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盐价到底有多高?平民百姓很难买得起

古代盐价到底有多高?平民百姓很难买得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93 更新时间:2023/12/8 2:28:45

平日生活里,人们做菜的时候都会用盐来做调味品。虽然看起来非的不起眼,但是它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生活里失去了盐,那么生活将变得毫无滋味,干活也会没有力气,所以说,食盐对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现在盐的价格非常便宜,几块钱一包,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吃得起。但是在古代的时候,食盐的价格却是不低的,平常百姓家是很难买得起的,或者是买一点慢慢用,一次只放一点点,味道虽然寡淡,总比没有好。而且要是长时间没有吃盐的话,还会造成身体浮肿,更严重的会使得人头昏,难以正常劳作。那么古时候大多数人吃不起盐,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依据相关的史料所记,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盐,而且提纯技术也有着初步形成了。在那个时代,都是用大海里的水来煮沸蒸发,然后提取盐。那时的盐不光有白色的,还有黑的黄的等等,造成这样的原因,应该是提取的盐里含有其他杂质。那时人们大多都能自给自足,吃的粮食都能自己种。但是像盐这样的物品,却是难以自给自足的。因此,这盐的重要性便可看出了,也是朝廷的经济命脉所在。面对这种情况,朝廷自然不会坐视不管的,有如此巨大的利益,当然要插手其中。不插手则已,一插手就要完全垄断。于是,盐的贸易活动就被官府给垄断了,禁止民间贩卖。所以盐的价格奇高,百姓们很难买得起。

长久下来,盐价居高,人们买不起但是又不能不食用盐。一些商贩看到了商机,这里面含着暴利啊。于是,一时间很多商贩都动起了歪心思,自己去晒盐来卖,虽然没有官方的卖相好,但总归是有咸味的。就这样,越来越多人都走上了这条道。少许人干这个还行,可干的人多了,那官府的盐就卖不动了,官府自然是不干的。那能怎么办?打压呗,你敢卖私盐,被抓住那就重重处罚。所以,在官府的大力打压下,民间贩卖私盐的情况减少了不少。但是一些有背景有靠山的人还是能够继续做这门生意。但是,此时的盐价依旧很高,官府的利益得以保持,那就行了。这样一来,百姓们又难以吃到盐了。

史上盐的价格,也是有巅峰时期和低谷时期的,在巅峰时期时1斤的盐,竟然能换到100多斤的粮食。就算在低谷时期,1斤盐也可以换到20多斤的粮食。可见,不管是价高还是价低,对于百姓而言,都不是寻常之物。价格真的太贵了。不过到了现在,因为技术越发的先进,提取盐已经不是难事了。再加上相关部门的大力管控,盐已经变得非常便宜了,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不过在古代,想要吃到盐就是难事了。而且在那时候,盐不仅仅是可以充当调味品,还有保鲜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作为防腐材料,像那些海鲜或者是那些肉类,经过和盐一起加工之后,便可以长期的保存起来,也得以让这些商品在各地进行交易。

不过,在那个时候,盐价那么贵,那些穷人家买不起盐,那他们是用什么来代替的呢?虽然那时候盐价贵,人们也有应对之策,不至于措手无策。那时最受欢迎的还是私盐了。以前技术落后,提取盐还是很困难的,需要耗费许多人力。但是到了清朝之年,技术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嗮盐的方法。这一方法也是取代之前的煮盐方法,就这样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质量也有保证。清朝之时,私盐贩卖很火爆,天下大半的人都是靠着私盐过生活。当然,统治者们对于此也是很痛恨的,对贩卖私盐的人加大了处罚力度。可是,在暴利面前,铤而走险的人不少。依旧有不少人在从事这一活动。例如唐朝之时,黄巢也是靠卖盐发家的。

当然,人们也不能仅靠私盐过日子,指不定哪天就没有了,所以还是得找好备用的方法。人们也想尽了办法,想找到其他调味品来取代食盐。首要的是,这个替代品一定要便宜,大家都要买得起。不然的话又会进入无穷尽的寻找替代品中。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辣椒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因为其味道辛辣,让煮熟的菜都能充满味道,以至于能吃得下去。不然一点味道也没有,怎么让人吃得下,吃不下饭又怎么有力气干活呢?不过长期吃辣椒也不行,太辣了对身子可不友好。而且长时间不食用盐的话,也会对人体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人们还想出了新的办法,就是制做泡菜,让盐得以充分发挥功效。要知道,这些泡菜都是非常咸的,每次放一点都入味了。制做泡菜存放得又久,是很受欢迎的。

食盐价格居高不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再也不用为吃不起盐而发愁。所以说,我们是幸运的,与古人相比我们太幸福了。在他们那个穷苦年代,连盐都吃不起,更不用说一些珍贵食材。但是现在,就算是稍微收入低一点的人家,一年到头也能吃几顿好的。不像古代人一样,一年到头都难以吃得上一顿好的,甚至在饥荒之年还要忍饥挨饿。

标签: 盐价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尔晴的妹妹,15岁就嫁给大清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去年有两部以乾隆朝后宫为历史背景的古装剧,一部是《延禧攻略》,另一部是《如懿传》,虽然从投资和演员实力来看,《如懿传》更胜一筹,但从最终效果来看,《延禧攻略》却是更令人满意的一部,不但是《延禧攻略》的服装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它在主线方面是更加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部。尔晴是《延禧攻略》中的一个经典角色,

  • 皇极天皇在位时有哪些举措?她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极天皇,日本,历史解密

    皇极天皇原为第34代天皇舒明的皇后。舒明天皇驾崩后,日本皇室又陷入长时间的争位危机。公元642年,各方终于达成妥协,于是产生了一位过渡的女天皇——皇极天皇。皇极天皇,日本第35代天皇(在位公元643-645年),37代天皇(655-661)。她先后两次登基,两次退位。660年应朝鲜半岛的百济之求,派

  • 为什么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为何都要朝东坐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鸿门宴,刘邦,历史解密

    在别人来我们家拜访留下吃饭的时候,我们称自己为“东道主”,“东”这个字非常有意思,一个“东家”可以形容几乎所有的主人关系,居所的主人、宴请时的主人被称为东家、帮佣雇工、幕僚称雇主也为东家、租赁关系中物主也被称为东家,现如今我们称房主为房东。你们知道为何“东”字如此频繁出现吗?请客为什么叫“做东”,它

  • 丫鬟一部位特殊被少爷纳为妾,婚后生三子一女,次子大名无人不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袁世凯,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因为人们的思想一直被传统封建思想所束缚,所以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都非常的低,因为古代的人们一直奉行的是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而许多大户人家的家里都会雇佣非常多的佣人,并且还有专门伺后大户人家家中少爷的女佣人,但是在那个时代因为女性的地位非常的低,所以这些女佣人便沦为了少爷们的玩物,只不过

  • 武则天陵宫多少宝物 盘点武则天陵地宫藏宝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一代女皇武则天吃杂风云,据说武则天营建乾陵的目的是为了报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宝也一定不少。通过西安文保中心有关专家对乾陵地宫的探测工作,结合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关文献,考古工作者推测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

  •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俄国,历史解密

    十月革命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因而流露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叶赛宁气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3)。“叶赛宁气质”很容易让人想起浪漫主义时代包孕两面性的“浮士德精神”,特别是“拜伦式英雄”,它

  • 为什么古代太监的地位会比宫女还高呢 主要是什么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监,宫女,历史解密

    太监是皇宫独有的人,皇宫有三千佳丽,因为如果正常男人在宫里皇上自然不放心,而太监就放心多了。宫女也是皇宫里不能缺少的仆人,但是宫女在历史上的地位就低多了,一直都是默默无闻,虽然侍候皇宫娘娘们兢兢业业,但是很难得到宠信,只能做个普通的仆人。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 ,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

  • 历史上的玄奘西域行,途经哪些地方?主要成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玄奘西域行,历史解密

    玄奘(600【庚申年】-664年【甲子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俗姓陈,名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为翻译家、旅行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其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

  • 道光为什么要将长子奕纬踢伤致死?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那拉氏是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出身,嘉庆年间被选入宫中。由于她生得有姿容又伶俐,被分到嫡皇子旻宁的府邸做了使女。那拉氏是个有野心的人,她不甘心一辈子只做个使唤丫头,一心想当人上人。所以,她凭美色,很快吸引了旻宁的注意。不过,旻宁并没有去向嘉庆讨要她做侍妾,只是和她暗度款曲。结果,那拉氏在嘉庆十三年为旻宁生

  • 殖产兴业中推行的机构有多少 其最后的结果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日本,明治维新,历史解密

    推行机构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日本语:こうぶしょう),下设工学、劝工、矿山、铁路、土木建筑、灯塔、造船、电讯、制铁和制造等寮(相当于司局),作为全面负责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关。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