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不堪大用,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取而代之?

刘禅不堪大用,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取而代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21 更新时间:2023/12/24 3:00:18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后,战败一方的蜀国实力大损,刘备也于白帝城病逝。他临死前,苍曾经对诸葛亮说过,刘禅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就可以取而代之。有人对此解读为刘备对诸葛亮的考验,可是人都快死了,怎么会拿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作为赌注去考验别人的忠心?这种说法多少有些站不住脚,因此更大的可能他说的是真的。然而诸葛亮一直没有这么做,他明知道刘禅无能,为什么不肯取而代之?

表面上,诸葛亮有机会篡位,实际上,诸葛亮是没有机会篡位的。阿斗当皇帝,吴氏(太后家族)、麋氏(太妃家族)、张氏(皇后家族)、马氏(王后家族),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在蜀汉帝国前排就坐,如果诸葛亮当了皇帝,这些人的身份、地位,估计就比较尴尬了。

我们先看看,吴氏家族的势力有多大。吴太后,以前是刘瑁(刘璋哥哥)的媳妇;吴太后能当刘璋哥哥的媳妇,其家族地位有多高,我们可想而知。刘备入川后,人们都劝刘备娶吴太后,刘备认为这有点乱人伦。问题是,为了拉拢川中大族,刘备只能娶吴太后。

麋竺在投奔刘备前,就是一个标准的豪强人物。别的都不用说,在投奔刘备前,麋竺家的僮客就上万人。从某种意义上,麋氏是刘备发家的最大股东之一。事实上,刘备从始到终,都没有把麋竺当下属看,只是当朋友看,虽然麋竺没有担任具体职务,但是在刘备阵营的地位之高,那是无与伦比的。至于张皇后的家族,势力有多大,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张皇后的老爸叫张飞。至于马王后的家族,势力有多大,似乎也不用多说,因为马王后的老爸名叫马超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家族势力虽然很辉煌,但刘阿斗时代,大都已成为历史了。问题是,正是因为他们家族的辉煌,大多已成为历史了,所以他们家族现在的地位,才更依靠太后、太妃、皇后、王后的光环维持。如果诸葛亮当了皇帝,他们的家族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

更主要的是,刘阿斗在位,蜀汉集团的大佬们,与诸葛亮就是同事关系,大家共同行使蜀汉集团的最高权力,无非是诸葛亮坐在首席上罢了。诸葛亮篡了位,就意味着有一个强权人物,彻底凌驾于大家之上了。刘阿斗当皇帝,诸葛亮死后,杨仪也好、魏延也好、蒋婉也好,都有机会继承诸葛亮的权力。

魏延为了继承诸葛亮的地位,那是不惜用武力迫使大家接受既成事实[注];杨义没有继承诸葛亮的地位,那是气得大呼小叫。如果诸葛亮篡了位,这几个人敢有这种念头,肯定是不想活了。只要我们知道这些基本事实,自然就会知道,刘备布的局,绝不某个权臣一时想不开,就可以破解的。

皇位是天下利益汇集的中心。表面上,辅政大臣距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但是真想跨越这一步,他必须得拿着全家的人头去赌,能不能赌赢,永远也是一个未知数,更主要的是,赌赢的概率非常低。表面上,当乱臣贼子很容易。但是翻开三国、西晋历史,有乱臣贼子之心的权臣,除了司马家族冒险成功外,其它人,哪个不是全家惨死呢?

后来的东晋南北朝,冒险赌成功的人,自然不在少数,但是因此让全家惨死的人,就更多了。更主要的是,诸葛亮忠于刘阿斗,自然是因为诸葛亮有大智慧,但同时也是因为刘阿斗有大智慧。刘阿斗作为一代枭雄刘备的儿子,从小学习的就是权谋机诈、军政管理知识,而且刘备从来不避讳的传授刘阿斗这一套。对此,我们只要看一下刘备留下的遗书,就可以知道了。

刘备作为一世之雄,毫不避讳的让刘阿斗学习各种权谋机诈、军政管理知识,而且刘阿斗从小听的、看的,都是与此相关的事情,你说17岁时的刘阿斗,政治智商得高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有几个人专门学习过这种知识呢?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有几个人,能天天听到、看到这种事情呢?但是,随便拉出一个高中生,在指点江山时,也会觉得自己比刘阿斗高明一百倍。问题是,我们普通的高中生,哪有资格与刘阿斗相比呢?

且不说,刘阿斗天天学的、听的、看的,就是权谋机诈、军政管理知识。更主要的是,阿刘斗天天接触的人,都是当世顶尖的军政人才,最简单而言,刘阿斗能经常得到诸葛亮一对一的辅导,普通人有这种机会吗?而且刘阿斗的智商,绝对高于平均水平。对此,我们只要看一下刘备写给刘阿斗的遗书,就可以知道了。

刘备在遗书中,对自己的儿子的智商、学业都非常自豪;总而言之,我已年过花甲,而且一生过得多姿多彩,所以我没有什么遗憾,你们也不必忧伤。只是你们兄弟都还年少,我实在有点放心不下。但是前几天诸葛丞相派人捎信,劝我不必为此担心,因为你虽然年少,但是聪明无比、学业超过人们的期望。如果真是如此,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更主要的是,在刘备的遗书中,竟然毫不避讳的希望刘阿斗好好学习《韩非子》,而且为了让刘阿斗好好学习《韩非子》,诸葛亮竟然还给刘阿斗亲手抄过一遍《韩非子》等书。《韩非子》这种书,是一本君主必读的课本;但是所有的君主,又都对此讳莫如深。因为《韩非子》的主旨思想,就是君臣之间,没有什么恩义情感可言,一切只是利益关系;总而言之,想让臣子忠于你,你就得学会法、术、势,制造臣子不得不忠于你的格局;否则,什么君主不君主的,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一个君主如果敢公开宣称自己喜欢《韩非子》。肯定会有臣子出来劝谏他的,因为这种书猜忌、杀伐之气太重。皇帝喜欢这种书,或是经常看这种书,难免会产生无谓的猜忌、杀伐。但是,刘备也好、诸葛亮也好,显然都也毫不避讳的培养刘阿斗这种知识。最经典的就是,朱元璋的皇太孙建文帝,主旨思想就是《韩非子》的观点。总而言之,臣子势力大了,必然会威胁君主;臣子势大了,君主必须得先下手为强,后下手糟殃;再总而言之,削亦反不削亦反……

在这种背景下,面对朱元璋精心设置的政治格局,建文帝竟然一点安全感也没有;所以刚刚爬上皇位,就是手握钢刀,试图把可能威胁自己的人都干掉。刘阿斗如果也建文帝那种格局智慧,恐怕也会干出类似的蠢事。刘备死后,诸葛亮大权在握,整个蜀汉,就是诸葛亮说了算。如果刘阿斗的格局就建文帝那大,肯定会对诸葛亮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然后难免会觉得,只有把诸葛亮清理出局,才能让自己的地位稳固。

刘阿斗如果产生了这种念头,诸葛亮再有本事,又有什么办法呢。处于刘阿斗的位置上,如果没有受过专业的政治训练,或是没有足够的胸怀格局,猜忌诸葛亮那是自然而然的。诸葛亮虽然权倾朝野,而且许多人都认为,诸葛亮篡不篡位,只在诸葛亮一念之间。但是刘阿斗从来也没有猜忌过诸葛亮(至少这种猜忌从未表面化)。

刘阿斗不猜忌诸葛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父亲的政治智慧。换而言之,他父亲作为一代枭雄,绝不会相信什么思想、道德、忠心可以驾驭臣下;但是他父临死前,让他无条件的相信诸葛亮,自然有足够的理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比他父亲更关心他的未来了。

建文帝的愚蠢,在于他认为自己的政治智慧,远远高于自己祖父。所以建文帝上位后,看到自己叔父们拥有巨大的权力,那是紧张的,时时刻刻想把他们清理出局。问题是,建文帝也不想一想,朱元璋既然让他继承皇位,本身就证明,朱元璋对他的爱,那是发生内心的,如果朱棣等人真的危险到了那种地步,朱元璋为什么会留给他?

朱元璋教建文帝制约诸王的方法,表面上很天真,但它显然是最好的方法。就好像,刘备让刘阿斗无条件的信任诸葛亮,表面上很天真,因为这和《韩非子》的教导完全背道而驰,但它显然是最好的方法。处于刘阿斗的位置上,一百个皇帝,恐怕有九十九个,会猜忌诸葛亮的。因为我是皇帝,什么事也是诸葛亮说了算,我只是个摆设。凭什么啊?更主要的是,诸葛亮这样权倾朝野,明天他突然想取代我,我可怎么办啊?

问题是,如果刘阿斗真的猜忌诸葛亮,结局会是什么?恐怕与建文帝的结局,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君臣和睦相处,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在蜀汉灭亡之后,两晋南北朝被废、被杀的皇帝,那是多的伸出两把手也数不过来;全家死于非命的辅政、执政官员,同样多的伸出两把手也数不过来;变成乱臣贼子的辅政、执政官员,同样多的是伸出两把手也数不过来。只要知道这种历史背景,我们自然就会知道,刘备死后,蜀汉君臣能保持四十年的和睦,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许多人总认为,曹操、孙权的儿子,比刘备的儿子优秀。问题是,刘备死后,蜀汉君臣关系一直和睦相处40年;曹操、孙权死后,曹魏、东吴帝国君臣之间那是勾心斗角,最后君臣之间火并的一塌糊涂。面对这种事实,如果我们依然认为曹操、孙权的儿子,比刘备的的儿子优秀。只能说上天眷顾刘备的儿子,而不眷顾曹操、孙权的儿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良刺杀秦始皇之后,是怎样逃脱掉追捕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的一生不得不说是极其幸运的了,秦国数百年的努力终于助他一统天下,一生中遭遇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刺杀,最出名的三次是荆轲、高渐离、张良的刺杀。然而前两位都是抱着一死的心态,最后也确实都死了,只有张良成功逃脱。那么张良是怎样刺杀秦始皇的呢?从后面的结果看,自然是刺杀失败了,既然失败,他又是怎样逃脱掉秦

  • 日本人每天都吃纳豆,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纳豆其实应该有不少的网友不太知道这个东西的,但是仔细的辨认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就是黄豆发酵而成的,这个东西其实我们不多见,但是在日本这个东西非常的多见,在一些日本的电视剧和动漫里面,纳豆这个东西好像被人天天吃啊,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又是什么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先介绍一下纳

  • 古代武将更依赖身体还是功夫?各时代都是怎么选拔武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中国人在外国人的眼里最大的两个标签,一个就是兵乓求、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功夫。中国从古代开始“学功夫”这一说法就开始盛行,那在当时的武将们更加注重自己的武功还是身体强度呢?其实古代人练功夫主要也是强身健体,让自己的身体能够更加强壮,因为力量才是你上战场最可靠的东西,一招一式都

  • 手枪弹匣里的子弹为什么这么少?难道不能多搞点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手枪其实这个东西也还是有不少人喜爱的,因为看起很帅气,拿起来也十分的顺手,所以关于手枪的粉丝多了起来,秘密也多了起来了,很多看电视剧或者电影的小伙伴应该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手枪好像打着打着就没子弹了,而且每次都是关键时刻就没有了,那么这真的是好尴尬啊,所以手枪的子弹难到不能多搞一点吗?其实当然是可

  • 曹髦想杀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多带些人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末期,司马昭虽然篡权但是并没有篡位,眼见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被封为高贵乡公的曹髦心里很是不甘与怨愤。他策划了一次讨伐,结果自然是失败的,不然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这一次的失败,一部分原因在于有人向司马昭告密,然而作为一次“讨伐”,曹髦却只带了几百个人,也是一大原因。为什么

  • 故宫里一共有多少水井?故宫里的水井为什么没人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去过故宫参观的小伙伴们可能都发现了,在故宫里水井是异常的多,为什么当时的皇帝需要这么多水井呢?如果说是为了方便喝水那还好解释,不过据说当时宫里的人也不喝井水,而要喝泉水。所以这些井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皇室对饮食方面的要求肯定是非常高的,对于吃喝也非常的讲究,当时宫里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情,可能就是导致井

  • 如果张居正再多活20年,明朝会不会这么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张居正其实这个人也还是有点争议的,因为老是感觉这个人有点佛系的感觉,也就是说经常性的爱怎么样就这么样这样的,管他怎么样就这么样的这样的,但是最近小编得说一个事情,那就是如果让张居正再多活个20年的话,明朝的命运又是怎么样的呢?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从理论上来

  • 王伦为什么不留林冲却留杨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问王伦为什么不留林冲这个问题就不得不从王伦的个性说起,王伦是一个读书人,所以很多时候把事情都看得非常的通透的,所以他为什么不留林冲却单单只留下了杨志其实还是有非常多的说法的,下面我们具体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是到底怎么回事吧!从结果来看,王伦不留林冲绝对是正确的王伦是个什么出身,是个读

  • 历史上元太祖成吉思汗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建立蒙古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元朝,那是当时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朝代,但是的开国皇帝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小编看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人物,成吉思汗在期间,做出的贡献主要就是统一了边疆,成立了当时的元朝,元朝的经济十分的发达,成吉思汗作为一位蒙古人,是如何做到收复统一成立历史上的元朝的?具有的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成

  • 清朝晚期婉容皇后晚上睡觉为什么不关门?婉容私生活混乱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的历史,历史上的清朝非常的落后,不过也不能这么绝对的说明。清朝的早期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到了清朝晚期,皇帝们都不作为,所以清朝的灭亡是迟早的事情了,清朝的开国皇帝是皇太极,皇太极还是一位非常不多的皇帝,在为期间,积极的处理之前遗留下的问题,清朝之前是明朝,当时的努尔哈赤作为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