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凤雏庞统的死对蜀汉政权有多大的影响?

凤雏庞统的死对蜀汉政权有多大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4/1/19 11:01:54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罗贯中对这两位谋士的高度赞赏。诸葛亮自不必说,他的传奇故事流传实在太广了,人们心中对于孔明的印象都已经“神化”了。另一位谋士庞统能与之齐名,其才华谋略肯定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惜后来攻蜀时不幸中流矢而亡,一代军师就此落幕。那么对蜀国而言,庞统的死对他们有多大的影响呢?

庞统,字士元,早年便以“凤雏”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庞统传》)。刘备领荆州牧,庞统来投,但未得重用,不过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和鲁肃举贤荐能的宽广胸襟固然令人钦佩,但庞统本身具有的非凡才华,恐怕才是其最终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庞统正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为刘备集团提供了进一步飞跃的契机。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取得荆州、站稳脚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荆益,然后兵分两路,消灭曹操,最终统一天下。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之战中打败南下的曹操,又趁机取得荆南四郡,进驻南郡,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目标。庞统的职位变化,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因为军师中郎将不是一般的军师,后者止绝军谋,而前者既参谋决策,又统御兵权。刘备设两个军师中郎将,意味着要将兵力分成两部分,去执行两个大任务了。

不久之后,经过精心策划,再加上益州内部张松法正孟达等人的策应,入川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诸葛亮、庞统各司其职,前者负责留守荆州、巩固后方,后者负责辅佐刘备,进占益州。两人之所以作出如此分工,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进占益州和巩固荆州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不进占益州,则不能实现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大业;不巩固荆州,则进占益州的行动缺乏可靠的后方保证。要同时完成这两件大事,必须要有诸葛亮一流的人才协助刘备才行。综观刘备早期的谋臣团,“麋竺孙乾简雍伊籍,皆雍容风议,见礼於世”(《三国志·蜀书》卷8陈寿评曰),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实非其所长。毫无疑问,无论是进占益州,还是巩固荆州,诸葛亮都是最适合的人选,但他分身乏术,只能顾一头;而庞统不但学识渊博,善于鉴别人物,而且有“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的本事,正适合协助刘备进占益州。在入川过程中,庞统不但协助刘备作出了几次意义重大的正确决策,而且以其独有的聪明才智,使刘备摆脱了信义宽仁等观念的束缚,为日后平定西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幸的是,庞统在围攻雒城时中箭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庞统之死,不但对进占益州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更迫使刘备、诸葛亮不得不改变原先的人事安排,从而也为“隆中对”的继续实施埋下了隐患。由谁去援助刘备,由谁留下镇守荆州,这是当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清人王夫之曾设想:“为先主计,莫如留武侯率云与飞以守江陵,而北攻襄、邓。取蜀之事,先主自任有余,而不必武侯也。”(《读通鉴论》卷10)在他看来,诸葛亮应当与赵云、张飞等留守荆州,而让关羽率援军入川。刘备有雄才,关羽骁勇过人,再加上法正足智多谋,诸葛亮实在没有必要率军入川。其实,若庞统不死,王夫之的分析自有其合理之处,而且诸葛亮也很可能继续坐镇荆州。因为诸葛亮虽然在“隆中对”已经提出要将政治中心移向益州,但也同时强调必须兼顾荆州,荆州军队是钳形攻势的另一臂膀,不容有失。但庞统死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因在于庞统不但能够协助刘备进占益州,而且在此之后还能从事治理工作。以刘备之雄、关羽之勇、法正之智,固然可以取得益州,但关键是之后由谁来治理呢?关羽武勇绝伦,但治国显非其所长;法正智谋高超,但心地过于狭窄,“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法正传》),以此担当治国重任也不适合,因此诸葛亮只有亲自率军入川,而留关羽镇守荆州。虽然就当时的形势来说,关羽是留守荆州的最好人选,但毕竟不是最适合“隆中对”战略方针的人选,而后来也果然出了问题。

无独有偶,清代有个叫李仙根的人,也看出庞统之死,是蜀汉败亡的一大关键。他在《三国史论》中说:“予独怪修史者,不著庞统之死。盖汉季之不振,全系乎此。士元用兵严厉果决,实过于孔明。倘士元不死,孔明同侯(指关羽)镇荆襄,士元领大队办秦陇,而先主居蜀汉,与法、蒋辈经画国事,虽有智者,不能为魏策矣。士元死而孔明西去,侯性慨慷不欺,志不能隐忍,用微权以集大计,而骂婚、撤备,使疑叛丛生,今则归咎于先主、孔明,侯之灵其乐受之乎?故君子读死,于士元之死,深叹天不佑汉,初即不得志于襄樊,继则永安再辱,阴平失御,皆原于此矣!”(《关帝志》卷三)由于荆州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自古以来就成为政治、军事、外交的斗争中心,非智勇足备者不足以镇之。关羽武勇有余,但“性慨慷不欺,志不能隐忍”,又缺乏优秀谋士的辅佐,自然难免为宵小所乘。不妨设想一下,若庞统不死,而由关羽率援军入川,自可夺取益州;待“天下有变”,刘备自率关羽、马超等出于秦川,荆州方面则有孔明、赵云、张飞遥相策应,东西并进,当期大成。东吴固无隙可乘,虽有智者,亦不能为魏策也。惜乎成败得失,盖有运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是怎么反目成仇的?武则天为什么要害死薛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小时候非常受到武则天的宠爱,但最后母子却反目成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可能就是因为武则天杀了太平公主的老公薛绍,虽然薛绍和太平公主也是媒妁之言,但是两人还是非常恩爱的,武则天此番举动肯定就不能让太平公主满意了。对于武则天来说,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地位肯定不会轻易撒手,任何对于自

  • 《三国演义》中,关羽与张飞在为官理政方面谁更出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三国演义》的刘关张三兄弟,出身都很低微,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关羽是个亡命之徒,张飞则是个屠户。后来桃园三结义后,关张二人随着刘备南征北战才有了后来蜀国的基业。他们也成为了为官一方的大将,可是当官光会打仗可不行,在理政方面也需要有所建树。那么问题来了,关羽与张飞在为官理政方面谁的能力更强呢?最早的

  • 近代史上最后一位皇后是婉容吗?最后一位皇后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毁灭就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式结束了,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当然一个朝代,中国历史上最有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是明朝,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傅仪,当时的傅仪懦弱无能,甚至还帮助日本建立了伪满洲国,当时傅仪的妻子是婉容,按照道理,傅仪是最后一位皇帝,那么,

  • 包拯一生得罪了不少皇亲国戚,为何始终没人报复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可是说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清官了,人称“包青天”的他,为官清廉,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一直为后世所崇拜。但是有权利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包拯一生执法清廉公正,为此得罪了不少当时的皇亲国戚和有权有势的人,按理说得罪了这么一批人应该是寸步难行了,可是包拯一生都没有被这些人报复过,这背

  • 铁路专家詹天佑有哪些突出事迹?詹天佑个人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詹天佑,说到詹天佑那可是当时响当当的人,因为詹天佑开创了中国的铁路从无到有的突破,当时的詹天佑是一名铁路专家,京张铁路就是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詹天佑发明的,铁路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也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回,也说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詹天佑有这么大的贡献也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典故介绍,揭秘项羽自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是一位具有悲情色彩的大英雄,至少很多人都会觉得项羽比刘邦更有英雄气概。但项羽是最后的输家,而刘邦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李清照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怀念项羽,怀念这份不肯退缩的真情。但是项羽宁愿自刎也不过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做

  • 骆宾王起义失败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骆宾王小编一直觉得是一位歌唱选手,其实并不是的,在历史也有一位叫这个名字的人,他也叫骆宾王了,他呢好像有搞起义这件事情,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那么起义失败的人一般都非常的惨,那么骆宾王是不是也非常的惨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首《咏鹅》

  • 乾隆为孝贤纯皇后举办葬礼,为何处死了不少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许多帝王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干过不少傻事。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商纣王宠爱妲己,实施炮烙之刑;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清朝有名的皇帝乾隆,为孝贤纯皇后举办葬礼前后,也贬黜甚至处死不少官员。这究竟是为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探寻背后的原因吧。翻

  • 古代男人为什么都喜欢三寸金莲?三寸金莲在当时为什么那么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三寸金莲这个词相信很多女性听到都非常熟悉,确实,三寸金莲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陋习,是当时的女性为了显示自己的小脚而用裹脚巾将自己的脚裹起来,慢慢的日积月累,自己的脚就变得原来越小,只有三寸金莲这么大。据说当时脚越小越受到欢迎,人们就越喜欢,如果是没有裹脚的女性那就是没人要的,这项陋习直到后来才慢慢的被废

  • 蜀汉灭亡后,押往洛阳的俘虏中为何没有关羽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汉寿亭侯关羽,蜀汉“五虎上将”之首,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华夏历史上最传奇的武将之一,其英勇事迹多不胜数,至今仍为人们所熟知。虽然后来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还好当时他们后人仍存于世,为关羽留下了香火。可是后来魏国灭亡蜀汉时,押往洛阳的俘虏中却没有关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