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世忠,是如何平定南宋第一起政变的?

韩世忠,是如何平定南宋第一起政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813 更新时间:2023/12/28 0:12:28

韩世忠,生于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字良臣,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为“中兴四将”。韩世忠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桧,并为岳飞遭陷害鸣不平。死后被追赠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宋孝宗时,又追封蕲王,谥号忠武,配飨宋高宗庙堂。是南宋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韩世忠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就有过人的力气,且喜习武,文化学习也刻苦认真。他性情憨直善良,喜欢行侠仗义,到十六七岁时,已长得魁梧高大,勇力过人。家乡有人对他说,有如此好的功夫,应该去当兵为国效力。于是,年仅十七岁韩世忠就参军当了一名士卒。

韩世忠所在的部队驻在西北地区,经常与西夏军队发生冲突。韩世忠入伍不久就参加了战斗,因作战勇敢便由士卒升为小队长,管十几个人。官职虽小,但韩世忠仍能积极负责,他领导的那些士兵都比他年纪大,可韩世忠作战勇敢,处事公道,说话在理,所以大家都听他的。有一次,宋军攻打西夏的一座城池,久攻不下,韩世忠打红了眼,一个人爬墙冲进去,杀死守城的敌军头领,并把他的脑袋扔出城外,宋军受到鼓舞,一涌而上,攻下城池。不久,西夏王的监军驸马亲率西夏军向宋军反击,宋军有畏怯之状。韩世忠问清驸马的身份和作用,然后率几名敢死士卒,冲入敌阵,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让敌人惊慌失措,韩世忠冲入敌阵直奔元帅帐,还没等西夏兵明白过来,手起刀落,便将西夏监军驸马的头砍了下来。西夏兵大乱,争相奔逃,宋军大获全胜。宋军将领都称赞韩世忠的勇敢,说他年纪虽小,却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因此,经略使上报朝廷,请求破格提拔韩世忠。可是,当时主持边事的童贯却怀疑奏报的真实性,只同意给韩世忠擢升一级。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宋朝派出的部队与金兵战于燕山。几路兵马均被金兵打败。韩世忠率五十余骑巡逻于滹沱河上,不巧与金兵大队人马遭遇。金兵是一支两千人的骑兵主力。韩世忠遇事冷静而果断,他告诉士卒:“慌乱就等于死,不要乱动,一切听我安排。”他让一个叫苏格的小队长率部分人抢占高坡,列阵其上,观而不动。又派出十余个骑士,把在河边准备抢渡的散乱宋军组织起来,得众数百,让他们列阵击鼓呐喊。然后,他率几名敢死骑士,径直冲入金兵队阵之中,专砍打旗的金兵,连杀几个之后,其余举旗的纷纷将旗放倒,河边的宋军士卒击鼓高喊:“金兵败啦!金兵败啦!”倾刻间,金兵大乱,苏格率占据高地的骑兵自上而下杀来,金兵丢下上百具尸体,乱纷纷向北逃去,韩世忠又追了一程才收兵。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月,正在滹沱河一带担任防守任务的韩世忠,被数万金兵追逼退入赵州城内。敌兵围城数重,城中兵少粮乏,军心不稳,有人主张弃城而逃。韩世忠传令下去,有敢言弃城者斩。当天夜里,天降大雪,韩世忠选精壮士卒三百人,悄悄出城,偷偷摸进金兵围城主帅营帐,杀死主帅后,又偷袭金兵驻地,挑起金兵内部误相攻杀。一夜大战,金兵死伤过半,当得知主将被杀,看到遍地都是自家兄弟的尸体,流出的血把白雪都染成了红色,金兵无心再战,溃散退去。

韩世忠在河北一带坚持抗金斗争数年,官阶不高,所率兵马并不多,但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此,威名震慑金兵。

靖康之变,开封城陷,徽、钦二宗父子作了金兵的俘虏。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当了皇帝,是为宋高宗。这是南宋朝廷的第一任皇帝。赵构只图苟且偷安,在南京即位之后,一路被金兵追击,从南京逃到扬州,又从扬州逃到杭州,最后跑到海上去躲避金兵。在岳飞等将的抵抗下,金兵退出江南,赵构又从海上返回杭州。为了平息舆论,他罢免了投降派宰相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任朱胜非为宰相,王渊掌枢密院事,吕颐浩为江东安抚使。

将官苗傅、刘正彦对朝廷南逃不满,发动兵变,杀死了王渊和宦官康履,逼宋高宗让位给三岁的儿子。吕颐浩约韩世忠、张浚等大将平息叛乱,解救宋高宗。

韩世忠身边兵不多,就在盐城一带收集散卒,组织起几百人的部队,从海上来到常熟。约张浚等人进兵到秀州,然后诈称休兵,不再前进,暗中却作攻城的准备。苗傅、刘正彦知韩世忠来攻,就扣押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作为人质。宰相朱胜非已假意屈从苗、刘,对他们说,与其逼韩世忠战,不若遣梁红玉去抚慰韩世忠,只要韩世忠能来投降,大事可成矣!苗、刘果然让使者跟随梁红玉去见韩世忠,梁红玉终于回到了丈夫身边。叛军使者到来后,韩世忠烧了诏书,砍了使者,下令进攻杭州。韩世忠在杭州北关击败叛军防守部队,苗、刘惊惧,率二千主力逃跑。

韩世忠救出宋高宗赵构,宋高宗告诉他,宫中的中军统制吴湛和苗、刘是一伙的,此贼不除,宫中不安。恰在此时,吴湛率兵前来迎接韩世忠。甫见面,吴湛伸手与韩世忠相握,韩世忠力大,顺势捏断了吴湛的手指,喝令拿下。随后与其他叛将一并斩于市曹,苗、刘之乱遂平。

南宋朝廷能稳定下来,韩世忠功劳最大。从此,韩世忠成了宋高宗的亲信,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此次平乱,确立了韩世忠在南宋将领中的名声和地位。

标签: 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巧用空城计,真的吓退了15万魏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提到空城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十六计》,然而将这一计发扬光大的却是罗贯中,他在《三国演义》中为诸葛亮安排了这个桥段,诸葛亮巧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15万大军,以此成就了卧龙先生一世美名。但司马懿真的是被诸葛亮吓退的吗?实则是他有意要放诸葛亮一马!那年,诸葛亮从马谡的建议中获得启发,对孟获七擒七纵,收

  • 揭秘:长平之战真得坑杀了四十多万赵卒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一,关于考古证据在长平之战的古战场(现山西高平西北)已经发现多个尸骨坑,但多是已经死亡或受重伤后被掩土下,并非活埋,而“阬”的本意是活埋,所以,至少可以说,实际发掘和载还是有差别的。更不能证实四十万人被阬这样的记载。不过,对于载中的“阬”字的含义,也不能理解的过于执着于活埋,其意更接近大量杀害降卒。

  • 元朝官制有着什么特点?地方政权都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朝官制,元朝,历史解密

    行中书省(职同中央中书省)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

  • 鸣梁海战与露梁海战相比 两者之间会是同一场战争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朝鲜,明朝,历史解密

    鸣梁海战是发生在朝鲜和日本之间战争,这一场战争发生在1597年,在这一场战争中,中国和韩国都有参战,最终的胜利方是朝鲜国。鸣梁海战不管是在朝鲜中国还是在韩国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露梁海战发生在1598年,露梁海战中朝鲜再一次成功击退日军。因为时间和名字都非常想进,人们经常认为鸣梁海战与露梁海战是同一

  •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为什么没有突围成功?因为希特勒的一道命令而突围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德国,二战,历史解密

    1942年6月份--1943年2月份爆发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战之后,德军最精锐的第6集团军全军覆没,连累高加索第4装甲集团军也损失殆尽。德军元帅保卢斯进入斯大林格勒前拥有30多万兵力,惨烈的战争过后,在投降时德国士兵仅剩下9.2万人。这场失败对整个德国的打击也是巨大,9

  • 古时候那么多的铜钱和银子 为何现在看不到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铜钱,历史解密

    古代铜钱和银子为何现在很少见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今全球的流通货币以纸币为主,这种钱币携带轻便,而且货币可以任意扩展,不过在纸币出现之前,我国古代使用的以铜钱和银子为主,尤其是铜钱,古代炼铜的技术相对比较发达,因此铜币最为常见,到了八百多年

  • 钮祜禄·阿灵阿:雍正的亲姨夫,康熙特别信任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钮祜禄·阿灵阿,清朝,历史解密

    钮钴禄氏在清朝是大姓,同时也是清朝出皇后最多的姓氏。根据载,钮钴禄氏发迹于额亦都,他是努尔哈赤的侍卫,在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并因此成为清朝开国功臣,福荫子孙。额亦都死后,他的儿子遏必隆成为了钮钴禄家族在朝中的代言人,遏必隆有一位女儿名叫钮钴禄氏,在康熙大婚时被选入宫为妃,之后更是

  • 假如蜀汉占有荆州,姜维北伐能否成功?荆州对蜀汉很重要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汉,三国,历史解密

    历史上无论是诸葛亮北伐还是姜维北伐,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蜀汉有荆州,姜维北伐能否胜利?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钟题。——三国志姜维在取得洮西大捷以后,并没能扩大战果,当陈

  • 美国人看吴三桂降清:不愿和没文化很暴力的人共事 !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吴三桂,历史解密

    在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中国的内容。为了让青少年更细致地了解东方文明,中国赫赫有名的的历史人物,根本就回避不了。通过非常另类的“美国视角”,可以看到“陌生的”标志性人物。在美国形形色色的教科书里,不约而同地提到过了三位中国名人。当然,这种美国视角,派生出了一种“怪异的选本”。这三个中国人分别

  • 曹操一死这支部队就迅速的解散 他们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青州兵,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一死为何青州兵就迅速解散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死后,青州兵并没有解散,而且发生了骚乱。臧霸所部以及青州兵鸣鼓离开洛阳,不过局面被曹丕稳定住了。《三国志魏书一》: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