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杀了董卓,为什么东汉还是灭亡了

王允杀了董卓,为什么东汉还是灭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361 更新时间:2024/2/2 10:16:09

王允设计刺杀董卓,而董卓死后所有受到过董卓压迫的人们都欢呼庆祝,可见董卓当时该是多恶劣,不得人心。虽然历史上王允杀董卓与《三国演义》中的情况很不一样,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然而,既然董卓已经死了,为什么最终东汉还是走向了灭亡?为何没能挽救回大汉王朝?造成东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董卓在其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扮演的戏份和影响力,又有多大呢?

东汉王朝的衰落不是杀了个董卓就能解决的,王允等士大夫的一些努力,也是治标不治本,这也是历史的鉴证,十常侍乱政找董卓来平,董卓乱政找吕布来杀,接着李傕郭汜又是一茬,这样的乱局是一个即将覆灭的王朝所不能把控的,又何况是王允和吕布二人?

布自杀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三国志.吕布传》

在李傕郭汜入长安前,王允是做过一翻工作的,欲解散西凉军,有人提议皇埔义真去统领这支队伍,驻守陕西一带,加以安抚。但王允认为西凉军只能解散,因为这样的话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如果加以安抚,并让其屯兵于陕,虽然安抚了西凉,关东举义的势力(讨董联盟)又会心生疑虑了,两边都不得招惹。

但西凉军不知怎么就得到了消息,知道王允要解散其武装,原来亲付于董相国的丁彦思、蔡伯都已获罪,而他们作为董卓的嫡系,难逃一死,于是李傕、郭汜率军直逼长安,后来的事就是吕布败逃,王允连同重臣宋翼、王宏一并处死,王允宗族十余人也牵连遭诛。

“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小,侍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怒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后汉书.王允传》

这里王允的处事态度很明显的体现了东汉朝廷是左右不了局势的,各方面的势力都要考虑到,解散一支武装还要考虑别的势力有没有想法,这种情况下,东汉王朝可以说是已经没救了。在吕布逃走之时,问王允是否愿意一起逃亡,王允的一席话甚是悲壮,但还要寄希望于关东诸公,也可以说是愚忠又愚钝。

而东汉的局势不仅是乱政造成的,而是其郡县制的体制遇上了中央集权的衰落而导致,黄巾起义爆发时,腐朽而又衰落的东汉朝廷是无力平叛的,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只能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彻底造就了外强中干的局面。

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跟引董卓进京是一个道理,即使杀了董卓也难以挽救东汉王朝,因为朝廷之外的每一个诸侯都是另一个董卓。总结而言就是以下几点。

1.王允杀董卓之前,国家已经分裂割据。

所谓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也就说明国家其实已经被这些诸侯将领控制。无论董卓赢还是诸侯赢,汉献帝始终都会是傀儡,因为他根本没有嫡系的力量,左右不了国家的形式。

所以,董卓死不死,其实无关大局。东汉已经完了,这是所谓黄巾起义的结果。

2.王允杀董卓,并没有掌握兵权。

如果王允杀了董卓后,借机掌握了董卓麾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大将,从而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也许会中兴汉朝。毕竟当时董卓的军事力量强大,又占据陕西省易守难攻。关键在于,王允自身无实力,杀死董卓也只是暗杀。

所以,他不可能控制这些拥兵自重的大将,不会有人甩他的。而吕布充其量只是一个特种兵大队的大队长而且,不是将才更不是帅才,也靠不住。退一步说,就算王允掌握董卓麾下的军队,他未必也会忠于汉献帝,说不定也是曹操的翻版。

3.东汉已经腐败不堪,必然灭亡。

东汉绝非是落到汉献帝手中才不行的,早在汉灵帝汉桓帝时代已经濒于崩溃。这个王朝陷入晚期,已经恶疾在身,不是某个人能够扭转的。如果想要挽救东汉王朝,就必须进行大的改革,当然前提是首先能够武力稳定国家局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罚吴时为何不走长沙陆路,而是走的赤壁水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曹操其实大家也知道他还是非常的厉害的,虽然有的时候比较喜欢人妻,但是对于打仗这件事情他还是十分在行的,自己搞不定的就问谋士,手下谋士多,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的应对各种问题,所有曹操一直处于三国鼎立的高级位置,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觉得十分的不理解,话说这个曹操再讨伐吴国的时候,没有选择走他们擅长的陆路,

  • 李克用的沙陀骑兵那么厉害,怎么对上朱温的宣武军却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克用其实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话说他是沙陀族人,所以在他的手下有一支十分给力的骑兵,那就是沙陀骑兵了,沙陀骑兵大家看到这支骑兵队伍,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给力,厉害,再看看朱温的宣武军这个其实也就一般般了,但是我们在纵观历史,会发现那就是李克用的沙陀骑兵竟然被朱温的宣武军打得妈都不认识,那么这

  • 除了萧何追过韩信,还有谁追过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起义,韩信原本投靠的是项羽,毕竟项羽的名声在当时是最大的。但项羽并不重用韩信,这让韩信感到很受伤,几次献计都不被重视,韩信也就转头奔向刘邦的怀抱了。结果刘邦对他也是爱理不理,好在韩信结识了萧何这位知己,最后也是靠萧何的挽留才让韩信能够留在汉营。不过像韩信这样的人才,项羽为什么

  • 刘邦和萧何真实关系揭秘,萧何无奈选择自毁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萧何是刘邦的老乡,也是初汉三杰之一。萧何帮助刘邦击败项羽,此后还制定了新的律法制度,为刘邦开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刘邦心中,他对于萧何的信任是介于张良和韩信之间的。刘邦一个毫无背景的人,能够招揽一众愿为他出身入死的兄弟,就是因为他能对樊哙、曹参等人做到推心置腹,毫无保留。但面对萧何,刘邦始终会留有一

  • 武则天为何用无头石像守陵,揭秘无头石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乾陵,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帝后合葬墓,埋着的正是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则天。武则天虽然也是皇帝,但她最终还是决定以皇后的身份安葬,而并非是皇帝。而在乾陵中,有数十尊石像作为“守陵人”,既然是人形石像,自然应该是有头有身子才是,偏偏这些石像只有身子没有头,这是为何?他们是原本就没有

  • 崇祯上吊之前,真的厚葬了魏忠贤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崇祯继位之后,首先就把之前颇为受宠的宦官魏忠贤给杀了,在他看来,魏忠贤祸国殃民,排挤东林党,对挽救国家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而在没了魏忠贤之后,明朝还是不可抑制地走向了灭亡。崇祯最后选择了吊死,据说他在临死之前,曾经厚葬了魏忠贤,说明他意识到自己杀了他其实是一件错误的事,那事实究竟如何,崇祯真的厚葬

  • 孙权的谥号为什么是大帝,有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皇帝的谥号,通常是用一些很简短的话语来描述的,对这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描述,不过古代有一个皇帝的谥号与别人都不一样,那就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孙权的谥号看上去很简单,但是也不简单,“大皇帝”,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大”为谥号的帝王,颇为&ld

  • 李渊称帝后代王杨侑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渊称帝后代王杨侑怎么样了,其实就是指的杨侑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了,其实还是比较的容易理解的,那么这个李渊到底是怎么处置代王杨侑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617年,蓄谋已久的李渊眼见隋王朝天下大乱,民变四起,表弟杨广借巡游为名南遁江都,认为机会已到,在儿子及心腹的拥

  • 康熙为什么要提拔死囚张五哥做自己贴身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康熙这位皇帝还真的是很有故事的一个人,话说他在60岁的时候竟然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他竟然提拔了一位死囚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这位死囚的名字就叫“张五哥”,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啊?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

  • 傅恒为什么能穿四团龙补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四团龙补服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件衣服了,这个衣服是在清朝独有的,所以还是有它的个性的,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个四团龙补服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话说这个是皇上赐给傅恒的呀,那么这个傅恒到底能不能穿呢?还有这个四团龙补服到底有什么样的讲究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