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宁古塔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在清宫剧里还是经常能看到这个情节的,一般都是官员犯了王法皇帝一怒之下就会将官员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将要被流放的官员听到宁古塔这三个字都会被吓得当场昏厥,有知道宁古塔是什么样子的官员宁可自杀也不愿意去宁古塔。那么宁古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那个地方到底有多可怕让人宁愿自杀也不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如果将宁古塔进行定位,应该在现如今的北方地区,距离日本海较近,大概的方位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附近。之所以将这个地方取名为宁古塔,追溯根源是因为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个大将军,叫宁古塔,后世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来作为这一地方的名字。
罪犯们不愿去宁古塔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宁古塔距离朝廷所在地极为遥远。犯人从朝廷所在地一路跋涉到宁古塔,全程都是靠自己的双腿行走。在当时那个交通还不算太完善的时代里,全凭着自己的双腿跨越多个省市。另外朝廷也不会对罪犯供给太多的粮食,在路途中基本上都很难果腹,走路都没有力气,何谈之后还能为自己争取太大的存活生机呢?
在半路上甚至还要经历季节上的变化,恶劣的天气为赶路增大了很大的难度,另外还可能在半路遇到一些抢匪或者是战争。在一些收成不好的年份之中,甚至在半路上还会偶遇到灾民将其杀害,夜晚也不敢轻易睡觉,一直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之中,防止被狼狗所啃吃。在实际的赶路过程中,大部分人其实都死在了中途,真正能够到达宁古塔的人少之又少。
成功到达宁古塔的小部分人,在经历过了长途跋涉之后,并不意味着就此结束了苦痛的经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到达宁古塔之后,罪犯还要为士兵们服务。对于那些文化的罪犯来说,还算有可以缓冲的空间,可以通过教当地满民一些先进的耕作方法来获得一些尊重。但是大部分流放罪犯的地位都是十分低下的。其次还有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就是,到了流放地之后,想要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了,对于这些罪犯而言,思乡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当时皇帝下令流放在外的罪犯,大多是一些犯了过错的皇室子弟或者朝中臣子。一般他们在听到皇帝下的诏令之后,大都选择通过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与其长痛倒不如短痛,总好过没日没夜的折磨,在黑暗中都等不到白昼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