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林徽因和沈从文是什么关系?林徽因给沈从文的信写了什么?

林徽因和沈从文是什么关系?林徽因给沈从文的信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28 更新时间:2023/12/14 15:47:39

林徽因算是民国知名大才女了,也是很多女性的精神象征。因为林徽因不仅是一位建筑师,还是诗人和作家,写文章能影响的人就更多了。而且林徽因的感情生活也是非常的丰富,几乎也是大家八卦的重点之一。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林徽因还有沈从文的关系,两人也经常会通书信,他们两人会在信里说些什么呢?

经由徐志摩走进“太太的客厅”

1929年6月,徐志摩从上海来北平。他看望了沈从文,又冒雨去西山探望生病的林徽因。就在这个夏天,以徐志摩为桥,沈从文和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相识了。他们的交往并不算深。因为仅仅三个月后,沈从文便又在徐志摩的推荐下,去了青岛大学任教。

在沈从文去青岛之前,在胡适家楼上,徐志摩曾经与沈从文进行过一次长谈。谈话内容是“家庭生活的苦恼”。此时的徐志摩,陷入了与名媛结婚的苦恼中,这苦恼似汪洋大海,让他迷惘得要命。徐志摩让沈从文以后把他的故事写成小说。徐志摩——苦恼——陆小曼,徐志摩——怀念——林徽因,这样的情感线索,奠定了沈从文对林徽因的感觉。陆小曼代表着上海,充满活力、浮华、冲撞;林徽因则代表着北平,和谐、静美、高雅端庄。

1931年,沈从文原本托徐志摩帮忙在北平谋一份工作,但没想到当年11月,徐志摩便因为飞机失事驾鹤西去。而沈从文对在北平生活还是没有足够的信心,在给王际真的信中他写道:“六月的北京真是热闹。诗哲在此,陈通伯夫妇在此,梁思成夫妇在此,大雨也要来了,陈雪屏不久又要在此接老婆了,还有许许多多事情,全是那么凑堆儿在一起……我不久或到青岛去,但又成天只想转上海,因为北京不是我住得下的地方,我的文章只有在上海才写得出也才卖得出。”名流汇聚北平,我们不难想象沈从文内心深处的自卑,他还没能彻底融入北平“欧美帮”的圈子。

从1931年到1933年,沈从文在各地奔波,武汉、青岛、上海、北平、济南,他的创作在这个阶段呈现出井喷状。他生活着,也恋爱着。沈从文累积着名气,也累积着资历和创作素材。终于,1933年七八月间,沈从文离开了青岛,前往北平,参加杨振声主持的中小学教科书编纂工作。编委会中,沈从文、杨振声、朱自清、林徽因、周作人、邓以蛰都位列其中。感情生活上,他和张兆和终于修成正果,在北平中央公园的水榭举行了婚礼。结了婚的他,有两种需要,创作需要和社交需要。他开始每天在老槐树下写《边城》,也开始走进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

沈从文夫妇(后排)一九四八年夏与友人在颐和园。前排左起: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张奚若夫人、杨振声

他们的交往,是以共同的文艺趣味为基础的,渐渐地,友谊越来越深,往来频繁。沈从文结婚的时候,林徽因和梁思成送了锦缎百子图罩单;沈从文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刊时,林徽因提笔写了创刊词,很是意气昂扬;林徽因在《文艺副刊》上发文章、表观点;他们一起出现在读诗会上,出现在来今雨轩;星期六下午沈从文也会去林徽因家的沙龙——“太太的客厅”做客。

向林徽因倾诉烦恼

林徽因和沈从文,一个是热情的女子,一个是温柔的男子,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天差地别,可他们却那么相像。他们都很唯美,追求爱,追求“诗意的信仰”。在这一点上,沈从文和林徽因竟然和他们的“介绍人”徐志摩惊人地相似。他们都可以说是徐志摩的门徒。胡适说,徐志摩的一生,是追求“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历史。林徽因、沈从文又何尝不是?在徐志摩去世的日子里,林徽因和沈从文成为至交好友,是那么水到渠成。他们终究是一类人。

1926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国留学,从梁超的来信中,得知徐志摩再婚的消息。这个消息令林徽因震惊。恰逢胡适来美,林徽因忙找胡适询问具体情况。后来,她给胡适写信,信中说:“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我自己有时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为难。前几年不管对得起他不,倒容易——现在结果,也许我谁都没有对得起,您看多冤……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1938年梁思成与沈从文在昆明

虽句句肺腑,但听起来也是给自己找理由,因为要对得起人,她只能选择梁思成,放弃徐志摩。而实际上,那个时候她也不得不放弃,因为徐志摩已经迎娶陆小曼为妻,她只能“永久纪念着”。大约1931年,林徽因的感情再次满溢。梁思成从外面考察回来,林徽因对他说,自己苦恼极了,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这两个人,就是梁思成和金岳霖,情况与当年仿似。只不过,当年的主角是徐志摩和梁思成,现在换成了梁思成和金岳霖。梁思成让林徽因自己选。林徽因的理性再次发挥作用,克制了冲动,留在了婚姻的围城。这种围城内想冲出去又不敢的纠结心态,林徽因深有体会,她到底是一个诗人,情感的泛起在所难免,可她又是一个学者,最终理性还是压制住了一时的感性。

1936年的春节刚过,林徽因想不到沈从文竟忽然冒着寒风来找她。目的是——倾诉。追求到张兆和,着实不易,沈从文当年写足了一年的信,又托胡适助力,才抱得美人归。可现在呢,浪漫的恋爱过去了,平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乏味的婚姻生活。沈从文不小心爱上了一个人,叫高青子,是个文艺女青年。他们相遇的时候,她是沈从文老乡熊希龄的家庭教师,她还是沈从文的粉丝。见面的时候,她穿着“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衣角袖口缘了一点紫”,有意模仿沈从文小说《第四》中的女主人公的穿着。一种微妙的感觉就此产生了。他想要做点什么,可是,他已经是个已婚的男人。那一夜,林徽因和他探讨文学、人性,仔细劝导,她是那种苦海中过来的,一方面,林徽因羡慕沈从文的勇气,另一方面,她又劝解沈从文,及时斩断情丝,回头是岸。同样是诗情满溢的人,林徽因太了解沈从文的困惑了。她只是没想到,像沈从文这样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道路与自己如此不同,竟然和她有如此熟悉的感情,同时也和她一样,为这种感情所困扰。

林徽因对这样的沈从文,是又惊又喜:“他的诗人气质造了他的反,使他对生活和其中的冲突茫然不知所措,可我又禁不住觉得好玩。他那天早晨竟是那么迷人和讨人喜欢!而我坐在那里,又老又疲惫地跟他谈,骂他,劝他,和他讨论生活及其曲折,人类的天性、其动人之处和其中的悲剧、理想和现实!”

林徽因常说,文学最重要的是“诚实”。对待感情,她和沈从文也都很诚实。林徽因自己有感情上的困惑,主动跟梁思成沟通。沈从文也是,有了困惑,也跑去跟张兆和说了一通。张兆和没有梁思成的稳重冷静,她先是震惊,再是不解,然后是出走——直接回苏州娘家去了。沈从文终究也没有斩断情丝,而是顺其自然。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和高青子先后到达昆明。1939年6月,西南联大聘沈从文为副教授。在沈从文的推荐下,高青子也在联大的图书馆找到了工作。其间两人的故事,伴着流言,缥缈难测,只留下一篇《看虹录》的小说,写得春宵暖媚。这段感情最后没有结果。沈从文还是回到了围城,他发出感慨:“那个失去了十年的理性,才又回到我身边!”

沈从文与林徽因是一生的好友。哪怕烽火连天,他们也还保持通信,相互支持和鼓励,寻求精神上的慰藉。1949年,沈从文因为严重的精神打击几近崩溃,林徽因便把他接到家里,悉心照料。

林徽因无法给沈从文更多的言语安慰,因为此时,她被任命设计国徽,春风得意,而沈从文却落魄失意,两相对比,痛更加痛。林徽因只能默默地给沈从文一些帮助,慰藉他受伤的灵魂。在政治上,他们也都有点自由主义。1955年,林徽因去世,是英年早逝,也是恰逢其时,不然,直性子、爱自由的林徽因,又将如何面对未来更大的动荡?

徐志摩死了,胡适走了,现在林徽因也离他而去,沈从文的那些知心话,又能向谁诉说?他的天真,只能用来被误解,被嘲弄。

附:林徽因写给沈从文的信

——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

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成丰富、宽大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旁人。不难自己以所不能,也不难别人所不能,更不怨命运或者上帝,看清了世界本是各种人性混合做成的纠纷,人性又就是那么一回事,脱不掉生理、心理、环境习惯先天特质的凑合!把道德放大了讲,别裁判或裁削自己。任性到损害旁人时如果你不忍,你就根本办不到任性的事。(如果你办得到,那你那时残忍,便是你自己性格里的一点特性也用不着过分的去纠正。)想做的事太多,并且互相冲突时,拣最想做——想做到顾不得旁的牺牲——的事做,未做时心中发生纠纷是免不了的,做后最用不着后悔,因为你既会去做,做那桩事便一定是不可免的,别尽着罪过自己。

我方才说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快乐,不知道你有否同一样感觉。我的确有过,我不忘却我的幸福。在我认为最愉快的事都是一闪亮的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迸出神奇的——如同两个人透彻的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感情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的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的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这些种种便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世界上没有多少人有那机会,且没有多少人有那种天赋的敏感和柔情来尝味那经验,所以就有那种机会也无用。……在夫妇中间为着相爱纠纷自然痛苦,不过那种痛苦也是夹着极端丰富的幸福在内的。冷漠不关心的夫妇结合才是真正的悲剧。

如果在“横溢情感”和“僵死麻木的无情感”中叫我来拣一个,我毫无问题要拣上面的一个,不管是为我自己还是为别人。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能体验情感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是别人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历史上几乎没有皇帝被毒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很多网友也还是非常的感兴趣的,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关于皇帝被毒死的情况吧,其实纵观中国历史真正被毒死的皇帝其实就只有二十位左右了,但是中国历史上皇帝一共有559个,所以这个就是冰上一脚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那么这么多皇帝,为什么被毒死的这么少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

  • 圆明园还有多少文物流失?国宝回家之路曲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圆明园,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它是我国清朝时期一座非常著名的皇家宫苑,里面原本也珍藏着无数的国宝级的文物,奈何清朝没落,抵挡不住战争的摧残,这样一座美丽珍贵的园林被毁灭,如今已是残破不堪,其中的无数珍贵文物也流散海外。虽然已经不断的有文物回归,可是从总体数量上来看,仍旧是极少的一部分。那么,圆明园究

  • 孙悟空是太上老君弄出来的么?孵出孙悟空的石头是谁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不过这块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相传可能就是太上老君炼制出来的,毕竟天宫中只有太上老君有炼丹炉这种东西,可以再里面提炼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花果山就是成八卦状,说明和太上老君也有关系,在西游记里有很隐晦的提到过的,这个小细节需要大家自己发现。下面一起来看看这到底

  • 汉献帝皇后曹节不愿将玉玺给曹丕,是不想让他当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汉献帝的前半生可谓是悲惨至极,身为皇帝,手中却无半分实权,等到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也许是自愿,也许是被迫,总之是把自己皇帝的位置让出来给了曹丕。可是禅让也需要玉玺,偏偏玉玺在皇后曹节,也就是曹丕的妹妹手里。让人想不到的是,曹节竟然不肯将玉玺交给曹丕,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因为不想看到曹丕登基称帝吗?

  • 古代清朝为什么能够坚持到二十世纪才灭亡?是什么支撑着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史上的清朝,小编觉得清朝是历史上最落后的朝代,当时的清查简直是丧尽国辱,特别是清朝晚期,清政府穷困潦倒,清朝的皇帝碌碌无为,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说到底就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太过于落后了,实行闭关锁国最后被英法国家强行的打开了国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那么,古代清朝为什么能够坚持

  • 韩信折寿之事从七十二岁折到三十二岁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韩信折寿这件事情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关于韩信折寿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事情,因为话说韩信竟然从七十二岁折寿到了三十二岁了,那么这到底是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更正一下,韩信生于公元前231年,卒于公元前196年,享年36岁,并非32岁。民间传说中,

  • 古代中堂到底是个什么?官职权利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和坤我们都知道,和坤是当时清朝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当时的和坤权利非常大,因为总是在皇帝身边工作,所以和坤知道的事情也是很多的,那么,因为当时的和坤因为权利太大,所以甚至连皇上也不敢拿和坤怎么办。不过,和坤在古代也有一个名称叫做中堂。那么,这个中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中堂的权利大吗?具

  • 司马懿一共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司马懿在军师联盟播出之后,想必很多人对这个人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了吧,也还真的是非常的有趣啊,小编以前也觉得这个人不是太厉害,但是现在这种想法完全的改变了,也还真的是超级厉害的,那么又有的人要问了,其实司马懿的子孙很多的,特别是儿子,那么他到底有几个儿子呢?分别叫什么分别是谁,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

  • 唐高宗李治去世武则天是如何追思的?武则天到底喜欢唐高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则天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当时武则天在位期间,天下太平,不过,关于武则天的经历,小编觉得还是有点狗血的,武则天最开始的唐太宗的妃子,后来,因为李治上位,早在小时候李治就非常喜欢武则天,上位后便提拔了武则天,那么,就这样,武则天一步步的控制

  • 古代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间真的有爱情吗?李治和武则天是怎样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则天那可是当时中国史上很厉害的一位人物了,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不得不说,武则天的本事还是很强大的,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嫔妃慢慢起来称霸后宫到推翻统治自己当上皇帝。在武则天还没有强大起来之前,唐高宗李治非常喜欢武则天,对武则天也是百般的宠爱,当然了,有不少的人在问了,武则天和李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