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仁杰真实身份并不是神探,而是恢复李唐的功臣

狄仁杰真实身份并不是神探,而是恢复李唐的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18 更新时间:2024/1/19 18:17:19

很多影视作品,都喜欢把狄仁杰打造成一位唐朝时期的神探。实际上狄仁杰最拿手的并不是破案,他只是一位想要恢复李唐的政治家。狄仁杰以不畏权贵著称,升至宰相后,狄仁杰被诬告谋反,夺职下狱。营州之乱时,狄仁杰沉冤昭雪得到复用,六年后再度拜相并且力劝武则天复辟李显为太子,狄仁杰坚持举荐忠于唐朝的能人,以恢复李唐为己任。下面一起来看看,真正的狄仁杰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中国的名侦探有哪些?你可能会毫不思索的说出狄仁杰,包拯,宋慈等人的大名。

狄仁杰,在影视作品中以断案著称。他断案风格独到,善长推理,分析准确,可以说是断案如神,被称为犯罪分子的命中克星。但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史书记载,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时断了许多案件,而且无一冤案。然而大理寺丞这个职务相当于现代的高级法官。故而狄仁杰只做裁决宣判,并不是刑侦破案。

既然狄仁杰不是刑侦破案,为什么会在影视作品中以名侦探的身份出现呢?

这就要从一本书说起。它就是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所著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该书以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

这本小说在欧美很是畅销,至今已被译成十余种文字,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学生必读书目。

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中的“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特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

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但不是神探的狄仁杰一生又做了什么呢?

一、犯颜直谏

狄仁杰一生经历了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三朝,为官生涯主要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他是那时有名的谏臣,忠正耿直,很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

唐高宗开元三年,守卫昭陵的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和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不小心误砍了陵园的柏树,被人告发。唐高宗得知后,立即下令抓捕权善才和范怀义两人。

当时狄仁杰正担任大理寺丞,权善才和范怀义被押解大理寺后。狄仁杰依据《唐律疏议》,判处两人去官除名。

昭陵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园。唐高宗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两人。被关进大理寺后,唐高宗下旨处死两人。大理寺没人敢违背皇上的旨意,准备奉旨行事。

就在这时,狄仁杰连忙上表,说道:“我遵照法律来办案,怎么能因为几棵树就杀掉两位大臣呢?按照大唐律法,他两所犯的罪就应去官除名,您的这个诏命我不能照办!”

唐高宗看了狄仁杰的上表后,非常不高兴,他派人把狄仁杰宣进宫中,对狄仁杰说道:“权善才二人胆敢砍伐皇陵的柏树,这分明是存心置我于不孝之地,这二人必须处死。”

怎知狄仁杰依旧不依不饶,表示自己作为大理寺丞,不愿做有违律法之事。朝堂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唐高宗勃然大怒,说道:“权善才二人如此胆大妄为,连皇陵的树都敢砍,这样的大不敬,我怎能容他。这两个人必须处死,你不必多说。”

狄仁杰道:我听说在君主面前说真话,从古到今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我虽然愚昧,看法却有所不同。我认为,谏臣能不能顺利完成使命,关键是看君主。

在夏商纣那样的昏君执政时期,想做谏臣自然不容易。可一旦遇上了舜那样的清明之世,谏臣可就走运了。

我今天胆敢在皇上您的面前大胆进谏,不用担心你龙颜不悦,就是因为当今天下清平,我遇上了尧舜一样的贤君。

所以我今天不论说什么,说的对与不对,都不会像比干那样遭到杀身之祸。”

狄仁杰把唐高宗比作尧舜一样的明君,这让满腔怒火的高宗不得不压下火气,朝堂上的气氛得到了缓和,权善才和范怀义因此免于一死。

二、爱民如子

公元696年,契丹反叛大周,武则天派去的官兵征讨不利,导致河北震动,魏州告急。

魏州刺史独孤思庄害怕契丹军兵临城下,便把附近村庄的百姓都赶往城中,强迫他们上城防守。

武则天得知此消息后,立即调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狄仁杰认为契丹与大周不可能打持久战,所以魏州不能自乱阵脚,必须稳定人心。

狄仁杰到任后,对百姓说:“契丹贼军距离魏州城还远着呢,大家该种地的还是回家种地,万一契丹人打进来,我自有办法抵挡,不劳百姓们为之操心劳力。”

百姓们回去后,狄仁杰积极设防,果然,契丹人不敢贸然打魏州的主意。

直到第二年六月份战争全面结束,战火都没有烧到魏州。河北的其他几个州遭到重创,唯独魏州得以保全。老百姓对狄仁杰爱戴有加。

不久后,武则天将狄仁杰调离魏州。

消息传开后,魏州百姓都恳求皇上把狄仁杰留在魏州。由于狄仁杰要处理战后事宜,不得不离开魏州。狄仁杰离开后,魏州百姓特地为狄仁杰立了生祠,天天供养。

酷吏案后,狄仁杰被贬彭泽县令,他刚一到任,就赶上彭泽县闹饥荒。

狄仁杰顾不得刚刚被贬的影响,上谏武则天免除彭泽县和附近几个受灾县的赋税,并且积极组织百姓采取各种方法自救。

他与百姓同患难,共甘苦,最终彭泽县顺利度过了这次灾荒。狄仁杰因此深受彭泽百姓爱戴。彭泽百姓还为狄仁杰立了生祠。

在狄仁杰的为官生涯中,他每到一处,都会把地方治理的有声有色。他关心民生疾苦,体恤百姓生活多艰,对老百姓始终满怀仁慈和关爱之情,被百姓称为爱民如子的大清官。

三、心系李唐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唐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临朝称制。

第二年,武则天将中宗废为庐陵王,立唐睿宗李旦继位。但是睿宗只是武则天的傀儡,从这个时候开始,历史进入了武则天统治的新时期。

而临朝称制已经满足不了武则天的权利欲望,她需要的是名副其实的皇帝宝座。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这场政权更替不仅引发朝堂沸腾,也使众多李唐旧臣被降职问罪。

狄仁杰作为唐高宗时期提拔起来的旧臣,却在武周时深受武则天重用,一时间,成为了众人冷嘲热讽的对象,其中也包括他的家人。

但他始终不为非议所动,也不被权势诱惑,为恢复李唐王朝寻找着峰回路转的时机。

武则天的政才当时无出其右,众臣心里都很清楚。但是,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不断有人起兵反武。

在狄仁杰的心里,战争只会让老百姓流离失所。所以他不苟同像徐敬业,李贞等起兵反武的李唐旧臣。

另外一方面,狄仁杰心里很清楚,武则天称帝不是偶然,也不是侥幸,而是多年的筹划经营才做到的。

所以一旦成势,便难与之争锋。而他能做的,就是为老百姓多做好事,尽量避免战争,见机行事。

晚年的武则天,在立嗣的问题上始终难以决断。她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做梦都想当储君。

可是,武则天心里很清楚,他两都德才不足。但如果立李氏子嗣,武周江山将不复存在。

武则天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此时的狄仁杰感觉到时机已到,他不顾性命安危,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直言进谏。

有一天,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鹦鹉,羽毛丰满,但是两只翅膀都折断了。醒来后很是不安。

第二天上朝,武则天问众大臣这个梦是何征兆?大臣们怕说错话,都不敢言。

这时狄仁杰站了出来,他说道:“皇上姓武,这鹦鹉自然是指陛下您,鹦鹉的两只翅膀都被折断,这是指皇上的两个儿子庐陵王和相王。如果您能起用他们,那么鹦鹉不就两翅齐全了。”

狄仁杰刚说完,朝堂的气氛立马紧张起来,武则天的脸色很是难看,但她什么话也没说。此后,狄仁杰多次以母子恩情为由进谏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

公元699年,武则天将庐陵王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

狄仁杰用和平的方式匡扶李唐江山,可以说,他是李唐江山的功臣,同时他也是老百姓心目当中的清官。中宗返正后,追赠狄仁杰司空;睿宗继位后追封梁国公。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慈溪太后为何独宠李莲英?李莲英是慈溪不能离开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李莲英是清朝末期最有权势的宦官,作为陪伴慈溪太后五十三年的人,李莲英成了慈禧晚年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为什么慈禧太后会独宠李莲英呢?慈禧是一位对权利有着极强欲望的人,为了稳固自己手中的权利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李莲英在慈禧身边好像成了慈禧唯一能够信任和倾诉的对象。哪怕后来李莲英成为太监总管,他也没有离开过

  • 孙权称帝后为什么只追谥孙坚为帝,而不追谥孙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自立称帝后,追谥自己的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但他并没有追谥同样对东吴做出巨大贡献的孙策为帝,而是只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虽然孙坚也是东吴奠基者之一,但真正割据江东一带,建立东吴政权的人是孙策才对,而且没有孙策让孙权接替自己的这一决定,也就没有此后的孙权。不过孙权也不是狭隘之

  • 历史上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太史慈这个人,相信大家都非常的耳熟了。太史慈可以算的上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一大猛将了,由于在三国时期关于吴国的战事不是很多,所以太史慈在三国当中我们也不是特别了解的,也不是很出名,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存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下太史慈这个人吧,看看太史慈最后是怎么死的。说到太史慈的死亡

  • 太史慈如此厉害为何却不在江东十二虎臣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时期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以及赵云,这是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将其五人共同列为一传,所以被后世称为“五虎上将”。在曹魏阵营里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被陈寿称为“五子良将”。那么孙权呢?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

  • 地痞流氓出生的甘宁为何能够横行三国战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当中最讲义气的人,肯定很多小伙伴们就会想到关羽了。在三国的历史当中,关于也确确实实是一个重义气的人,面对曹操的各种糖衣炮弹,根本就不会受到影响。他为了刘备,接受了曹操所赐予的赤兔马,就是为了得知刘备的消息,想要更早的回到刘备的身边。然而其实在三国当中,除了关于非常讲义气之外还有一个人也非常的

  • 张辽与甘宁有着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猛将甘宁,表字为兴霸,是当年孙权手底下的一员猛将,骁勇善战,无疑非常高强,而且还十分有谋略。曾经还协助孙权击败了刘表的属下黄祖。也与周瑜、鲁肃、吕蒙等在一起取得过很多次胜利。再看看张辽,原来是吕布手底下的大将,后来归顺了曹操,也是为曹操打江山的重将,在三国之中声名显著。他一生跟随曹操取得过数次胜

  • 甘宁与凌统有着什么深仇大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甘宁,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猛将。甘宁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没什么好名声了,好游侠,属于江洋大盗。当时自己笼络了一帮子人,到处为非作歹,杀人越货,据说那个时候甘宁喜欢穿着一身的时装,而且一定会带着一个铃铛。后来甘宁投靠了刘表,成为了刘表手底下的一员大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甘宁就与凌

  • 津渊美智子和重松金子到谁是蒋纬国的生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津渊美智子和重松金子其实这两个人经常性的拿到一起说,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因为话说他们两个都是蒋纬国的生母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只是说他们两个分不清楚到底谁才是蒋纬国的生母了,所以这个津渊美智子和重松金子到谁是蒋纬国的生母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蒋纬国

  • 为何周泰二十合就杀了沙摩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为了给自己的二弟关羽报仇,举兵讨伐吴国,当时蛮王沙摩柯率领军队协助刘备作战。在与吴国的交战当中,甘宁看见了沙摩柯却不敢贸然交战,上马直接准备逃走。然而沙摩柯却是一箭将甘宁给射死了。后来刘备兵败了,沙摩柯逃走了,在途中碰到了周泰,在于周泰打斗20余合的时候被周泰杀死了。那么周泰为何

  • 孙权手底下的猛将有哪些?吕蒙只能排第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的影像当中,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的猛将是最多的,貌似动物好像是一直都被忽视了一样。然而事实上东吴真的有那么弱吗?能够与曹魏和蜀汉肩并肩的存在,绝对非等闲之辈,而且东吴也是三国之中最后被灭掉的国家,很显然没那么简单。只不过发生在东吴地区的战事不是很多而已,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记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