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时期的宋微宗皇帝是一位艺术家却不适合当皇帝

北宋时期的宋微宗皇帝是一位艺术家却不适合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03 更新时间:2024/2/18 22:45:24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的皇帝非常热爱艺术,拿当时的宋朝来说,北宋时期有一位皇帝名叫宋微宗就是一位可以说非常厉害的艺术家,并不像一位皇帝,当时的宋微宗体现出了很高的艺术财富,尤其是画画方面,非常有天赋,宋微宗在位期间,生活过的非常潇洒,不断的从老百姓的手中大肆的搜刮钱财用于自己的开支,关于宋微宗的具体事例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11子,哲宗弟。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宋徽宗(1082~1135)赵佶,中国北宋皇帝,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宋徽宗的谥号是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真不知道这样一堆充满赞美的词汇,是南宋的礼官们如何想出来的。乍一看这堆谥号,不知历史的人,也许出色的皇帝,但他虽然在做皇帝上没有什么成就,去在艺术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宋徽宗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耻”。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晦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要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并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是怎么死的?其实他的死一点都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凌烟阁第一位功臣长孙无忌,大多数人可能认为他的死与武则天不无关系,主要就是因为他曾经反对武则天成为皇后。然而真要说起来,这件事还真的主要是李治的原因,而李治又是因为长孙无忌自己的行为。那么,长孙无忌到底做了些什么,会给自己引来这样的杀身之祸?为什么又说他的死其实一点都不冤枉?唐高宗李治时期,长孙无忌

  • 北宋时期的宋徽宗生活潇洒是一位昏君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时期长得非常帅气的宋哲宗是当时的第七位皇帝,不过,宋哲宗非常的命短,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几年便死去了,当时,宋哲宗死后没有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儿子,而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宋微宗,宋微宗是的父亲也是宋神宗,是宋神宗的十一个儿子,宋微宗上位后,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的生活飞仓奢靡,可以说过得生活很潇洒很洒

  • 长孙无忌被逼自杀,为什么百姓早知道他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有关于唐朝开国大臣长孙无忌的死因,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认为是触到了武则天的利益,因而武则天假借李治之手除掉了他,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而且也和武则天没什么关系。但是他死后,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却基本上都不感到惊讶,认为这是早就注定好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长孙无忌,是唐朝初年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因为他为唐

  • 太史慈为什么不投靠对自己有恩的孔融而选择了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孔融很多网友首先想到的就是孔融让梨这件事情了,其实这件事情也是真事,孔融在汉末也是有很多的建树的,但是最后也还是被曹操杀了,今天我们要说的事情是,其实太史慈和孔融是有联系的,孔融对太史慈有很大的恩情,但是最后太史慈还是选择了投靠东吴而不是孔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

  • 北宋时期的宋微宗赵佶是个怎样的人?宋徽宗赵佶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时期的宋微宗是当时历史上的第八位皇帝,相传当时的宋微宗最后死的非常惨,是被自己精神折磨而死。因为当时宋朝已经出现了亡国的迹象,加上积贫积弱的出现,宋微宗最后被囚禁了9年,最终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不过,宋微宗在世小编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较的佛系,而且,宋微宗在位大肆的搜

  • 历史上宋哲宗赵煦和关羽是什么关系?宋哲宗为什么力推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宋朝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不过,宋朝内部矛盾也是非常突出的,就比如当时宋朝南北朝的问题,以及宋朝时期积贫积弱的处境,虽然宋朝的每一届皇帝都有想办法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不过,都没有多大的改变,当时的第七位皇帝宋哲宗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皇帝,二十多岁便驾崩了,不过,在宋哲宗在位期间,他是力挺关羽,

  • 历史上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时期出现了金国,话说当时金国和宋国总是在互相的打仗,都想着把对方给吞灭,不仅是这样,当时金国向宋朝发起了进攻,这次进攻史称宋金之战,那么,当时的皇帝是宋高宗,话说宋高宗是历史上比较无能的一位皇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宋金之战中,宋高宗一味的妥协,一路南逃,在逃跑的过程中,天天担惊受怕的,最后导致

  • 历史上宋高宗赵构掩盖生母韦氏的真实年龄有着怎么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南宋内忧外患,内部矛盾加剧不说,外部也一直被金国夹击。当时宋朝和金国都在不断的进行斗争,都想把对方给灭掉,但是,战争总是有输赢的,最为著名的一个战役就是当时宋金之战,金国追打宋国,而当时的皇帝宋高宗是吓得一路南逃,吓得魂飞魄散,从这件事便可以看出,宋高宗并没有多大的能耐,只是一个空有其表的壳

  • 历史上吕布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吕布其实小编有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悲情”,这个人小编觉得是真的厉害,但是就是运气差了一点点,而且期本质上还是很善良的,忠义品质也有,但是就是世道多变,天命不可违吧,那么很多人都知道吕布其实死的很冤枉,那么在正史中也就是历史上真正的吕布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

  • 司马昭野心和实力那么大,为什么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候的司马昭,可以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以至于衍生出了“路人皆知”的歇后语,由此可见他的野心到底膨胀到了什么地步。不仅如此,他还很有实力,可是最终他也没有称帝,这就让人不太明白了。既然有实力有野心,司马昭最终没有称帝,又是什么原因呢?三国时期有谁掌握大权,却不慕帝王的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