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皇帝为什么主动选择禅位?揭秘乾隆禅位原因

乾隆皇帝为什么主动选择禅位?揭秘乾隆禅位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55 更新时间:2024/1/5 20:49:42

乾隆在位60年,晚年主动禅位让嘉庆接自己的班。其实在古代,皇帝主动禅位的例子还真不多,乾隆也是一位好皇帝,为什么在晚年就要选择主动退位呢?其实乾隆是一位有远见的皇帝,自己早点退位能减少很多麻烦,而且当时清朝天下太平自己也没必要一直霸占这个位置。总体来说乾隆还是非有先见之明的,自己的使命完成后也能好好养老了。

在众多古代帝里,有大作为的皇帝不多,乾隆算是有作为的一位。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治武功的基础上,内政“宽严相济”,国力鼎盛;外交““十全武功”,开疆拓土;文治“治集大成”,达封建文化顶峰。乾隆皇帝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成就显著。

就是这样一位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爷,在他执政满六十年后,正式宣布禅位于嘉庆,不做皇帝而改做太上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禅让皇位,体现了乾隆对孝道的服膺和宣扬。

乾隆元年,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乾隆焚香默祷:“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意思是许诺他在位期限,不会超过祖父康熙皇帝,这是他对皇祖敬重。康熙以在位六十一年而有“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身份,热爱康熙的乾隆,自然不会去超越祖父所保持的纪录。

第二,禅让皇位,可避免重蹈康熙晚年皇子夺嫡的覆辙,防止祸起萧墙的悲剧再演。

康熙朝出现的“九龙夺嫡”最是悲惨,血脉兄弟互相残杀。这一幕幕、一桩桩都看在乾隆的眼中,他要力避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要亲眼看到自己选择的皇太子顺利登基。

第三,禅让有利于最高权力的平稳交接和国家的安宁稳定。

正因为乾隆的提前禅让和周全安排,所以当嘉庆四年正月他驾崩之时,“皇城之内,晏如平日,少无惊动之意”,才保证了自己的丧事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四、禅让皇位,是为了回击朝堂民间对他不肯立储的质疑。

乾隆四十三年,皇帝巡盛京,返回途中,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居然质问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潜台词就是说“你不立太子,你想千秋万代?”这下好了,我主动禅位,你们还有话可说?

那么乾隆爷就真的把皇权交给了嘉庆,做逍遥快活的太上皇了吗?非也,实际上他是交玺不交权,给位不给政。

他在禅位时曾宣布:“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也就是说,乾隆爷把皇帝和太上皇的分工,作了明确的安排。皇帝处理“寻常事件”,如遇重要军国大事及官员任免,仍由太上皇亲自处理,而且新任府道及以上官员,都要到太上皇面前谢恩。他自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还要每天要对皇帝进行“训谕”。

这些都说明禅位后的乾隆,权利欲望并没有因退居太上皇而消失,仍然紧紧抓住军国大事和行政大权不放。

不过,客观公正来看,乾隆的决策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也是值得称颂的。

他统治国家整整六十年,难免会对昔日帝王生涯充满眷恋,难以割舍。

乾隆禅位后以80多岁的高龄依旧认真工作,关注国家大事,是效法自己的父皇雍正皇帝,而雍正帝可是帝王中的勤政楷模。

乾隆皇帝一诺千金,禅位太子,既彰显了他对国家的安危存亡高度关注,又展现了他晚年的英明与睿智。不论是对于提高嘉庆帝的政治成熟度,还是对于整个国家的安宁,无疑都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李治不费吹灰之力便成为了太子?李治是怎么当上太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李治,李治是唐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也就是唐高宗了。最近有不少人在议论为什么李治能够当上太子?其实,说到这个话题,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了,当时李渊还是隋朝的一名小将,跟随着隋炀帝一起打仗,后来,隋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也是纷纷造反,这时隋炀帝便派出李渊前

  • 唐高宗死后和谁一起合葬?武则天为什么要和唐高宗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的唐高宗其实是一位非常没有主见的人,当时的唐高宗在位期间,也没偶任何事情,毕竟,唐高宗的父亲唐太宗已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时的唐朝一片和谐。那么,唐高宗李治非常喜欢武则天,可以唐高宗死得早,被葬在了乾陵,而后来是谁和唐高宗葬在了一起呢?原来正式武则天,这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两代皇帝葬在一起的事情

  • 唐朝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杀舅舅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说冷不过水亲不过人。意思是一般自己人始终是自己人,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是有一些不按照道理出牌的事情,就比如唐朝时期的唐高宗李治,据说当时李治一定要逼杀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当时的长孙无忌被人们说的太坏了,这个唐高宗也是糊涂,听信了别人的话,最终杀害了长孙无忌。其实,李

  • 蜀汉明明打不过曹魏,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北伐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也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悲壮的一件事情了,六年的时间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战争,纵然过程中输输赢赢,但是却把自己的命葬送在了北伐途中,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事实上,蜀汉的兵力远远不及曹魏,以少胜多即便不是没有可能,但又怎么可能每次都胜利,诸葛亮明明知道蜀汉远远弱于曹魏,为何还是要

  • 圆明园汉白玉螭头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圆明园很多网友首先想到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个地方被外国人烧了的事情吧,简直就是痛心疾首啊,八国联军多少宝物文物流失海外,至今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没有回家,那么最近有人说了,有人发现了圆明园汉白玉螭头了,而且是国内工友发现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看圆明园汉白玉螭头回家,再来回顾一下圆明园文物回家

  • 现代打一场战争要花多少钱?为什么很多国家不动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总是战火连连,古代打仗受害的总是普通的老百姓,当时打仗都是一些非常古老的器材,所以成本也会相对较低,但是现在却不同了,现在都是高科技的较量,导弹,大炮等,全程电脑控制,精准度非常高,那么,现在打一场战争要花多少钱?其实,还是非常昂贵的,有的人甚至说,有时候打一场仗就会损失几个亿。所以现在很

  • 平民皇帝刘邦父母兄弟在历史上为什么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邦应该也有不少的人知道其实他就是一位从平民百姓做到皇帝的传奇之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他真的就是平民皇帝吗?其实真正的历史可不一定是这样的,也有人问了,为什么在历史上不见刘备的父母和兄弟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吧!建立西汉的刘邦,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流氓(或平民)竟然取得

  • 诸葛亮分明在襄阳种地,为什么要说自己在南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读过诸葛亮的《出师表》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在里面曾说自己“躬耕于南阳”,然而他隐居种地的地方隆中又在今日襄阳境内,这才有了很著名的“隆中对”。既然如此,诸葛亮种地躬耕应该是在襄阳才对,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说自己是在南阳?南阳是什么地方,诸葛亮为什么要这

  • 历史上严颜投降张飞没有?如果投降原因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严颜想必很多网友应该不太知道这个人吧,其实他也是东汉末年的武将,也是出名的不要不要的,但是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厉害到宁死不降啊,这其实是在演义里面的故事,那么在历史上严颜是不是真的投降了张飞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历史上严颜确如演义描写的一样,向张飞投降了。原因么,一是被张飞打动

  • 唐朝太子李忠最后是怎么死的?李忠真实死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的李忠,李忠其实是一位非常窝囊的人,当时李忠被封为太子,而封为太子对于李忠来说也是噩耗的刚刚开始,武则天上位后,第一个治理的就是李忠,因为李忠太子的地位已经涉及到了武则天的权利。最后,据有关文献记载,李忠是被武则天给赐死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武则天和李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