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时期的宋理宗是历史上的冒牌皇帝是真的吗?

南宋时期的宋理宗是历史上的冒牌皇帝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31 更新时间:2024/1/27 7:16:06

我们今天来说说宋朝时期的宋理宗,宋理宗是南宋时期的第五位皇帝,同时,也是被后人称作是昏君的皇帝,当时宋理宗没有任何的作为,上位后的宋理宗把朝廷全部交给其他大成来管理,自己完全不操心,知道后面,宋理宗才想起来要管理一下朝廷的事情,后来,宋理宗死后,宋理宗的头颅也是被人们砍起来了。其实,宋理宗根本没有正规的皇室血统,宋理宗为什么说是冒牌皇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

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于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又于1224年被立为宋宁宗皇子,赐名昀。他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224~1264年,时间约占南宋王朝的四分之一,于两宋皇帝中在位时间之长仅次于在位41年的宋仁宗(1023~1063)。赵昀是南宋十分重要的一位皇帝,并且对南宋的崩溃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但是关于他的继位过程却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

因为宋理宗本不是皇子,他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皇帝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弘,立贵诚为帝,即为宋理宗。史弥远在宁宗末期时就开始独揽相权长达十年之久。在他为相期间,深得宁宗的信任,但他也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荣华富贵总有一天会随着宁宗的去世,新皇帝登基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他十分看重宁宗选嗣这件事情。

宋宁宗只有荣王一个皇子,所以早早就选定荣王为皇太子,这也正和了史弥远的心意,因为两人私交甚好,而且还联合除掉了韩侂胄,让荣王继位对自己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嘉定十二年(1219年),荣王却因病去世了,所以宁宗要另选继位的人选。这让史弥远十分着急,担心新立的皇太子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因素,所以他更加关注着宁宗选嗣一事。

嘉定十四年(1221年),宁宗看中了沂王的儿子贵和,并选定他为皇嗣,赐名为赵闳,之后宁宗托付史弥远再为沂王另选一个嗣子。史弥远与沂王接触不多,对赵闳的为人更是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就把自己的将来这样草率地押在赵闳的身上。于是他密奏宁宗要小心立嗣,应该多选出几位皇室的子弟安置在宫中,慢慢查看人品与能力,之后再从中寻找皇太子的候选人。宁宗认为史弥远考虑周全,处处都为皇上分忧,于是对他更是百般的信任,并稀里糊涂地将为皇室选择后嗣之事交到了史弥远的手上。

但宁宗不知史弥远是别有用心,其实是在处处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史弥远知道宋朝南渡之时,曾有不少的皇室子弟流落到了浙西一带,于是便派余天赐到那一带去打听寻找流落到此地的皇室。余天赐不负所望,很快就为史弥远领回来两位气度不凡的皇室子弟。史弥远见后,觉得非常满意,二人确实有着天生的富贵之相。于是他便在宁宗面前多次为二人美言,说这两位皇室子弟是怎样的天资过人和品行超群。于是宁宗便召见了这两位宗室子弟。宁宗见后也是非常满意,便立年长的赵与莒为沂王的子嗣,并赐名贵诚,授秉义郎。

史弥远在暗地里对贵诚和另一个宗室子弟赵闳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贵诚是一个为人乖巧、品行端正的人,每次上朝都是面容严肃,而且思虑缜密,尤其是对自己毕恭毕敬,所以对贵诚十分满意,认为日后与贵诚必能合作愉快,所以他在众人面前常常夸赞贵诚。相比之下,赵闳则总是一副傲慢的姿态,对谁都是不理不睬,更是不把史弥远放在眼里,对他独揽大权的做法十分不满。两者通过比较,史弥远自然是倾向于贵诚一方的。

但要想废掉皇上亲立的皇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史弥远开始处心积虑地想办法除掉赵闳。他在赵闳的身边安插了一个自己的亲信,得知赵闳不但对自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而且还想要除掉自己,这更坚定了他要先除掉赵闳的想法。史弥远开始着手对贵诚进行皇储的训练,准备在宁宗去世前把废掉赵闳的事情办下来,所以他一直在宁宗的面前提到废赵闳,立贵诚一事。

可是宁宗一直都没有做出反应。到1224年,宁宗大病不起,史弥远派人告知贵诚要立他为皇帝之事,贵诚十分小心,对此事既不明确表态,也不明言拒绝,只是很谨慎地说:“家中还有老母,此事自己怎能做出决定?”这样一来,史弥远更加认定了贵诚是值得自己信任的合作伙伴。于是他假传圣旨,立贵诚为皇太子,赐名赵昀,封为国公。在宁宗去世后,赵昀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成为南宋第五位皇帝。

应该说,赵昀的继位过程是宁宗末期的权臣史弥远一手操办的。而且在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里,他毫无权力可言,对政事更是完全没有过问过,一切都在权相史弥远的操控之下,自己完全就是一个傀儡皇帝。直到1233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自己的执政生涯,亲理朝廷政务。他在亲政初期便开始立志复兴宋朝国事,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如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等,历史上将这些改革称为“端平更化”。但是到理宗执政的后期,朝中大权又相继落入到了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手上,致使国势逐渐衰败。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用宋理宗名义向蒙古俯首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蒙古。自此,南宋陷入了极其危难的境地。

理宗赵昀死后的谥号是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根据周密《齐东野语》中的记录来看,最初曾拟定过“景”、“淳”、“成”、“允”、“礼”五字为备选庙号,但最终还是定为“礼宗”,后来又被更名为“理宗”。因为人们认为,理宗是一个崇尚理学的皇帝,因此定位为“理宗”也是非常贴切的。所以从这点来看,人们对宋理宗赵昀这个皇帝还是十分认可的,不能说他是一个冒牌的皇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齐桓公和管仲谁对齐国的贡献最大?齐国是怎么完成经济转型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齐桓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当然这也和另一个离不开关系,就是管仲。当时齐国能成为最强的国家,管仲也是功不可没,齐国能甩开别人就是因为实现了经济转型,从而高速发展贸易,国内也进行了货币改革,那齐桓公和管仲到底谁对齐国的贡献更大一些呢?如果一定要选个人出来,那就是提出这些想法的人贡献更大,不过在推行的途中

  • 盘点三国时期最有节操的几位将军宁死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其实真的是英雄辈出的一个年代了,当然了也是受到了汉朝的影响,所以虽然是乱世,但是还是有超多的人非常注重当时的很受社会推崇的气节问题的,当然了这也不是因为世间推崇就注重这个,也的的确确是有的人就是有这个气节,所以在三国乱世的时候有很多人都被俘了,那么他们身为大将军也不会选择投降,其实如果投

  • 食品安全在古代就有了吗?古代人的食品安全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食品安全是一个人们警钟长鸣的问题,不管什么时候,食品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常常说道民以食为天,吃当然是最重要的了,一般人见面问的最多的便是你吃饭了吗?其实,这句话包含着对朋友的深切关心,因为中国的古代非常贫穷,人们总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见面问候一句吃饭了吗也是成为了人们的口头语。不过,食品安全其实在

  • 宋朝时期的司马光砸缸被救出的小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司马光那是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了,关于司马光大家知道的还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了,相处在司马光小时候,经过一个地方,突然听到了呼叫声,司马光跑过去议一看,一个小孩子掉进了水缸里,生命奄奄一息,旁边的人都在发愁怎么把孩子救出来,而司马光灵机一动,找来一块石头,砸碎了缸,水流出来后小孩子便获救了,

  • 庞统的连环计是什么?他真的出过连环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时中国历史上一次相当著名的战役,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对这次战役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从初期的联合抗曹、战前的准备,到战时双方的表现,虽然是用一种虚构的方式,但也是一次很精彩的阅读体验。在这中间,罗贯中安排庞统献了一个连环计,这一计策也成为三十六计中的一个。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庞统是否真的做过

  •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儿子褚英?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历史上的努尔哈赤,说到努尔哈赤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努尔哈赤是当时满族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在当时的历史上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说到努尔哈赤,我们都说虎毒不食子,努尔哈赤在当时竟然亲手杀掉了自己的长子褚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褚英犯了什么错误吗?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

  • 刘封和魏延都是被诸葛亮冤死的么?诸葛亮暴露最大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封和魏延的死都和诸葛亮有关,一个是诸葛亮向刘备提议赐死,因为刘封没有出兵救关羽,魏延则是被诸葛亮看出有反骨所以提前叫人除掉。不过仔细想想这两人可能都是冤死的,刘封也不是故意不救关羽,毕竟当时自己也有自己的考虑,刚攻下的城也不稳定。魏延算死的最冤枉的了,莫名其妙被看到什么反骨,这也恰好反映出诸葛亮最

  • 努尔哈赤死后是谁继位?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努尔哈赤小编觉得他是古代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当时明朝当道,满族属于少数民族,肯定不占有优势,明朝一心想着把满族给灭掉,但是,满族是一个非常顽强的国家,开始了和明朝的长期对抗,当时满族里面的努尔哈赤就是一位有抱负的人,不仅是因为自己有抱负,更是因为当时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爷爷都被明朝所杀,有着不

  • 曹操唯才是举,为什么杀了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关于曹操为什么要杀吕布这件事情还是有非常多的话说,有的人说了一大堆道理小编觉得还是没有说到重点上,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情况了,而且和曹操的心里变化也还是有很多的关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曹操爱才大家都知道的,那么曹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才的想必大家都不

  • 司马昭活着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篡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曹操夺了汉室的大权,他的儿子曹丕则是在北方称帝,而三国末年,司马昭也是手握曹氏大权,最终却是自己的儿子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西晋。那么为什么司马昭还活着的时候没有这样做?司马昭明明有实力,为何只是立下新的傀儡皇帝,却没有自己动手去夺了皇位,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去完成这件事情?三国之事始于东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