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夏文明为什么长盛不衰

华夏文明为什么长盛不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67 更新时间:2023/12/28 1:40:05

自古以来,华夏文明是迄今为止最为独特的文明之一,源自于上古炎黄,绵延传承了有5000年的历史,始终是一脉相承,从未断绝。自古以来,任何试图想要破坏华夏文明的势力与种族都不可避免的将走向失败,甚至有很对种族和势力,因为对于华夏文明的崇拜,自愿选择被同化。

所谓的消亡,从广义上讲,更多的是指一种文明的断绝。这种断绝有两种方式:第一、承载该文明的人,都灭绝了,这也就是字亡国灭种字面上的解释。第二、承载该文明的人还在,但是他们开始使用另一种文明,放弃了自己的文明,这也属于亡国灭种。

以下,简要说明为什么中国自古至今,无论改朝换代,都不曾亡国灭种,而古埃及、古印度却早已灭亡。

1、古埃及和古印度的灭亡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前三个国家都冠以“古”字,唯独中国没有。这就说明,前三个文明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而中国依然存在。

1.1、古埃及的灿烂文明消逝,当今的埃及主体被伊斯兰化

公元前约5450年,古埃及文明在法尤姆地区开始孕育。最早他们是以部落形式聚集发展,进而形成城邦和国家。公元前约3150年,古埃及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大一统国家,朝代延续并更迭长达3000年之久。

古埃及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他们有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象形文字)、政治体系和制度,以及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但随着外部种族和势力的入侵,古埃及没有能保留下来自己的文化。

但古埃及地理位置不好,他在地中海的南海岸,是典型的四战之地,跟中国战国时代的魏国、韩国一样。古希腊周围文明和种族崛起之后,它就屡屡遭受外部势力的入侵。

1.1.1、公元前525年,波斯入侵古埃及;

1.1.2、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占领古埃及;

1.1.3、公元640年,埃及遭阿拉伯人入侵,阿拉伯帝国将其伊斯兰化。这就标志着古埃及和他的文明彻彻底底的消亡。之后,埃及就变成了一个伊斯兰文明的国家。直到现在,埃及的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他们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人口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宗教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古埃及的文明传承,在阿拉伯帝国入侵埃及之后,就此断绝。之后的埃及和古埃及是两种决然不同的文明。因此,可称之为亡国灭种。

1.2、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印度河文明断绝;公元1600年,英国入侵印度,印度被西化并成为英联邦国家

公元前约2300年,印度河流域就诞生了灿烂辉煌的哈拉帕文化。通过1922年遗址的挖掘,发现这是一种青铜时代的文化。从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这个文明的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比如,城市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住宅精美宽敞。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

之后,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他们在印度创建了“种姓制度”,原本印度的棕色人种,成了首陀罗和贱民,古印度的人民受到虐待,文化受到摧残。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的“恒河文化时代”。

在此后的历史中,印度经历了孔雀王朝、 笈多时代、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时代,但种姓制度一直并未消亡。直到1600年,英国入侵了印度,将它变成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西方的文化开始在印度上层流行起来,但底层的印度人依旧被种姓制度奴役和统治。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均开始实行自治。1947年,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治理体系全盘西化。

就文化来说,自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开始,古印度的文化就被毁灭殆尽。后来的各大王朝,并没有将古印度的文化传承下来。而近代以后,印度被英国殖民,政治制度被西化。对于古印度来说,也可称之为亡国灭种。

2、为什么中国自始至终都没有亡国灭种?

中国历史上被外族入侵的次数非常之多,但比较幸运的是。在早期,文化还没有定型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能击退外族入侵。而在文化的积淀足够深之后,虽然有游牧民族占领中原,但也被中原强大的文化所影响和同化。

千秋万代之后,那些曾经的征服者都不在了,但中华文化依然在静静流淌。

早在殷商时代,中原大地就有外患。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西北方向,有一支名为“鬼方”部落,屡屡进犯中原。于是,商王武丁发动了大规模的讨伐鬼方的战争。《周易·既济》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这是有记载中原大地对于异族比较早的征战记录。

此后,周朝、春秋战国时代戎狄、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时期的五胡乱华、隋唐时期的突厥、两宋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明朝时期的女真等。在广义上,均属于游牧民族对于中原文明的入侵。

魏晋之前,游牧民族都没有能真正扰乱中原本土。而从周到魏晋的漫长1000多年期间,中华文明的主体已经建立起来了。以儒家为本的大一统文明,开始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犯强汉者,虽然必诛”等等,这些我们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典故,都形成于这一时期。我们现在依然在学习《论语》、《二十四史》、《大学》等传统经典。这便是所谓的文化一脉相承。试想,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人,能有机会朗朗背诵自己国家2000多年前的典籍?

即便是在五胡乱华时代,东晋士大夫们也进行了壮烈的“衣冠南渡”,将中原文明保存了下来。而游牧民族在占领北方之后,居然渐渐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比如,北魏孝文帝的汉化,将拓跋改为元姓,迁都洛阳等,无不展现出游牧对于中原文化的向往。

之后,蒙元和满清入主中原,虽然他们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但中原主体的文化还是没有被断绝。国家的语言文字依旧以汉字为主,国家的治理制度依旧承袭郡县制度下的三公九卿与三省六部。市井之中的老百姓,根本不在意谁做皇帝,依旧吃着自己的炸酱面,炒着自己的土豆丝,即便被迫剃头,但生活、说话、识字读文的方式没变。

所以,从文化传承来看,中国自古一脉相承,从来没有过亡国灭种。

3、新时代下,我们尤其应该培养中华文化的自信感

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值得我们自豪和自信。尤其是当今时代,拥有14亿人口的大一统国家,在面对新冠疫情的时候,展现出来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正式中华文化最有力的体现。

1.十四亿人口在政府号召下,以牺牲自由活动为代价,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这种空前的盛况,只能发生在中国。我们自古就明白“人命关天”的道理。为了国家和人民整体的利益,牺牲暂时外出的自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这只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比较轻微的体现。

2.几万医护人员,舍小家保大家,星夜驰援湖北。

自古“医者仁心”,自神农以身试药尝遍百草,到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无不践行了这种精神。如今,当代的医护人员,又将这种“仁心”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他们牺牲自我,全力挽救生命的样子,丝毫不亚于那些名垂千古的医圣们。

3.睦邻友好,无私帮助周边和困难的国家。

还记得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见到中国医疗队之时的激动神情么?“这个时候只有中国才能帮助我们”,武契奇动情地说道。爱好和平、睦邻友好,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和下西洋,不以武力欺凌沿途国家;西方大航海,却四处殖民。不同的行为,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体现。

可以说,我们中华文化的种种精髓,在这次疫情期间,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被疫情期间的种种行为所感动。实际上,也是被中华文化所感动。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幸运的是,我们的灵魂,一直都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了换鹅专门抄写了一部经书的书法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曾为了换鹅专门抄写一部经书的人是有着“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不了解王羲之的朋友可能想象不到,王羲之是一位爱鹅人士。据说有一天,王羲之外出游玩,后来看到一只非常漂亮的鹅,便想从它的主人手上买下来。后来卖家听说是王羲之要买,就让他抄写一部经书,所以便有了这样一个故事,可见王羲之是有

  • 南极东方湖钻开了吗?有生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南极的东方湖非常的感兴趣,而且这个地方已经被人熟知了,那么这个地方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呢?还有这个南极东方湖钻开了嘛?东方湖里面有生命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1、南极东方湖钻开了嘛南极东方湖目前是没有钻开的,南极东方湖的发现是借用透冰雷达、镭射高度计及重力测量仪

  • 克苏鲁人物介绍,女招待艾格妮丝·贝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道克苏鲁神话体系的艾格妮丝·贝克(Agnes Baker),她是一名女招待员,最初出场于幻想飞行游戏公司根据克苏鲁小说改编的游戏《诡镇奇谈(ArkhamHorror)》第二版。艾格妮丝曾经只不过是阿卡姆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中的女招待。直到有一天,在她试图更换灯泡时,不慎从椅子上摔下来,并撞到了头部,

  • 克苏鲁人物介绍,解密萨满祭司阿喀琦奥耶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道阿喀琦·奥耶莉(AkachiOnyele),是一名萨满祭司,是克苏鲁神话系列中一个虚构的人物。阿喀琦·奥耶莉最初登场于由幻想飞行游戏公司根据克苏鲁小说改编的游戏《诡镇奇谈》。那么阿喀琦·奥耶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萨满祭司阿喀琦·奥耶莉。我将踏上不祥之地,我不

  • 史上黄河共发过几次重大的改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当中,黄河有多少次改道,在史料中记载的比较著名的有7次。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就是最早通过文字记载的黄河河道。这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山谷之间,几无大的变化。在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

  • 为什么考古最怕古墓里有鸡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对考古有一些了解的朋友们会知道,在考古界中,最害怕的就是发现古墓里有鸡蛋。很多人认为,因为古墓中缺氧,盗墓贼就会先放个老母鸡下去先探探路。若是发现了鸡蛋就意味着这座墓被人盗过。看似合理的解释,其实是大错特错的。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吧。1、墓中有鸡蛋,必是大户人家鸡蛋

  • 唐朝灭亡为什么变成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大唐灭亡的时候正式华夏大地藩镇林立的时候,各个割据势力征战不休,与汉末的群雄逐鹿、西晋末年的民族大混战极其的相似。但是最终演化成为了五代十国,要比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更加混乱。那么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局势呢?简要的说主要有两点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1、雄主凋零东汉末年时割据势力也很多,但

  • 李孝恭在玄武门之变装傻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李孝恭,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李世民的兄长,算是一个表兄弟的关系。李孝恭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并没有选择其中一个,而是在关键时刻装疯卖傻,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孝恭直接选择了装傻,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李孝恭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

  • 内蒙古发现巨大红棺,里面躺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对于丧葬文化是非常重视的,认为人去世之后会入土为安。对于老百姓来说,墓中很少会有昂贵的陪葬品的。只有那些达官贵人的目中才有大几率的出现好东西和宝贝。所以考古工作者在对大型墓葬挖掘的时候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做到尽可能的不让陪葬品被损坏。1、内蒙古红色棺椁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关于专家考古时的一次经历,在

  •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那么是哪十三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都就不得不是这个西安,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十三朝分别是哪十三朝呢?这个问题其实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的让大家仔细的说出来,还是比较难的,所以今天我们就简单的一起来学习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收藏。西安就是曾经的古长安,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十三朝古都,浩浩荡荡的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