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的告老还乡是现在的退休制度吗?

古代的告老还乡是现在的退休制度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98 更新时间:2024/1/19 11:51:46

我们都知道现在人一般到了一定年纪就会退休,如果年轻的时候购买了社保,那么,退休的时候便可以享受退休待遇,还可以拿到一笔不错的退休金,这也算的上是国家的一项养老政策,其实,不仅是现在社会,早在中国的古代便有了类似现在的退休制度,我们看电视剧总会听到告老还乡,这个词就貌似就和现在的退休制度差不多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是怎样的吧!

我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是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还权利于君王。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但“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中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词句。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官吏退休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条件,《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后来的汉、唐、宋、元等朝代基本实行七十而致仕的规定,但到了明清两朝则规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但到达退休年龄之前也可以提前退休,如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意即若身染疾病或者受伤者,虽未到退休年龄也可以退休请俸;明朝亦有规定,老疾不能任事者,或软弱无效能的官吏,可随时勒令退休。可见,在我国古代,官吏“告老”、“告病”辞去官职,提前退休也是允许的。

“告老还乡”就是“老病不堪厘务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主动请辞,提前申请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提前退休的情形。古代官吏提前退休比较简单,只要官吏提出申请,皇帝一般都会准许。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大清宰相刘罗锅岁至垂年即上奏皇上,请求告老还乡,获得“恩准”后,便雇用小毛驴,直奔山东老家的情形深入人心。事实上,在我国古代主动要求“告老还乡”提前退休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告老还乡”回避权力斗争。此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的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范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后,范蠡殚精竭虑辅佐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经过二十余年卧薪尝胆之后,勾践击败吴王夫差,兴邦复国。作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此时范蠡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但此时的范蠡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告老辞官,携西施遁入“五湖”,可谓极具聪明之举。

二、无心于官场,“告老还乡”。此时官员已无心于官场,向往能够回到家乡,于是“告老还乡”。此种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还乡”提前退休的想法,如人们熟知的晋朝彭泽县令陶渊明就是向往田园生活,主动请辞“告老还乡”。

其实,根据《世说新语.识鉴》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晋朝大司马张翰,字季鹰,更是由于一日,秋风乍起,触景生情思念起家乡吴地(浙江)的特产菰菜、莼羹、鲈鱼脍来了,突然领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图个快快乐乐,又何必要为了个官名而别乡数千里,还要备受羁绊呢?于是“告老还乡”。

三、客观条件,体弱多病,难当重任,申请“告老还乡”或“告病还乡”。“告老还乡”或“告病还乡”一般都会得到皇上的恩准。如在唐太宗时,官吏退休年龄是七十岁,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但开国元勋李靖,因自感伤病碍身,遂在六十四岁时“告病还乡”,被恩准。但也有皇上不恩准的情况。如《论语章句》一书的整理者汉代著名经学家张禹,曾多次上书请求告病还乡,但无法得到皇上的恩准,相反“帝遣人问疾送药,强留”。

从某种角度讲,古代的“告老还乡”对于“从人才资源流出到人才资源流入”的良性循环,带动农村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的两个战略错误,否则三国会更早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之中属曹魏最为强大,魏国雄主曹操,雄才伟略,知人善用,为大魏后来的强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曹魏一直都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但是人无完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一生当中就有两个重大的战略失误,要是没有这两个失误,说不定在他有生之年就能统一三国。下面就和小编一

  • 宋朝经济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商税制度和禁榷制度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宋朝是非常发达的一个朝代,宋朝经济繁荣,老百姓们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北宋是宋朝的巅峰时期,南宋则是衰败时期,最近有很多人在问小编宋朝经济发达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宋朝有很多加强政府收入的措施,比如当时宋朝的商税制度还有就是禁榷制度,这些无疑都是加强政府

  • 为什么刘邦要选择萧何当丞相?为什么没有选择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建立汉朝,除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还离不开手下人的作用。在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对于丞相的职位有些犯难。他想要选择萧何,却又怕张良不满,选择张良,自己又不放心,最终还是张良直接推荐了萧何,这才终于确定下来。那么,为什么刘邦更倾向于萧何?他有为什么不选择张良呢?传奇帝王

  • 历史上两军对垒,真的会让武将先单挑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两军对垒前,双方大将在阵前单挑,双方大战几十回合,最后赢的那一方士气大振,随后便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小时候看了还觉得武将何等英勇,长大后才发现战争真的有那么简单么,两军交战为什么不直接动手?即时单挑胜了,对战局的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找找答案吧

  • 李世民如果遇到的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贞观盛世还会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贞观盛世这个盛世还真的是有很多话说的,的的确确是很厉害的,也说明了李世民这个人也的的确确是很有才华,但是有的网友要问了,当时李世民是打的颉利带领的突厥军队,如果把突厥换成是蒙古铁骑的话,那么李世民的贞观盛世会不会还存在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拿着7世纪的突厥和13世纪的蒙古

  • 幽州城在哪里?为什么宋朝40万大军都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宋朝还是很繁华的一个朝代,宋朝分为南北两朝,北宋的经济是繁华时期,南宋则是宋朝的衰败时期,南宋也是宋朝走向灭亡的时期,当然了,宋朝这么强大,在但是为什么打不过幽州城呢?幽州城是什么地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古代宋朝花了40万大军都没有打过幽州城,具体情况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公元9

  • 市舶司在哪里?宋元时期的市舶司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现在海关是掌管贸易的,出入境的商品都要经过海关,海关在维护物价,保护本土商品上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了,海关也在偷偷税漏税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实,早在古代便有了相关的海关类型的组织,当时的海关叫做市舶司,是一家专门掌管贸易的,就类似于现在的海关机构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市舶司在哪里

  • 张良退隐真的是为了避祸吗?他要避什么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的汉朝建立之后,谋士张良拒绝了丰厚的封赏,只要了一个留侯的位置,也在退出朝堂,隐居起来。有人说张良这是不慕功名,完成了推翻秦朝的心愿,可也有人说,他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自己惹了祸,如果继续留在朝堂之上,恐怕性命不保。这种说法到底是有什么依据呢?张良又惹了什么祸,一定要退隐才能解决?张良为什么选择退隐

  • 唐朝最牛太监,把持朝政还娶妻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中国封建历史上特殊的产物,在历朝历代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在特定的历史舞台上发挥着特殊的影响力。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太监在唐朝可是相当出名,不仅通过特殊的手段攫取权力来把持朝政,居然还娶了老婆生儿育女。世界之大真的是无奇不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位唐朝最牛太监的一

  • 汉朝经常与匈奴和亲,为何汉朝皇帝却不娶匈奴女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一个在秦汉时期侵扰着中国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一直想着入侵中原,幸好那时中原帝国的实力够强,匈奴一直没能如愿。除了以武力的手段抵御匈奴外,汉朝皇帝还派出公主去和亲,以求两国的和平,著名的“昭君出塞”当时就是王昭君嫁给了匈奴的单于。那么汉朝经常派公主与匈奴和亲,为什么汉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