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为何不用剑,真是因为太长吗

荆轲刺秦时秦始皇为何不用剑,真是因为太长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10 更新时间:2024/2/16 2:46:00

荆轲刺秦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荆轲受燕国太子燕丹的请求,去刺杀秦王嬴政,而在这段历史中,秦王嬴政手中明明有佩剑,但是史书记载却因为太长而拔不出来,后来经大臣提醒才想起来将剑背在背上拔出来。但嬴政真的只是因为剑太长才拔不出来的吗?除了这个原因,当时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战国时期剑的长度

说荆轲刺秦王时,秦始皇三次拔剑都没拔出来,是因为当时秦国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使得秦国的剑普遍做得比较长,所以这才没能及时拔出来。还拿了秦始皇兵马俑遗址中出土的秦代青铜剑为证。

其实这个论点是错的,是站不住脚的。

早在先秦时期,并非只有秦国一个国家冶剑技术牛逼,韩国、吴国、越国等都是发达的铸剑地区,最富盛名的当属越王勾践剑。所以说,这些国家同样也有技术做出更长的剑来。那么越王勾践剑为何全长不过55.6厘米呢?那是由于春秋末期的文化和地区风格所导致的。

到了战国时期,剑的长度就开始逐渐增长了,当时的其他国家也有长剑的生产。比如《战国策》中就有记载,齐国名将田单所佩戴的剑就很长,剑柄都到下颔了,时人称之“修剑拄颐”。所以那篇文章说60厘米就是青铜剑的极限是不正确的,而且据考古的发现,到了战国后期,长达90到100厘米的铜剑已经很常见了,甚至个别的能到140厘米。

那么这个时候剑增长是啥原因呢?一来是为了在战争实践中增强格斗技能,二来也和当时贵族佩剑风气的流行有关。《楚辞·屈原·涉江》中的“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说的就是战国贵族高冠长剑的日常形象。

兵马俑目前为止出土了22把青铜剑,长短不一,最短的81厘米,最长的95厘米。就算秦始皇当时的长剑有100厘米,在情急之下也是可以拔出来的。我们想一下,一个普通成年人的臂章伸开,一般可以有150厘米左右,哪怕是如今普遍超过100厘米的武术用剑,也是可以轻易就拔出来的,秦代的剑还没现在的长呢,秦始皇怎就拔不出来呢?

所以说,秦始皇拔不出剑是因为剑太长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根本原因是啥呢?是当时佩剑的方式所导致的。

2、秦始皇拔不出剑是因为佩戴方式

我们现在常见的佩剑方式叫做“吊挂式佩剑法”,就是在鞘口弄一到两个挂耳,穿上绳索或是金属链条,将剑挂在腰间。这种佩剑方法不是中国独创的,是自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从中东和北方草原地区传入中原的,后经过主动汲取多民族文化的唐朝之后,才开始在中国广为流行起来。

在此之前,中原民族的佩剑方式叫做"璏(zhì)式佩剑法"。

这种方式,就是在剑鞘的上半部分设置一个穿贯腰带的方孔装置,有点儿类似现在挂在腰间的手机套。通过这种方式的佩剑,剑是和身体平行的,和地面是一个垂直状态,同时剑又和身体紧密结合,不至于晃荡影响行动。但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拔剑不是很方便,如果在慌乱中,就更加手足无措了。

因为此时剑是固定在腰间的,拔剑时一只手只能在腰间握剑,抽剑只有单手伸直的距离,这自然就要比双手平伸短很多了,所以拔剑就十分不方便。

秦始皇当时就是这样佩剑的,所以在被荆轲追杀时,一边躲一边拔剑,自然就拔不出来了。好在此时一位大臣大喊了一声“王负剑”,这才顺利将剑拔出来。

3、为什么要负剑

那么何为“负剑”呢?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将剑拔出来,人们通常将剑顺着腰带向身后移动,使剑形成一个被人背负的状态,拔剑时人稍微低头哈腰,用手从肩膀或是脑后握住剑柄向前抽出。

不是说秦始皇不会负剑,是太慌张了,后经大臣这么一喊,瞬间就拔了出来,从而砍断了荆轲左腿。

另外,以璏式法佩剑,如果用手将剑柄往下压,剑尾便会上翘,和身体呈一个垂直状,这称之为横刀或是横剑。古人为了彰显英雄气概,走路时也多以此炫耀,所谓的“长揖横刀出”就是这种状态。

所以说,有人将“我自横刀向天笑”理解为,拔出刀横在面前,其实也是错误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关羽忠勇神武一般是红脸,那张飞一般是什么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京剧其实也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的,京剧其实是真的有非常有文化内涵了,但是现在喜欢的人太少太少了,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任重而道远啊。今天就给大家来说一个小知识,那就是在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关羽忠勇神武一般是红脸,那张飞一般是什么脸呢?这个问题不知道的一定不知道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京剧中

  • 兵马俑怎么做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兵马俑的发掘其意义深远,不过直到今天,兵马俑身上依然存在很多秘密没有被解开。兵马俑规模十分庞大,所以早期大家都认为兵马俑是通过模具批量制作,相当于现代工厂中的流水线。不过仔细研究发现,每个兵马俑其实都有细节上的差别,所以不可能通过模具制成,这就让人非常好奇了。如此之大的工程量,两千多年前的秦人究竟是

  • 清朝皇帝一般会赏赐官员什么年终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古代是不是也有年终奖呢?其实仔细一分析发现也还是有的,话说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清朝皇帝发给官员什么年终奖非常的感兴趣了,那么这个清朝皇帝一般会赏赐官员什么年终奖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清朝皇帝一般会赏赐官员“装有金银的荷包”这样的年终奖

  • 清朝官员年终奖会发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距离过年也不远了,很多人也要发年终奖了,其实今年还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有年终奖的人都是幸福的哦,小编最近也在想了,古代人有没有年终奖呢?就拿清朝的官员们来说吧,他们有没有年终奖呢?他们如果有的话,是发钱还是发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学习一下吧!1、清朝官员年终奖会发什么清朝官员年终奖会发&ld

  • 克苏鲁调查员档案,调查员之王伦道夫·卡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伦道夫·卡特(英语:RandolphCarter),这是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系列中所虚构的人物,首次登场是在《伦道夫·卡特的供述》中。卡特具有洛夫克拉夫特的许多个人特征:他是一位举世无双的作家,尽管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著作。卡特是个忧郁的人物,他是一个沉思沉思的梦想家,性格敏感,在情绪紧张时容

  • 克苏鲁调查员档案阿卜杜拉·阿尔哈兹莱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阿卜杜拉·阿尔哈兹莱德(英语:Abdul Alhazred),这是洛夫克拉夫特所著作的黑暗神话克苏鲁神话中的虚构角色,此角色被称之为“阿拉伯狂人(MadArab)”。Abdul Alhazred并不符合阿拉伯语命名规则。更合适的阿拉伯语形式可能是Abd al-Hazred或简

  • 克苏鲁调查员档案赫伯特·韦斯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道赫伯特·韦斯特(Herbert West),这是H·P·洛夫克拉夫特(H. P.Lovecraft)所著作的克苏鲁神话系列中的短篇小说《赫伯特·韦斯特 — 尸体复生者》(HerbertWest-Reanimator)中的小说人物,此人是个矮小、瘦削、带着眼镜的年轻人,有着精致的五官、精致、黄色的

  • 古人为什么不剪头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起我国古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喜欢留长头发,大多数人都回想到清朝时期的蓄发形式。其实不然,清朝那不叫留长头发,而是留辫子。其实在清朝之前古人也是长发,只不过不将头顶的头发刮掉罢了。在古代,什么都没有现代方便,既不方便洗头,也不方便耕种劳作。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都是以农业立国,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农民依

  • 古代为何称妇女为巾帼,六艺指的是哪六种技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带所谓六艺所指的六种技能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而巾帼则是指古代妇女头上所带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巾帼”由来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

  • 西游记里为什么没有八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八仙过海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而对于西游记也是非常熟悉,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出现了很多的神仙,但是却并没有八仙,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因为八仙的故事诞生的比吴承恩的年代要晚,这样一来吴承恩自然就不知道有八仙的存在了,真的是这样吗?这种说法有没有什么依据,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