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街亭之战马稷究竟有没有用错战略?我们都错怪马稷了

街亭之战马稷究竟有没有用错战略?我们都错怪马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2 更新时间:2024/1/24 1:23:16

诸葛亮一出祁山,就因马稷街亭失守,导致出师不利。历史上,将街亭之战的失败,归结于马稷刚愎自用,擅自违抗诸葛亮的命令,在山上据守等于自断水源,马稷也是犯下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不过马稷虽然自负了一点,但他并不傻,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战事中完全凭借自己的性子行事。其实在南山据守也是经过马稷一番深思熟虑才得出的策略,只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马稷输的很彻底,但在用兵之道上,马稷并没有犯下太严重的失误。马稷在诸葛亮身边学习多年,这是他第一次担任统领镇守街亭,而且还立下军令状,所以马稷十分清楚擅自违抗命令导致失败,自己肯定活不了。但马稷似乎是选择赌一把,只能说他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

这是诸葛亮发动北伐的第一战,所以对蜀军来说十分重要,此后北伐能否一路高歌就看这场战事的走向如何了。街亭是军事重地,想要把张郃部队拒之门外就必须守好街亭,当时蜀汉众人都建议用经验丰富的旧将担任统领,但诸葛亮却力排众议选择了马稷。诸葛亮是把马稷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在培养,所以这次的成败对于诸葛亮和马稷来说都十分重要。马稷自然清楚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他肯定不会怠慢,那为何马稷还会犯下低级错误呢?

这时候我们就要来算算双方的兵力了。曹睿听闻诸葛亮亲征,分了五万步兵和骑兵给张郃,让他抵御诸葛亮,这还不算曹真的兵力。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概也只有三四万兵力,而且分给马稷的人可能一万都不到。马稷面对兵力多出自己数倍的张郃,如果他选择在山下城镇驻扎,双方正面交战几乎是没有胜算的。所以马稷选择上山只是想让自己处在一个更有利的地形。

古代军队交战,想要以少胜多绝对是要出奇制胜,其中利用地形优势反败为胜的例子最多。所以马稷也想如法制炮,占领高处就能掌握进攻的主动权,杀张郃一个措手不及。但张郃可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作战经验远在马稷之上,所以根本没上马稷的当,反而是他们选择在城镇驻守。这下马稷彻底变成被动一方了,而且自己的粮草和水源撑不了多久,如果强行下山进攻恐怕又是以卵击石。

所以马稷实际上就是技不如人,才导致街亭失守。马稷在带兵打仗方面明显不是张郃的对手,如果对方是司马懿这样的人物可能就会乖乖走进马稷设下的圈套了,和后来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同出一辙。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后戚夫人也被害死,为何刘邦没替戚夫人想条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一位妃子,还差点为了戚夫人更换太子人选,要不是吕后找张良商量对策,找来“商山四皓”估计刘盈太子位就不保了。等刘邦去世后,吕后立刻对戚夫人发难,不仅将她关入大牢还做成了人彘,最后折磨致死,下场十分凄惨。刘邦既然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他生前没帮戚夫人安排一条后路呢

  •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是项羽谋士范增说的。根据史记上的记载,范增曾对项梁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那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等于是把楚国当时的处境重新定义了一遍。

  • 兰陵王戴面具为何还是四大美男之一?戴面具竟是为了士兵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兰陵王高长恭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而且知名度应该也是最高的。不过兰陵王平时打仗喜欢戴面具,为何一位美男子还要戴面具呢?其实背后的说法还挺多的,其中一个说法是说兰陵王戴面具就是为了不让己方士兵因为他的颜值分心...总感觉这样的说法略显夸张。不过兰陵王在当时的确是北齐皇室少有的俊才,下面就为大家简答介绍下

  • 如何评价介子推被烧死,也不出山辅佐晋文公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有很多传统节日的由来,是和一些历史人物有关的,比如端午的屈原,清明节的介子推等。其实纪念介子推的最开始并不是清明节,而是寒食节,但是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清明收取的寒食节的习俗,就只剩下清明节了。而之所以纪念介子推,是因为他虽然割下自己的肉给晋文公吃,但是却不愿出山辅佐晋文公,宁肯被烧死。

  • 周礼中的五礼是指的哪五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被誉为礼仪之邦,可见礼仪在中国的地位是多么重要的。早在我国古代西周时期,咱们中国的礼仪文化就已经非常的发达了,其礼仪制度《周礼》被后人们封为“古制”,影响着中国世世代代几千年。在《周礼》当中,对于礼法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且制定了礼仪的基本结构,主要划分为了五

  • 周礼中所说的六艺是指的哪六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3000多年的的周王朝时期,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中讲究六艺,这在《周礼》中也有着详细说明。这所谓的六艺指的就是贵族子弟必学的六种基本技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在《周礼·保氏》中记载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过的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文成公主入藏,是唐朝时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公主前往其他国家和亲,目的无非就是保证两国暂时的和平,毕竟只有和平才能够带来好的发展,虽然作为和亲公主,她们的命运都还是很悲惨的,前往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在那里过一辈子,生活习俗完全不一样。而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之后,松赞干布却没有她活得长,那么在松赞

  • 当年孔子要求恢复周礼,为何墨子却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人类的历史上,从古至今都有着一个不变的定律,那就是符合统治者需要的就会被保留下来并且加以宣传。若是威胁到了统治阶级利益的,那肯定就会受到无情的摧毁。才春秋末期,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一直都是主张恢复“周礼”的,因为他出生于春秋末年,又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所以才对“

  • 春秋时期若恢复了周礼会怎样的?对后世会有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穷苦一生,他一直都在呼吁着恢复西周时期的那套周礼制度,然而在当时却没有人离他。这事让他一直都很伤心,但同时却也很感慨和担忧,觉得若是要是真的恢复了周礼,不知道后市又将是怎样的。事实上,周礼若是在后世并不是没有用的,其实有一部分是已经恢复了,孔子的呼吁并不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纣王和妲己,纣王与妲己真正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妲己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狐狸精吧,说到纣王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荒淫无道吧,反正这俩人简直就是极品,而且还有暴力虐待倾向,反正当时在商朝的人真的是苦不堪言啊,也有人要说了,这不都是小说演义里面的情节吗?那么真正的历史上纣王和妲己也是这样的吗?其实这个说法还是很意思的,真正历史上的打击和纣王不见得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