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商鞅的愚民政策害了中华几千年?

为什么说商鞅的愚民政策害了中华几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21 更新时间:2024/2/9 22:46:58

说起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家商鞅,那绝对能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商鞅的愚民政策与孔子的仁说可算得上是一硬一软,一表一里,形成了我国千年来的统治之术和帝王学说。而商鞅的愚民政策则是这其中最为硬核的存在。不过有人说,商鞅的愚民政策害了中华数千年,那么为何会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五马分尸的商鞅

这所谓的五马分尸也就是车裂之刑。这种刑罚非常的残酷,费时费力,刑具也都非常的昂贵。所以若不是那种十恶不赦,让人痛心疾首的犯人,那肯定是没资格享受这种刑法的。商鞅被处以车裂刑,可想而知当时的亲人对他是有多么的仇恨,欲杀商鞅而后快。据说商鞅被车裂之后,其骨肉立马就被秦国的百姓争夺,很快就尸骨无存。而这些百姓当中,很多都是当年商鞅一次性处决的700多人的家属和朋友。商鞅死后,百姓们是载歌载舞的庆祝,如释负重。其他六国听说了商鞅被车裂也是呈现出了普天同庆的局面。

2、自己挖坑自己填

在我国历史上,商鞅变法就是里程碑的存在,而商鞅本人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任务。商鞅变法中的内容有很多,但不论是什么,其最终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将秦国的所有百姓都武装成为国家的奴隶。男人负责出去打仗,女人则负责农业生产。只要稍有怠慢,那就是“杀”。

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商鞅的新法是极其严厉的,总体就是贯穿着一种“轻罪重罚”的观念。说白了就是,只要犯了事,不论轻重就是杀,其目的不是为了让违规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是形成一种威慑力,让人不敢犯错。而这种思想也是早年期间法家最为典型的思路了。因为这种严厉的刑法和血腥的镇压,就连当时太子的两位老师都分别受到了黥刑(脸上刺字)和劓刑(割去鼻子)的酷刑。

后来太子继承了王位,就开始找商鞅算账了,开始治商鞅的罪,于是商鞅就决定跑路。但是哪曾想命运跟商鞅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当他去一家小店投宿的时候,店老板要求他出示身份证件,并表示这是商鞅大人制定的律法,若是让没有证件的客人投宿了,那可是要连坐之罪的。据说当时商鞅听完店老板的话后狠狠地说到:原来我制定的律法弊端竟到了如此地步!这也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来历。

后来商鞅又跑到了魏国,可人家还记得当年受骗的那笔账,于是将其赶走。无路可逃的商鞅就想着起兵造反,但是却失败了。最后秦王就用他所设计的车裂之行将其处死,并连坐他的家人全部都被处死。而这些都是他当年所规定的律法。

3、杀其身而行其法

商鞅的死是必然的,上面得罪秦国王公贵族,下面犯了秦国老百姓的众怒。依靠着商鞅的“法治”思想,秦孝公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开放加征战,给秦国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事实上秦孝公义无反顾的支持商鞅,也清楚王公贵族和老百姓对商鞅的仇恨会引到自己身上,这完全就是帝王之术。秦孝公很清楚杀商鞅怕是会以国家之名失信于天下。而若是把商鞅杀了,即使变法让秦国走向了强盛之路,但其法日后也不会有存在的理由了。

但若是嬴驷登基为王杀商鞅的话,那是绝对能够争取到王公贵族的支持的,同时也为那些受尽此法折磨的秦国老百姓出了口恶气,能够对秦国百姓一些安慰和一个交代。而到了这个时候,商鞅的“法”其该有的利已经是发挥之后了,此时的秦国已经强大了,受到新法之利的人也都成了气候。其次此时变法已经不再是秦国的主要政治目标了。所以总得说来,秦孝公杀商鞅那是百害而无一利,若是其儿子秦惠文王杀商鞅,那就是百利而无一害了。

那为何秦惠文王一定要以为老师复仇的名义去杀商鞅呢?为何要去背负这种“公报私仇”的恶名呢?事实上这也是帝王之术。要知道商鞅变法虽让人痛心疾首,但不得不否认确实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若是秦国想要日后急促实行这一新法,那么杀商鞅肯定就不能从公的角度出发了。若是从公的角度出发去杀商鞅,那商鞅死后,新法肯定不能再用了,这是作为帝王不想看到的事情。再就是商鞅是以当年秦国的招贤令给招来的,若是秦国还想招贤纳士的话,若是用公名处死商鞅的话,那以后各地的人才谁还敢来秦国呢?所以秦惠文王为了国家大义,不惜自毁其名声,杀其身而行其法,也算是非常高明了。

4、愚民政策的必然性

很多人怀疑商鞅最后组织的小规模抵抗是否真实存在,虽说没有其他的史料或是资料能够佐证或是参考,但是也有可能是商鞅兄弟几人被自己底下的仆从五花大绑之后送去领赏了。毕竟到了这个地步,商鞅已经够得上是叛国罪了,那些曾经追随他的人没必要非要跟着一起冒着送命的危险,而且人人都知道这是会连坐家人的。如此大的风险,而且成功概率基本为零,可以说只要不是傻子都会背叛商鞅。其次就是按照当时商鞅制定的律法,这种情况把商鞅擒回去,不仅能够保命,而且还能换取一生的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呢?何必去作死呢?

事实上在春秋时期,重情重义,能够慷慨赴难者还是很多的,在当时取身取义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法家却不看这些,讲究严刑峻法,所以商鞅也是如此。商鞅蔑视儒家的仁义道德,更相信帝王之术和霸道之说。刚正不阿,冷酷无情,玩弄权术,对自己手下的那些人,将其视为鹰犬走卒,将其喝来喊去还内心轻之贱之。得势之后可以要什么得什么,要有多风光就有多风光。但这种一旦逝世了,没有了金银财宝,没有了权力,那么自然肯定是没有死士为其卖命的,也更别说会有义士舍身取义共赴黄泉了。这种被卖了都是活该自己造的孽。

在春秋战国诸子当中,商鞅的愚民政策是最为明显的,也是最系统化的,也是对后世数千年影响最大的。他希望通过愚民的方式为秦国统一霸业不断的进行输入格式化的士兵。但同时也为自己的宿命铺垫了必然的结局,那就是车裂,围观的群众冷眼相待,甚至有些还能看到些许兴奋。这些百姓根本不知道秦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也不管商鞅被处死是否公正,他们只知道,这个害得他们好惨,这个原本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商大人要被车裂了,全部都兴奋的站在一旁围观,都想看看这位出巡时前俯后拥的权势者的真实面目。

而这样的场景在各国的历史上也都在不断的上映。就比如2000年后的法国大革命主要领导者之一的罗伯斯庇尔上断头台的那天。周围都挤满了围观的人,临街房子上的阳台和窗口都是人,每个人的严重都呈现出了兴奋的眼神。甚至当时能够俯瞰受刑者上断头台的房间都被以极高的价格出租。前来看杀头的那些女士们,甚至个个都打扮的美艳至极,就像是去参加一场舞会或是晚宴那般。当罗伯斯庇尔的那颗血淋淋的脑袋掉下来的时候,被高举示众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发出了快乐和心满意足的欢笑声。

对于那些愚民,没有思考能力,没有是非之分的愚民,对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下命令。对于来自绝对权力的命令,这些愚民可以瞬间从温顺的小羊羔变成穷凶极恶的野狗豺狼,义无反顾的冲向攻击目标。获取这些秦国的愚民无数次服从过商鞅所下达的命令,但是此时,商鞅也仅仅只是这些愚民严重的一名囚徒罢了,一位被押赴刑场的囚犯,已经不可能在从他这里得到命令了。而这也就是商鞅在秦国变法当中所得到的最重要的收获。世间万物有因必有果,你当初种下的是什么种子,那么日后必将结出来什么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宣太后芈月三个儿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战国历史中,宣太后芈月绝对算得上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因为从她这一代开始往下4代,秦国的实力可谓是一飞冲天,开创我国封建时代,建立了首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皇帝嬴政也正是她的玄孙。在芈月的一生当中有着三个儿子,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jì],高陵君嬴悝[lǐ]和泾阳君嬴芾[f&uacut

  • 信陵君为什么要窃符救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救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结束之后,秦国在休整数月后的下一步就是攻灭赵国,想直接拿掉赵国的都城邯郸。258年亲王命王纥取代王陵,继续对赵国都城邯郸发起猛攻。于是赵国的平原君在这危难之际迅速向周边各路诸侯开始求援。于是当时的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便想着带兵前去救援赵国。而当时的魏安僖王也很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赵国没了,

  •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启示,给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信陵君窃符救赵给我们的启示其实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要向信陵君那样做人,有着仁而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救人于危难的义勇精神。在文章当中描述的一连串生动的情节,描写者信陵君与他那些门客之间的故事和事迹,足以表现出了信陵君的“下士”和“不敢以其富贵骄士”的崇尚品格。

  • 芈月和庸芮发生过关系吗?历史上并没具体说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在《芈月传》这部剧当中,庸芮也是被芈月的美丽和人格魅力做折服的男人之一,而且也因此成为了芈月身边作为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在芈月争权夺利的期间,可是帮了芈月不少的忙,是芈月当时最为信任之人。剧中除去两人之间的交情外,其实彼此之间也很是暧昧的。其实庸芮很喜欢芈月,只不过表现得不那么明显罢了。但事实上,剧中

  • 春申君与芈月的关系是怎样的?其实俩人都没见过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芈月传》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很多朋友对剧中春申君黄歇这位历史人物充满了好奇。春申君为楚国江夏人,原籍贯在黄国,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潢川一代。在战国时期,春申君是楚国的大臣,也是非常著名的政治家。《芈月传》中说的是春申君是芈月还是楚国公主时候的青梅竹马的恋人,也就是初恋了。那么在历史上,春申君真的

  • 春申君的封地在哪里?跟如今的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上海市,相信每个上海人都知道上海也被称之为“申城”,而之所以被称之为申城,这就跟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楚国“春申君”黄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我们经常会在网络的一些介绍中会写着一个前置词:相传什么什么的。事实上即便是介绍中没这几个字,在后续的描述中也会跟

  • 闻太师死了纣王为啥哭了?因为一死江山不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闻太师闻仲,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可以说此人是当年最能威胁到妲己的人,但是妲己却不敢动他。其原因就是因为闻太师位高权重,而且是托孤大臣,手握兵权,功高震主。而且手握打王金鞭,就连纣王犯错误被他撞见了都要挨打。但道理来说,闻太师就是纣王与妲己之间最具威胁的人,但是在闻太师死了之后,纣王却是伤心的痛哭

  • 纣王为什么那么爱妲己?只因两个原因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妲己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绝艳美女,其一生都充满着辉煌和传奇色彩,也让很多人都垂涎三尺。殷商末代帝王商纣王,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帝王。他的出名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英明,而是因为在遇到妲己之后性情大变,一生中犯下了许多错误,一度成为了人人知晓的暴君。而纣王与妲己之间的故事也是值得很

  • 武丁把妇好杀了?史料记载并不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近期发现网上有说我国历史上商朝女英雄妇好最后竟然是被其丈夫武丁杀死的说法,所以小编也就这个问题去看了下为什么这么说,但是什么也没查出来,完全不知道此言论出来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所以就这个说法,可信度极低。不过就关于妇好真正的死因,在历史中也是有着一定争议的,但绝对不是宠爱她至极的丈夫武丁杀死的。妇好是

  • 姬昌食子是真实的吗?真实历史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姬昌食子的事情,相信很朋友是看了《封神榜》之后知道的。这一段也是被传说的有声有色的,但是关于姬昌食子这件事的真实性,是史上还是有待考证的。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没有找到说姬昌食子的真实历史文献。当然对于伯邑考的具体死因,也是颇有争议的,各种说法都有。所以说伯邑考的真实死因已经是无从考证了。伯邑考是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