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袁绍不肯迎接汉献帝?

为什么袁绍不肯迎接汉献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8 更新时间:2024/3/5 21:06:45

东汉末年,袁绍本是最有实力称霸甚至统一的人,讨伐董卓的时候,他也是公认的联盟盟主,看似辉煌到遥不可及,后来却还是败在曹操手上。然而在董卓死后,他却没有迎接汉献帝,反而将这个机会留给了曾经的好友,后来的对手曹操,而自己想要立的皇帝却是另有其人。那么,为什么袁绍没有迎接汉献帝?他想要立的人又是谁呢?

袁绍身为士族门阀集团的代表,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联军的盟主,他意图拥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正是为了借助刘虞当时在河北乃至天下隆高的政治声望,以此直接否定被西凉军阀董卓一党控制的汉献帝的正统地位,更可以变相地”奉天子以令不臣“,实现自己称霸天下的野心。曹操在《嵩里行》里写道:“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便是称私自刻玺的袁绍,和他那个自称为帝的弟弟袁术,实为一丘之貉。

幽州牧刘虞,为人信义,施政宽仁,爱抚百姓,甚得人望,是当时天下首屈一指的名士,也是威望最高的汉室宗亲。他在汉灵帝时就官拜太尉,其后又被加封大司马、太傅,都是三公级别的高官,位至人臣之极。此外,刘虞的最大弱点是不善战事,和麾下大将公孙瓒貌合神离,控制不住幽州精锐兵马。袁绍便亦可借拥立之机,将势力深入幽州,甚至将“幽州突骑”这一天下最精锐军队,兵不血刃地纳入掌中。

二百年前,汉光武帝刘秀孤身单骑入河北,就是迅速掌控了幽州十郡的两万突骑,便能在半年之内扫平河北,三年内攻破洛阳,立国称帝,更持之以平定整个天下。汉光武帝刘秀:“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见其战,乐可言邪?”

汉献帝刘协为关东诸侯共同声讨的”逆贼“董卓所立,废掉了此前的合法皇帝汉少帝刘辩。所以如果能否定汉献帝的统治合法性,则群雄讨董事业便更加名正言顺。而汉献帝最大优势便在于董卓杀害汉少帝后,他便是汉灵帝在世唯一的儿子。然而这并不是不可以质疑的,因为汉灵帝自己的血脉就不够高贵。

东汉王朝的皇统,从第八任皇帝,汉冲帝刘炳(第七任皇帝,汉顺帝刘保之子)早夭后,就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父死子继了。之后的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全是在皇帝无子,皇嗣断绝后,由宗室被选中继承大统。

刘缵即位前为乐安王刘鸿之子,刘志即位前为蠡吾侯,汉灵帝刘宏即位前身份最低,仅仅是一个解渎亭侯,凭着他是东汉第三代皇帝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的后嗣,被外戚窦氏从万千宗室中选中即位。而他的血脉,和皇族真正两大嫡支(汉章帝—汉和帝—汉殇帝,汉章帝—孝德帝—汉安帝—汉顺帝—汉冲帝)都已经相隔甚远了。

刘虞则是东海王刘疆的后人,刘疆本是东汉王朝第一任皇太子,刘秀的嫡长子,汉明帝刘庄的兄长。他的母亲郭皇后失宠被废,改立了刘庄的母亲阴丽华为皇后,也让刘秀实现了寒微时”娶妻当如阴丽华“的平生夙愿。刘疆原本无过,因其母被废而不自安,自请辞太子位,改封东海王,天下莫不惜之。此后刘疆恭让谨慎,和汉明帝兄恭弟友,安度一生,为两汉贤王之典范。

所以刘虞身为刘疆的子孙,当然是同样有皇位继承权的。以他的隆高名望,如果愿意和袁绍合作,便等于得到了士族门阀代表和关东最强军阀的双重支持。那么本身即位流程确实不够合法,实为董卓弑杀其兄长而强行拥立的汉献帝,怕是很难坐稳皇位了。

企图拥立刘虞,不认可汉献帝刘协的皇位合法性,正是袁绍苦心孤诣策划,谋夺汉朝江山的一个阴谋。只是刘虞为人正直,心怀忠义,坚决拒绝了袁绍的建议,此举才未果,让袁绍碰了一鼻子灰。刘虞更不顾公孙瓒反对,派数千骑兵南下,打算西进关中勤王,把汉献帝从西凉军手中救出。然而这支幽州精骑却被袁术扣押并收编,也加深了刘虞和公孙瓒的矛盾。

两人彻底翻脸后,公孙瓒火并刘虞,将他杀害,强加的罪名便是“和袁绍图谋篡位”,幽州百姓听闻他的死讯,莫不流泪,(“虞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

公孙瓒由此人心大丧,刘虞旧部鲜于辅、阎柔等人,在他儿子刘和率领下,联合塞外乌桓、鲜卑部族,又与袁绍联兵报仇,在潞北之战斩杀公孙瓒军四千余人,鲍丘之战斩杀公孙瓒军两万余人。幽州方面的同室操戈和开门揖盗,也让袁绍得以极大削弱其争霸河北的最大敌手公孙瓒,奠定了吞并幽州、统一河北四州的基础。这又是当初他拥立刘虞不成的意外之喜了。

此时袁绍,为天下第一大势力,可说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指掌。用曹操儿子曹丕的话说,是“得收英雄之谋,假士民之力,东苞巨海之实,西举全晋之地,南阻白渠黄河,北有劲弓胡马,地方二千里,众数十万,可谓威矣,当此之时,无敌于天下。”

官渡决战前,他甚至连名望重于海内的经学大师郑玄也带在军中,只等扫灭曹操,掌握汉帝,便能顺天承运,代汉登基。在这个时候,谁又能想到,这竟是一条兵败身死,家破人亡的不归之路呢?或者他和公孙瓒的相继败亡,亦是冥冥中害死刘虞的报应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玄烨即位后,他的兄弟们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爱新觉罗·玄烨其实应该有不少的人不太知道这个人是谁吧,其实这个人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康熙了,其实古代皇帝搞什么事情都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比如皇帝上位以后也还是让人觉得十分的有故事的,那么康熙上位之后他们的兄弟又是什么下场呢?下面就着这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公元166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染天花

  • 曹叡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古时候的皇帝确立接班人,嫡长子虽然是首选条件,但是也得他当得起才可以,同时也关乎当局者的心思。三国时期曹丕就是如此,他有长子曹叡,却一直迟迟没有立他为太子,心里想的却是另外的儿子,直到最后才终于确定下来将曹叡定位继承人。那么,为什么曹丕在最终还是选择了曹叡?曹叡的皇位得来究竟有多不容易?曹

  • 为什么唐朝史上有多位皇帝被宦官所奸杀?具体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当时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李渊还会非常厉害的一位皇帝的,当时李渊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成立了唐朝,不过,唐朝的晚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晚期的宦官当道,甚至有记载,唐朝的多位皇帝也是死于宦官之手,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唐朝史上有那么多

  • 唐顺宗李诵在位时间那么短李诵皇后叫什么?李诵后宫子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唐顺宗那其实是一位非常苦命的人,在位当了26年的太子最后只当了一年的皇帝,说起来就是非常辛酸的。那么,为什么唐顺宗只当了一年皇帝呢?其实,当时唐德宗非常高寿,立唐顺宗为太子后自己一直没有驾崩。所以唐顺宗就一直是太子了。后来,上位后的唐顺宗很多做法引起了宦官们的不满,于是宦官们便勾结起来逼

  • 李诵最后是怎么死的?唐顺宗李诵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皇帝唐顺宗李诵,据说当时的唐顺宗命运很悲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唐顺宗当了26年的太子,唐顺宗是唐德宗的长子,以嫡长子继位制当了了太子的位置,可是唐顺宗当太子一当就是26年。不过,在当太子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很强大的领导能力。有勇有谋,这位后面唐顺宗上位当了一

  • 历史时期唐顺宗李诵被逼退位之谜?到底是谁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史上的唐顺宗皇帝,唐顺宗在位时间仅一年就被逼退位了,唐顺宗的遭遇是非常的悲惨的,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唐顺宗可以说唐朝史上比较杰出有想法的人,上位后便开始实行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当时的宦官们就看不过去了,于是

  • 唐顺宗李诵为什么当了26年太子生活最后被逼退位?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皇帝唐顺宗,其实,小编觉得唐顺宗是一位命运很悲惨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唐顺宗是唐德宗的长子,也是顺其自然被立为太子的人,但是,唐顺宗却当了26年的太子,最后只当了一年的皇帝就成为了太上皇。这样的境遇大家听到后肯定会觉得奇怪了,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唐德宗在位

  • 韩信之死到底是谁造成的?与萧何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是跟随汉高祖刘邦一起打天下,为他四处征战的一员大将,现在来看,韩信的军事才能也是无可厚非的,否则也当不起一个“兵仙”的称号。然而,韩信最终也没能得到善终,被吕后杀死,这其实也是刘邦的心思。那么,韩信之死,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还与萧何有关系?韩信之死到底是不

  • 曹叡到底是谁的儿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三国时期曹叡的身世之谜,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其实应该是甄宓还没有嫁给曹丕的时候,怀的袁熙的儿子,可是也有人认为,按照年龄来推算,他就应该是曹丕的儿子无疑。两方争论不休,似乎哪一方都有道理,而且都有依据。那么,造成这种争论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史书上的记载到底是怎么回事?甄氏总算生下一个明帝

  • 曹叡临死之前为何会出现内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政治才能的皇帝,只不过有一些兴土木、爱美人的习惯让后世很多人鄙视。但是人毕竟不是圣贤,比他荒唐的皇帝还不是一抓一大把。只可惜曹叡没活太久,他临终之前,朝中出现了内斗,但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曹叡又做了些什么,以至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