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拐卖儿童在古代是什么罪?古人如何对待人贩子?

拐卖儿童在古代是什么罪?古人如何对待人贩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431 更新时间:2024/2/20 5:50:01

现如今,我们常常能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拐卖人口的案件,甚至有不少被拐卖了数十年,从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终于寻到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事情。其实这些事并不只是现代才有,在古代,同样有拐卖人口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知道,古代的律法对于人的惩罚,与我们现如今是不同的,那么,古人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人贩子呢?

古代中国将拐卖人口称为“略卖”,从汉代开始,法有明文此乃大罪,但因为有较大的收益,虽是法如炉,这种买卖依然千百年来有人做,《史记》中多处记录拐卖人口的勾当。《季布栾布列传》载,被封为俞侯的栾布年少时,“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

据《外戚世家》记载,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弟弟、堂堂国舅爷窦广国曾被人拐卖,他和窦太后相认,是一段曲折感人的人伦故事。这位国舅爷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

很显然,这不是穷人家因生活艰难自愿卖儿卖女,而是典型的被人贩子拐卖。因为窦家穷,父母没有能力去寻找儿子。窦少君辗转被卖了十几家,最后卖到河南宜阳,被主人弄到山中烧炭——此类“黑窑工”真是历史悠久。

在黑炭场里窦少君九死一生,后跟随主人去了长安。少君被拐卖时已能记事,而且这人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主,他记得自己的姓氏与家乡。这时候已经长大的他听说汉文帝新立的皇后窦氏是自己家乡观津人,而窦姓不如李、王、张那么多,再对照新皇后的年龄,他认为这就是当年被选进皇宫的姐姐,于是上书认亲。

当时窦家的父母早已故去,难保不是人想冒认皇亲。窦少君特意提到年少时跟着姐姐去采桑,曾从桑树上掉下来。提起这样的细节,窦皇后有几分相信。禀告汉文帝后将其召进宫廷问话,有关家乡的事一一能对上。

那时候没有DNA检测技术,纯靠据细节判断,窦氏再问你还记得什么事呀?少君回答说:“当年姐姐被选进宫时,和我在驿站中诀别。姐姐请求驿站的人给我洗了个澡,又让他们让我饱吃了一顿,才离开我而去。”——一入宫门深如海的姐姐临别时,对自己年幼的弟弟也就能做这些关爱了,这种细节任何人一生都忘不了,于是窦皇后抱着弟弟大哭。结局当然皆大欢喜,皇帝降旨,赐给田舍与金钱,并封侯。

可见在古代特别是蓄奴成风的汉代,将男孩子拐卖的主要目的是做奴隶,就如拐卖弱智者进黑砖窑一样,以此最大限度地从奴工身上榨取利益,而将好好的孩子如窦少君弄残去乞讨,其收益不如奴工,且风险更大——无论在哪朝哪代拐卖人口并将其伤害的罪都比单纯拐卖重得多。

古代人贩子拐卖女童,主要是卖给大户人家当奴婢或者卖给那些养“瘦马”的“妓女专业户”训练,等其长大后再让其入青楼为养母谋利。《红楼梦》中那位可怜的香菱(英莲),生在小康之家,父亲甄士隐十分疼爱她。正月十五家中仆人抱着她去看灯时,仆人将小女孩放在门槛上自己去厕所小解时被人贩子抱走了。甄氏“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日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当然,历代王朝写在纸面上的律法,对“略卖人”的处罚是相当严重的。汉代将拐卖行为与群盗、盗杀伤人、盗发坟冢等重大罪行相提并论,并处以磔刑(砍头后并将尸体分裂)。后世王朝的立法基本上沿用这类规定,只是刑罚轻重有所不同。如唐律规定:“诸略人、略卖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元史·刑法志》载:官民人等“但犯强窃盗贼,伪造宝钞,略卖人口,发冢放火,犯奸及诸死罪”,一律交有司处置。

至于买被拐卖的男孩为自家的子孙,在古代中国也有,如上文提到的唐律规定,其罪仅仅是“徒三年”,远轻于卖为奴仆。但这种情况在处在农业社会、宗法势力强大的中国古代并不常见。因为古代中国没有人口控制政策,且多聚族而居,某个人没有子嗣的话,多半由族内过继,且族内供过继的男孩很多,没必要去买一个弄不清来路的男孩来顶门立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阴婚是什么?清朝为了逃避包办婚姻有的女子竟选择阴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今天看到一个词语非常的吃惊,那就是阴婚,什么是阴婚,其实,阴婚顾名思义就是为死去的人办理婚姻,这按照道理来说是一种非常落后的思想,是应该被取缔的,为什么古代有这样思想的存在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古代的人思想非常落后,清朝就是这样的一个朝代,据说清朝的女子为了逃避包办的婚姻便会选择阴婚,具体的我们

  • 北宋时期著名人物杨家将去哪里了?为什么会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杨家将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杨家将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大臣,杨家将是当时的一位忠诚也算的上是一位保家卫国鞠躬尽瘁的人物。当然了,这么厉害的一位人物,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要有很大的褒奖的,但是,随着北宋的衰败,这位保家卫国的英雄却离奇的消失了,至于杨家将去了哪里?无人知晓,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北

  • 古代皇帝碰上奸臣为什么不马上除掉?皇帝对付奸臣有哪些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一般开国皇帝身边的人是最团结的,一般很少会有老鼠屎出来,但是一个朝代平稳的度过前期,那朝中的奸臣也就慢慢冒出头来了。不过有些皇帝发现奸臣后也不会立马把他除掉,主要还是看他有没有能力,如果能力高就需要利用他的能力来制衡一些人,所以对奸臣做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如果行为太过分,危及到国家安危还

  • 古代皇帝为什么非要快死了才让位?提前退休享受生活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禅让这件事多发生早“尧舜禹”时代,后面的皇帝除了被迫让位的,都是等到自己快寿终正寝了,才会由指定的继承人正式交接皇位。看到这里大家就会问了,现在人都巴不得早点退休享受生活,为什么古代皇帝非要等自己快死了才传位?皇帝的事物又繁忙,早点把事情交给儿子去做,自己

  • 在清朝皇宫中当太监要拜师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清朝小编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清朝其实在当时是非常腐朽的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所以,思想文化政治教育都非常落后,不过,清朝皇宫里面的生活总是骄奢淫逸的。皇帝们的不作为以及玩世不恭的态度,也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皇宫里面的太监,据说在清

  • 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武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同时,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经典人物,说到武松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武松打虎了,据说当时武松在景阳冈徒手打死了一只老虎,这让所有的人有惊呆了。后来,武松下山回家后,发现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故事,为自己的哥哥报仇雪恨。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水浒传中武松是

  • 戚继光北上镇守边疆之后,真的就是碌碌无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戚继光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比较厉害的一个人了,他是名族英雄啊,但是最近有人表示戚继光好像在往北上之后镇守边疆这个事情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人说了前期戚继光抗倭英雄,后期北上就有点碌碌无功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首先必须要反问一句,抗倭英雄戚继光镇守北方

  • 六根清净具体指的是什么?佛家讲究的六根清净究竟是哪六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看过电视剧的朋友都知道,佛家讲究的是六根清净,有不少的人便问小编了,这里指的六根清净指的是哪六根呢?具体指的是什么?其实,这里指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说直白一点,就是一心要想着干净的事情,不能有任何的私欲,同时,如佛就代表自己没有了任何的牵挂,不过,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开始如佛了,因为现代社会诱惑太

  • 在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为什么皇族很少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没有一个王朝能持续千年,一个朝代到了后期,经常是到处有人造反,而且不止外人,连自己的亲戚都参与到造反的行列当中。但是清朝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和其他朝代不同,在清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上,很少有皇族参与造反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这背后的原因吧。人们在谈论历代

  • 蒙古帝国是怎么逐渐走向衰落的?蒙古人会打天下却不会治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蒙古军队是非常骁勇善战的,鼎盛时期的蒙古军团应该也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了。不过虽然蒙古人很会打仗,但是并不会治国,元朝是唐宋元明清里最短的朝代,一共只有100多年。蒙古军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并不能把其他文化给吸收进来转换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这样做肯定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蒙古帝国注定会慢慢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