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前后秦军有哪些变化?秦国军队编制介绍

商鞅变法前后秦军有哪些变化?秦国军队编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39 更新时间:2024/1/16 20:56:57

商鞅变法使的秦国从战国七雄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军事力量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其中变法对于秦军当中的编制和奖励都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得秦国部队素质和战斗力会更强。到了秦始皇上位,依然延续了商鞅变法当中的内容,同时还推出了一些配合变法的措施,当秦始皇提出灭六国计划时,想必已经胸有成竹对于秦国的实力已经非常自信了。下面几位大家简单讲讲秦国部队当时的编制,一起来看看吧。

一,开宗明义,秦汉军事制度存在继承关系,但并不相同,过往人们平常所知的“秦军”信息,其实是前人研究者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根据汉代军事制度进行的反推,需要根据新见地下材料进行补充、更新认识。

二,商鞅变法时代的“秦军”,在《商君书·境内篇》中有明确的体现,但是过往的解读、复原基于“汉军”制度或“周礼”制度进行回溯,多有错漏,三解进行了重解,得出的结论是,此时的“秦军”,仍是一支“身份军队”。

系将军统邦尉,邦尉之下为“宫官诸令”+“兵种诸令”+“二五百主”+“邦司空”同级,各自统属不同兵员的“四军”,或者说四个军事梯队。

其军队的构成,从已知的信息来看,至少分为四个部分:

(1)“宫官诸令”(如郎中令、中大夫令)所统的“郎”、“大夫”,为车兵、骑士,是身份高贵、装备精良的贵族子弟军人,是配属的“特种兵”;

(2)“兵种诸令”(如发弩令、轻车令)所统的“中卒”,为武力精选的轻车士、强弩士,是战斗兵的主力中坚,比拟的是春秋时代的甲士;

(3)屯卒,为普遍发役的士兵,是战斗兵的辅助力量,比拟的是春秋时代的徒卒;

(4)徒,徒、校等,是邦司空管理下的刑徒、奴隶,负责辅助工作。

总而言之,此时的秦军,相对于春秋时代的“贵族军队”的唯一创新就是选拔“中卒”,实质上就是战国时代“魏武卒”的“省钱版本”。

三,秦始皇时代的“秦军”,根据《二年律令·秩律》和《史记》相关记载反推,继承了商鞅变法时代的兵种划分,却走向了普遍性的“发屯”,即大量编组野战军编制,其特点是:

(1)“宫官诸令”(如郎中令、中大夫令)地位上升,不再以“编制单位”参战,与卫士令、公车司马令等以“士”为身份要求的单位,构成宫殿门卫戍的多层防线;

(2)“兵种诸令”(如发弩令、轻车令)变成军政管理岗位,而不再是战场指挥岗位,也不再以“编制单位”参战;

(3)形成了没有战事时,以中尉(含车骑尉)、郡尉二系统维持京师和郡县的治安管理,并设置全套的军事职务以“储将”,“正卒”中有限数量的“在咸阳者”进入秦、皇帝私属,“散居各县的”则担任基层“吏卒”负责行政、治安,节约国家的平时养兵成本的“平时军事体制”,京师的卫尉系统,则成为平时“卫卒”轮值的唯一屯军(即野战军编制的防守部队);

(4)形成了有战事时,抽调“中卒”载传入军,快速搭起军队的骨干架子,辅以中尉和郡尉的普遍性动员“发屯”,在本辖区拉起起足额的百姓“屯卒”,填入“屯军”,成为战争主力炮灰的“战时军事体制”。

总而言之,此时的“秦军”,仍保留了“中卒”和“屯卒”的区别,在野战和屯卫编制中,战斗力中坚已经转化成“普遍徭役”,但仍只有“常备武职”而没有“常备军”。

带有“常备军”色彩的,只有卫尉—卫尉司马系统管理的“卫卒”,以及在北方上郡的屯兵以及南方的五岭之戍,但本质上都属于“临时”性质。

正是由于商鞅变法对于人民的管理原则是“原子化”和“分而治之”,所以,其对百姓的防备,是基于小规模甚至个体的反抗准备的(见《一篇章看尽“暴秦”的兴与亡》),而秦国扩张至统一,开始了大规模的“屯戍”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更恐怖的是其中包含着一部分本该被秦帝国纳入体制内,却被抛弃了的“临时军官”,比如屯长陈胜(见《从陈胜的出身看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当他感觉到自己辛苦赚来的爵位身份一文不值时,那些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就开始纷纷反叛,秦帝国基层的吏卒根本无从抵抗。

而这个故事向前一步的思考就是——商鞅所建立的根本不是什么“古典军国主义”制度,世界上哪有因为扩张胜利而崩溃的“军国主义”?他所塑造的,不过是一个专注于对内管理和压榨的“大监狱”罢了。

三解在《一本,二场政变,四个真相》一文中详细描述两场政变,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论证秦始皇父子因政变而兴,又因政变而亡的轮回宿命,而是为了以此为切口,讨论秦汉之际中央军,乃至整个军事制度的变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宇文泰为什么不把权利给儿子,而是给了宇文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宇文泰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真的厉害,所以最后他也还是很强大的,而且权利也大,但是最后大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宇文泰最后把权利给了宇文护了,没有给他的儿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历史上的宇文护虽然屠龙三条(魏恭帝、周孝闵帝、周明帝),被网友戏称史上第一屠龙手

  • 曹操的一生杀了两个不该杀的人,他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演义,据我所知很多的小伙伴们不怎么喜欢仁义之上的刘备,反而是更喜欢这个被称为奸雄的曹操。不过当然了,曹操的身上有着很多做大事人该拥有的品质,是一个杰出的领导者。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曹操身上确实也是有着很多的缺点的。就比如说曹操极其好色,而且很奇怪的是,他喜欢的都是有夫之妇。而且曹操这一生就和

  • 司马懿为了羞辱刘禅,在他墓穴中放了哪三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那个所谓的“扶不起来的阿斗”中的“打斗”。大家都知道一句成语乐不思蜀就是出自于刘禅的名下。他的父亲刘备应该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皇帝之一了,然而刘备是多么的勇猛,打下的江山却也被这个扶不起的打斗所葬送了。虽然他很软

  • 曹操7个女儿怎么都嫁给了汉献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曹操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枭雄,话说他也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一个人,自己不仅仅是喜欢别人老婆,而且自己的女儿他竟然全部给嫁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汉献帝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话说,曹操心挺大,为了自己的权利,不惜将自己所有的

  • 瓦岗寨的皇帝为什么是程咬金而不是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程咬金大家都知道第一感觉就是武功到挺强的,但是就是智谋方面感觉差很多,所以对于程咬金当了瓦岗寨皇帝这件事情很多网友有疑问,那么有的网友说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是绿林总瓢把子单雄信或者秦琼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程咬金当上皇帝是因缘巧合造成的,

  • 纣王有后人吗,他死后他的后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帝辛,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商纣王”,尽管在后世人眼中,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昏君,整天只知道饮酒作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但是这样的印象,恐怕更多也只是来源于取代商王朝的周朝的记叙吧。不过,帝辛身为一位君王,人品且不论,那他在当时是不是有自己的后人呢?帝辛的后人在他死后,

  • 黄帝是如何成仙的,黄帝问道广成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上古时期,两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的子孙,炎黄子孙,而一直以来有关黄帝的传说也非常多,包括他如何与蚩尤战斗,如何成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而在这些之外,还有一点同样也令很多人感到好奇,那就是,黄帝究竟是如何得道成仙的。黄帝成仙,这一点在很多神话中都有涉及,然而他原本只是人间的一个

  • 和亲公主那么多,为什么王昭君只是一个宫女却最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非常多的和亲公主,不过这些女子,虽然都有一个“公主”的头衔,但是很多并非原本就是公主,而是临时从其他地方选过来的,赐予一个公主的称号,送到别国去和亲的。这些女子的命运,是可以用“悲”来形容的,但同时也可以说她们的行为是“壮举&rdq

  • 刘据墓在哪,戾太子墓具体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据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人还是挺让人觉得可惜了,身为太子,但是枉死,问题是还是被奸臣所害,这就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了啊,虽然最后平反了,但是人去楼空了啊,大家也知道的,刘据最后是在皇城外面的,自杀而亡的,那么刘据死后被埋葬在什么地方呢?刘据墓在什么地方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刘

  • 刘据之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据其实大家也知道的他真的是好悲情的一位太子了,其实很早的时候他就已经展现了明君帝王的气质,可惜就可惜在最后竟然被奸人所害,最后无辜被冤死,其实他的死对于汉朝来说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很多人也说了假如刘据不死的话,西汉是否还可以继续延续百年呢?这个也是有说法的,刘据虽然死了,但是他也是有后代的,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