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杀殷通说明啥问题

项羽杀殷通说明啥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99 更新时间:2023/12/18 10:46:31

在秦末乱世之中,项梁项羽为代表的项氏家族,原本是实力最强大的一方,但是项梁在定陶之战中战败身亡。项羽虽然称霸天下,但最后却又被刘邦给反杀,连个全尸也没留下,可谓是惨痛之极。那么项氏家族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1、在之前的聊刘邦的一篇文章中,咱们曾经提到过,在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形势一片大好,占领了很多郡县。

帝国的地方主官面对这种局面,自然是心惊胆战,有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开始考虑站队的问题。

比如刘邦老家的沛令,先是决定起兵响应陈胜,但是又很快反悔,不但把刘邦拒之门外,还要把萧何曹参给杀了。

不过在刘邦在鼓动之下,沛县父老把沛令给剁了,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然后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晚年生活。

不止沛县县令,全国各地还有很多郡县主官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会稽郡郡守殷通

会稽郡在今天浙江东部及江苏西部一带,距离陈胜吴广起义的陈郡不远。

殷通作为会稽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现在来说就是省部级正职,算是封疆大吏了。既然能做到这个位置,肯定不是平庸之辈。

帝国摇摇欲坠的状态,想必殷通这种官员是可以感受到的,所以在他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誓死效忠帝国,但是帝国此时在二世胡亥的胡搞之下,还值不值得效忠呢?

第二就是起兵反秦,可是作为帝国的高官,起兵反秦也会被人诟病,这明显是吃大秦的饭砸大秦的碗呀?投机与自保的性质太过明显。

不过,时局复杂,必须得提前决断。深思熟虑之后,殷通决定起兵反秦,但是作为一个秦帝国的地方官,而且是文官,他的号召力肯定不够。所以,他必须寻找合伙人。

那么他有没有心仪的人选呢?有,而且有两个,一个是项梁,一个是桓楚

2、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对项梁来说,吴中这个地方虽然是外乡,而且他们又是在避祸,但他却混得如鱼得水,“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这句什么意思呢?

就是项梁成了吴中地区著名的民间领袖,经常给人操办丧事,通过这种方式,他还延揽了很多“贤士大夫”。

那么项梁和殷通的关系如何呢?项梁作为一个逃犯,在殷通的地面上混得风声水起,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两人就算不是朋友,殷通对他也是网开了一面,对项梁而言算是恩人了。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我们曾经把项氏家族户口查清楚了,知道项梁他们这一家子,都是背负仇恨在生活,一直在等待复仇的机会。随着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他们的机会也来了。

某天,殷通将项梁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告诉他自己要起兵反秦,还要对他委以重任。

3、当项梁带着侄子项羽一起来到殷通的府邸之后,殷通告诉项梁自己要起兵反秦,并且计划让项梁和恒楚为将,只是恒楚在逃亡之中,不知道在哪里?项梁听了之后,说侄子项羽知道恒楚的行踪。

此时项羽并没有参与两人的对话,他一直在门外持剑等候。项梁出门嘱咐了项羽几句,重新回来后让殷通召见项羽。

殷通于是召见项羽,不想项羽进门跟项梁确认了一下眼神之后,直接拔剑把殷通给杀了,杀了还不算,直接把人家头给割了下来。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4、不管是在《史记》还是在《资治通鉴》中,对项梁杀殷通的理由,都语焉不详。如果我们站在项梁的角度分析,他杀掉殷通的理由和逻辑是什么呢?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可能有下面几点:

第一,项梁是楚国名将之后,不甘人下,殷通的存在让项梁感觉尴尬;

第二,项氏家族和秦帝国有深仇大恨,项梁不屑于和殷通这样的帝国官员合作;

第三,杀掉殷通这个当地行政主官,可以制造轰动性效应,震慑当地民众;

第四,殷通这种官员,吃着帝国的饭又想砸帝国的碗,项梁看不上这种小人。

上面这些杀人的理由算不算充分呢?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殷通真的非杀不可吗?

首先,既然是帝国地方主官,肯定也是有好有差,殷通治下的会稽郡如何呢?我们没有不知道,但是以项梁恒楚这种逃亡之人可以在吴中生活,说明他对民众还是比较宽仁的,所以他真的该死吗?

其次,殷通既然已经表明了合作反秦的姿态,那么项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合作的问题,直接杀掉难道不是太简单粗暴了吗?毕竟殷通代表了无数的帝国主官,如此杀之不是绝了所有人合作的希望吗?

5、历史学者蔡东藩曾经刘邦和项梁的起兵经过有过对比,他说:“刘项起兵,迹似相同,而情则互异。沛令从萧何言,往召刘邦,设非后来之翻悔,则亦不至自杀其身。且杀令者为沛中父老,非真邦亲手下刃也。若项梁之赴召,明明为郡守之诚意,梁正不妨依彼举事,为君父复仇,何必计嘱项籍,无端下刃乎!况仇为秦皇,无关郡守,杀之尤为无名,适以见其贪诈耳。观此而刘项之仁暴,即此而分,即刘项之成败,从此而定。老夫刘邦之退让鸣恭,项梁之专横自立,盖第为一节之见端,犹其小焉者也。”

蔡东藩先生的意思有两点,无端杀掉殷通,说明项梁叔侄残忍贪诈,也说明两人格局都太小。同样的事情,刘邦会做吗?想来应该是不会的。

如果不杀殷通,项梁其实可以更好地利用殷通的身份,去争取更多的帝国官员,可能会减少很多刀兵之祸。

6、殷通死得很冤枉,那么我们站在殷通这边考虑一下,他又做错了什么呢?

首先,识人不准。殷通之所以将自己的密谋对项梁和盘托出,说明他和项梁之前肯定是有交情的,否则谁会对一个陌生人说我要造反呀?既然有交情,殷通对项氏叔侄的认识太肤浅,所以最终引狼入室;

其次,心态不对。在电视剧《楚汉传奇》中,殷通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帝国官员,想趁天下大乱有一番作为。但是作为帝国的既得利益者,他的心态和位置都放错了。

此时,作为大多数人的敌对方,他应该把保命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自己想着做主公,浑水摸鱼。虽然他给项梁表明了自己反秦的姿态,但是又把姿态放得太高了,引起了项梁的反感和猜忌。

再次,策略不对。殷通计划让项梁和恒楚作为自己的左右将军,还把这个计划赤裸果地说给了项梁,这真是有点没事找不自在的感觉。

为了保险起见,他难道不应该通过自己的人找到恒楚,然后再考虑两人相互制衡的游戏玩法吗?这里通过项梁叔侄去寻找恒楚,显得有点太天真了。

那么楚恒这个人在秦末以及楚汉争霸中露过脸吗?除了这一次,还有一次,就是在项羽杀了宋义之后,派恒楚向楚怀王通报的,可见恒楚后来也归顺了项家军。

7、在之前写刘邦的一篇文章中,我们曾经提到刘邦老家沛县的主官,本来计划举兵响应陈胜的,但是突然变卦了。当时我们提了一句,说沛令反悔有可能和项羽有关系,道理何在?

假如项梁起兵杀掉殷通这事正巧这时传到沛令耳朵里面,他会怎么想?殷通以合作的姿态考虑举兵反秦,但是反手就被割了头,那么我会不会被刘邦这伙人杀头呢?这个死法实在太窝囊,还是誓死效忠帝国,一条道走到黑吧!

当然,这只是猜测。不过殷通之死,肯定会对其他帝国地方主官造成一定震动,既然你们不给活路,那么我们也只好选择鱼死网破了,而这无疑为后面的反秦大计制造了无形的障碍。

另外,这件事情除了上面这个影响之外,对项梁项羽也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觉得此事做得非常成功,也就迷恋上了这种方式,让他们养成了用暴力和流血解决问题的习惯。

项羽后来斩杀宋义也差不多是类似的选择,但是话又说回来,宋义这个人当初能够提前发现项梁的问题,也是有大才的,也是可以争取到自己的队伍里效力的。

简单来说,项羽一直是作为复仇之神出现的,一开始为爷爷项燕报仇,叔叔项梁死了之后,仇恨度继续爆表,他不是来争天下的。

项羽从来都不是一个政治家,所以他追求的只是复仇的快感,而不是利益的得失。他有勇无谋,妄想通过武力制服天下,可惜路却越走越窄,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总之,项梁项羽杀殷通是不应该的,不管是从道义上还是从利益得失之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性质及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元朝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元朝推行的这个行省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还有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性质和目的又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别错过了。1、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主要原因行省的二元化特点有利于中央集权。中央政府对行省的有效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行省内

  • 石达开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石达开,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我国清朝时期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石达开在西征的时候,单独带兵出征打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之后石达开从太平天国出走,同样是单独带着兵跟清军作战,而且还是在清军实力薄弱的南部地区。但是为何到了这个时候石达开反而是屡战屡败呢?最终走向了覆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 魏佳氏生前为什么没有封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一定不会对魏佳氏陌生。魏佳氏就是《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她的经历可以说是颇具传奇,而且十分励志。魏佳氏晋升速度其实挺快的,不过唯一一个遗憾是,为什么魏佳氏生前没有被立为皇后呢?乾隆皇帝非常宠爱魏佳氏,但背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魏佳氏无法封后,下面就来分析下其中原因。想了解的朋友

  • 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以及历史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元朝的行省制度好不好,还有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专业,也都非常的给力,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究的,所以这个元朝的行省制度历史作用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1、元朝行省制度的作用行省内部权力的相互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

  • 如果扶苏继位秦朝还会灭亡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小编认为若是扶苏登基的话,秦朝肯定不会这么快救亡了,或者说不可能历二世而亡,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皇位的第一继承人,秦始皇也一直把扶苏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的。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当时天下经历了六国兼并战争,秦始皇又搞修长城和阿房宫这些大工程,百姓要承担沉重的徭役,还有严厉的刑法。如果扶苏登基后,肯定会

  • 田豫作为刘备的将领为什么投奔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将领田豫,他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加入到刘备的阵营中。但是在刘备阵营的这段时间,田豫也是有很多想法,所以才有了后面投奔到曹操的旗下。而且在曹操旗下,征战多年,而且还有很多功勋。这是为什么呢?田豫当时为什么要从刘备那里离开投靠曹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刘备虽然奇货可居,但是刘备显

  • 曹操下令活捉赵云,为何手下的许褚张辽等大将不出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长坂坡一战中。赵云从深夜战到天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张郃和赵云交手十余回合,就打的赵云夺路逃走,如果不是阿斗的神光吓退了张郃,赵云根本无法从张郃的手下逃走。然而在曹操下令活捉赵云之后,曹操手下的九员大将都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动手擒拿赵云。1、擒拿赵云并不困难在曹操下令生擒赵云之前,赵云已经在长坂坡激战

  •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清朝还会失去那么多领土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于1856年达到巅峰,然而,强盛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却并不长久,1864年,曾经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正式宣告失败。很明显,太平天国给清朝添堵了,十几年的战乱,直接导致清朝兵力空虚,一直到最后,清朝更是因为无力压制太平天国,不得不调用地方团练,先后练起了湘军,淮军等

  • 丁宝桢为什么敢杀安德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丁宝桢是清末官员,他一生报效祖国,爱民如子,为官也非常清廉,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深得民心。当时,安德海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他非常受宠信,也正是因为有慈禧这个靠山,他便恃宠而骄,干预朝政。丁宝桢看不过去,便找了一个机会给安德海治罪,将他诛杀。不过丁宝桢这样做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毕竟安德海背后

  • 袁崇焕是英雄还是罪人?其实争议会一直延续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袁崇焕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袁崇焕的死争议很大,所以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这个袁崇焕到底是罪人还是这个英雄,对于这个问题相比很多人也都知道,其实是没有正确答案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袁崇焕真的就是一位又有功劳又犯了很多错的人吗?具体要怎么理解这个袁崇焕下面我们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