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只是一个低级军官,为什么萧何还要把他追回来?

韩信只是一个低级军官,为什么萧何还要把他追回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55 更新时间:2024/2/4 19:59:09

韩信这个人,我们现在知道他军事才能很厉害,被誉为“兵仙”,也为刘邦建立汉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可是在他正式统帅三军之前,甚至都没有领兵打仗过,官职也不高,只是一个低级军官,而且还是因为受不了项羽的冷嘲热讽跑到刘邦这边来的,偏偏萧何一直向刘邦推荐,甚至不辞而别跑出去也要把韩信追回来。那么为什么萧何如此笃定韩信可以统帅三军,帮助刘邦完成大业呢?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我们都知道。韩信原先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小兵,项梁死后,跟了项羽,后来当了一个小官。他虽然官小,但是喜欢给项羽提建议。项羽在当世可是个打仗能手,霸气无比,如何会把小小的韩信放在眼里。因此就没搭理他,说不定还略略地讽刺了他两句。

韩信受不住了,离开项羽,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呢,也没怎么看得上他,也只给了他一个小官(之所以还给他官当,没让他从兵从头干起走,恐怕也是看在他离开项羽投奔自己的份上吧?)韩信干得不愉快,就违反了军中的规定,被抓起来砍头。本来韩信或许就这样结束了他渺小的一生的。

可就在要砍的瞬间,遇到了军中的将军夏侯婴,于是大叫道:“汉王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壮士?”夏侯婴上下一瞧,果然长得比较“壮实”,好了好了,留下吧,反正打仗的人也少,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吧,就把他解救了下来。

他一个犯过法的人,又是低级军官,就算不死,本来也没希望了的,却在这时候遇到了丞相萧何。于是就和萧何聊上了。萧何见他谈吐不凡,很有见地,就积极地向刘邦推荐。但是刘邦呢,一点儿都没把韩信看上眼,看在萧何的面子上,刘邦让韩信去当了一个管粮的官。

那时候,西楚霸王项羽把刘邦封为汉王,住在汉中巴蜀一代。那时候的汉中巴蜀,还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很多从中原来的人住不惯,纷纷逃跑了。刘邦很着急,但没有办法。有一天晚上,有人告诉他,丞相萧何也逃跑了。刘邦大惊,急得跳脚,赶紧找人去把萧何追回来。但追的人没找到,两天后,萧何自己跑回来了,告诉刘邦,他不是逃跑,是去追一个人了!

刘邦问他追谁?他说韩信逃跑了,他追韩信。刘邦一听便忍不住大骂道:“逃走的将军少说也有十来个,没见你去追过一个,却偏偏要去追韩信!你是不是吃多了?”萧何说:“别的将军,就是再逃十个八个也无所谓,但是韩信这个人,却是举世无双!大王你想一辈子呆在汉中倒也罢了,你要是想夺天下,就非要重用韩信不可!”

刘邦见萧何连夜去追韩信,又这么郑重地三番五次推荐,似乎也觉得有点意思,便答道:“好吧,那就给他一个将军当当吧!”萧何道:“不行,你就算给他一个将军,他还是要逃走!你要给,就给个掌管三军的大将军!”刘邦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他很信任萧何,于是答道:“那就封他为大将军吧!”说着,就喊人去把韩信叫来,要宣布封令。但是萧何又说:“哪有这样封将的?你必须筑一个台子,把他请到上面,当着所有的官兵,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

这刘邦还真是从善如流,没觉得萧何是在折腾,真筑了个拜将台,在台上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实践证明,萧何给刘邦推荐的韩信是非常正确的,正是在韩信的帮助下,最终刘邦才打败不可一世的项羽,获得天下,建立了大汉帝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著名的重视人才的事例。然而问题来了,萧何为什么就笃定韩信是个人才,而且是一个大将之才,非要刘邦筑台拜他为三军最高统帅呢?

要知道,韩信之前虽然也打过仗,只不过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跑龙套而已,连指挥三五百人都没有,更别说指挥千军万马!就算韩信在与萧何交谈的时候,给他吹过兵法战术之类的东西,但是毕竟是纸上谈兵。只要读过兵书的人,谁不会吹两句兵法?会吹兵法,并不一定会打仗。

更何况,萧何推荐韩信当的不是一般的将军,而是三军统帅。一旦萧何看走了眼,韩信葬送的可不是三五百人或者三五千人,而是整个汉地的基业!再说了,萧何本身并不会打仗,在整个楚汉战争中,他一直是作为准备粮草的后勤部长存在。一个后勤部长,就对自己有那么大的自信,笃定自己不会看走眼?

连日来,笔者反复思索不得要领,今天忽然脑洞大开,自信已经找到答案,现在写在这里,大家看看对不对。萧何认为,韩信虽然从未证明过自己能统帅三军,但是他具备了统帅三军的潜质。何以见得?其一,韩信身上有一种最坚毅的东西。韩信小的时候受过胯下之辱。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就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这说明这个人的意志力是非凡的。

这不是萧何一个人的判断,这是那时的社会普遍的判断。张良当年曾想砸死秦始皇,结果误中副车。后来张良逃走,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为把兵书交给张良,多次对他做了考验。“黄石公”考验的内容,没有其它,就是考张良的忍耐力。可想而之,忍耐力在那个社会有多么重要。

其二,韩信有远大的志向。从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又离开刘邦逃走这件事可以看出,韩信的心非常的大,他绝不是有一点小成绩就心满意足沾沾自喜的人。所谓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司马迁陈胜的时候,也写了他从小就有鸿鹄之志。可想而之,远大志向也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其三,韩信的人生追求不是升升官发发财。先说升官,韩信不是没有升过官,在项羽那里是升了官的,在刘邦这里也两次升官,按照这样的速度,最后仗打下来封个侯也是有可能的,但韩信不为。再说发财。韩信在刘邦这里是有发财机会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是一个管粮草的官,这可是个肥缺,发财的好机会。但是韩信还是要逃走,可见一点小钱对他是没有吸引力的。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当萧何使劲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刘邦封了他一个官粮草的官。这有些奇怪了,韩信讲的是兵法战略天下大势,刘邦要升他,也该升到前线去拼杀呀,为什么让他管粮草呢?我想说的是,或许,刘邦也是在有意考验他。

要知道,刘邦原先只是萧何、曹参等人的部下,最后却反而成为他们的上司,而且他们死心塌地跟随他,如果他没点本事,可能吗?萧何最后让刘邦封韩信为三军统帅,我们一般的解释是刘邦从善如流。但是,他真的就是这样一个没主见的人吗?肯定不是的,很可能刘邦封韩信管粮草,就在考验他。考验他什么?考验他贪不贪!)

应该说,这三点让萧何觉得韩信具备做大将的潜质,判断是不错的。不过这还是没有解决我们的疑问,萧何真的确信韩信能统帅三军吗?我的答案是,萧何不确定!大家要问了,不确定,还把三军权杖交到韩信手里?

这里,我们就要说一说萧何的人才观了。正确的人才观是什么?首先是要能发现。这是第一点。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你不培养,能人也会变成蠢材!培养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般的培养就是包括知识储备实践锻炼这些。不过,我们这里要谈谈萧何独特的培养人才的方法。

怎么培养?包装!萧何是如何包装韩信的呢?他连夜月下追韩信,他让刘邦封韩信为大将而不是普通将军,他让刘邦不要简单地一封了事而是筑台拜将,所有这些,都是对韩信的包装!大家可能不信,我再讲个例子,欧阳修当年喜欢苏轼的文章,就反复说他很牛很厉害,说过了十年八年,天下人就只认得苏轼,认不得他欧阳修了!所有这些,都是对苏轼的包装!

包装有什么好处,他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就算韩信不是大将之才,就算苏东坡不是天下文宗,但是经过萧何欧阳修这么一包装,他的能力就被激发出来了,最后真的就成为优秀的三军帅才优秀的文学家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什么这么喜欢薛怀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则天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毕竟也是一位女皇帝了,当然了作为女性也还是有需求的啊,所以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事情也还是值得一说的,大家也知道的薛怀义这个人事武则天非常喜欢的一个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有什么特需的技能和爱好啊?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晚年的私生活十分

  • 为什么章邯没有杀赵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章邯是秦国的名将,在秦灭六国的时候四处征战,同时也算是秦朝的最后一位大将。可是,当赵高扰乱朝堂,祸乱国家的时候,这位大将却没有将赵高杀死,项羽起兵之后,他又投降了项羽,这就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了,为什么他没有把扰乱秦国的根源清除掉,后来还投降项羽,难道赵高的势力已经大到连章邯都可以不放在眼里的地步吗?战

  • 此地乃中国十朝古都,可为何在此建都的王朝寿命都很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首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咱们中国老百姓选址都讲究一个风水,国家定都那更是不得了的大事,古代皇帝选国都那都是斟酌再三,请各种能人异士来商讨,对于选址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中国地大物博,许多地方都有幸能成为古时候国家的首都,可是有这么一个地方,城市各方面都没问题,更是十朝古都,可是在此定都的朝代寿命

  • 唐代宗李豫为什么不立皇后?苦苦寻找沈氏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的皇帝都是非常的花心的,因为皇帝作为一军之主只有至少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皇帝一般都有自己的后宫来服饰自己,我们今天要说来说说这位历史上最痴情的一位皇帝名叫唐代宗李豫。说到唐朝大家肯定不陌生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朝,也是非常兴旺发达的朝代,当时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李渊平定

  • 韩信对汉朝的贡献那么大,为什么结局却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末年到西汉之初,韩信是跟随刘邦征战天下的一员大将,他的军事才能也是非常厉害,至今还被称为“兵仙”,与张良、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可是这样一个对汉朝颇有贡献的大将,最终却是死在吕雉的手上,这不得不让人感慨。那么,从楚汉争霸到西汉初年这段时间,韩信究

  • 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什么?飞钱产生在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今天看到有人在问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什么?肯定会有很多的人会说是交子,确实,当时的交子产生于宋朝时期,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最早的纸币应该是唐朝时期出现的飞钱,因为交子相当于现在的支票,还是有一点区别的,飞钱就不同了,飞钱在当时就是一种货币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飞钱和交子到底有哪些区别吧!

  • 唐宪宗李纯子女有哪些?李纯子女都叫什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唐朝时期的唐宪宗,唐朝时期是一个很繁盛的朝代,唐宪宗是唐朝史上的第十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改革的东西还是非常都的,正是因为这些改革,导致唐宪宗得罪了不少的人,特别是当时的宦官们,后来。唐宪宗被秘密谋杀,但是,却被宦官们说成是自己服用了仙丹,被爆身亡。唐宪宗是当时上一任皇帝唐顺宗的

  • 朱棣为什么这么喜欢孙子朱瞻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朱棣这个人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当然了关于他的故事也是超多的,那么也有细心的网友也许发现了,那就是朱棣这个人好像非常的喜欢自己的孙子朱瞻基,好吧朱棣这么多孙子为什么就单纯的喜欢孙子朱瞻基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在朱元璋去世后的明前期,皇权一直都是不怎么稳定的,从朱老四造反把建文赶下

  • 东汉和西晋首都都在洛阳为什么一个叫东一个叫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是同一个朝代,为什么却分出了东西两个呢?例如汉朝就分东汉和西汉、晋朝分东晋和西晋。其实虽然他们是一个朝代,但是,首都却不在一个地方,毕竟这个东西是我们现代人给取的,所以也是根据当时的首都来定位置。不过东汉和西晋首都都在洛阳,为什么一个叫东一个叫西呢?我国封建社会的朝

  • 为什么刘备重用魏延而不是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员大将,虽然在当时,赵云的名气并没像在现代一样备受人们的欢迎,更说不上算是千古名将,也一直都没能得到重用。然而,另一位同样是蜀汉名将,与赵云的事迹完全不同,而且他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只不过后来因为“反骨”的事情,没能得到好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赵云和魏延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