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哲宗在位期间孟氏为什么不把宋哲宗皇帝放在眼里?

宋哲宗在位期间孟氏为什么不把宋哲宗皇帝放在眼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9 更新时间:2024/2/3 22:28:00

说到古代的宋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宋朝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当时宋朝的经济也是出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宋朝的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当时出现的宋词影响深远,至于现在还有很多的学生在学习宋朝文化的宋词。一般皇帝是在当时社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的,不过,宋朝时期的宋哲宗却不同,当时宋哲宗的皇后孟皇后并没有把宋哲宗放在眼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哲宗大婚后不久,宫中就传出了夫妻不和的消息:孟氏是一个内向少言的女子,嫁给天子后以为自己一言一行是‘母仪天下’的,没有必要去讨丈夫喜欢。或者她觉得只凭了一张纸就把男人拴在了一处,更何况这桩婚姻乃是“天作之合”,在大宋平安保险公司上了巨额保险的。孟氏根本不把丈夫皇帝放在眼中。

小编:不把皇帝当丈夫的皇后,便如不把村长当干部的村民一样愚蠢。

新婚才几天,孟皇后就做了一件蠢事:接照礼制,皇帝要在大婚后祭祀天地。就在哲宗去往南郊祭天的途中,竟然有车辆和他的车队争道。一打听,这一行人是皇后孟氏与高老太太的两个宝贝女儿韩国、魏国大长公主三人的牛车。见此场景,哲宗瞬间石化了...

孟皇后不为丈夫所喜,偏偏宣仁太皇太后又死了,哲宗亲政之后大权在手,赏罚由心。失了靠山的皇后,渐渐受到了冷落。这种冷落寂寥的心情,正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朝中众文武也在为他们当初冷落和轻忽少年天子的行为埋单,大家自顾不暇,对此事更是爱莫能助。

哲宗皇帝亲政之后,后宫中陆续增了许多嫔妃。数年来虽然辛苦耕种,无奈是广种薄收,千顷地只有此一根苗。(笔者注:哲宗共有四女,其中二女早夭。孟后为他生了个丫头“福庆公主”)好在年轻的哲宗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政务闲睱之余喜欢到孟后这里,却不是为了看自己的正妻,而是为了逗弄小女以解政事烦扰、舒缓郁闷心情。

年幼的福庆公主生病,吃了药不见好转。孟皇后姐姐自作主张请了符箓和符水给小丫头喝。喝了符水,小公主一命呜呼,宫中还传出魇魅的传言。消息传出,哲宗命人成立了专案组审查。重刑之下宫女和小太监们屈打成招,冤案办成了铁案。冲真道姑悲愤莫名:“无量天尊,封建迷信害死人!”

知识点:魇魅,用邪道致人死亡。宫禁之中对此十分忌讳。孟氏被废看似与魇魅有关,其实是哲宗多年积怨的宣泄。孟皇后被废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净妙仙师、法名冲真。

眼见哲宗大婚的事情无法再拖延,在老佛爷的安排下,宫中为少年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五月十六日,哲宗皇帝正式册立孟氏为后。5月16日道家认为是天地合日,夫妻应该独自入寝,万万不可圆房。违反者会折损寿数,上至贵戚富豪下到升斗小民都十分忌讳这个日子!真正到了该翻黄历的日子却不翻,什么情况?

哲宗生母对儿子大婚挑选的吉时十分不满,但不等她有所动作,就被告之“反对无效”!哲宗心下虽说不解,但是一想到自己大婚之后,便是距亲政的日子更近了。心中的欣喜胜过了瞬间的疑虑与不安。后来,哲宗的英年早逝应验了道家所言不虚,这种惊人的巧合,不能简单的用封建迷信来解释。

虽然有宣仁太皇太后的严防死守,哲宗仍然患上了“爱滋病”。哲宗的病情及后果非常严重,其症状为“精液不禁,又多滑泄”。现代医学临床诊断为“遗精”,其病因则是极度性放纵。哲宗亲政之后宫中美女如云,“前后宫侍女固多,皆天下奇色。”24岁的哲宗纵欲过度精尽人亡,正史的记载却是死于伤风感冒!

与宣仁太皇太后的显赫身世相比,哲宗生母朱德妃出生寒微。其生父早逝,随母亲改嫁后却为继父所不喜。阿朱姑娘出现在神宗身边,是她端庄和温婉赢得了天子垂青,得到神宗临幸之后生了哲宗、蔡王赵似和徐国长公主。随了地位的改变生活稍有起色,神宗皇帝去世了。哲宗的隐忍和逆来顺受确是继承了母亲体内的基因所至。

注:高太皇太后出身高贵,她的曾祖高琼乃是太宗朝名将。母亲为北宋太祖开国时元勋曹彬的孙女,姨妈更是仁宗朝的曹皇后。乃是辈辈红、根正苗红的贵族血统。

哲宗继位登基后,生母朱德妃并没有母因子贵得到应有的尊崇。只被尊为太妃,也没有受到与身份对等的应有待遇!高老太太活着,她就绝对不允许朱德妃出头。直到多年以后,才允许朱太妃的舆盖、服冠、仪卫可以与太后相同。哲宗亲政后,立即传旨将自己生母的待遇与皇太后看齐。

神宗皇帝三十六岁弃世,继承帝位的赵煦(哲宗)既非长子又非嫡出,只是因神宗死时,他的五个哥哥早夭,十岁的赵煦才得以继位为君。太皇太后虽声称自己心性好静,无意听政,但军国大事尽由她会同几位大臣处置,哲宗龙榻与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座位相对,哲宗只能看到朝臣的背与臀。别人相面,他相屁股。

哲宗早逝,“国不可一日无君”,什么人继位为君?成为朝野关注的国家大事。关键时刻神宗向皇后挺身而出,推出了最佳人选——端王当立!话一出口,宰相章惇立即表示反对: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历史证明章惇目光如炬,然而,只要向太后首肯,赵佶做皇帝的事就和过了检疫关的猪一样可以上市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是什么造成了松子一生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松子可能很多网友都不认识吧,但是如果说电影中的松子想必大家应该是认识的,那么是什么造就了松子的一生呢?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吧!我一直记得高三那年看过的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三次成长的机会,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

  • 蜀汉灭亡时候殉国的怎么是刘禅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禅小编觉得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个人看起来傻乎乎的吧,但是其实内容机灵的很啊,在三国的后期,蜀汉要灭亡了为什么出来殉国却是刘禅的儿子,而不是刘禅自己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相关的介绍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邓艾大军兵临城下时,蜀汉后主刘禅选择投降,而非坚守成都,玉石俱焚,甚至

  • 吕后把彭越剁成肉酱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把一个人多成肉饼这件事情还是很有说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能把一个人剁成肉饼那是得有多么的恨这个人啊,这其中就有吕后了,吕后好像是把彭越剁成肉酱了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先说彭越是谁,秦末率兵起义的首领,后来归顺刘邦,西汉建立后,他贵为开国功臣,被封为

  • 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是真的么?单刀赴会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单刀赴会也是三国演义里非常经典的一个桥段,关羽去见鲁肃两人商量关羽荆州归属的问题。但是在正史当中并不是关羽去见鲁肃,而是鲁肃一人去见关羽,所以单刀赴会的主人公应该是鲁肃才对。不过这也并不影响什么,关羽作为一名武将自然是不怕对方设下鸿门宴,但是鲁肃极有可能在谈判未果的情况下直接捉拿关羽,那关羽到底是怎

  • 韩缜权利大吗?宋哲宗时期的宰相韩缜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时期的一般除了皇帝以为,权利最高的便是宰相了,宰相也有好的,也有非常贪的。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宋朝时期的一位宰相韩缜,韩缜是当时宋朝宋哲宗的时期的一位宰相,韩缜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宰相,做出的功绩还是有很多的,后来,韩缜死后,人们都在悼念这位伟大的宰相。宋哲宗是英年早逝的一位皇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

  • 北宋时期的宋哲宗是怎么上位的?宋哲宗登基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时期的宋神宗是宋朝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当时的宋神宗在位期间发生影响深远的事情有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不过,宋神宗死的比较早,37岁便驾崩了,死后的宋神宗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哲宗,宋哲宗是宋神宗的第六位儿子,宋哲宗上位后竭尽全力的想完成父亲之前

  • 张飞被刺杀的时候,身边为什么没有侍卫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有关张飞之死,流传很广的一个版本就是醉酒熟睡之后被部下暗夜杀死,随后他们带着张飞的首级逃往东吴,这一下可以说刘备又失去了一个助力。可是,对于这一段也有不少人有疑问,难道身为将领,张飞的身边竟然无人护卫吗,为什么他的属下可以轻易趁他不备就杀了他呢?他被杀的时候那些侍卫都干什么去了?张飞,字益德,河北涿

  • 历史上北宋时期的宋哲宗赵煦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宋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宋朝时期算的上是中国古代史上比较繁荣的一个朝代,当时的宋朝出现的一种文学宋词也是带动了当时宋朝经济的发展,当时宋朝的第七位皇帝是宋哲宗,宋哲宗是上一任皇帝宋神宗的第六位儿子,宋哲宗在位期间,做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宋哲宗并没有付出太多的实际行动,关于宋哲宗

  • 曹操杀吕布之后,是不是真的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曹操吧其实还真的是有点意思的,当初在白门楼话说其实是不太想杀吕布的,但是听了刘备的言语之后而是毅然而然的把吕布给杀了,那么在之后的时间里面曹操好像有过后悔了,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在历史上曹操是不是后悔的,在演义中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其实在正史中,曹操杀了吕布是

  • 李治会杀掉上官仪,真的和武则天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看与武则天相关的作品的时候,很多都会将唐朝大臣上官仪的死归到武则天的头上,认为是武则天执意要杀死上官仪,才导致李治下令。难道那个时候武则天的势力已经大到了这个地步吗,又或者是因为李治对她言听计从?今天就从史实的角度来看一看,李治杀上官仪,到底与武则天有多大的关系。上官仪,字游韶,唐朝陕州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