进行辩解的。

从杀死袁崇焕的刑场上,京城百姓争食其肉的情形来看,袁崇焕决定在北京城下与清军决战的计划,在军事上是可行的。但是,在政治影响方面,是万万不可行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南明不算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回顾过去,研究历史,是需要标志性事件作为节点的。一个王朝,首都陷落,元首身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算是亡国。在甲申之变后,明朝确确实实是结束了。南明只能算是明朝的回响与余绪。冠以一个专有的名称“南明”,比把它当做明朝的一部分,要更合适。在学术处理上,也更方便。因为后世的

  • 吴王夫差怎么死的,他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476年,勾践再次率军攻打吴国,三年后越军将吴军击溃,彻底打败吴国。勾践原本是想将夫差流放,但夫差不堪受辱,他对自己的处境也感到绝望,最后选择拔剑自刎,同吴国共生死。可能在这起历史事件中,大家听得比较多的是勾践如何复仇,而有关吴王夫差的故事了解的比较少。那夫差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国君呢?今天,我们

  • 吕岱居然活了96岁为何如此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的三国专题,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名气没那么大的人物,他就是在东吴身居要职的吕岱。吕岱生于官宦人家,孙策死后,孙权希望能够广招天下人才,当时吕岱主动投靠孙权,担任吴郡郡丞,此后吕岱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东吴。当人们在谈论吕岱的时候,总是会问一个问题,为何吕岱如此长寿呢?他一生活到了96岁,这个年龄

  • 如果没有满清,中国还会在近代历史上落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没有满清,中国还会不会没落?至少会避免近代的没落。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不能够相匹配,一般来说会造成生产关系的迭代。清朝统治者的做法,却是始终在维持现状,禁锢了生产力的发展。天底下没有不亡的国,明朝灭亡,之所以让人觉得可惜,并不是因为明朝不该亡,而是因为明朝之后是满族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这

  • 刘禅写哪三个字司马昭杀心全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唱和当中,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惊才艳艳的英雄豪杰,但最终也没有谁能敌得过时代的洗涤,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一讲刘禅,正是这历史当中的沧海遗珠,很多人对他的了解比较片面,认为他是胸无大志,毫无政治才能。然而事实上,真正的刘禅也是一位大智若愚的角色。1、刘禅投降后

  • 朱标厉害还是朱棣厉害?三个维度分析朱标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朱标和朱棣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其实这些问题也还是比较好理解和好分析的,稍微的对比下就知道了,话说下面给大家从三个方面来看这个朱标厉害还是朱棣厉害吧,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不用猜了,朱标定比朱棣强,原因有几点:1、以朱元璋的性格和脾气,肯定对自己的儿子以及自己打下的江山做了各种准备和预测

  • 西汉陈平是不是贤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陈平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知名度和存在感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不太关注历史的朋友,应该也听说过萧何、张良、韩信,但他们可能并不清楚陈平是谁。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大家讲一讲有关陈平的故事,想了解他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陈平对于西汉的历史走向,也是起到了一些较为关键的作用,那他本人的职位也是很高,这在汉

  •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1900年4月份,袁世凯在山东镇压了义和团之后,然后转向京津沪等大城市进发。义和团的民众沿途中一路残杀洋人、传教士、教徒和焚烧教堂,甚至还攻打天津的租借。进入到北京的义和团还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围攻西方国家的大使馆,肆无忌惮的残杀传教士和洋人,起行为与暴徒没有任何区别。西方列强多次胁迫清朝政府予以镇压

  • 罗伯特·赫德为何会执掌晚清海关50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海关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话说有一位叫罗伯特·赫德的人在晚清的时候是执掌了晚清海关50年的,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为何晚清的海关会是一位外国人执掌呢?对于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大清帝国在最后那些年没有因为财政破

  •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洋务运动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清朝的洋务运动却失败了?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来回顾一下之前的一段历史。日本在“推古改革”半个世纪之后就又进行了一次更为彻底的“大化革新”,也就是在“大化革新”之后日本才强盛了起来。但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