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是怎样的?是怎样演变的?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是怎样的?是怎样演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03 更新时间:2024/1/20 20:09:55

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其实,朱元璋出身在一个贫民家庭,生活也并不富裕,从小便体会到了人间的疾苦,于是,上位后也是大肆的推行廉政,当然了,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朱元璋推出的监察和司法制度,可以说这项制度非常严格,使得当时的明朝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是怎样的?是怎样演变的?

监察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明太祖朱元璋将它视为其政权的三大支柱之一。朱元璋即吴王位时便设置了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以邓愈、汤和为御史大夫,刘基、章溢为御史中丞,他指出:"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卿等当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①建国伊始,朱元璋即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监察机构。

洪武十三年(1381年)罢御史台。十五年置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所属有经历司、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陈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②都察院下设浙江、河南、广东、广西、山东、北平、山西、陕西、湖广、福建、江西、四川十二道监察御史(注:永乐元年改北平道为北京道。十八年罢北京道,增设贵州、云南、交趾三道。宣德十年置交阯道,始定为十三道)。各道监察御史的职责为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寺,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在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儹运、印马、屯田。军队行动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并且对御史台出巡有具体要求:"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诸祭祀坛场,省其。。宇祭器。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剪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凡朝会纠仪,祭祀监礼。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①。明代御史官秩不高,但权力很大,职权行使,颇有雷厉风行之势,且权限范围极广,每一御史都有权对内外所有机构、官员进行弹劾,并直接对皇帝负责。有效惩治了政治腐败。

除都察院系统外,对应于中央六部,朱元璋还创立了拥有独立监察权的六科给事中,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均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

六科职责为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六部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行;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并驳正其违误。吏科,凡吏部引选,则都给事中同至御前请旨。外官领文凭,皆先赴科画字。内外官考察自陈后,则与各科具奏。拾遗纠其不职者。户科,监光禄寺岁入金谷,甲字等十库钱钞杂物,与各科兼莅之,皆三月而代。内外有陈乞田土、隐占侵夺者,纠之。礼科,监订礼部仪制,凡大臣曾经纠劾削夺、有玷土论者纪录之,以核赠谥之典。兵科,凡武臣黄诰敕,本科一人监视。其引选书凭之制。刑科,每岁二月下旬,上前一年南北罪囚之数,岁终类上一岁蔽狱之数,阅十日一上实在罪囚之数,皆凭法司移报而奏御焉。工科,阅试军器局,同御史巡视节慎库,与各科稽查宝源局。而主德阙违,朝政失得,百官贤佞,各科或单疏专达,或公疏联署奏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时的春秋五霸怎么到了战国就不叫战国七霸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实前后也没隔太远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有春秋五霸,在战国时期但是五霸却变成了战国七雄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五霸是怎么变成七雄的,为什么不叫七霸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简单说来这就是一个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的区别。“春秋五霸&rdquo

  • 张骞出使大月氏被匈奴扣押十多年,汉武帝为什么没有派人去寻找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开拓的丝绸之路,至今仍然对中国产生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非同一般的影响。作为一个可以算是吃螃蟹的人,张骞出使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汉武帝派他出使大月氏,想要联合起来夹击匈奴,结果却被匈奴扣押了下来,这一扣押就是十多年。然而,在这十多年里

  • 古代女子为什么都是十几岁就出嫁?古人结婚平均年轻十几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不管男女结婚都是非常的早,甚至有些十三、四岁就已经结婚了,一般百姓家庭似乎希望能把女儿早点嫁出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都和当时的规定有关,如果国家规定你多少岁必须结婚,不然就增税那你也是没办法,就只能提早嫁人。所以古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也是不大,但也并不说所有人都能结婚,古代也是会有很多单身旺

  • 窝阔台在拖雷去世之后为何不选择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窝阔台和拖雷其实还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两位了,这两个人如果不是非常熟悉中国历史的话,你会发现这两个人非常的陌生,小编也觉得非常的陌生啊,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可以慢慢来学习,下面我们就着这个两个人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拖雷的军队和财富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拖雷去世后,窝阔台做了两件事,普遍

  • 俄国古代农奴制改革的有怎样的意义?最后结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历史上俄国农奴制改革。说到俄国,其实现在的俄国还是非常的发达的,不过,在古代,俄国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的,俄国也经历了农民战争,俄国也有内乱,我们今天要说的农奴制改革就是俄国进步的一大标志,通过农奴制的改革,俄国是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不过,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不彻底也是有一些遗留问题,

  • 十二奇策是什么?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荀攸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么怎么听说过,在历史上,他是曹操的“谋主”,即为主君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由此可见,真正的荀攸绝对不会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他的光芒或许是被后人削弱掉了。他曾经设下十二个奇策,但是只有钟繇才知道,然而却并没有流传下来,对此,很多人都在猜测,到底是钟繇没有

  • 历史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目的是什么?结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武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贡献还是非常多的,其实,说到汉武帝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他颁布的推恩令了,推恩令是一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就是分散各诸侯国的势力,达到中央集团的专制,同时土地也是被各个王侯一以此分割,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汉武帝颁布

  •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被武媚娘杀死的吗?长孙无忌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媚娘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武媚娘其实就是历史上的武则天,疏导武则天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了,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当然了,关于武则天的故事还是有很多的,最著名的就是当时的长孙无忌的死因,关于长孙无忌到底是自杀还是被武则天杀害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其实,小编人物武则天利用完长孙无忌后

  • 燕人张飞一生唯一败绩,打败他的人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燕人张飞再次,谁敢与我决一死战!”三国之中,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就是武将之间展开的对决,其中刘备的三弟“万人敌”张飞更是热衷于此。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随着刘备一起南征北战,一生中经历过大小无数战事,他当主将的时候就败过那么

  • 氏族社会是什么?历史上的氏族社会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历史那是渊源流长,中国的发展离不来人们的进步,更离不来文明的进步,其实,古代的中国是一个母系社会,后来转变到了男系社会,其实这些都可以统称做氏族社会。也就是中国最古来的社会,也是中国古代史的发源地。氏族社会其实最开始是一个经济单位,他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一个小群体,同时,氏族社会也叫做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