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不怕被人骂,但是为什么要杀了骂他的孔融

曹操不怕被人骂,但是为什么要杀了骂他的孔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64 更新时间:2024/1/18 20:31:11

在很多人眼中,曹操一向都是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他不担心天下人对他的看法,骂他的人很多,他也都不放在心上,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是在这众多骂他的人当中,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三四岁就懂得谦让的孔融。孔融长大之后经常和曹操对着干,但是曹操为什么对其他骂他的人都不在意,偏偏最终要杀了孔融?孔融究竟是因何而死?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是中国小朋友从小学习的好榜样,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四岁都知道礼仪谦让的孔融,后来竟因为“不遵超仪”等罪名被曹操处死,他到底死得冤不冤?

1.diss上司,孔融的“嘴贱”由来已久

孔融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是对上司总是出言不逊。

老曹要给儿子娶甄宓作媳妇,孔融杜撰了一个“武王伐纣后,将妲己赐给周公”的故事来讽刺。不懂就问的曹操还真以为有这出,问出处。孔融说:“这不就是您当下这情况嘛!”曹操这才反应过来,人家是在拐着弯儿地骂曹家父子。

孔融从小就富有机变,真的假的杜撰在一起,信手拈来。他十岁时去拜访当时名士李膺。李膺不轻易见客,除非是亲戚等推辞不过的人。于是孔融对看门人说自己是李膺的亲戚。见到李膺后,李很纳闷这是他哪门子亲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交。”李膺和众宾客觉得这么个小屁孩儿竟有如此想象力,太惊诧了!结果,太中大夫陈韪说孔融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怼他:“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搞得陈韪很没面子。

虽然孔融口嘴巴占了便宜,可也暴露了他的EQ缺陷。恃才傲物是很多有才之人常见的毛病,所以曾国藩总结人的失败原因无非是:懒惰、骄傲。

孔融成年后并未取得太大成就,还真有些应了陈韪的话。但如果孔融安分守己,也能守得一份平淡,当个幸福的人。可是他偏偏还有些才,而“才过德者不祥”,孔融最终遭到灭门之祸。

2.志大才疏,徒有“名士”躯壳

公元196年,袁谭率军攻击孔融。当时的孔融手下只有一百来人,战况万分火急。就在这关键时刻,孔融来了一出“名士秀”。

只见他端坐案前,执书高吟,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如果是耍诸葛亮骗敌的“空城计”,或者是为了和城池共存亡而保持的视死如归气概,那还都在情理之中。可是,孔融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敌人破城之际,孔融扔下书本和妻子儿女,开溜啦!成就了一个“孔跑跑”。可怜他的家人无辜送命。可见孔融这个人对事业、对家庭都是毫无担当。

从这之后孔融跑到曹操帐下当了一名谋士。但他“为人谋而不忠”,不是一心为主,而是开了怼上司的生涯,最终把自己“作死”。

曹操这样一个大政治家,做大事情的人,不会在一些言语、小节方面过多纠结计较。曹操也并非肚量狭窄不能容人,祢衡、张松都曾毫不留情面地骂过曹操,也没被杀,可是事情到了孔融就不同了,这是为什么?

3.无大局观,自身格局有限

东汉末年,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鉴于民生的立场,曹操推行“禁酒令”,为节省粮食,扼杀奢侈之风。所以他的禁酒令以“酒可亡国”为名颁布。

这下子可把名士孔融激恼了。孔融在当时舆论界是大V级的人物,具有一定话语权。

作为名士,标配必须有酒!无酒不风流!不风流不名士!于是,孔融把满腹牢骚写成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文中说,古来圣贤爱喝酒的多了去了,从上古帝一直往下数,谁谁、谁谁谁……都爱喝酒,不喝酒不圣人;不喝酒就做不成大事!“酒之为德久矣!”

曹操说酒能误事,夏、商纣都是酒徒。孔融怼他,那是因为女人丢了天下,难道你还要禁止人们结婚吗?你禁酒还不就是吝惜粮食?!

其实,能写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也是“酒迷”,但是他出于大局观颁发“禁酒令”,为的是节俭为民生之虑。可是贪恋“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孔融不具备曹操的格局,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强烈反对。

据说孔融曾对“父母子女关系”发表过一段惊世骇俗的言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意思是,孩子不过是父亲情欲之下的产物,是母亲体内暂时存放的物品而已,哪里有亲可言?这段话到底是不是孔融说的,不得而知。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代子孙,就他的生活环境、秉承的家教而言,这话应该不是他的言论,很可能是反对派捏造的。那么,曹操杀孔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4.政见不同,惨遭杀身之祸

曹操给孔融定的罪名有“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这些罪名里最严重的应该是“欲图不轨”。

当初孔融与曹操的关系还不错,也是经过一段“蜜月期”的。因为他们都有匡扶汉室的共同政治理想。可是没多久,孔融就发现曹操是“挟天子以令天下”,根本不是维护汉室,而是图谋自己的霸业。具有忠君思想的孔融则是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汉室,哪怕汉室已经无药可救。所以两人在政治立场上出现了无法弥补的罅隙。

杀孔融是曹操想而不一定就有机会做的事。所以,必须有一定客观机会或者一些外界因素让他痛下杀心。一旦萌生杀年,那么机会就会不远。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曹操根据霸业需要,必须扩大地盘,提出了以魏郡为中心,以冀州为依托,谋求封国建制。孔融“嘴贱”的毛病又来了,他说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在颍川、南阳、陈留、上党三海近郡,不封爵诸侯。这严重阻碍了曹操自立为王的野心,曹操必须铲除孔融这块绊脚石。

在对待刘表问题上,孔融为刘表开脱。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朝中有人主张讨伐,孔融却以为刘表虽然罪大,但考虑到国力,还是不要诛杀。这是为保持刘表势力来与老曹抗衡,曹操怎么会看不出来?

这些事情才是曹操真正要杀孔融的原因,而不是孔融平时对曹操说的那些冷嘲热讽的话。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孔融《临终诗》)。孔融的生命停止于五十五岁。可怜他那对不满十岁的小儿女,竟然看透了“覆巢之下无完卵”,安然去赴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脾斯麦号被击沉前的最后一夜是怎样的?一位幸存者的回忆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军舰,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会想到纳粹德国的脾斯麦号战列舰了。这艘战列舰完全的体现出了德国人的强大工业制造技术,愣是挨了好几百发炮弹才最终沉没的。但是大家有没有相关,在脾斯麦号战列舰被击沉的最后一个夜晚,船上的德国水手们是怎样渡过的呢?现在我们就跟着一位脾斯麦号上的幸存者冯.

  • 杨炯为什么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初唐的杨炯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话说他是初唐四杰啊,但是这个杨炯却非常的低调,话说他有说一句话叫“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些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题目所述原文出自《新唐书·;文艺传.上》

  • 南京大屠杀之后南京残存的市民是如何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南京大屠杀,这个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泪史,同时也是反映出了日本人的残暴与恶行。南京大屠杀造成了南京30万军民的死亡,那是南京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南京大屠杀结束后,残存的南京市民又是怎样继续生活的呢?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的,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在正常的印象下,南京大屠杀以后

  • 唐朝建立之后,帮助过李世民的徐茂公怎么不见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徐茂公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一个人,而且对于李世民来说就是一位副将,帮助过很多李世民,而且也十分的给力,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打唐朝建立以后,这个徐茂公就不见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这个李绩,

  • 诸葛亮犯过哪些错误?一生四错用人能力不及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在演义中几乎已经快成为神了,到了后期北伐才多了几分正常人的感觉。实际上,诸葛亮也就是一位普通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到完美无缺,肯定也会犯过错。有人说诸葛亮在蜀汉共有四错,分别是容错一人、信错一人、杀错一人和看错一人,那让诸葛亮犯错的四位人物究竟是谁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其实诸葛亮有才不假

  • 为什么“靖康之难”会让北宋突然倾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靖康之难”其实在历史上还是比较著名的,大家多多少少听说过,话说有的人说了,那就是这个“靖康之难”其实让北宋突然颠覆灭亡了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靖康之难为什么导致北宋灭亡,其中是有着多方面原因

  • 贾诩当太尉为何笑坏了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贾诩其实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的,话说被誉为是毒士贾诩,这样的人其实当一个太尉也还是比较的简单的,在我们看来也算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这件事情放在孙权那里就变得十分的可笑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晋司徒阙,武帝问其人于勖。答曰:

  • 明朝时期西厂是如何成立的?又是怎样衰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古代明朝时期皇帝身边的三大特殊组织,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了,这三个组织便是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了。说起东厂,那是当年明成祖朱棣夺取了自己亲侄子的皇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所创建的一个特殊组织。其主要目的就是当皇帝的间谍与刺客,将那些有反对朱棣之心的官臣在暗地里处死。那么关于西厂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西

  • 咸丰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年仅30便崩逝行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咸丰皇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手握实际统治权的清朝皇帝。不过咸丰皇帝只活了30岁,便崩逝行宫,清朝皇帝平均寿命有52岁,其中只有四位皇帝没能活过40,咸丰帝便是其中之一。那历史上,咸丰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关于这段历史,史书上的记载也十分模糊。咸丰帝是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的,当时咸丰帝吸食鸦片

  • 宋朝究竟是个怎样的朝代?应该如何评价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宋朝重文轻武,虽然在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外四面楚歌,经常要看邻国的脸色。有人觉得宋朝的成就被夸大了许多,也不能和汉朝、唐朝这样文武并进的朝代相比,那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宋朝呢?其实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没必要对宋朝那么苛刻,宋朝把中华文化推向了高峰,这点其他朝代都无法比拟。下面就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