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经常打败仗,为什么总能绝地求生

刘备经常打败仗,为什么总能绝地求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29 更新时间:2024/2/7 15:43:32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两部书尽管一部是小说,一部是历史,但是即便是小说也还是有很多符合历史的地方,尤其是在刘备身上。刘备在正史当中的形象并不同于小说当中,但是有一点却没有变化,那就是刘备经常打败仗,但是尽管如此,每次却也能够像是开了挂一样的绝处逢生,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刘备就能够做到这样类似于小说情节的事情?

1.打不死的创业者

23岁那年,刘备离开家乡,立志要像先祖刘邦一样,闯出一番事业。不过,对比其他势力,刘备50岁以前的经历基本上用两个关键词就说完了,一个叫“屡败”,一个叫“投奔”。

30岁,依附公孙瓒的刘备,被袁绍打败,投奔徐州牧陶谦

35岁,被吕布偷袭,全家老小被俘,反过来依附吕布;

37岁,再次被吕布打败,投奔曹操;

39岁,被曹操打败,关羽被擒,投奔袁绍;

40岁,官渡之战袁绍战败,投奔刘表;

47岁,曹操占领荆州,刘备在当阳大败,差点连儿子都丢了……

直到50岁时来运转之前,刘备的地盘不过是江东七郡中的五郡,其中的南郡还是借来的。

三国的英雄里,被打败后再重新振作的,很多;但二十年如一日的一次次惨败,每次都是只剩下几十条人马,常常连老婆孩子都丢了的“英雄”,就刘备这一个。

不过,如果跳出这段历史,把刘备想象成一个“创业者”,这个失败率一点都不奇怪,Funders andFounders发布的调查显示,创业者第一次创业成功率只有12%,第二次是20%,第三次是30%……

刘备之所以也名列“N次创业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先天不足”。“煮酒论英雄”里提及的曹操、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张绣张鲁韩遂……,都是有背景的创业者,要么一起家就自带地盘,要么有大把的社会关系。

而刘备呢?平头百姓一个,编草席为生,他的“皇室血脉”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社会资源,是真正的白手起家。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朝中无人,再拼命也没用。刘备23岁拉起了一帮人马,但直到30岁的七年间,都毫无存在感。

先天不足也就罢了,此后20年间遭遇的一连串败仗,难免让人觉得刘备的能力也有问题。

有人说,失败不能说明什么,刘邦不也常常打败仗吗?差别大了,刘邦的历次失败,都能保住人马和地盘,在战略是成功的。反观刘备这二十年,基本没有什么战略,被A打,就投奔B,被B打,再投奔C,吕布、曹操、袁绍、袁术,个个都当过他的盟友,也当过他的敌人。直到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后,才定下了“联吴抗曹,横跨荆益”这样一个几十年不变的长期战略。

这就引发了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刘备打了败仗之后,很快就能恢复过来?第二、为什么刘备这样明显的“枭雄”,每次都会有人收留他?第三、为什么刘备这样的“常败主公”,关张赵三人始终追随他,还不断有人投奔他?事实上,这正是古今创业者们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

2.刘备的“护身符”

按照刘备后来的战绩,他应该在前几集就“领便当”才对,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机会,却是在一次失败的出兵中成功地救了一个人,这个人,今天家喻户晓,当时也是仁义与道德的化身,“孔融让梨”的那个孔融。

孔融被黄巾军围困,派人求援,神使神差地找到了镇守平原县的刘备,虽然背后就是袁绍的威胁,他还是派出了大部分兵马去救孔融。

从军事上来说,行动完全失败,刘备救了人,却丢了自己的根据地,但从政治上来说,此举却让名不见经传的刘备成为乱世的清流,军阀中的“仁义之师”。徐州牧陶送给他一支人马和一块叫“小沛”的地盘,邀请他共拒曹操。后来,索性把整个徐州送给了他。

虽然在这个“有枪就当草头王”的时代,“仁义”两字无异于“找死”的代名词,但对于刘备而言,至少带来了两个好处:

第一、成为刘备最好的“护身符”。刘备第二次被吕布打败之后,转头就投奔曹操去了,曹操手下有人主张“及早除之”,理由是刘备“有雄才而得众心,终究不会甘居人下”。不过,曹操不傻,以刘备的名气,与其杀了他,还不如把他“养”起来,人是没法儿用的,但至少不能成为自己的对手吧。

所以刘备这样明显的“枭雄”,每次都会有人收留他,正是因为既不能杀,也不能放,只能养着。同样是惨败,吕布送了命、袁术、袁绍都送了命,只有刘备保住革命的本钱。乱局之中,多一条命至少相当于五次机会。

第二、让刘备成为一个值得追随的人.无论三国的,还是今天,一个人都是干不成大事的,必须是一帮厉害的人聚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作用,聚合起来成就大业。

所以每一个想建立一番功业的人,都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创业,一个是追随别人,前者的目标是吸引后者,后者的目标是“跟对人”,这就让创业成了一个生态链。在这个生态链上,核心是创业者,围绕创业者的,有合伙人,有投资人,有喜欢创业公司氛围的员工。

有很多牛人创业失败,因为“创业生态链”上的追随者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而很多能力一般的创业者,善于拉拢一帮人一起干活,反而能成功。总有人说,善于用人是创业者最重要的品质,但问题是在创业早期,你如何让别人相信你呢?

创业者好像“生态链”中的一个旗手,要么让别人看到自己身边已经有了一群厉害的人,要么让别人相信自己日后会找到更多厉害的人。刘备就是后者,而“仁义”就是这个金字招牌。不过,金字招牌只能吸引人才,想要留得住人,还要有人格魅力。

3.刘备的人格魅力

除了这个“仁义”的名声之外,刘备还应该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最好的例子就是赵云的加盟。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人,后来刘备以缺少骑兵将领为由,向公孙瓒借用赵云。这一借,就让做赵云成了刘备的终身粉丝。

赵云后来因为兄长去世而返乡,再次出山已是七年后,正是刘备依附袁绍的最落泊的时候,赵云仍然选择了看上去最没有希望的刘备。赵云后来的战功远超过张飞,可无论是官位还是封爵,始终被压着一头,但他基本上没有任何怨言,这不得不说是刘备的人格魅力所在。

刘备的人格魅力,不光是对于将领而言。他每次被人打败,都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连妻妾孩子都丢了。但神奇的是,只要他能够安定下来,过了一阵子,被打散的士兵又陆陆续续地回到他的身边。

这个特点对于刘备的东山再起,有很大的作用。招募兵勇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刘备又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兵力能快速回血,等于又续了一次命。很明显,刘备在当时的人看来,就是这样一个创业者:

首先,他的名气不小;其次,他明显是一条道走到黑,不会中途放弃;再次,有牛人肯在他身上下注;最后,这个人对手下确实很够意思。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刘备将忠兵勇,又为什么老是打败仗呢?

4.佛系创业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刘备手下,关张赵,加麋竺孙乾简雍的组合,从徐州开始成形,一直到夺取荆州四郡,中途除了多了一个诸葛亮之外,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这十几年始终没有新鲜血液加入呢?

先总结三国时代军阀的“发家轨迹”:先以武力控制一个地盘,再在这个地盘里招募军队,并以赋税养兵,同时寻找谋士武将。再通过战争抢占更大的地盘,一方面可以征收更多的赋税养更多的兵,另一方面也给手下的文臣将武以更大的晋升空间,还有更多的资本广纳天下人才。

势力扩张中,“地、兵、将”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发展,少一个都不行。而这三者中,地盘又是一个先行条件。刘备的问题在于,起兵之初,三个人都缺乏军事经验,没有把“稳定的根据地”看成头等大事,出兵太草率,先丢平原、再丢徐州(同样的问题后来又导致关羽失荆州)。

刘备的一次次失败,表面上看是兵力不足。其实不是没有募兵的能力,而是没有养兵的地盘和赋税来源。而兵力不足又导致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人才的瓶颈,关、张、赵都是铁打的营盘,其他将领自然没有出头的机会。

这也是创业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团队的“老人”明显无法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但苦于业务收入增长缓慢,不足以支持新鲜血液的加入,就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刘备还不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好好的徐州,上万人马,却因为张飞的一个低级失误,丢了,从此没了立足之地。张飞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却没有任何责罚。

刘备“宽容大度”的性格让他成为一个典型“佛系创业者”:打到哪儿算哪儿,被谁打败就投奔另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罩着”兄弟们,有酒有肉一起吃喝,有苦有难一起顶着。直到那一天,刘备忽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一个近五十岁的“中年肥肉男”了。

5.为什么刘备是三国中最厉害的创业者?

这一天,刘备正在陪刘表和一帮闲人胡吹天下大势,刘备大概多灌了几口黄汤,上厕所时发现大腿上长出了肥肉,才意识到自己好几年不骑马打仗了,而所谓的建功立业,“龘”还没一点呢,不由悲从中来,痛哭一场。

再佛系的人,也有被惊醒的一天。此时的刘备,终于要直面自己最大的弱点——缺乏人才,尤其是谋士。这才有了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才有了隆中对的长期发展战略。

更重要的是,在依附刘表的七年里,刘备跳出了“地、兵、将”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在荆州埋下了无数暗线,等到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刘备收获的不仅仅是荆州四郡,还有黄忠、魏延、杨仪,蒋琬,费祎等“荆州系”的核心班底,和“元老派”一起,成为日后夺取益州、汉中的重要资本。

说到这,就可以谈一谈一直留到现在再讲的主题——为什么刘备是三国中最厉害的创业者?

假想一下,如果你大学毕业开始创业,二十多年间,每两年经历一次财务危机,每五年次倒闭一家公司,从京漂到深漂,房子被抵押拍卖,车是朋友闲置的破车,老婆没享过你一天福,你没问过孩子一次功课,十几年的兄弟拿着一大把正在变成废纸的期权却没有一句怨言……,虽然江湖人人敬重你一声“刘总”,但心知肚明,所谓的创业梦,正一点点变得渺茫。

更可怕的是,你并非没有退路,凭你的资源和人脉,放弃创业,到老对手那里领一份年薪几十万的顾问闲职,轻松实现中产阶级的生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试问,如果你是这个近50岁的胖子,你还会在坚持创业,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陆逊和司马懿为什么会被困在诸葛亮的八卦阵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八卦阵”,一听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具有神秘色彩的“阵法”,而阵法讲究的就是用一个以特定规律办法建设而成的局面,去困住制服自己的对手,如果对手对于这个阵法一点也不了解的话,那自然就没有破解的办法,但是一旦找到了对付阵法的办法,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但是为什么

  • 元朝时期中国的国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元朝其实大家也知道的,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闪耀的一个朝代,虽然是金人掌控政权,但是毕竟是历史,最近也有不少的人问了,在元朝时期,当时的中国应该叫什么呢?国名是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元朝时期中国国名判定,我认为在当时,它不叫中国,而妥帖有和蒙古元素掺杂在里面,因为在蒙元时期,那

  • 宰相刘罗锅真的是宰相吗,刘罗锅的父亲才是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宰相刘罗锅》是一部很多人都很喜爱的电视剧,对于剧中主角“刘罗锅”自然也是很熟悉,他身为一朝宰相,自然会是权力很大,而且与恶势力斗智斗勇。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刘罗锅的原型,刘墉,并不是什么宰相,真正能够被称为“宰相”的,是他的父亲刘统勋,虽然他不叫&

  • 明朝时期东厂是如何成立的?又是怎样衰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统治时期,在皇室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三个机构,那就是东厂、西厂以及锦衣卫了。其中东厂与西厂全部都是由太监所组成的,他们的存在主要就是为了伺候皇帝以及皇帝的家眷与后宫了。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太监们为何都要被阉割的原因了。那么当年东厂是在什么样子的情况下成立的呢?后来又是如何衰亡的呢?现在

  • 蒙古人为什么要杀光金国皇室而善待宋朝皇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蒙古人和金国其实小编一直觉得他们都不是善类,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小编看得十分的尴尬,话说在宋朝时期,这个蒙古人其实是把金国的皇室都杀光了的,但是对宋朝的皇帝竟然是善待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蒙古灭金之

  • 为什么元朝没有剃发易服,清朝为什么要剃发易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剃发易服”,对于整个汉民族的服饰文化传承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原本流传了数千年的服饰文化就这样被迫截断,以至于现如今太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民族该有的样子。而清朝时期有剃发易服,造成了这样严重的后果,但是在清朝之前,还有另外一个同样是非汉人统治的元朝,但为什么元朝就没有

  • 马良是马氏五常中最良的,为何没有指出刘备连营八百里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马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而且是以聪明著称的,话说马良在刘备手下做事的时候也混得风生水起的,但是这么聪明的马良最后却没有看出或者说指出刘备连营八百里的错误,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马良是襄

  • 岳飞真的杀了自己舅舅吗,是不是有人在黑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经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而在这些“书”中,史书也还是应该包括在内的。而就是在一部史学名著当中,就记载有这样一件事情,宋朝时期的名将岳飞,竟然杀死了自己的亲舅舅,不仅杀了他,还将他挖心,听上去实在是残忍至极。而且,书里面说的还有板有眼,但是这与我们一向认知当中的岳飞是完全不

  • 岳飞杀舅挖心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小编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人说岳飞这个人竟然把他舅舅给杀了,而且还挖了心,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岳飞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吧,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其中的奥秘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岳武穆杀舅”的记载出自于内容

  • 历史上独孤伽罗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她才是杨坚称帝的推动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有两部以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为主角的影视剧火了,这才让很多观众了解到,原来杨坚能够立隋称帝,独孤伽罗在背后也是功不可没。那在历史上,独孤伽罗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呢?独孤伽罗是汉化的鲜卑人,也是三朝重臣独孤信的嫡女,这位独孤信在当时也是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其实独孤家的地位是在杨家之上的,独孤信愿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