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如何杀死关羽的?关羽之死的幕后人竟是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如何杀死关羽的?关羽之死的幕后人竟是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58 更新时间:2024/3/7 3:24:23

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一位很有名的人物,曹魏的谋士,又是后来篡夺曹魏政权,为西晋的建立打下基础的人,他的聪明才智自然是极高的,与诸葛亮的争斗都不见有什么落下风的地方。其实,当初关羽的死,与司马懿也脱不了关系,那么,关羽又是如何中了司马懿的计谋,司马懿又是用的什么办法让关羽被孙权所杀呢?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长于谋略,看问题深远,不仅是一个很好的谋臣。更是一个能够率兵东征西讨、建立万世功勋的武将。

一、假称风瘫,静待刺客

司马懿出生于一个豪族世家,青年时期博学多才,很有声望。公元201年,被郡政府推举为上计掾(文职小官),此时曹操正任司空(主管监察、参议国事),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后,想把他拉到自己的集团,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早已看出汉朝已经国运衰微,朝廷大权实际上落入曹操等人之手,他是士族旺门出身,不想在权臣手下讨生活,推说身患风瘫,不能起居,拒、绝赴召。曹操一向机带而多疑,马上怀疑这个年轻人是在借故推辞,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他派人扮作刺客前去验证虚实。

夜深人静时,刺客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见司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仍不放心,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猛地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察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病情的,毅然放弃了一切逃避求生、自卫和反抗的努力,装着真是风瘫病重的样子,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刺客所为。刺客这才信以为真,收起利剑,回去察报曹操去了。

司马懿机智地躲过这一劫之后,总不能永远躺在床上。他十分小心谨慎而有节制地活动,但还是没有逃过曹操的眼睛。到了208年六月,曹操已经自任汉室丞相,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他一面开玄武池练水军,一面积极网罗人才,此时,他又想起了司马懿。曹操还记着当年的事,严厉地对使者说:“司马懿如果再推三阻四,就把他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如果再拒绝,说不定将难逃杀身之祸,也就欣然就职。曹操见司马懿接受征辟也就不再提过去的事,任命他为丞相府文学掾(文犊之官),并让他与儿子曹丕游处。

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任职,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官职不断上升。曹操虽然对司马懿的才能非常赏识,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也看得一清二楚。总觉得这个年轻人让人不那么放心,由猜疑而渐生反感.并有加害之意。司马懿敏感地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猜疑,于是装作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满足现状的样子,更加废寝忘食、尽心尽力的做事,曹操见此,逐渐安下心来,再加上儿子曹丕的不断说好话,也就慢慢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

可以说,从一出道,司马懿就是用自己的才智来保全自己,并不断的寻谋着更大的发展。

二、借吴灭羽,解围樊城

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时机,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今湖北襄樊)。以期破樊后,直下皖、洛,占领曹操的统治区,进而一统中原。曹操深知樊城的战略地位,便急派于禁庞德两位大将率七万人马前去增援。时值秋季,霖雨不止,汉水猛涨,关羽利用天时,巧妙布置,水淹七军,生擒于禁。然后又斩杀将军庞德,蜀军一时威名大震,势力逼入河南境内。

曹操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不禁惊慌失措,以至打算迁都以避其锋。司马懿却十分沉着,上前谏阻说:“于禁将军是被水淹才失败的,并不是战场上杀不过敌手所致。如果现在匆忙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助长关羽的凶焰,更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骚动和不安。孙权和刘备两股势力,外亲而内疏,现在关羽如此得势,自然是孙权所不愿看到的。我们可以派使臣与孙权联系,请其派兵抄关羽的后路,樊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曹操决定依计而行。恰巧这时孙权遣使找上门来,曹操大喜过望。

关羽闻知孙权乘机抄他的后路,心中不免惊慌,本欲撤兵回救,却又眼见围樊之战功亏一篑,十分可惜。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兵袭取公安(今湖北公安),刘备的南郡(今湖北公安西北)太守糜芳投降,吕蒙占据江陵(今湖北江陵)。与此同时,东吴的另一大将陆逊也攻城略地。关羽无奈,只好放弃樊城之围,还当阳(今湖北荆门),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后被吴将俘获,不降被杀,樊城之围不战而解。

司马懿这一计策,不仅借东吴之力解了樊城之围,而且还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真可谓一箭双雕,坐收渔翁之利。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主动权。

三、先发制人、速斩孟达

当初,关羽北攻襄阳、樊城时,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于驻屯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的蜀将孟达,孟达按兵不动。关羽兵败被杀后,孟达怕刘备治罪,遂于220年率兵投降了曹魏。司马懿看出其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曾多次劝谏曹丕对孟达不可重用。可惜曹丕不听,封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又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封他为新城太守(驻上庸)。

曹丕病逝后,孟达失宠,新继位的魏明帝曹睿于227年派司马懿领兵驻屯宛城,以膘骑将军之职主管荆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军事事务。于是,孟达不安,觉得司马懿是在监视他。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乘机写信劝孟达起兵反魏,回归蜀汉,孟达表示同意。但是,诸葛亮对孟达也是不放心的,怕他反复无常,决定用计促成孟达迅速起兵反魏。为此派了一个名叫郭模的人向驻屯于魏兴(今陕西安康西北)的魏军将领申仪诈降,故意将孟达要举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给他。

申仪早与孟达不和,得此情报,十分高兴,立即上报司马璐。孟达听说事情败露,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书成都,与诸葛亮商量。司马懿已经料定孟达必反无疑,得到申仪的报告后,判明了诸葛亮的意图,决定迅速消灭盂达。为了充分做到万无一失,他双管齐下:一是设法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使其犹豫不决,延缓起事;二是调兵遣将,火速征讨。司马懿深怕孟达迅速起兵,便写信给孟达说:“昔日将军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无不切齿痛恨于你。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任,封高官,任要职,又委你图蜀大事。

所以,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只是苦于无计可施。如果将军真与蜀军相通,诸葛亮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泄露出来呢?显而易见,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的情报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目的是想借魏军之手杀害将军。因此,将军不应当有任何疑虑。”孟达根本识别不出这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以为司马懿真的对他没有怀疑,觉得没有必要迅速起兵了。

再说诸葛亮见孟达仍然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情知不妙。又派人送信告诉孟达:不要轻信司马懿的任何言语,必须马上举兵反魏,迅速加固城防,准备迎击魏军的进攻。否则就会功败垂成,甚至丢掉脑袋。孟达这才最后下定决心。但仍不积极准备防务,给诸葛亮回信说:“宛城和洛阳远距八百里,上庸又远离宛城一千两百里。即使司马懿知我起兵,也必须奏报魏明帝,待批复圣旨到达宛城后,才能出兵。其间最少需要一个来月。到那时,我的城防早就加固了。”

司马懿见孟达中计,便准备偷袭,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司马懿让三军偃旗息鼓,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一千二百里地八天就赶到了。司马懿兵一出现,马上在孟达军中引起一片惊慌。因为孟达是按一个月的时间来安排加固城墙的防务,现在司马懿仅八天便到了,完全打乱了孟达的部署,城墙不坚固的弱点一下子暴露出来。司马懿稍事休整,便兵分八路攻城,攻十六天之后,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见大势已去,开城门投降。司马懿挥师杀进城去,斩杀孟达,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受到了朝廷嘉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人立军令状是怎么立的?没完成军令状一定会被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军令状我们肯定都听说到,到现在有些公司的员工还会给自己立下军令状,这是一种能激励人们潜力的方法,不过没做到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现代你没完成军令状上的要求肯定不会杀你,但是在古代那就是人头落地了。不过这中间也有过几次例外,总体来说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和人,例如关羽和马稷两人都立下过军令状,但是结果就大相径庭

  • 古代历史上唯一没有娶妃子的皇帝是谁?宋孝宗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宋孝宗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宋孝宗在位期间,南宋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过,宋孝宗的上一任皇帝宋高宗确实一位非常无能的皇帝,宋高宗并没有改变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面对金国的攻打也只会一位的委曲求全。宋高宗留给宋孝宗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宋孝宗接过来后便没有放弃,而是一点一点的改变,话说历史

  • 郭嘉死后葬在什么地方?他的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之一,他对于曹操来说可谓是意义非凡,深得曹操的信任,甚至还想把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他,然而天有不测,谁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郭嘉就这样病逝了。曹操十分悲痛,多次因为他而落泪。那么郭嘉死后,又被埋在了什么地方呢?一代名臣谋士,郭嘉墓又在哪里呢?郭嘉是三国时期当时魏国的重要谋士。

  • 南宋的皇帝宋孝宗为什么要主动退位?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时期的宋孝宗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皇帝,当时的宋孝宗在位期间还是有很多的贡献的,当然了,宋孝宗为人也是非常的诚恳,对自己很节约,不骄不躁的作风是深受老百姓的喜欢和欢迎。宋孝宗的上一任皇帝是宋高宗,宋高宗在自己驾崩时但是非常犹豫自己选择谁来继承皇位,最后用过一系列的手段选择了宋孝宗,说到宋孝宗有一个非常

  • 南宋时期宋孝宗赵昚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儿子儿媳气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和平,老百姓过得非常幸福,而其北宋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宋词是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北宋时期宋词的风格也是比较活泼的,但是,随着宋钦宗的驾崩,北宋灭亡了,之后宋高宗被金国穷追不舍,一路南逃,建立了南宋。我们今天要来看的是南宋时期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宋孝宗是历

  • 刘邦为什么要立刘盈当太子?刘盈当上太子有什么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统一天下后只当了7年的皇帝就驾崩了,所以刘邦重兵时期立太子也是非常的仓促,按照惯例肯定是要立长子,也就是刘盈当太子。不过据说刘邦并不喜欢刘盈,所以想废掉这个太子。这个时候吕雉就非常的惊慌了,所以请来了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劝住了刘邦,刘盈16岁就当皇帝,不过活的时间也不长,这样的汉朝还能统治几百年也是

  • 刘备真的是贩屦织席出身吗?三国志中是怎么记录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备贩屦织席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指的刘备买草鞋卖草席这样的,而且都是自己织的,也就是说刘备的出生非常的低微,这其实就是三国演义里面是这样说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在正史中刘备真的是这样的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读罢《三国演义》,回顾书中演绎的那些数不胜数的枭雄豪杰,但是论

  • 刘禅投降曹魏后,晚年时怎么渡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禅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虽然看上去这个人傻傻的吧,但是我们仔细的分析这个人的话他并不傻,而且是真的做到了那种难得糊涂这样的境界了,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智慧的人真的不简单的,之后曹魏也还是收复了蜀汉了,但是是刘禅投降的哦,那么刘禅的晚年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过得好不好呀?有什么故事

  • 为什么说宋孝宗赵昚是靠十个女人登上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说说历史上的宋孝宗皇帝,话说宋孝宗是南宋时期的第二位皇帝,在当时历史上的贡献还是有很多的,宋孝宗不仅是一位皇帝,更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其实,宋孝宗对当时南宋的功效还是非常大的,是一位非常卓越的皇帝,话说,上一任皇帝宋高宗在选择太子的时候是冥思苦想,究竟用一个怎样的方式来检验到底宋孝

  • 魏延真的提出过子午谷奇谋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魏延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个人好像是被低估了的一个人了,因为好像经常有人说了,这个人好像是被诸葛亮给压制了,而且最为人们所觉得尴尬的事情就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这件事情了,那么魏延的这个计策到底好不好呢?话说在历史上这个计策真的存在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欢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