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没有废掉太子刘盈,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刘邦没有废掉太子刘盈,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64 更新时间:2024/1/25 10:21:04

在古代,太子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太子,皇位的继承就有了保障,这个国家才能够延续下来,所以,太子不仅对于皇帝,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汉朝初期,刘邦原本已经立了刘盈为太子,但是后来却总想着要把刘盈废掉。虽然后来因为商山四皓的缘故,刘盈得以保存太子之位,但是这真的全部都是商山四皓的功劳吗?刘邦没有废掉刘盈,他又有那些考虑呢?

说到汉朝的历史,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吕雉,戚夫人,刘邦之间的恩恩怨怨,甚至会联想到刘盈和刘如意的太子之争,这些人都是汉朝时期的著名人物,当时刘邦和项羽一起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建立了大汉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前便娶了吕雉为妻,吕雉也为刘邦生下了他的嫡长子,也就是刘盈,但是后来刘邦十分的宠爱戚夫人,戚夫人也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孩子,就是刘如意,刘邦登上皇位的时候,便立了他的发妻吕雉为皇后,刘盈为太子。

但是他却越来越不喜欢刘盈,一直想要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件事情被吕雉知道之后,就想办法解决事情,好让刘邦永远不要想废太子这件事,这个时候吕雉就找到了张良,张良和吕雉说,如果你想要让刘邦不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那么手中必须掌握一些权力,这样的话才能让刘邦看到你们的实力。

所以在一次宴会之上,刘邦见到刘盈和一起四个老头一起入席,这下刘邦便十分的吃惊,彻底的打消了废掉刘盈太子之位的念头,那么这四个老人是谁呢,他们就是著名的商山四皓,商山四皓究竟是谁,历史上也没有很详细的记载,只知道是四个特别厉害的人,他们为了躲避当时的战乱,隐居深山,就连刘邦想要请他们出山都没有请出来。

但是吕雉却将他们请出来辅佐刘盈,刘邦看到了这四个人,便知道刘盈有当皇帝的能力,再也没有想过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但是刘邦真的会因为这四个人就改变了自己,想要废掉太子的心吗,要知道这可是为自己选拔继承人,是涉及到未来汉室江山,所以说刘邦真的会这样做吗?其实在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刘邦其实想要打消这个念头,原因并不是这四个人,而在于刘盈的母亲吕雉,他知道吕雉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刘盈和刘如意两个人之间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自从刘邦宠幸戚夫人之后,便开始有了废立太子之心,他还曾经表示过太子刘盈太懦弱但是赵王刘如意则向他一样英武。并且刘邦晚年曾经特别担心戚夫人母子的安全,甚至派周勃陈平到樊哙军中“立斩哙头”,但是刘邦最终没有废除吕雉的皇后之位,可能包含以下三点原因:

1.当时以及后来的事迹都证明吕雉有超强的政治能力,刘邦一意孤行的话只能让汉朝进入不可收拾的动荡期

民国历史学家蔡东藩先生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说正是因为吕后在,才避免了汉朝的二世而亡。首先是因为吕雉在刘邦驾崩之后虽然专权,但是基本上没有改变刘邦的既定政策(比如任用陈平、曹参、周勃等官员,延续与民休息的政策等),让汉朝维持了稳定;其次,汉惠帝刘盈性格懦弱(刘邦也正是因此才向废掉刘盈,立于自己性格类似的刘如意为太子),如果没有强势的吕雉压住阵脚,“七国之乱”可能会提前爆发,而七国之乱很可能慢慢就演变成了“靖难之役”。

以刘邦之洞明,自然很清楚吕雉对汉朝江山稳固的重要作用。并且,当时的吕雉已经手握生杀大权了,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都是被她所杀,吕雉的弟弟、侄子、妹夫也都是手握兵权的将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就是刘邦打算废掉刘盈的时候,吕雉派吕泽逼迫张良给她出了主意。张良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因受人的威胁而服从?只能说他也看清楚了,刘邦死后必须由吕后主政,才能保住刘氏江山。

2.戚夫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因得宠而不纳税的戏子而已

没有什么政治头脑,所以她的欲望才是无限而可怕的。恃宠尚且企图改变汉朝的根本,一旦手握之高权力,那还了得?没有政治经验的情况下,能干出什么好事来?

3.刘邦最后让刘盈登基,并不是因为商山四皓,而是因为一个女人

再怎么说吕雉也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刘邦能娶吕雉那也是高攀了,早年人家还带着孩子下地干活,刘邦逃难的时候吕雉不但没有逃亡反而想方设法给刘邦送饭吃,这在秦朝可是死罪啊。楚汉相争之时,吕雉在项羽那里当了一年多的人质,随时有生命危险,刘邦对死对头雍齿尚能宽容,对共患难的妻子就真的能绝情吗?

如果刘如意真的登基为帝,那么他只有一个软弱无能的母亲,但是反观吕雉就不一样,吕雉手段强硬而且和朝中的各个大臣都有来往,心思也比较细腻,懂得如何用人识人,可以很好的辅佐刘盈管理大汉江山。所以说刘邦最后想要把江山完全给刘盈,还是因为他的母亲吕雉,并不是因为那四个臣子的辅佐,所以可以看出来,吕雉还是很厉害的,但是历史究竟是怎么样呢,我们也是无从得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什么意思?刘邦为什么要对项羽说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和项羽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听过了不少,当然这段历史本身就很经典。对于项羽来说,自己各个方面都要比刘邦强,但为何却成了最后的输家呢?实际上项羽唯独有一点不如刘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刘邦更加接地气,而且懂得人心要如何俘获。而且刘邦年纪虽然比项羽年长,但他的思想却走在刘邦的前面。&ldqu

  • 楚国在战国时期疆域面积最大,为什么却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楚国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在战国时期的国家了,话说其实楚国在当时那个时代它的疆域面积是最大的,也可以说是别的国家好几倍哦,但是最后统一天下的却是秦国,并不是拥有疆域最广的楚国,这个时候有的人就要问一句了,这楚国疆域这么广大,为什么最后却没有能统一天下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 清朝有哪些秘密组织?大清密探真的存在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大清可能存在密探,但是专门为了密探建立的组织可能就不存在了,而且肯定也没那么神秘。清朝的官府体制已经相当复杂了,如果还弄出几个秘密组织估计皇帝会被累死。不过用来收集情报和侦查的部门肯定还是会有的,但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不像其他朝代皇帝会专门建立一个只和自己对接的机构。但这样并不利于政权的发展,有可能会

  • 魏忠贤那么厉害,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明朝后期一位非常著名的太监,也是一个有名的奸臣。不过,一个太监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权倾朝野是一定的,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但是,当崇祯帝一上台,就把魏忠贤拔掉了,为什么会这样?魏忠贤明明权势滔天,历史上也有很多权臣掌握朝政皇帝动不了的情况,但是为什么他会斗不过崇祯,最终被杀呢?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

  • 汉代都城是如何规划布局的?汉代古城都具备哪些功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全国统一后,还能将政权延续百年的朝代,说明汉朝的统治者对于全国的管理做的还不错。在汉朝肯定还没有城市管理这个说法,不想现代需要对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提前布局,而且每一处都要规划的非常仔细,如果城市管理做不好,就会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从而拖垮整个城市的效率。那汉朝的城市都是如何进

  • 欧阳修为什么要诬陷狄青,狄青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一代大文豪欧阳修,他的《醉翁亭记》实在出名,很多人都曾经背过,也为欧阳修的与民游感到和谐和自然。但是,你可能很难想像到,这样一位大文豪,能够善待自己治下的百姓,但是却会去诬陷一代名将狄青。狄青是宋朝一位大将,战功赫赫,难道是得罪了欧阳修吗。欧阳修为什么要去诬陷狄青,狄青最后又是怎么死的?1.狄青之死

  • 三家分晋之后,晋国最后一位国君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在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因为有了这件事情,东周时期才被划分成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我们知道,晋国最终是被韩赵魏三家给分了,虽然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是有一个人的下落也让人迷惑,那就是晋国的最后一任君主。晋国最后一位君主是谁呢?

  •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北方军队会跟着安禄山一起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背叛唐朝朝廷的安禄山,他虽然在朝廷任职,但是他本人并非是汉人,史思明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异族人,但是在后来起兵叛变的时候,他们的军队当中除了和他们一样的异族人,居然还有很多汉人,而且可以说是占据了主力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为什么那些军队不愿跟着唐朝朝廷,反而要随安禄山一起叛变呢?估计有些

  • 霍去病为什么敢登狼居胥,霍去病是臣子为什么敢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封禅祭天”,这一般当然都是只有皇帝才能干的事,毕竟意义重大,不管对于谁来说都是很严肃的。而封禅这样的事,除了皇帝,也不可能会有其他的人能做,但是在西汉时期,霍去病却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封禅祭天。这简直就是很不可思议的,为什么霍去病身为臣子却可以做这样的事?这件事情难道汉武帝

  •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自己儿子也很优秀为什么要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江东之主,在继承父兄大业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吴国,称霸一方。虽然说孙权并不像孙策那样有打天下的狠劲,但是却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相比他的父兄,孙权那也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就连曹操都感慨,生儿子那就得像孙权这样才行。但是,曹操自己的儿子其实也是很优秀的,他的儿子也不差,那他为什么还要说这句话?他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