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朱元璋为什么要将甘肃设立为军事重镇?当时甘肃有哪些战略意义

明朝朱元璋为什么要将甘肃设立为军事重镇?当时甘肃有哪些战略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4/2/27 9:56:26

说起甘肃,可能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会是兰州拉面,好像只要是开拉面馆就会把“兰州”两个字加在前面,说明这个标签还是非成功的。甘肃位于西北,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所以形成了多样的气候类型。这次我们要为大家讲讲明朝时期的甘肃是什么样子的,历史上甘肃也发生过很多知名的战役,朱元璋更是把甘肃设立为军事重镇,那甘肃究竟拥有哪些战略意义呢?

甘肃,在现在是一个省,在清朝也是一个省,在明朝却是一个镇。不过,明朝的甘肃镇,可不是现在县级单位下辖的镇(街道办事处),而是一个级别非常高的军事单位。

明朝迁都北京后,面临着北元(含各种名称)巨大的军事压力。为拱卫北线防御,明朝设置了九边重镇,其中最西边的,就是甘肃镇。

国都在北京,这就意味着明朝最看重的是京师附近的几个镇,比如宣府、蓟州、大同。甘肃镇距离京师数千公里,是不是就不那么重要呢?恰恰相反,守住甘肃镇,对明朝来说也是足以保命的。

北元和明朝的边界非常长,从辽东一直画到现在的甘肃嘉峪关一带。众所周知,明朝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但元朝曾统治过的西域,并不在明朝范围内。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军占领今甘肃西部,但也差不多走到头了。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北元和西域,以及现在的青藏高原非常的近。这意味着北元有共同对付明朝的盟友!

明朝对北元的军事战略是一东一西两头钳制,西边最重要的战略重镇就是甘肃。甘肃处在四战之地,东有朝廷,北有北元,西接西域,南接青藏高原,孤悬西天数千里。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类似于州,北朝得徐州则南朝不安,南朝得徐州则北朝不安。

明朝控制甘肃镇,有几个好处。

一、在甘肃屯重兵,能牵制北元兵力,使之无法在京师附近投入过多兵力,保证京师安全。

二、守住甘肃镇,就能在北元和西域、青藏高原进行不利于明朝的交往中,插一根钉子。形势有点类似西汉的河西走廊钳制匈奴、西域,如果让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就将彻底断绝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关于这一点,北有深刻的体会,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北宋陷入巨大的战略被动。

三、甘肃镇是整个陕西省(当时陕西非常大)的西线门户。如果丢掉甘肃镇,敌军就可以沿着祁连山东下,陕西的西线将无险可守。陕西丢了,接下来就要丢山西。即使守住山西,也必须在山西投入重兵,这势必影响京师的战略安全。即使敌军不进攻山西,转而越秦岭进攻四川,后果同样是明朝无法接受的。这等于让明朝丢掉了一半的江山,敌军在陕西、四川一带建立反明的前哨,那明朝还是明朝吗?

四、明朝非常重视在西域的经营,包括对更遥远的欧洲的联系。只要守住甘肃镇,就能保证明朝与西域、欧洲的陆地联系。除了经商贸易,还可以在外交上有助于孤立北元。有一点非常重要,明朝用于军事的马匹,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与西域的交易,以茶易马。北元以骑兵为主,如果明朝没有强大的骑兵,是根本打不过北元骑兵的。

朱元璋知道其中利害,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西安行都卫成立,当时只管三卫。1375年,西安行都卫升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简称陕指)。朱元璋撤过一次陕指,但在1379年又复立。只不过此时的陕指治所放在了庄浪卫,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永登。永登的地理位置太偏东,不利于朝廷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到了1393年,陕指的治所迁到了河西走廊中部的甘州,即掖市。张掖就成了甘肃镇驻地,也可以称为甘肃“省”的“省会”。

甘肃镇设卫、所共15个。从西往东依次是:肃州卫,镇夷所,高台所,甘肃五卫(甘肃镇),山丹卫,永昌卫与西宁卫南北并列,凉州卫,碾伯所,庄浪卫。这些卫、所基本上一个挨一个排列,一旦有敌情,一字长蛇的布局,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甘肃镇的安全。而卫、所的总部也基都紧挨着长城城墙南面,敌情若至,各卫、所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军事反应。

朱元璋有一点非常厉害。甘肃镇还不是明朝最西的军事重镇,甘肃镇之西,还有(嘉峪关)关西7卫,也就是哈密卫、赤斤卫、罕东卫等七处。关西7卫从西翼保卫了甘肃镇的安全,平时可以与甘肃镇互为犄角,以御诸边。即使退一万步讲,关外7卫全丢了,只要守住甘肃镇,明朝西线无忧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西汉皇帝很少有庙号,为何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庙号制度,最早起源于商朝时期,但是在此之后却一直都被废止,直到汉朝才又重新拿出来使用,现如今我们提到皇帝的时候,比如唐太宗、明成祖等,都是皇帝的庙号。庙号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用法,不能随便加,但也不是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因为很多都是后世子孙追尊、改谥造成的。但是西汉时期的皇帝当中,却只有四个皇帝有庙

  • 玄奘取经,为什么他能听得懂外国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西游记》已经是家喻户晓了,这部长长的长篇小说也是根据古代真人真事改编而来,唐朝玄奘法师西去取经,但他当然没有那么多神奇的经历,也没有什么通关文牒,当时的他完全属于“偷渡”了。不过在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语言。别说是古代了,就算是有普通话的现代,很多地方还是只说方言,而玄

  • 长平之战赵国一共有多少兵力?为什么被坑杀45万大军赵国还没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军被秦军歼灭了45万兵力,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在损失如此巨大的情况下,赵国竟然还没被灭亡,当时赵国总兵力究竟有多少呢?实际上当时赵国也就剩一口气了,但秦军这个时候却选择了撤退,并没有一鼓作气拿下赵国,这就有点奇怪了。其实秦国虽然赢了,但自身损失也非常惨重,死伤超过了30万,长平之战离秦国较

  • 如果蜀汉统一全国,那算不算是汉朝的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王莽代汉自立,建立起了新朝,但是没多久就被“位面之子”刘秀给推翻重建了,国号还是汉,史称东汉。但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其中就有一个“汉”,史称蜀汉。只是可惜,最后赢得天下的不是他们中间的任何一家,而是晋朝司马家。那么,如果说,不考

  •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东吴为什么不配合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北伐,看上去是一种无尽的消耗,因为蜀汉兵力确实比不过曹魏,就算有过几次胜利,最终还是没办法达成诸葛亮刘备心中的理想。但是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似乎又只有坚持北伐,蜀汉才有一线生机。而东吴那边,为什么他们既然已经与蜀汉交好,成为盟友,但是当蜀汉北伐的时候他们又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去帮助蜀汉共同灭掉

  • 曹操的正室丁夫人,为什么被曹操赶回娘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一生,也不止有一个夫人,而他最重视的长子曹昂,就是正室丁夫人所生,但是后来曹昂战死,曹操的继承人问题一度困扰了他很久。但是比起这个问题,丁夫人知道自己的儿子死了,她又是怎么表现的呢?丁夫人其实也是一个厉害的人,虽然史书上对她没有太多记载,让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她的行为上来看,倒也是一个很值得敬佩

  • 刘邦为什么要定都长安而不是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在击败项羽后,便可以一心建立自己的朝代了。期初刘邦在选择都城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洛阳还有一个是长安。洛阳是东周的都城,而且离刘邦的老家沛丰邑中阳里比较近,刘邦有很多手下也支持定都洛阳。但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长安呢?当时刘邦有位手下对他说了一句话,“如果主公想要控制天下,并且立于不败之

  • 武则天为何禁止民间吃肉,她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时期,曾经颁布过一些现在看来让人有些难以接受的禁令,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禁止人们屠宰、吃肉。肉食是人们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食物,就算平常时候吃的不多,但终究还是太过为难人了。那武则天为什么要下这样一道命令,禁止人们吃肉是何用意?民间又是如何对待这道禁令?曾经还是有耐不住的官员偷偷吃了肉,

  • 清朝休妻有哪些条件?一般凭借这七个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男性可以主动解除与妻子的婚约,也就是休妻。不过休妻也是有条件的,清朝男子想要休妻就必须凭借“七出”,也就是休妻的七条标准,只要妻子符合这其中一条便能休妻。实际上这种规定肯定是很荒谬而且不公平的,女性在一个家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压迫。在古代,一般家庭都是男方说了算,但也

  • 钟离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钟离春”想必很多人应该不认识这个人吧,话说这个人其实就是传说中的“钟无艳”了,对,就是那位被誉为是中国四大丑女之一的人,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钟离春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还有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一生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