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宋仁宗赵祯被包拯当面吐口水为什么欣然接受?

历史上的宋仁宗赵祯被包拯当面吐口水为什么欣然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93 更新时间:2023/12/21 15:39:45

中国古代史上的宋朝经济发达,繁荣昌盛,社会风气良好,宋朝确实是一个非常不过的朝代,当时兴起的宋词对于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现在的人们都在学习宋词,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说说历史上的宋仁宗,宋仁宗是当时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为人宽厚,对待大臣和老百姓都非常好,以至于当时宋仁宗被赵祯吐口水也欣然接受,那么,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美女如云,可是有一美艳女子却能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专宠多年,此人就是贵妃张氏。宋仁宗对她恩宠有加,短短几年间,就把她从小小的才人提拔成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甚至动过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的念头。可惜,张贵妃30岁出头就一命呜呼。宋仁宗悲痛万分,不顾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众位大臣的反对,在皇后在世的情况下,就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痴情得有些过头了,不过,宋仁宗既非只爱江山不爱美人的冷酷皇帝,也并非爱江山更爱美人的荒淫皇帝。就算他对张贵妃再怎么宠爱,可一旦牵涉江山社稷、官员任免的大事,宋仁宗还是很有分寸的。

张贵妃出身寒微,在宫中难免受人歧视,于是总盘算着拉自己娘家人一把。张贵妃的父亲和兄弟都不够争气,或者早丧或者无能,只有伯父张佐还算争气,虽然关系疏远了一点,但毕竟是娘家人。张尧佐担任地方官多年,名声还不错,被顺利调到中央。

可是担任什么官职好呢?张贵妃看中了“宣徽使”一职。这是皇城各衙门的最高负责人,是皇帝的大总管,权力极大,油水多多,一般都是由国防部副部长(枢密副使)兼任。可是,张贵妃枕头风吹了很多遍,宋仁宗总是迟迟没有动作。张贵妃每天都哭哭啼啼,宋仁宗招架不住,答应试一试。临出门,张贵妃拍拍宋仁宗的肩,说:“官家今天可不要忘了提宣徽使的事啊。”宋仁宗连连说:“得了得了。”很是无奈。宋仁宗上朝后宣布这项任命,可是包拯极力反对,说话慷慨激昂,唾沫都喷到皇帝脸上了。皇帝很无奈,只好放弃。

这个故事一般被认为表现了包拯的刚直敢谏和宋仁宗的仁慈虚心,可是原文后面还有一段奇怪的文字:“温成(张贵妃)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按照常理,一个人被人把唾沫喷到脸上后,会在第一时间擦去,可是宋仁宗没有。他不但没有在朝堂上立刻擦去,就算是在散朝之后也没有擦去,而是一直从朝堂退出,走到后宫,来到张贵妃面前,才“举袖拭面”。

很明显,他在施展“苦肉计”。宋仁宗就是要告诉张贵妃,不是我不把你放在心上,而是阻力实在太大,看看,我都被人吐口水了,绝对不是骗人,有口水为证。他还借题发挥,说:“中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言下之意,我这么受辱,完全是为了你啊!

果然,看到宋仁宗为自己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明明他并没替自己办成事,可张贵妃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主动迎上前去向他道歉。面对大声嚷嚷、一脸愤然的宋仁宗,张贵妃小心翼翼,很久都不再提给家人封官的事情了。张贵妃身为大宋帝国的第二夫人,自然少不了人来巴结。

宋仁宗富有天下,他的宠妃自然也啥都不缺。大臣王拱辰(李清照的曾外公)因为反对庆历新政,刻意打压苏舜钦范仲淹,被宋仁宗贬到地方担任知州去了。他想调回京城,便千方百计搜罗了一个定州红瓷器献给张贵妃。定州瓷本就是宋瓷中的珍品,红瓷更是定州瓷中罕见的变种,据说颜色犹如朱砂,晶莹剔透又如美玉。

张贵妃见到后爱不释手,但知道宋仁宗不喜欢后妃和大臣来往、干预朝政,只是偷偷赏玩。有一天宋仁宗突然到来,张贵妃来不及藏好定州红瓷,被宋仁宗发现了。宋仁宗一看大怒,生气地问:“安得此物?”张贵妃看到仁宗大怒,也不敢隐瞒,供出了王拱辰。

宋仁宗更怒:叫你不要收人家的礼物,你怎么就是不听!他不但是嘴上说说,还抄起柱斧(宋朝皇帝经常拿在手上的一种装饰品,类似玉如意),一下子把珍贵的瓷器砸碎了。张贵妃一脸愧色,连忙下跪请罪。王拱辰自然也没有被调回。可是,就算张贵妃宣扬自己绝不收礼,还是有许多人想破脑袋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心意”。出身名门、位高权重的名臣文彦博也不能免俗。

张贵妃的父亲和文彦博的父亲早年相识,文彦博想借张贵妃之力拜相,就费尽心思找了一匹珍稀的用金线编织的蜀地灯笼锦献给张贵妃。张贵妃大喜,做成一件华丽的礼服,并在上元佳节宫廷大宴时穿上,一时艳惊四座,连宋仁宗都频频注目。可是,当宋仁宗听说这匹灯笼锦是文彦博所献后,就算宴会上人多嘴杂,易惹是非,宋仁宗还是顿时沉下脸来,给了张贵妃一个大大的难堪。

不过,宋仁宗还是很注意分寸的,要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斩断和所有人的人情往来,不大现实,也没有必要。王拱辰献上定州红瓷,宋仁宗一斧砸掉;文彦博献上灯笼锦,宋仁宗只是给点儿脸色。关键在于,王拱辰是因为反对朝廷新法、且恶意陷害朝臣而被贬的,这种人绝对不能轻易赦免,所以宋仁宗态度强硬;而文彦博和张贵妃毕竟算是世交,互相有点人情往来,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一个是后妃,一个是朝廷重臣,并且是呼声很高、即将拜相的朝廷重臣,两人一旦勾结,很有可能操纵朝政,所以宋仁宗必须防患于未然。于是,按照正常程序,宋仁宗仍然任命文彦博为宰相,但当御史提出,文宰相曾经献给张贵妃灯笼锦时,宋仁宗趁机发难,将文彦博罢相,以警醒自己的女人们。为了安抚贵妃,那个提出弹劾的御史随后也被罢官,算是平衡。当然,如果宋仁宗只是一味强硬,总是使用家庭暴力,动手脚、甩脸子,那也算不得艺术。他在处理江山和美人的关系时,还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当时的大宋宫廷,常常是国家流行时尚的发源地,宫中发生的大小事务不但关系到大宋的政治、军事,还关系到大宋的经济、生活。像金橘,本是江西的特产,因为出产地太偏远,开封府的许多人都不认识,可是有一次江西的官员献上金橘,张贵妃一吃就爱上了这口,于是京城都流行吃金橘了,金橘价格一下暴涨几十倍。好在金橘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价格比较低廉,对百姓的生活影响比较小,可是珍珠就不同了。宋代的珍珠,价格多是黄金的十倍。

有一年,广州有一个外国商人非法携带一批珍珠进入,被官府抓捕充公。珍珠运到京城,宋仁宗带着后宫嫔妃集体观赏。张贵妃一看到硕大且无瑕的珍珠,就走不动了。看到心爱的女人如此喜欢,宋仁宗自然大方地将珍珠赏赐给她。可是其他嫔妃不干了。平时皇帝就经常赏赐一些好东西给她,现在又给她珍珠,实在太偏心了!宋仁宗也怕烦,就答应让人去集市上购买类似的珍珠,结果搞得京城的珍珠价格暴涨。

宋仁宗听说后很是担忧,当时国家多难,西北不宁,又长年给辽国和西夏支付岁币,国库并不充裕。若是因为购买珍珠这样的奢侈品,耗费大量钱财,实在不划算。可是,也不能无视其他嫔妃,后宫不宁,朝廷也难安啊。怎么办呢—众位嫔妃之所以要珍珠,其实不是为了珍珠本身,只不过是不忿唯独张贵妃得到珍珠罢了。如果张贵妃能够主动放弃,其他人自然就不会纠缠了吧?

网络配图

几天之后,皇帝召集众位嫔妃观赏牡丹,皇后和嫔妃都到了,唯独张贵妃最后到,头上戴满了前两天宋仁宗单独赏赐的名贵珍珠。众位嫔妃一看张贵妃那神气活现的样子,都很忌妒,曹皇后更是脸如寒冰。这次,宋仁宗没有像以往一样迎上前去,而是站立不动,等张贵妃自己走过来。

不但如此,他还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说:“满头白纷纷,岂无忌讳?”一头的白色珍珠,仿佛死了人服丧一样,多难堪!听到宋仁宗这么说,所有嫔妃都哈哈大笑。张贵妃羞愧难当,急忙回去换了寻常的装扮。宋仁宗看了很高兴,亲自上前给张贵妃头上簪了一朵艳丽的牡丹花。于是,所有嫔妃都不戴珍珠头饰,改插牡丹花了。自然,京城的珍珠价格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宋仁宗用一朵牡丹花就平抑了京城的珍珠价格,更平息了众位嫔妃的纷争。如此处理家庭和事业、爱情和工作的关系,江山和美人两不误,可谓高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宋仁宗在位期间没有开疆拓土为什么被称为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宋朝是一个非常富强的国家,当时的宋朝经济很发达,整个宋朝的社会风气也很淳朴,当时出现了一种文学名叫宋词,小编相信大家对于宋词都很熟悉,一批文人墨客独领风骚,宋词可吟可诵。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被后代称作是明君,更是让当时的老百姓们不停的称赞,宋仁宗驾崩当时的老百姓也纷纷的为其哭丧和送行,那么,宋

  • 两亿汉人为何会被几十万满人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说这个数字的对比其实就是发生在明朝的,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的人要说了,两亿啊,这一人一次口水都能把人给淹死的,为什么还能被打败呢?下面我们也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了!这两个数字对比看起来让人匪夷所思,其实问题不是这么比对的,两亿汉人,看起来不少,有

  • 草船借箭真相揭秘,诸葛亮原来没这么神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中总指挥是周瑜,为了给诸葛亮加点戏份罗贯中就来了一出草船借箭,不过草船借箭的真相可能并不是诸葛亮想出来的,而是孙权的计谋。在演义里,因为诸葛亮的才华让他成了最闪亮的那个人,风头甚至超过了功劳最大的周瑜。在正史当中诸葛亮从来都不是一位神人,可能歌颂最多的还是诸葛亮的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

  • 宋朝时期的宋仁宗生母李宸妃到底时候怎么去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狸猫换太子的传说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实,狸猫换太子的传说最早出自宋朝,相传在当时的宋仁宗期间,宋仁宗的生母李妃被掉包被皇帝认为生下的是一个怪物,于是,便将李妃打入了冷宫,后来,据有关文献记载,李妃死的还是很惨的,宋真宗死后,宋仁宗继位,宋仁宗在位期间,包拯算的上帮了一个大忙,找出了当时的真凶,那

  • 徐庶追随刘备和诸葛亮追随刘备的时候,为啥关羽和张飞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徐庶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足智多谋的,在追随刘备的时候这个人才智也是展现的淋漓尽致了,而且张飞关羽等人的态度也还是比较的正常的,但是当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候,张飞个关羽的态度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那么这前后的态度到底啥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吧!说起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估计无人不知,

  • 宋朝时期的宋仁宗身份为何被一再怀疑?宋仁宗到底是龙种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仁宗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宋仁宗是当时宋朝的一位皇帝,宋朝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史上很著名的一个朝代了,当时宋朝人们安居乐业,社会风气良好,作为皇帝的宋仁宗也是功绩很大,宋仁宗对待老百姓非常好,当时的宋仁宗就有了一种得民者得天下的意识。以至于后来宋仁宗死后当时的老百姓都哭丧送行。不过,在当时宋朝

  • 诸葛家族的结局为什么都这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数到诸葛家族的人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首先就是诸葛亮啊,这个人其实真的是被累死的,还有就是诸葛的上一辈,还有诸葛的下一辈,那么到底为啥会这么惨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诸葛亮家族在三国时期的影响很大,不仅在蜀汉和东吴政权里担任丞相,连两国共同的对手曹魏,都有

  • 宋朝宋仁宗向宠妃施苦肉计到底是怎么回事?宋仁宗到底有对爱张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当时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宋太祖在位期间结束了当时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局面,与此同时,宋太祖当时没有按照嫡长子继位的方式传承皇位,而是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疑惑。其是,这正是宋太祖的英明之处,最后宋仁宗上位,这也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

  • 李鸿章墓里两块30斤重的铜制金砖说明了什么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鸿章其实这个人争议很大的,但是关于他的争议问题我们也不要做太多的纠结了,我们要说的就是其实在李鸿章的墓里面有一个故事要说的,那就是其实在李鸿章的墓里面有发现两块30斤重的铜制金砖,那么这两个东西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情况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李鸿章是晚晴争议比较大的

  • 关羽走麦城时,蜀汉其他大将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关羽败走麦城这件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这个也还是有很多的说法的,因为古时候打仗也有一个说法就是救援什么的,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在当时关羽败走麦城的什么其他的大将都在干嘛啊?为什么都不来救援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219年是蜀汉政权非常重要的一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