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乌龟驮着石碑,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乌龟驮着石碑,有什么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60 更新时间:2024/1/25 3:59:53

乌龟驮石碑是我国历史上一种非常常见的墓葬形制。在我国的曲阜,这里有着全世界规模最为庞大的家族墓葬,位于曲阜附近的一片树林当中。这里是孔圣人的安息之地,在这里埋葬着孔子80代后人,有着超过10万处的墓葬,很多墓葬都有立石碑,多数为单独的石碑,有的就是乌龟驮着石碑。

左:南京明孝陵中的神功圣德碑亭,也称四方城。右:公元219至316年的八驮石碑(学名赑屃(bixi)驮御碑)。

除了曲阜,这种刻满文字的石碑在中国到处可见。虽然乌龟驮石碑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墓葬形制,且主要分布在中国,但是在整个东亚地区也都能够见到。这些石碑有的矗立在墓葬之上,有的则在墓葬附近。比如在皇陵之中,很多石碑就是单独放置在亭子当中的。在古代,能够死后为自己立碑的大多是达官显贵,他们将生平刻在石碑之上以颂扬自己的功德。

南京甘家巷萧谵墓中保存不完整的石碑。

墓葬中的龟代表着死者的功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是象征长寿的吉祥物,墓葬中的龟阐释着死者的美德,谕示着死者的灵魂能够永生。同时龟也被视为能负重的生灵,在远古神话中,鳌就是驮着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的巨大海龟。

这种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石碑出现华夏文明高度繁荣的时期。龟驮石碑在汉代开始出现,当时华夏文化已经基本上发展成熟。到后来,石碑刻字已经在多种场合中出现,并且有多种功能,但是一开始就是一种墓葬形制。在石碑上刻下死者的生平,以便后人能够永远铭记并颂扬祖先的功绩。

龟驮的石碑还有记录特定地点事迹的功用,例如在庙宇和遗迹中,石碑上会记载该地点的发展历程和相应事迹。在孔子墓周围有25座孔子庙和颜回庙,建造时间从宋代一直到清代,里面的石碑上记载着庙宇每次的修葺时间和过程。在跨越800年的历史进程中,这里也展示了石龟形态的变化。最早的龟面部表情丰满、慈祥,脖子向上仰起好像在欢迎参观者。之后的龟则形似龙头,有的还张开嘴露出成排的牙齿。

后期的石龟则被称为赑屃(bixi),赑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生九子的其中一子。到了汉代,龟驮石碑中的龟开始演变为龟和龙的混合形象,尽管龙的特征不太明显。

曲阜孔庙中的一处明代赑屃驮御碑。

在美国达拉斯艺术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块46岁未确定身份妇女的墓碑,这座墓碑建造于公元219至316年之间,有55.88厘米高,墓碑由一个赑屃驮着,如果不是浅浮雕刻画的牙齿和胡须,这个赑屃和巨龟几乎没什么分别。专家分析认为,赑屃是中国四象中青龙和玄武的结合体,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中神明的理念,具有特殊的含义。墓碑由赑屃驮着代表死者可以被青龙和玄武这两大神明所护佑。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赑屃驮御碑留存于世,北京附近举世闻名的明十三陵中的长陵就有一处赑屃驮御碑亭,里面的石龟有着凶猛、龙首一样的头,重达50吨。石碑高将近8米,上面记载着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的功绩。其他皇帝的陵墓都有类似的石碑,在明朝第十四个皇帝万历的陵墓定陵中,也有一座赑屃驮御碑伫立在墓园中。

山东岱庙中,一个小孩正趴在巨大的赑屃身上。

而最大、最壮观的赑屃驮御碑则位于南京的明孝陵之中。14世纪末期,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建在这里,他的丰功伟绩被刻在“神功圣德碑”上。驮碑的赑屃就有2.7米高,上面的石碑也高达6米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龟驮石碑的形式开始出现在中国的邻国,中国文化跨越国界,影响了周边国家的语言、饮食和艺术。在韩国庆州,有一处公元7世纪建造的著名石碑,由一只表情温顺的石龟驮着,记载着新罗王朝的君主武烈王金春秋(音译)的功绩。

在日本也有同样的例子。在镰仓,12世纪和13世纪武士氏族的创立者岛津贞久和毛利季光的陵墓被一个形似鳄鱼的赑屃驮石碑分开。在西部的鸟取县,池田大名的墓碑被一个石龟驮着,此石龟的壳又厚又圆,有点像日式烧饼。

韩国通度寺里的赑屃驮御碑。

但是在日本遥远的南部岛屿冲绳也有大量类似于龟驮石碑形式的墓葬,那里有很多类似于龟壳形状的古代家族墓葬,被称为龟壳墓。这种独特形状的墓葬象征着母亲的子宫,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后要回到他来到世间的地方,也就是子宫里。冲绳岛和琉球群岛古人的这种信仰源自于中国福建,那里有很多古代的龟壳墓,并且在墓上刻有很多几何图形。

当然,墓葬的形式在不断演化。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石碑有大量存世,但是现在的墓葬形式也不再使用这种石碑了。现在的墓葬形式更加简洁,很多都是自动化的(比如火葬)。这些精雕细琢的精美石碑,以及驮着它们的神灵都成为了具有艺术价值的古迹。但是它们也不断地展示着世人希望被永久铭记并永存于世的愿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游记应该排四大名著第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名著很多人都知道,不管是看过原著还是看过翻拍,对这些故事都可以说是相当熟悉的,而这四部名著当中,你觉得哪一部可以被排在第一呢?很多人认为《西游记》的故事是四部名著当中流传最广,并且是可以被各个年龄层都能够接受的故事,那你认为西游记能否排在四大名著的第一位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西

  • 武松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为何放过了王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西门庆之所以会和潘金莲勾搭上,王婆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王婆住武大郎隔壁,她一边开茶坊,一边做媒婆工作。后来王婆设计帮西门庆认识潘金莲,此后更是把自己的家当成他们私会的场所。而武大郎的死其实王婆也有参与,最后她的罪行也是被武松得知,不过武松杀了西门庆还有潘金莲,唯独放过了王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不知道

  • 历代王朝都是因为弱小而灭亡,为何汉朝因为强大而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似乎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是因为国力的衰弱,而这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规律,当一个朝代走向了巅峰,那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是跌落谷底,即便后来还能再次兴起,也不可能超越之前,最终都会走向灭亡,然而唯独只有汉朝却不是因为弱小而灭亡,反而是因为强大才灭亡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如果皇帝圣旨和太后懿旨冲突了,究竟应该听谁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是非常重视孝道的,很多时候孝字都能够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指标,跟别说皇帝这种人物了。但皇帝和太后之间的关系一般都很微妙,就算是亲母子也未必能站在同一条路上,那这时候如果说皇帝的圣旨的意思和太后的懿旨的意思冲突了,作为大臣的话,究竟应该听谁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武则天4个儿子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武则天的事情,想对这个武则天这个人做比较深的了解,我们今天就从武则天的4个儿子说起吧,话说武则天有4个儿子,但是下场都不怎么好,那么有人要问了,这武则天4个儿子的下场都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长子李弘-23岁病逝李弘,武则天长子,四岁时被册立为太子,自幼

  • 历史上最诡异的一年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入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宣告灭亡。可是李自成也没能高兴太久,他此后是被清军击败,于1645年死于通城。而1645被认为是最特殊诡异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我们国家整体逐渐走衰,和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1645年发生了好几件大事,包括英国开始走向崛起,为资本主义的道路

  • 秦朝为什么被称为暴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强盛以后,他们的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国君被成为虎狼之君,意指秦国的凶狠。当然,这在当时肯定不是什么好的形容词,等秦朝建立后,又被贴上了一个“暴秦”的标签,那秦国真的只有“暴”没有”仁“吗?我们还是要弄清楚暴秦的由来究竟是怎样

  • 李治为什么杀了李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唐一位不太知名的人物李恪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小编反正觉得这个人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他的故事其实也很多的,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李恪最后反正就是冤死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李恪为什么死了,话说是被李治杀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要怎么理解呢?这个李治真的杀了李恪吗?其中的长孙无忌又做了什么呢?下

  •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代表了整个东周时期,我们用春秋和战国把东周分成了上半场和下半场,那这两个时期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春秋年间,周天子权势每况愈下,其他强大的诸侯国渐渐占据上风,已不把曾经的王放在眼里,所以才会诞生春秋五霸。晋国分裂后,春秋步入战国,战国七雄开始长达百年的角逐。那下面就和大家讲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 阻挡女娲杀纣王的金光是谁发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纣王登基为王之后,四海升平、风调雨顺,人民是安居乐业,期初的纣王也不是暴君。突然有一日,丞相商容启奏表示明日3月15日是女娲娘娘的诞辰之日,请纣王移驾到女娲宫降香。期初纣王并不想去,但是却经不起商容的软磨硬泡,终究还是去了。这一去反倒是把整个六百年成汤基业毁于一旦。到女娲庙降香显然并不是商朝王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