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两江总督和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官职更高?

清朝两江总督和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官职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97 更新时间:2024/2/9 23:58:57

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南、江西三省军政,总督署设在南京。在清朝初期,江苏和安徽合并成江南省,所以才因江南和江西,被称两江总督。那总督和巡抚究竟是怎样关系,两者谁的官职更大一些呢?其实从头衔来看,我们很自然的便会认为总督是要大于巡抚的,总督是从一品,巡抚只是从二品。但在实际管辖中,两者会起到一个相互监督的作用,所以总督也并没有比巡抚高出多少。

两江总督所管辖的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在经济上对清廷的重要性,不需多言。尤其是江苏省,经济实力强劲。所辖的苏州府、松江府,所贡财赋比重,毫无争议的全国第一。江苏的漕粮,占全国50%,田赋占30%,这还没有算利润更大的盐政。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在江苏,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谁的话语权更大?

首先要澄清一个历史误解。很多人以为总督自然要比巡抚级别高,这个没错。加兵部尚书衔的两江总督是从一品,不加也是正二品。加了兵部侍郎衔的江苏巡抚,也只是正二品。但是,同一区域的总督和巡抚并非上下级关系,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所分管的领域。

两江总督,侧重于军事。

江南省(江苏、安徽)是从明朝的南直隶转变而来的,自古就是天下兵家必争之重镇,要不是南明昏聩无能,凭借江南之势,守住半壁并非难事。清廷控制江南后,东南形势也不稳,反清势力只要攻下南京,江南很难保住。所以清廷必须派大员驻守南京,控制江南,为朝廷守东南半壁。

至于江西为什么划管两江总督管辖?看地图。

江西北部连接江南的安徽,东部连接浙江和福建,南部与广东接壤,西部连接湖北、湖南。换言之,如果把江南形容为一根木头,那江西就是一根钉在木头里的钉子。由两江总督控制江西军事,东震闽浙,南震广东,西震鄂湘。东南有什么事情,江西可以就近灭火。如果两江总督不管江西,东南有什么事的话,两江总督是鞭长莫及的。

而江苏巡抚,主管民政。

江苏田粮盐税,当天下之半,是朝廷的钱袋子。在两江总督已握重兵的情况下,再把江苏的财权给他,他就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万一此人有反心,有了枪杆子和钱袋子,谁还能制衡得了他?

所以,朝廷只让两江总督管江苏的军事,另设巡抚管江苏的经济民政。由于苏州府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重要性,江苏巡抚驻地并不在两江总督衙门所在的江宁(南京),而在苏州。

江苏巡抚衙门在苏州,可以很方便的管理苏州等各经济强府的事务,为朝廷筹集钱粮。另外,还有一个好处,总督和巡抚不驻在一城,少了很多矛盾。

全国有四例总督与巡抚同在一城的例子: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驻武昌(武汉),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驻广州,闽浙总督和福建巡抚驻福州,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驻昆明。以上四城,总督和巡抚没少因为权限的划分吵来吵去,暗中绊马腿、上眼药的事没少干。

像江苏这么重要的地方,总督和巡抚如果同城,双方肯定会互相算计,这将严重影响到清廷对江苏的控制。江苏要是乱了,大清的江山不说垮掉一半,垮掉三分之一,不是危言耸听。

打个不是特别恰当的比喻,两江总督有点像相声中的逗哏,略带些进攻性;江苏巡抚像捧哏,以性格温和的为主。如果两个人都是进攻性性格,那就有麻烦了。比如在雍正朝,两江总督史贻直,江苏巡抚尹继善,都是敢说话的。二人话不投机半句多,没少争吵。年轻的尹继善是雍正帝重点培养的新进大员,再加上他是满臣,雍正帝调走了史贻直。

比史贻直和尹继善更为极端的例子,是康熙朝的总督噶礼和巡抚张伯行互参案。二人几乎都是把对方往死里整,弄得江苏鸡飞狗跳,朝野轰动,把康熙帝气个半死。

朝廷在定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的人选时,一般会考虑到二人的性格差异。两只雄鸡式的人物,尽量不放在一起共事。如果派的巡抚性格略带进攻性,或是深受皇帝信用的,则在江苏,他的话语权略高于总督。总督知道他的背景,也会退避三舍。不过,对于江苏官员的任免,还是以两江总督的意见为主。他定好了调子,江苏巡抚附和就行。

江苏巡抚所驻的苏州,与江宁有点距离,又不是很远。双方有事也方便沟通,还互不干涉对方的事务。同时,总督驻江宁,巡抚驻苏州,一个侧重军事,一个侧重经济民政,双方的势力不相上下,可以起到互相监视的作用。

比如钱粮,按说是以江苏巡抚的意见为主。比如清军剿灭了太平军,收复江苏,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认为应该减免江苏士民的赋税,以争取民心。建议是好的,这事却不是李鸿章一个人说得算的。两江总督虽主管军事,这样的大事,不经过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同意,李鸿章连把减免钱粮的折子递给朝廷的权力都没有。只不过此事属于民政,两江总督还是会尊重江苏巡抚的意见,一般不会在这事上给江苏巡抚添乱。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说马谡不可大用?刘备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重用马谡,对于这件事,其实就已经能看得出来,诸葛亮其实是一个不太能识人的人,他看人的本事不如刘备。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导致北伐失败,但是在此之前,刘备临死前,曾经叮嘱过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结果诸葛亮没听,还是用了马谡,导致最终的失败。那刘备究竟为何要说这句话,难道在他死前就已经预料到,马

  • 秦孝文王苦等15年仅在位3天,秦孝文王死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孝文王嬴柱是秦国第35位国君,秦孝文王的爷爷是秦惠文王、父亲是秦昭襄王、孙子是秦始皇,个个都是战国响当当的人物。但秦孝文王的成就和名气就没办法跟他的长辈还有子孙相比了,因为他仅仅在位3天便去世,是秦国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秦孝文王苦等15年,结果得来一个这样的结果。其实秦孝文王继位时已经52岁,这在

  • 明朝皇帝几十年都不上朝,国家为什么没有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最不缺的就是奇葩的皇帝,其中有两个可以说比所有的皇帝都要“不负责任”,那就是嘉靖和万历、嘉靖万历都是明朝不上朝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奇葩皇帝,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数十年不上朝。但是尽管如此,明朝的政局居然就没有落入到他人手里,不得不说这一点是相当厉害的。那既然如此

  • 朱灵实力如何?他为什么不讨曹操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灵这个人其实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非常的少见的,但是在正史《三国志》上却十分的常见,所以很多人问了,这个朱灵感觉应该还是比较有实力的,但是曹操好像非常讨厌这个人,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朱灵可以讲是比较倒霉的将领,均忠心,能力,功绩丝

  • 黄巢子侄都有谁,为何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黄巢是晚唐黄巢起义的首领,此人颇有军事指挥能力。黄巢出生于盐商家庭,善骑射,精通笔墨,鲜有诗文才情。此人为人正直,但野心勃勃。公元875年,黄巢参加了王仙芝的农民起义的队伍当中。881年,黄巢屠杀唐宗室,并且称帝建立国号为大齐!黄巢的这次起义也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盛大的农民起义之一,同时也是唐朝历史上规

  • 张居正死后为什么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张居正,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很少见的政务奇才。在张居正的治理下,大明王朝可以说是重新焕发,国力是蒸蒸日上,生机勃勃。但是让很多人疑惑的是,在张居正去世之后,朝廷却抄了张居正的家。那么朝廷为何要抄张居正的家呢?事实上导致抄家之灾也是历史必然现象,而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这些:1、出身

  • 霍光为什么选刘询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古代的权臣来说,拥有一个傀儡皇帝是最好的事情,权臣和皇帝就像两只老虎,毕竟一山不容二虎,皇帝的权力大了,那么对臣子就不会放权,而如果臣子的权力太大,对皇位就是一个威胁。汉朝时期的霍光就是一个著名的权臣的例子,他先选了刘贺,但是又把他废了,再选了刘询,自然是看中他在朝中没有根基,却没想到选了个雄主

  • 武则天和面首有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有不少很有身份地位的女子都有自己的面首,也就是男宠,历史上最以面首出名的是山阴公主刘楚玉,但有面首的不止她一个人,著名的女皇武则天也有面首,而且还有不少人想要当女皇的面首,为的自然是飞黄腾达。而武则天一生,现实李世民的妃子,后来是李治的皇后,又成了女皇有面首,但为什么只和李治有孩子,武则天和

  • 崇祯比朱元璋差在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和朱元璋,一个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另一个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朝从朱元璋到崇祯,也是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历史的,不过这两个皇帝,两人如果要比较起来的话,他们的能力相差到底在哪里?朱元璋能建立起明朝,但崇祯却无法挽救明朝,如果是朱元璋成了崇祯的话,他能够让明朝重振起来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为什么说慈禧害死了光绪和同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时期的风云人物,很多人对她的事迹都是非常了解,而慈禧胞妹的儿子光绪,还有她自己的儿子同治,都成为了皇帝,但对于这两位皇帝与慈禧之间的关系却众说纷纭,有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光绪和同治两人最终都是被慈禧害死的,历史上真的有这回事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