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为什么丑化杨广

历史为什么丑化杨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20 更新时间:2024/1/29 9:43:39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杨广和这个隋朝的一些事情了,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历史都是在丑化这个杨广和这个隋朝,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历史上真实的杨广和这个隋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1、历史为什么丑化杨广

隋炀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充满争议的皇帝,登帝位前曾任9年扬州总管,头衔有太尉公、扬州总管诸军事、扬州刺史等,其间平定过江南豪强的武装叛乱,直到公元600年被立为皇太子后才离开。隋朝建立之初,中国还处于分裂状态,尤其是陈朝据地江南,与中央政权抗衡。588年秋,20岁的杨广受命率领数十万隋军,一举突破长江天堑,进据建康(今南京),俘获了藏在井里的陈后主和其贵妃张丽华

后来民间传说杨广迷恋张丽华美色,衍生出许多桃色段子,但多部史料记载,正是杨广亲自下令斩了张丽华。结束国家近百年的分裂战乱,开一个统一、强盛的新时代,杨广由此建立了较高的威望。随即,杨广的父亲隋文帝将陈朝的南兖州改名为扬州,设总管府于广陵。当时,陈朝初平,江南局势未稳,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相煽作乱,“婺州人王文进、会稽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玄憎等皆举兵反,自称天子,署置百官。”还有不少土豪“自称大都督,攻陷州县”。先起淮左、三吴、浙东、浙西,后又蔓延至浙闽。

为平定叛乱,隋文帝改派杨广为“扬州总管,督江都”,总督扬州四十四州军事。“前后七百余战,转都千余里”,终于平定了叛乱。后来,苛刻的《隋书》主编、唐朝大臣魏征也难讳其功:炀帝“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杨广当时立足扬州,悉心经营南方,笼络人才,为他以后登上皇太子位,进而登基做皇帝奠定了根基。

最先平定南陈,一统天下,结束了自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最先开凿了世界上第一长的南北大运河;最先建立了“过于秦汉”和唐宋的疆域;最先颁布“无隔夷夏”的开放政策,接待外国使团和派出使者;最先在法律中废除了“十恶”之条,宽减了刑罚;最先建造空前精巧的、用于收藏古籍的图书馆。看来,千百年来,隋炀帝的形象确实被颠倒了,他那足以追继前烈的功绩,被冠以“暴君”、“淫君”的罪名所沾污了。

作为暴君的证据之一,便是和诗杀人事件,谓薛道衡和隋炀帝“和诗”时,薛道衡的诗句超过了隋炀帝,隋炀帝竟将他诛杀。如此看来,因一首诗句而杀人,真可谓是摧残文化的暴君。事实果真如此吗?一查《隋书》并非如此,薛道衡之死与“和诗”无关,《隋书》的《薛道衡传》作这样的记载:

隋炀帝继位后,薛道衡上《高祖文皇帝颂》,隋炀帝看后很不高兴,他对苏威说:“道衡致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鱼藻为《诗经》的《小雅》篇名。《诗序》以为刺幽王,“言万物失其性”,“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这里很清楚地点明:隋炀帝不高兴是因为薛道衡在对隋文帝的颂词中有讽刺的意味,即以竭力赞美隋文帝的办法来贬低隋炀帝。不久,朝臣正议定新的律令,议论多时,仍未能定决颁布,薛道衡又对朝士说:“向使高颖不死,令决当久行。”其意谓,假使当初高颖不死,新律令早就会决定下来,而且颁布实行了。

有人将此言报告隋炀帝,隋炀帝听后大为恼火,谓“汝忆高颖邪”,认为薛道衡还在思念着高颖,就令其自尽。把薛道衡之死看成是隋炀帝对文化的摧残,不足为证。隋炀帝对于古代的保护,在史书上有不少记载。如《隋书》中的《经籍志》有云:“炀帝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构屋以贮之,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又聚魏已耒古迹名画,于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迹台,藏古画。又于内道场集道、佛经,别撰目录。”隋炀帝对中华古籍传承做出很大的贡献。

每当看到这里,隋炀帝给人一种英明君王的形貌。在古代帝王中,像隋炀帝如此喜爱图书字画,如此保护古籍名画是少有的。正由于隋炀帝采取了一套搜集和保管图书的有效措施,尽管隋代时间不长,但《隋书》中《经籍志》所记录的图书相当完整。这是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一个不可磨灭的功绩。至于淫君又怎么看呢?中国历代帝王,把成百、成千甚至上万名青年女子,关入深宫,供自己奴役玩弄,就连贵族官僚也妻妾成群,实为寻常之事。可以这样说:无君不淫!隋炀帝也不例外。当时的后宫编制是:后一,夫人三,嫔九,婕妤十二,美人、才人十五,宝林二十四,御女二十四,采女三十七。隋炀帝有声色之好,内宫多蓄美女,但是并不为最。

后世有文说隋炀帝荒淫,夺兄弟之妃妾,可翻阅《隋书》和《北史》均未讲过隋炀帝有夺纳兄弟妃妾之事。而唐太宗杀其弟元吉后,却将元吉妃杨氏纳入后宫。隋炀帝虽亦好色,但与正宫萧皇后仍相守终生,“帝每游幸,后未尝不随从”(《隋书》中的《后妃传》)

2、历史为什么丑化隋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篡改史料最严重的皇帝。为了遮掩自己杀兄屠弟、囚父至死的劣行,并营造一个千古明君的假象,他暗示甚至强迫史官美化自己,还违反常例,把记载自己的史料取来翻阅删改。这导致了隋唐年间的历史被大幅歪曲,后人了解到的也都是些虚假的史实。

大学者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就曾说过:“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此外,为了证明李唐王朝取代大隋是顺天应命,对前朝的丑化自然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李世民授意手下史官丑化隋炀帝的形象,在正史中对其大加诋毁,更在民间舆论上散播流言,把杨广的形象妖魔化,致使后人多人为杨广是商纣夏这样的极品暴君。而事实上,隋炀帝雄才大略,聪敏过人,一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扬中华国威的壮举,也推出过不少英明的举措,可在不客观的历史宣传下,这些如今已然少有人知。

当然,在隋炀帝治政后期,确实频频出现决策失误。他不恤民力,连续三次征伐高句丽,不堪重负的百姓怨声载道。而在大隋的种种积弊被征辽诱发后,他非但未能积极应对,积极力挽狂澜,反而逃避困难,整日骄奢淫逸,醉生梦死。最终天下大乱,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他自己也身死国灭,这都是杨广缺乏责任心、应对危局不力所导致的后果,做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无疑难辞其咎。

客观来看,杨广应该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帝王。但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从古至今都是“成者王侯败者贼”,所以隋朝和隋炀帝被李唐王朝成功丑化便也并不出奇。不过李世民是华夏历代君主中最虚伪、最重虚名、篡改历史最为严重也最为成功的皇帝,所以杨广这个前朝的亡国之君就被丑化地分外夸张,最终竟成了中国历史上昏暴之君的样板人物。而在这个过程中,趋炎附势的儒家子弟也不遗余力地对此推波助澜。由于李世民厚待儒家,兼且儒教的教义核心就是要找到一个“完美圣君”并加以辅佐,便顺着李世民的自吹自擂,把他捧为善良仁爱、完美无缺的千古一帝,而把前朝宽厚仁慈的杨广污蔑成淫乱残狠的一代昏君。曾经万国来朝的煌煌大隋,也被李世民恣意丑化,和同样被汉朝妖魔化的秦朝一样,被贬低得一无是处。

历史是客观地,但记录历史的人却很难摆脱历史的局限性和个人的主观性,或多或少地都会有所偏颇,有些史家还会受到统治者的压力和私心私利的影响,所以即使是正史中的记载,也往往并不客观。尤其是多年以来,在政治目的的引导下,中国的历史记述和人物评论已经走入了严重的误区,总是喜欢用脸谱化的态度对历史人物进行评断。根据“成王败寇”的原则把人单调地分入正方、反方两个阵营,正方“高大全”,反方一无是处,非黑即白,极度偏颇。而且常常严重缺乏客观性,胜利者发动战争就是保境安民,扬我国威;失败者发动战争就是穷兵黩武,欲壑难填。很多历史记述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前人一生功过,只在他们一念之间。

3、总结

其实隋朝也有它存在的原因,也并不是大家所说的那种一文不值了,所以还是挺有意思的,更多的也不说了,大家心里自有一本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晋灭亡时有多惨,百姓民不聊生司马氏惨遭屠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通过篡位夺得皇位的例子不少,后人对他们的评价有好有坏,其中司马懿或者说司马氏族的口碑就不是很好,原因在于他们开创的晋朝,对于全国百姓来说简直是场灾难。司马炎在位时,天下百姓好不容易从三国的纷争中得到休憩的机会,结果等司马衷继位后,百姓的好日子便又到头了。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西晋在大部

  • 齐国的长城没什么用,为什么还要修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到长城,很多人的脑海里面已经能够浮现出八达岭长城的画面了,而这段长城虽然起源悠久,但一般都属于明长城,而我们知道,和长城最有关系的一个人就是秦始皇了,而他也是将各国修筑的长城连在了一起。而在战国时期的长城里,比如燕国、赵国等他们的长城很有名,也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齐国的长城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 武松拥有十万贯是多少钱,十万贯在北宋能买多少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武松最后决定出家为僧,没有和宋江回到开封。根据小说中的描述,武松是被封为清忠祖师,并赏赐钱财十万贯。不少读者好奇这十万贯究竟是多少钱,在北宋手握十万贯能买多少东西呢?实际上,十万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足够武松安度晚年,甚至还有很多富余。下面就和大家讲讲这十万贯到底是个怎样的概念,其实就算

  • 楚汉之争为什么是第二次秦灭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灭六国之战,可以说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统一的时代,后世的纷争最终都会终结,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有不少人认为,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也就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历史,堪称是第二次秦灭六国的历史,这又是为什么呢?秦朝在当时自然是已经灭亡了,那这里所说的秦国又是谁,六国又是谁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是同一个时期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主要讲的是上古时期洪水泛滥,禹受命治水改堵为疏。他勤劳聪明,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治水大业,并因此得舜帝禅位,禹的儿子启继位建立夏朝,开启“家天下”的历史,我们现在仍以“华夏”自称。诺亚方舟是西方《圣经》里的

  • 克苏鲁人面鼠是什么,人面鼠是谁的眷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人面鼠(Rat-Thing),这是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系列中一个虚构的种族,属于低级仆从种族,最早出现在《魔女屋中之梦》之中。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克苏鲁神话生物——人面鼠。“他们谣传说,那细小爪子的骨头所体现出的抓握特征更像是一只微小的猴子而不是老鼠。而那个有着凶猛的

  • 克苏鲁神话生物格拉基之仆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克苏鲁神话生物中,格拉基之仆从(ServantofGlaaki)是由旧日支配者格拉基利用它的针刺所制造出来的一种不死怪物,属于僵尸的一种。这种怪物与格拉基共用一个记忆,可以说格拉基之仆从就是格拉基的一部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独立行动。别名:格拉基的选民,湖中食尸鬼,怪异者,错误之民。一只手摸索着探

  • 左派和右派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教育的提升,加上信息传递越来越发达,如今平民老百姓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政治性的词汇。其实如今很多政治性的词汇都是来源法国大革命时期,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科标准,仍然是西方的标准?我们首先要了解世界历史的一个大背景。第一:西方真的衰落了吗?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1

  • 唐僧师徒不管走到哪,为什么都没有碰到语言障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的故事当中,唐僧从大唐出发,前往天竺国见佛祖,而唐僧在大唐境内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只有在两界山的时候遇到了猛虎,幸有猎户救了他,但出了大唐,到了其他的任何一个国家,明明相隔很远,语言都不通,但是为什么却没有遇到什么交流方面的障碍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其

  • 李牧和白起交过手吗,历史上两人有没有对战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和李牧两人,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是秦国名将,而李牧则是赵国名将。既然都是名将,也基本上生活在同一时期,那两人之间有没有交过手呢?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并不少,那李牧和白起是否有过同时身为主将对抗对方的战役呢?历史上李牧和白起两人之间有没有过对战的经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