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唐昭宗李晔是唐朝史上最有心无力的悲剧皇帝?

为什么说唐昭宗李晔是唐朝史上最有心无力的悲剧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19 更新时间:2024/1/19 11:53:56

我们都知道中国唐朝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历史上的唐朝非常繁荣,不过,繁荣的也只会是唐朝的早起,唐朝的中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同时,到了中期后唐朝出现了宦官当道的局面,当时的宦官们权利非常大,到了唐朝晚期几乎就是成为了皇帝虽然是皇帝,但是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人,真正的大权都掌握在宦官们的手中,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便是唐朝晚期的唐昭宗皇帝!

唐昭宗李晔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

昭宗即位的第一年,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此时的宦官头目正是力排众议拥立昭宗即位的杨复恭。昭宗这个人从来没有像他哥哥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在即位之后,昭宗立即向宰相们表明,他希望由宰相掌握朝政。宰相们于是劝告昭宗要果断地抑制宦官的势力,就像当初宣宗试图做的那样。

杨复恭最后被李茂贞和王行瑜的联军打败,并被王行瑜的士兵李晔俘获,带回京师处死。这件事使李茂贞和王行瑜的势力迅速膨胀,也为后来昭宗个人所受的挫折埋下了种子。

当昭宗为重掌朝纲而进行斗争时,他又陷入与李克用的敌对行动之中。虽然李克用是剿灭黄巢的最大功臣,但是藩镇和朝廷双方都对沙陀突厥的最终目的存有戒心。因为沙陀对朝廷的效劳只是在允许他们占领大部分河东的情况下才取得的,从河东他们可以威胁关中、河南和河北。华北许多地方都普遍对突厥人怀有恐惧之心,这就给朝廷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去采取主动,组织一场得到广泛支持的战役,以显示昭宗的领导地位,甚至使朝廷恢复对关中以外的疆土的控制。

这一计划的主要倡议者是怀有利己的政治目的的两个宰相张濬和孔纬,因为他们希望胜利会增强自己的力量,使他们有可能彻底根除朝廷中的宦官,结束宦官对大唐军队的控制。大多数的朝臣反对这个计划,其中包括另外两名宰相刘崇望杜让能。昭宗自己也相当动摇恐慌,但是战胜杨复恭的喜悦已经蒙蔽了昭宗的双眼,最后不顾反对而批准了这一方案。这场战争的结果本书中也已经提到了,对李克用之战是唐朝对京畿区之外最后一次的积极干预行动。从那时起直到大唐灭亡为止,朝廷完全忙于抵御长安周围那些越来越咄咄逼人和怀有敌意的节度使,朝廷自身也继续为内部斗争所折磨。

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藩镇对朝廷更加藐视,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对手就是李茂贞。此时的李茂贞已经加封为陇西郡王,势力有了更大的发展,他开始对朝政关心起来,有了当皇帝的意思。一些大臣认为他指手画脚,眼中没有君主,便对他加以斥责。李茂贞不肯服软,立即修书一封反击。朝中一些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和李茂贞联合,对抗其他大臣,这使李茂贞更加骄横,言语当中经常有不恭敬之词。

公元893年,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昭宗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唐昭宗勃然暴怒,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昭宗大骂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是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于是战争打响了,但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失败告终,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忠心的宰相杜让能站出来,用性命为昭宗化解了一难。此后大臣们也和昭宗走的远了。

公元894年,李克用利用兵柬事件,把触角首次插入了京畿道,因为国库空虚,昭宗只好把后宫的绝色美女作为礼品奖给李克用。

乾宁二年,李茂贞又指使宦官杀死了另一个宰相崔绍纬,再次移师长安,昭宗被迫逃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而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韩建恐吓昭宗说:“车驾渡河,无复还期。”挟持昭宗抵达华州。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被大臣幽禁了将近三年。

这一年朱温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温手里。昭宗回到长安后,宣布改元“光化”,以资庆祝。

昭宗一回到长安,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垂死挣扎,进行最后的抗争,他们策划废黜昭宗,拥立太子。公元900年,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昭宗关在了他最熟悉的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的饭食则从墙跟挖的小洞里送进去。

但是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和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于是将包袱抛给了朱温。而朱温并不想在残酷的宫廷政治中陷得太深,相反,他派人将实行政变的宦官们一个一个都暗杀了,并拥立昭宗复位,昭宗改元“天复”,加封朱温为“东平王”。

李茂贞听说昭宗复位,特意从凤翔赶到长安,厚颜无耻地请求加封岐王,无功受禄,显得异常跋扈。此后,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

半年后朱温领兵讨伐韩全诲,韩全诲便迫使昭宗一起逃到了凤翔。朱温紧追不舍,将凤翔城包围起来,一直围困了一年多。李茂贞守得粮草用尽,从冬到春,雨雪又多,城里每天饿死和冻死的就有一千人。唐昭宗在宫中弄个小磨,每天磨豆麦喝粥,喝得他一点力气也没有;宫人们每天也有三四人死亡;百姓更惨,吃人的现象都很普遍了,“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直到公元903年,李茂贞实在没法再守下去了,和昭宗商量了一下,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给城外的朱温,同时将昭宗也交给了朱温。朱温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

回到长安后,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然后将他们残酷地杀掉,困扰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地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而此时的朱温早就利欲熏心,怎么会满足于此呢?天复四年正月,朱温将昭宗迁到由他控制的重建的汴梁。在途中杀害了所有剩下来的皇帝侍从。8月,朱温密令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弑杀昭宗,自己篡位登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中国历史上曾在河南建都的朝代,在河南建都的朝代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就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历史,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渊源流畅,当然了,中国经历的岁月也是有很多的,从最开始的四分五裂到统一,从远古时代到现代文明,中国的历史就是一幅画卷,从夏商周秦朝到隋朝再到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每一个朝代都用着自己的方式来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就不如当时非常繁盛的宋朝,宋朝氛围南北两朝,最

  • 历史上冷兵器靠人海战术能打败使用热武器的军队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科技在不断进步,军事方面人类早在几百年前就由冷兵器成长为热武器时代,作为火药的发明国家,当时的中国没有重视,到时候后来被西方列强敲开大门才后悔莫及,不得不说真的很可惜,我们本来可以抢先一步进入热武器时代的。不过关于冷兵器和热武器小编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冷兵器靠人海战术能打败使用热武器的军队么,为此小编

  • 史上最传奇间谍,同时效命5个组织,晚年还因此而头脑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间谍,一个让我们好奇又陌生的职业,从古至今,国家的战争明面上是军事实力的对抗,暗地里却是谍战的角力。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民国那个混乱的时期,间谍工作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传奇间谍,曾经同时效命5个组织,还能全身而退,不过晚年却因此头脑混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间谍传奇的一生吧!在民国

  • 隋文帝杨坚揭秘:他究竟是不是汉人,有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杨坚,大隋开国皇帝,结束了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战乱。在位期间,废除九品宫人法,开创科举制度,并且设立三省六部,为后来国家的政治和人才选择提供极大的帮助。他之前是北周的臣子,北周又是一个主要由鲜卑族建立的国家,他的鲜卑姓氏叫普六茹。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了,那隋文帝杨坚到底是汉人还是鲜卑人?下面就和小编一

  • 清朝为什么贪官少?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清朝的官员工资低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还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时的清朝非常的落后,因为历史上的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认为自己地大物博不需要和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所以,清朝渐渐和外面的世界疏远了,当欧美国家在制造火器大炮的时候,清政府还在使用自

  • 刘备草根逆袭,这三个女人功不可没,背景有多大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之辈最后成为一国之主,这其中他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很关键,但是成功的背后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其中文臣如诸葛亮、法正,武将如关羽、张飞自不用说,有这么三个女人,靠着她们的身世背景,在刘备的成功之路上也给予了他诸多帮助。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刘备的这三位女贵人究竟是谁吧。第一位:

  • 历史上唐昭宗为什么要迁都洛阳?长安待不下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史上的唐昭宗,说到唐昭宗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人在议论纷纷的,因为当时唐昭宗在位期间最后将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唐朝晚期已经是四分五裂的状况,当时唐朝的社会局势动荡,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唐昭宗还是当时史上非常有理想的一位皇帝,只可惜没有实现自己才华多的

  • 古代盗墓贼为什么不敢盗武则天的乾陵?乾陵有什么特殊防范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的陵墓都被盗过,因为古代君王的陪葬品都非常值钱,所以也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只要能克服道德上的障碍基本上也就能下得去手了。不过很奇怪的是武则天的陵墓乾陵一直没有被盗过,实际上是令人有些难以理解的,难道是乾陵有什么特殊的防盗技巧么?下面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个谜题,一起来看看吧。绝大多数帝王

  • 唐昭宗李晔为什么是一个窝囊皇帝?唐昭宗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昭宗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还不清楚,其实,唐昭宗是当时唐朝史上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其实还是一位很有想法的皇帝,不过,因为缺少执行力所以当时的唐朝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唐昭宗的一生其实小编觉得还是非常悲惨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之下,唐昭宗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宦官的权利和地位是

  • 大唐太子李承乾造反,为什么李世民却想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唐太子李承乾其实这个人小编不是太熟悉的,但是小编有看到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李承乾虽然作为大唐的太子竟然有造反的意想,这还没完,太子造反但是想自杀的却是李世民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你要是李承乾他爹,你也会被他气的想死,不,李承乾的所作所为能让他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