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叛变的时候,为什么曹氏旧部都不帮助曹家

司马懿叛变的时候,为什么曹氏旧部都不帮助曹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29 更新时间:2024/3/14 20:02:42

司马懿的叛变,对于曹魏政权来说虽然事发突然,但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司马懿可以说他一直心怀不轨,也可以说他被逼无奈,总之最终的结果都是司马懿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魏政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但是,当司马懿在发动这一次的叛变的时候,为什么当时跟随曹氏的旧部都没有帮助曹家?他们为何会是这样的态度呢?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司马懿善于算计,精于谋略,深谙韬晦,三国后期曹魏重臣,他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用兵如神,就连诸葛亮也赞叹司马懿,是天下第一善守大将。司马懿早刘备曹操强征为文学椽,之后协助曹丕当上太子,又被曹操委以重任。曹丕在位期间,任用司马懿管理尚书台,颁布九品中正制,司马懿也成为曹丕对抗曹氏宗亲的工具。曹睿继位后,对司马懿十分提防,但诸葛亮北伐,让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

曹睿去世后,司马懿再次成为托孤大臣,与曹爽一起辅佐年幼的曹芳。然而曹爽为了某取大权,排挤司马懿,采取明升暗降的策略,升司马懿为太傅,并剥夺了司马懿一切军政大权,不仅如此曹爽还对司马懿进行严密的监视,伺机寻找机会,除去司马懿这个绊脚石,这样曹爽就可以谋权篡位。

司马懿忍无可忍,于正史十年(249年),趁曹爽陪同曹芳到高平陵祭祖之际,率领豢养的三千死士,攻占洛阳,并要求曹爽交出天子投降,并承诺不杀曹爽,因曹爽猝不及防,只能束手就擒。司马懿之后宣布曹爽谋反,并夷其三族,共计七千余人,至此司马懿掌控曹魏政权。司马懿诛杀曹爽,发动政变,曹操的部下为何没有反抗,让司马懿兵不血刃掌握大权,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曹爽独揽朝政,横征暴敛,结党营私不得人心。曹爽侥幸被任命为托孤辅政大臣,然而曹爽并没有尽心辅助曹芳。在逐步掌握大权后,曹爽的野心越来越大,为了独揽朝政,曹爽排挤司马懿,独霸朝政,并且扩大自己的党羽,联合何晏、夏侯林等,排除异己。很多大臣都敢怒而不敢言,可以说当时曹爽可以只手遮天。不仅如此,曹爽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大肆圈地归曹氏宗亲所有,为了挣攻率军进攻蜀汉,却不得不无功而返。曹爽横征暴敛,百官对其痛恨,民怨四起,可以说司马懿发动政变之时,曹爽已经不得人心。

其次曹爽勾结党羽,意图谋反。随着权利的扩大,曹爽越来越不知足,经常与驸马何晏等人歌舞升平,意图谋反。何晏等人甚至把曹爽谋反等级的日期都已经规划好,后来曹爽又听取了何晏的计谋,逼迫郭太后与曹芳分开,这样郭太后被迫迁到永宁公,一时间流言四起,称曹爽专擅朝政,屡改朝制,多树党羽,而曹爽谋反叛逆的心迹已经昭然若揭。因此很多大臣都想把曹爽除之而后快。司马懿发动政变,在当时很多大臣眼里,司马懿是在位曹魏除害,显然他已经站到正义的一方,因此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才没有很多人反抗。

再次曹氏宗亲被打压,司马懿在朝中权势很大,而且有太后的支持。曹操死后,曹氏宗亲恣意妄为,有很多宗亲都大肆圈地据为己有,比如当时的曹真、曹休等,这样曹丕为了曹魏长期发展,不得不对曹氏宗亲进行打压,削弱了宗亲们的权利。曹丕对于兄弟们的防范更加严格,对于曹植更是严加看管,而且规定每个兄弟不得拥有军队,只能只会几千人,这样曹氏宗亲到曹芳是很多都已经没有实权。曹睿在位是,曹氏宗亲很多人才凋零,曹休、曹真等相继去世,曹氏宗亲们更是后继无人。

司马懿虽然被剥夺军政大权,然而其在曹魏深得人心,百官们都知道,没有司马懿成功抵抗诸葛亮,就没有后期曹魏政权,后来司马懿又平定辽东,有功而没有收到重用,很多人都认为不公平,司马懿战功卓著,远非曹爽可比。因此朝中的三公们,曹魏重臣在司马懿发动政变后,基本都现在司马懿这边,而司马懿更是控制了太后,让太后草昭,宣布超爽谋反,又太后的支持,司马懿更是理直气壮,因此曹操所剩无几的部将,基本没有敢胆大妄为的,只能听从安排,最主要是,世人都知道,曹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又何必自找死路呢?因此司马懿发动政变,曹氏宗亲没有反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位面之子?位面之子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还有很多小伙伴们不太了解位面之子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其实简单来讲就是指一个人的运气很好,和锦鲤的意思差不多。那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什么会被称为位面之子呢?其实仔细研究一下刘秀一生的经历,会发现他的运气的确很好,简直就像是开了作弊器一样。刘秀在当时能够以少数的兵力击败王莽,就已经算是奇迹之一了,关键是

  • 汉献帝被赶出许昌,为什么没有投靠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献帝作为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傀儡皇帝”,从登基那天开始,始终都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下,自己名义上是皇帝,可实际上却一点实权都没有,他人生中活得最舒服的时光,或许就是自己禅位之后成为一个普通贵族的日子吧。但是,汉献帝在位期间其实也是很想要光复汉室的,但是为什么后来他没有去找刘备,一

  • 关羽死后刘备追责,怎么只杀刘封不杀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关羽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人,他的死也还真的是让人觉得十分的意外啊,但是死也终归是死了,话说其实在关羽死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去救,所有在关羽死了之后刘备就开始追责了,这其中就有两个人比较的明显,一个是刘封,还有一个是马超,刘封是被杀了的,但是马超却相安无事,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

  • 蒙古灭金赶尽杀绝,为什么灭南宋却善待皇室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南宋之后,建立的是历史上第一个非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元朝,统治者是蒙古族。而我们知道,南宋时期有一个非常大的敌人,就是金国。金国最终是被蒙古消灭的,而且灭国的时候对待金国皇室可以用赶尽杀绝来形容,一个都不放过。但是在灭掉南宋之后,却并非是同样的态度,相反他们对待南宋皇室是很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

  • 汉朝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家国同构形成严格的家长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因为中国早在西周就由周公建立了周礼。当时并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和条件去念书,不过就算没读过书也懂得基本的礼法,这就是古人教育孩子的基本方式。汉朝时期,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依然围绕“礼”这个字,而不是“孝”,因为懂得礼自然就懂得孝

  • 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吕不韦选择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吕不韦,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投资了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最终成为商人历史上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果抛开吕不韦的人品不谈,他的头脑和眼光是非常厉害的,这一点不得不承认。而商人也总是趋利避害,什么事情对自己有利,他当然就会去做,所以吕不韦也并不是人品不好,而是天性如此。但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为什么不把周天子赶下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也是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这一时期各路诸侯称霸崛起,让原本统治诸侯的周天子,一点点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尽管那时候周天子还存在,可是现在却很少有人会提起。但诸侯之间争霸,相互结盟相互打仗,为什么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去把周天子赶下台?当时的诸侯对待周天子是什么态度,既然周天子已经堪称酱油,是那

  • 历史上楚国差点被灭亡,为什么秦国会出手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秦国的不断壮大,自然也就站在了各个国家的对立面,面对强大的楚国更是如此,秦国的目标是统一天下,楚国如果灭了,对于秦国来说当然是好事。可是,历史上却有一次,楚国被吴国打得差点灭亡,最后还是秦国出手相助,保住了楚国。这种做法其实是比较奇怪的,为什么秦国要帮助自己的敌国?秦国保住了楚国对

  • 张辽和关羽pk过吗,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张辽其实大家都知道他真的挺厉害的,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说自己的单挑实力都很给力的,其实他和关羽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关羽在曹营的时候和张辽的关系是不错的,但是最后各位其主分道扬镳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张辽和关羽一生中有PK过吗?如果有的话,张辽和关羽两个人最后谁会胜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

  • 高力士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对李隆基那么忠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高力士,唐玄宗李隆基身边的红人,有李隆基的地方基本上都会有高力士的存在。在很多影视剧当中,我们也都会看到高力士的身影,在一些古代文献或者诗作当中,也是有高力士出现的,比如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的故事。不过,高力士这样却一直都是一个配角般的存在,在很多人的故事当中他都只是一闪而过,但这个一闪而过的人,却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