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手握数十万大军,为什么没有自立为王?

韩信手握数十万大军,为什么没有自立为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47 更新时间:2024/3/16 13:29:23

汉朝建立之后,韩信的结局可以说是很悲惨了,明明身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还是有名的“汉初三杰”之一,却也是其中死得最惨的一个。但是在这之前,楚汉相争之际,韩信手中握有数十万大军,为什么他没有趁机造反,自立为王,而还是要听从刘邦?韩信又是否那么忠实于刘邦,还是说他并没有造反之心?

公元前196年,“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刘邦、吕后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于宫中,临死之时,韩信感慨:“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其实,早在几年前,韩信就已经被夺了兵权,从原先的齐王,被贬为淮阴侯,并且迁到长安,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

当楚汉之争临近结束的时候,韩信还是手握几十万大军,控制着北方广大领土的大将,他的态度,对整个天下形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那时韩信领兵在外,根本不受刘邦的控制,却乖乖地协助刘邦击败项羽,成就了汉家四百年的基业。

史书上对此的解释是,韩信当初只不过是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当官当不了、赚钱赚不成,投靠项羽又不受重视,是刘邦让他封王拜相、光宗耀祖的,所以韩信感戴刘邦的知遇之恩,觉得刘邦待他不薄,自己没有理由背叛刘邦。并且,他只不过想做个“假齐王”(代理齐王),而刘邦却封他做了名正言顺的齐王,韩信也就心甘情愿地为刘邦效力、诛灭项羽了。

但是,回过头去再读记述韩信生平的《史记 淮阴侯列传》,就不能不对这样的解释产生怀疑。

韩信何许人也?那是秦末汉初的风云人物,谋略、智力都是超群的,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真的相信刘邦会一辈子待自己不薄呢?何况,“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他也不是不懂,在钟离昧自刎的场景中,《史记》里还出现过这句话。更重要的是,当时还有两个非常著名的辩士,向韩信反复陈说利害,韩信不可能不加以考虑。

第一个辩士是项羽派去的武涉。武涉劝韩信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楚汉相争最紧要的关头,韩信已经是独立于刘项之外的第三方势力,他帮助刘邦,项羽就要灭亡,他帮助项羽,刘邦就要遭殃,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懂。

更何况,武涉说的很明白,“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刘邦灭了项羽,下一个就轮到你了!韩信对此的回答是,汉王对自己“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多少还是值得怀疑的,毕竟,武涉已经详细地对韩信说过,刘邦这个人,“然得脱,辄倍(背)约”,是相信不得的。不过,可能因为项羽当初对韩信十分冷淡,韩信对他派去的人没有好感,所以一下就拒绝了武涉。

之后,范阳辨士蒯通出场了。他对韩信陈说厉害,并且最后向韩信说明他的处境,“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你韩信的功劳已经没什么可以赏赐的了,你韩信的威望,已经盖过了高祖刘邦,天下之大,谁能容得了你韩信做一个臣子呢?为今之计,除了自立为王,只有死路一条。可韩信犹豫不决,对蒯通说“先生且休矣,吾将念矣”,要好好想想。

注意,这儿韩信并没有立刻批评蒯通,也没有说刘邦待自己有多好,而只是说要考虑考虑,这分明是在仔细玩味武涉和蒯通两个人的话。事实上,韩信压根儿就不相信刘邦会保他一辈子,他也没打算一辈子听刘邦的话。

早在韩信平定齐地之前,刘邦派了郦食其去劝说齐王,双方谈好了条件,齐王归降刘邦。此时的韩信,却采纳了蒯通的建议,不理睬郦食其和齐王的条约,挥军直进,占领了整个齐国。这件事的后果,就是齐王认为郦食其在诓骗他,下令把郦食其烹杀了。

再之后,韩信平定了齐地,手握重兵,这时候楚汉之争正在最紧要的关头,刘邦正需要韩信的军队来夹击项羽。可是,当刘邦的使者到达的时候,韩信并没有答应刘邦夹击项羽,而是,和刘邦谈条件,要做“假齐王”。试想,韩信如果真的认为刘邦待自己不薄,自己要知恩图报,他又怎么会在这最关键的时候,反而要挟刘邦谈条件要封赏呢?

所以,可以肯定,以韩信的聪明、谋略,绝对不会相信刘邦会一辈子善待自己,自然也不会把刘邦待自己的恩遇置于现实利益之上。韩信之所以没有背汉自立,并且与刘邦协同作战,在垓下歼灭了项羽最后的有生力量,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旧观念作祟,韩信压根儿不相信刘邦会真的对诸侯王下手。所以,他觉得自己做了齐王,就功德圆满了,奉刘邦为天下的共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在当时,天下封建割据的局面,由来已久,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侵伐,只是共同遵奉一个共主而已。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天下,毕竟年岁尚短,天下之人,都以为封建割据是常态,统一不过是一种暂态。至于韩信,他当然也难以例外,他绝不相信,刘邦会有那种削平四海、归于一统的想法,就算有也不可能实现。所以,他也觉得没有必要造成事实上三分天下的局面,而只要保有自己齐王的名号和封地就足够了。

当然,韩信还是想的太简单,毕竟时代在变,况且刘邦、吕后一班人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才能,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以致于楚汉战争刚结束,刘邦就用计收夺韩信兵权,等于废除了他这个有名无实的诸侯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豫是怎样收复两京的?唐代宗为什么被称为大唐第一多情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当时的唐朝非常的富裕,老百姓的生活一派和谐。不过,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唐朝,也是迎来了一场灾难,那就是安史之乱,当时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一场内战,是当时的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的人发起的破坏唐朝经济政治的一场内战,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到唐代宗初期发生的,唐代宗最后平定了安

  • 唐代宗李豫为什么三年都不愿意给独孤皇后下葬?真正原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野史,当时的唐代宗平定了安史之乱,贡献还是非常大的,平定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宗在洛阳找到了失散的沈氏。这时候两个人非常的激动幸福,不够,好久不长,沈氏因为自己得了疾病而不治身亡了,这时的唐代宗天天以泪洗面,直到后来独孤的出现,就像打开了唐代宗的心房一样,让唐代宗重新燃起了希

  • 曹操嫁给汉献帝的三个女儿,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当刘协还是汉献帝的时候,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他,要知道,曹操虽然子女众多,可是最多的是儿子,二十几个,女儿总共也就六个人,这一下子嫁出去三个,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汉献帝禅让,曹丕将他封为山阳公,那么曹操的这几个女儿又去了哪里?她们分别都是什么样的结局?在古代皇权社会下,政治联姻

  • 历史上唐代宗与独孤皇后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独孤皇后,当时的独孤皇后是唐代宗的专属皇后,唐代宗对独孤皇后也是疼爱有加,当时的独孤皇后其实最开始是一个非常小的官职,因为长得漂亮,加上唐代宗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开始有点松懈了。不过,唐代宗平定安史之乱的手法有点不妥,为后面的繁镇割据留下了祸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唐代

  • 明朝的灭亡是注定的么?明朝发生过哪些重大天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会把明朝的灭亡认为是命中注定的一件事,难道明朝末期就已经没任何转机了么?其实一个朝代灭亡,一般都是当政的皇帝庸碌无能,或者年纪太小。但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也算是一位好皇帝了,其实明朝年间整个天灾人祸也是出了不少,百姓也都是到了活不下去的程度才会选择起义,当时朝廷里的风气不是朱由检一人能

  • 唐代宗上位后为什么要反将李辅国杀死?到底是怎样的仇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皇位的争夺就是一场你争我斗的事情,在皇帝的争夺上也少不了流血事件,我们今天要来说的是唐朝时期唐代宗和李辅国的故事,李辅国是唐朝时期的第一位宰相宦官,在当时地位还是很高的,唐肃宗也非常的喜欢李辅国,因为李辅国总是在唐肃宗身边进言献策。其实,这些所谓的献策不过是李辅国自己的花花肠子罢了,后来,唐肃宗

  • 指鹿为马的赵高,是怎样把持秦朝的国政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赵高这个名字,在很多人看来,基本上和奸臣秦桧没什么区别,不论他是否出于复仇的目的,偌大一个帝国的江山被他葬送却是不争的事实,只知道严刑峻法而不明白休养生息,完全不懂该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只是为了自己的权力能够越来越大。他著名的指鹿为马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在这背后,赵高为了把持朝政,又做了哪些事情呢?&l

  • 燕云十六州被谁割让给了契丹?为何要割让这片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燕云十六州,宋朝汉人心中永远的痛,中国在北方的天然屏障,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宋朝整个朝代都在为拿回燕云十六州而奋斗,可惜天不遂人愿,直到明朝中原政权才收回这片地方。看到这里读者可能就会问了,燕云十六州到底被谁给割让了?他又是为什么要割让这片土地呢?相信读了下面的文章,我们

  • 唐肃宗为什么要杀张皇后?张皇后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说十年夫妻百日恩,能够成为夫妻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不过,在中国的古代史上,皇帝杀人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因为当时的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唐肃宗为什么要杀害张皇后呢?当时张皇后是唐肃宗很喜欢的人,到底是张皇后做错了什么?其实,当时的张皇后有着执政的野心,想独霸

  • 唐朝唐肃宗李亨和唐玄宗有哪些纠缠瓜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位来看看历史时期的唐朝,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是唐朝最经典的代名词了。不过,唐朝最后因为统治者的原因,唐朝也是由兴盛走向了衰败,当时的唐肃宗李亨可以说就是最好的见证者,安史之乱发生,唐玄宗带着当时心爱的眼贵妃一路潜逃,而唐肃宗也是在后面穷追不舍,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