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荆轲刺杀秦始皇会没能成功?竟是因为荆轲武功太低?

为什么荆轲刺杀秦始皇会没能成功?竟是因为荆轲武功太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01 更新时间:2024/3/16 13:37:25

《史记》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的事件记录得十分详细,也可以说非常精彩,也有人认为司马迁一个西汉的人,能够把一个秦朝时期的人的心理、动作、神态写得那么细致入微,真实性很难说,但也无可否认《史记》在历史上的地位。荆轲刺秦的事件,最终是以荆轲的失败而告终,但如果仔细研究《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的记录会发现,其实失败的原因竟然是荆轲武功太弱,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当秦国已成吞并六国之势时,六国选择了不同的策略对待秦国的吞并。有采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死扛派赵魏楚三国,也有以“斗转星移”嫁祸他国及派水工“疲秦”见长的韩国,还有以奉秦为主坐壁上观的齐国。但六国之中最为精彩的抗秦策略还当属燕国太子丹的“刺秦”。

通过刺杀秦王来阻止秦国的吞并靠谱吗?渊渊个人认为既靠谱又不靠谱。说这个策略靠谱是因为如果刺杀成功,秦国内部必然混乱。王位一旦空缺,秦国的对外吞并战争必然要暂时转化成对内的王位之争。最具说服力的经典案例就是一千多后的蒙古大汗蒙哥意外死于重庆合川钓鱼城下,然后在世界各地征伐的各路蒙古王公纷纷撤军回蒙参与王位抢夺之战,南宋也因此多存活了近二十年。

说这个策略不靠谱是因为治标不治本。因为不论是秦国,还是一千多年后的蒙古,吞并天下统一神州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即使刺杀成功,也只能换得暂时的安逸。所以“刺秦”就是一剂退烧针,如果不能解决造成自身发烧的根本原因,药效一过就会立马复烧,而且会烧得更厉害。

但是不论怎样,活着总是美好的,活着总有改变困难的希望。而且相对于其他几国的策略,太子丹所采用的“刺秦”算是最有勇有谋,最绿色环保,最低能低碳的方法了。另外,太子丹能想出“刺秦”的计划也并非脑洞大开。因为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通过刺杀而改变历史命运的案例比比皆是,最为出名的有专诸刺杀吴王僚要离刺杀庆忌。太子丹不过是想通过复制再次上演刺杀的传奇而已。

太子丹在那个历史背景下采取的策略没有错,但他错就错在选择了让荆轲当刺客,错就错在心急火燎的催促荆轲去行刺。

话分两头,我们先说为什么选择荆轲当刺客是一个错误。因为刺客是绝对高危的职业,容不得有半点闪失。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刺客不仅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更需要具备卓越的武功。通过阅读《史记·刺客列传》,个人觉得荆轲的心理素质不存在什么瑕疵,但是荆轲的武功水平却存在重大问题。

《史记·刺客列传》里面有两个地方一正一侧地反映了荆轲的武功可能不行:

(一)侧面描写。“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荆轲以剑术毛遂自荐但卫元君不用。卫元君不用有可能是卫国此时已经自去爵位,国家弱小得难以自保,所以无法给荆轲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但也有可能是卫元君压根儿没看上荆轲的武功,因为卫元君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虽不能给荆轲提供指挥千军万马的机会,但好歹可以提供王宫卫队长或者贴身保镖等职位吧。

(二)正面描写。“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与盖聂讨论剑术,盖聂发现荆轲对剑术的见解有不足称道的地方,就恼怒的瞪了荆轲一眼。盖聂这一瞪眼,就把荆轲威吓出去了。而且盖聂判断他这一瞪眼,荆轲就应该不敢在此地继续久留。过后确实如此,当盖聂派人再去找荆轲时,荆轲早已驾车离开。试问如果荆轲的剑术水平很高,会遭剑术名家盖聂恼怒地瞪眼吗?又试问如果剑术的真理在荆轲这一方,荆轲用得着转身就离开吗?再试问如果荆轲的剑术实战水平很高,需要害怕盖聂分分钟驾车离开吗?最后试问这是一个优秀刺客应具备的风采吗?所以结论只有一个,荆轲的武功水平还没上档次。

其中最细思极恐的是读完《史记·刺客列传》,通篇都找不到太子丹曾测试荆轲武功水平高低的记录。或许太子丹觉得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勇士”就已经实属不易,岂能得陇望蜀地要求刺客同时具备“勇气”与“武艺”,而且秦国给他留的时间不多了。

荆轲刺秦的外在条件不可谓不足。有督亢的地图,有樊於期的人头,还有浸泡过剧毒的徐夫人牌匕首,更有藏匕首于地图中“图穷匕首见”的创意。特别要说一下这把匕首,《史记》描述这把毒匕首威力的原话是“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简而言之就是“见血封喉”。但是荆轲有着这么好的外在条件,却最终行刺失败。失败的根由,就是武功太差,别无其他!只要荆轲武功稍微好那么一点点,统一天下的就不是嬴政了。

关于荆轲刺秦的内容,我在这里列出几个细节,大家一看便知道荆轲的武功水平的高低了。

(一)“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这里一段描述的是荆轲使出的第一招,就这一招荆轲就存在重大问题。第一,荆轲左手抓住的不是秦王的手,而是袖子。如果抓住的是秦王的手,秦王还有机会挣脱吗?所以荆轲擒拿的点不准,缺乏打架的实战经验。第二,荆轲右手的匕首还没近秦王身,秦王就已经断袖避开了。这说明荆轲出手的速度不够快,至少慢于秦王嬴政的反应速度。从荆轲没有及时抓住秦王嬴政的手及出匕首的速度慢于秦王嬴政的反应速度来看,荆轲只是有着过硬心理素质的勇士而已,缺乏搏击实战经验,根本谈不上是刺客水平。

(二)“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秦王挣脱后绕着大殿的柱子逃命,但是荆轲仍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秦王进行致命刺杀,哪怕是用匕首割破秦王任意一寸的皮肤。因为秦国法律规定在宫殿侍从的大臣们不准携带任何武器,而担任侍卫有武器的官员没有得到秦王的命令也不能上殿。所以秦国有武器没武器的官员都只能站成一排对荆轲追秦王的场景干瞪眼。但就是在这么利好的情况下,荆轲却一直未能追上秦王或者通过变换脚步方向及时擒住秦王。可见荆轲的脚下步伐及身体的灵敏度远不如秦王嬴政。这也反映出荆轲应当不是一个真正的练家子。

(三)“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秦王开始是因为情急时间紧且剑太长抽不出来,但在左右的提醒之下采用了“背剑式”一下子就拔出了长剑。这里必须介绍一下,春秋战国时期随身佩剑是贵族与士人的身份标志之一。作为尚武的秦国君王,随身佩剑更是不在话下。且说秦王嬴政这长剑一拔出,立马一招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腿。通过秦王击伤荆轲左腿的这个剑招,再结合上述秦王躲避荆轲袭击的瞬间反应力及逃命时的“凌波微步”,可以看出秦王才是真正练过剑术与武功的练家子。虽然水平不一定高,但是绝对在荆轲之上。秦王是练家子也不奇怪,秦国本身商武,作为王室子弟,剑术也是必不可少学习内容与考核内容之一。

(四)“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第一句话是说在大殿上没有武器的官员们终于不能再干瞪眼了。虽然他们没有武器,但都冲上去以空手对付荆轲,保护自己的君王。第二句话是说当秦王砍断荆轲左腿后,准备再次攻击荆轲之时,才发现荆轲身上已经有八个地方受了伤。那么这两段话连在一起就是说,这群没有武器的官员们,就凭着自己的双手把有兵器的荆轲围殴出了八个创口。请问荆大侠,你手上的徐夫人牌毒匕首是吃素的吗?再请问荆大侠,你一个手持利刃的练家子还打不过一群空手的官员吗?说好的“见血封喉”呢?所以,荆轲的武功水平着实让人堪忧呀!

话又说回来,荆轲对自己的武功水平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在正式出发刺秦之前,一直在等一位朋友共赴此行。而太子丹怕他反悔,给他配了一个秦舞阳后就心急火燎的催他上路。荆轲大怒斥责太子丹:“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骂归骂,最后还是在没有等到哪位朋友到来便带着秦舞阳上了路。试想荆轲要等的这位朋友是不是有勇有谋且武功高强,能更好的担任刺杀一事?试想如果荆轲等到了这位朋友,是不是刺杀秦王就会成功?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也没有交代荆轲到底等的是哪位英雄好汉。历史给出的只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契丹人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契丹人很多网友都有一个感觉吧,那就是这类人好像非常的神秘,经常出现在关外,也就是什么大漠啊,什么草原等地方的人,而且武艺高强,服饰花哨啊,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契丹人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是从何而来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契丹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魏书》。根据其记载,契丹族是我

  • 西方人为什么讨厌星期五?有哪些历史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星期有七天,现在我们都知道,国家规定实行的是五天工作制,每天8小时,一周不超多40小时的工作时长,那么,一般在5天的工作日中,小编相信很多人最爱的就是星期五了,因为星期五过完便是周末。不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西方人为什么会讨厌星期五呢?就像中国人喜欢红色,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是血腥的标志,那么,具

  • 历史上女真族的最早祖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女真族。说到女真族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最具有特点的民族,女真族其实就是满族的前身,当时的女真族生活的非常零散,目的是为了分散人人们的注意力,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不过,后来,强大的女真族被努尔哈赤这位伟大的任务给统一了,努尔哈赤持续了长达13年之久,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

  •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揭秘明朝灭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存在了276年,其实也算比较长久了,因为中国每个朝代几乎都在300左右,不会突破这个规律。但是明朝的灭亡有些突然,而且当时内乱也很多,李自成起义以后简直就是势如破竹,也只能怪明末的几位皇帝能力实在太低。但时导致最终明朝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可能也是多方面造成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讲,一起来看看

  • 为什么很多明粉吹捧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其实还是有很的故事可言的,当然了既然要说明朝就不得不说明粉,既然是明朝的粉丝,那粉丝对于自己朝代的喜爱当然也就是会有非常多的正常的,但是喜欢粉丝喜欢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蛮正常的,但是如果过于吹捧的话,那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所以为什么会出现明粉吹捧明朝这个问题就值得研究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

  • 海南简称为什么叫琼?琼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海南的简称叫琼,所有海南省的车牌都是琼开头的。之前网上还有个段子,就是再讲心疼海南叫“琼B”的车牌,其实这些都是网友的一些调侃,不过海南究竟为什么叫“琼”呢?这个“琼”又是什么意思?因为“琼”和&ldqu

  • 朱元璋为什么会心软不杀徐达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朱元璋很多网友应该知道的这个人其实成就也很多的,但是就是喜欢搞一些让人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说大清洗活动了,所以这件事情也是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啊,反正就是各种看不懂的,最近也有一些人表示朱元璋其实是没有杀徐达的后人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众所周知,朱元璋本为布衣,在

  • 武松生命中三个女人谁是武松的真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松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武松是当时著名的打虎英雄,很多人都称武松是英雄,确实,武松在当时景阳冈打完虎回来后便初出名了,不过,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大家也是知道的,武大郎打完虎回来后,便知道了潘金莲的故事,为哥哥报仇雪恨。那么,武松生命中有三个女人谁才是武松的最爱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 曹操在许昌为什么不杀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其实真的是贼有意思的一个朝代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朝代也真的是能把人看入迷了,各种尔虞我诈,势力复杂等等,所以这个朝代看起来很有趣味,但是三个君王刘备,曹操和孙权也是有故事的,其实在许昌的时候,曹操已经知道了刘备是英雄了,而且日后必定是自己的一大对手,那么为什么曹操不杀他刘备呢?

  • 元朝统治的时间为什么这么短?元朝灭亡原因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除了元朝只有短短不到100年的统治时间,其他四个朝代都是在300年左右,为什么单单只有元朝统治时间这么短呢?元朝算是中原第一次被外族掌权的朝代,所以汉人都不甘心被蒙古统治,时时刻刻都想着起义。而且当时中原的环境很复杂,蒙古人也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实际上外族称霸也只有清朝好像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