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百万大军打仗的时候是怎么解决上厕所问题的?

古代百万大军打仗的时候是怎么解决上厕所问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99 更新时间:2024/2/15 0:05:12

说到古代打仗啊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的真实好艰苦的,不仅仅是因为条件艰苦,更多的时候长时间的打仗让人身心疲惫,所以真的是苦不堪言啊,那么这其中有个小问题就是古代的百万大军是怎么解决上厕所问题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还是非常有趣的呀,所以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那百万大军怎么拉的我不好奇,我好奇花木兰怎么上厕所的,哈哈。

古代行军打仗如何解决如厕问题,是后勤中和粮草供应同等重要的事情。

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所至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劳费而徒为饰好,何也?——《三国志·蜀书五》

这【圊溷】,就是三国时候的战地厕所,古代将领统军在外,安营扎寨时,厕所一般是要修建的,而且必须远离水源,建在下风处。因为古代医疗水平差,当夏季行军时,在缺乏净水措施的情况下,基本上是喝生水,或不干净的水,这自然会导致大批的腹泻和痢疾。因此,即使修建了像【圊溷】的厕所,一旦处理不当,都会在军中产生大规模疾病。

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时约有23万部队,排泄就已经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不重视厕所,才遇上了【大疫】。同样,孙权进攻合肥时遇上【疫疾】,也有可能是因为处理粪便不当而造成的。难以想象,如果是百万大军下江南,究竟是怎么解决的?

到了唐朝,《李卫公兵法》中详细介绍了在行军过程中,军队扎营的方法。其中对于军营卫生非常重视,每个营区都要挖一个公共厕所(“诸兵士每下营讫,先会两队共掘一厕”),着重强调厕所挖位置,要远离水源和粮草,要离营房有一定的距离,但不能太远,以免上厕所的官兵不能及时归队。

如果是防守方,那就更要重视厕所了

缩在城中防守,由于回旋空间相对小,需要更注意解决便溺的问题,否则不等敌人攻上来,自己就先因为瘟疫而垮掉了。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这方面的实践,但因为中国的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当年的实物很难保存下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多是墨子等著作当中的文字记载。

而且对防守方粪便也不全然是废物,收集加热后可以当武器使用。这种恶心至极的东西还有个雅号金汁。怎么用呢,从城头往攻城者头上一浇,绝对酸爽。

还可以沾在箭矢上,敌人一旦中箭,即使当场不死,过几天也得因感染而亡。这效果,实在太生化武器了。更多的时候,守城官兵会在城墙上直接排泄,以恶心攻城敌军。试想,在敌军攻城过程中,城墙外围一圈都是粪便,不仅进攻不便,还会传染疾病,而城内军民不受影响。

对歪果仁而言,公元 1世纪以后罗马军团的行军营地在寨墙与护营壕沟之间,有木板盖深沟作临时厕所,永备军营内有冲水式厕沟,深度至少三米,须有石板或木板盖。水流从河流上游引入,在军营中使用后,顺下水道冲走厕沟中的秽物。

在英国各地出土的罗马堡垒遗址也验证了这一说法,靠近寨墙与箭塔处的确发掘出规格相似的厕沟。

到了中世纪时期的西方,军事上最受重视的是城堡建设,城堡中自然有流水冲刷的厕所,但建筑体例与清洁规范并不比罗马帝国时代有显著改善。

到了十字军东征的时候,著名统帅腓特烈二世对自己的军队有过详细的规定:每一纵队安营时先扎营栏,然后就是至关重要的厕所选址,要求为下风向,远离水源以及军灶等等,在行军时必须掩埋厕所,以免造成军情泄露以及病毒传染。

其实这些都是中规中矩的解决方法,最厉害的要数成吉思汗的解决方式,当年大帝西征,要求营队不必修建厕所,只是规定统一地方解决。如果急行军的情况下,不必处理厕所,直接起营行军;在军队驻扎的情况下,规定每三天更换军队驻扎地址。十万大军像风一般来去,像鸟群一样排泄,因此即使暴露了驻扎地也没关系。

看了那么多解决方法,现在又回到了我开头的问题——花木兰在12年里(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那150次大姨妈,2000多次大便,1万多次小便究竟是怎么解决的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自成为什么会被清军轻易击败?李自成军队比清军差很多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消灭明朝后,原本有机会自立为王,但是后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得民心,而且军队纪律也有失规范,导致最终很轻易就被清军给击败,原本还是百姓偶像的李自成就陨灭了。不过当时李自成的军队实力也非常强劲,为什么会被清军这个轻易就给击败呢?而且当时的清军更加具有目的和战略意图,明显是比李自成要高一个层次的。崇

  • 有的古代石碑下面有只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有细心的网友或许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一些景区吧你会发现有很多的石碑下面其实都是有一只乌龟的,这只乌龟就把石碑给驮着,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又有什么样的趣闻趣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上古传说,龙生九子,贔屃(bìxì)为首(也有说是第六子),又名霸下,似龟非龟。此君体形巨大

  • 乾隆为何要禁大义觉迷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乾隆想必期待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位明君了,但是其实再明的君也有很多让人摸不透的地方,就比如说他好像把《大义觉迷录》这本书给禁止和销毁了,也就是说他是不是也在玩文字狱呀,那么乾隆真的这么做是在玩文字狱吗?下面就着这个情况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先来了解下《大义觉迷录》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此书究竟写了什么事

  • 投降曹魏的孟达如果起义成功的话,诸葛亮是不是就能灭曹魏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孟达或许有很多的人不太认识,但是其他在三国历史上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因为他其实还真的算是被迫投降曹魏的,所以如果在诸葛亮被罚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孟达如果真的能起义成功的话,那么诸葛亮是不是就真的能把曹魏给灭亡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欢迎一起来学习品鉴吧!孟

  • 曹操喜爱曹植却传位曹丕,曹植是哪里输给了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文学史上,三国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合称为“三曹”,由此可见三个人的文学造诣都是很高的,只不过对于曹操和曹植的谈论可能更多一些,因此曹丕就显得弱了。曹操也是因为曹植的文采而更欣赏他。由于长子早逝,他也曾经想过要将曹植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可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曹丕放弃了曹植,这到

  • 刘封刘禅的名字,究竟是刘备的野心还是一个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有几个儿子,但是其中一个亲儿子和一个养子的名字一直以来都被人说是刘备野心的真实写照,亲儿子就是刘禅,养子是刘封,合在一起便是“封禅”。但是,很多事情也有可能只是一个巧合,但是被有心人拎出来单独提起,那么其中的意义就可能决然不同,就比如郭嘉之死和诸葛亮出山都是在同一年一样。

  • 周瑜临死前为什么建议孙权除掉刘备?如果东吴先灭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周瑜临死前建议孙权先把还未发展壮大的蜀国给干掉,因为当时刘备已经显露野心,日后肯定会对东吴造成威胁,但是孙权并没有及时进攻蜀国,而是选择和平发展。有人觉得孙权和自己的哥哥、父亲相比缺乏一种帝王之相的狠劲,甚至野心也不够大,不过孙权绝对不是傻子,这么做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三国之所以能鼎立就是因为有其中两

  • 假如关羽华容道杀了曹操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在三国时期一些比较悲情的事情,小编觉得关羽败走麦城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代枭雄就这样命陨了其实真的非常的可惜啊,但是其实还有一些事情让人也看不懂的,那就是在华容道关羽把曹操放走这个事情,很多人说,如果关羽不放,那么三国时期的情况又会是什么样呢?这个事情也还是真的是很有说法,下面就着

  • 历史上明朝的明仁宗朱高炽是怎么死的?朱高炽传位给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来看看历史上明朝时期的皇帝,说到历史上的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是一个还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当时明朝打败了元朝,把元朝打回了蒙古边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上位后。大肆的剥削老百姓,虽然当时明朝的经济有所增长,但是,老百姓非常穷,我们来看看元朝史上的第四位皇帝明仁宗。话说当时明仁宗的死因

  • 明朝的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活剐三千宫女?明成祖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那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朝代,当时的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早起的元朝是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的,但是,,到了后面,元朝内部出现了战乱,加上很多汉族人民不满蒙古族的统治,纷纷发动起义,朱元璋趁机打败元朝,把元朝打回蒙古,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明朝是封建社会最有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我们今天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