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与司马懿都是奸雄,为什么曹操比司马懿名声好

曹操与司马懿都是奸雄,为什么曹操比司马懿名声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4/2/7 15:18:19

曹操司马懿这两个人,在后世的评价中,虽然都有负面的一面,但是相比之下,曹操却也有他积极的一面,司马懿却不然,一直以来形容他的都是贬义之词。但是,曹操篡夺了汉室政权,司马懿又夺了曹魏政权,既然同样都是夺权,为什么司马懿的名声要比曹操差那么多?司马懿与曹操相比有什么不足之处,为何后世对待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评价呢?

在晋朝结束后,甚至在两晋之间,便开始有很多人将司马懿同曹操相提并论,将他们视为篡权谋国的大奸臣,同属一路货色。但是在今天看来,曹操的形象无疑要比司马懿光明、可爱的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曹操深受世人的喜爱,而司马懿却遭到唾弃?究其原因,或许在以下四点:

性格不同。曹操不仅在文学、诗赋、音乐、兵法等方面造诣极深,而且为人豪爽豁达、放纵不羁,非常喜欢跟人开玩笑,有时因为和臣僚谈天过于高兴,还难免手舞足蹈,甚至因为笑岔气,把头埋在酒水、菜肴之间,弄得脸上汤汤水水,场面搞笑至极。正因如此,曹操的形象显得非常可爱,极其具有亲民性。

1.曹操多才多艺、生性诙谐,极具亲民性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汙巾帻,其轻易如此。见《三国志·卷一》注引《曹瞒传》。

司马懿能力虽然不亚于曹操,但此君除了对权谋诈术感兴趣外,对文学、艺术等事务均不“感冒”。不仅如此,司马懿看似是个温文尔雅、豁达大度的君子,但实质上却是雄猜阴狠、偏狭冷酷的主儿。所以,无论后世对他如何进行美化,司马懿留给世人的总是一种阴鸷狠毒、奸诈虚伪的形象。

2.司马懿阴鸷狠毒、奸诈虚伪,形象很差

不仅如此,正因为司马懿的形象太差,以至于连后世子孙都深以为耻。据正史记载,东晋明帝司马绍某次跟宰相王导闲谈,期间向他询问司马氏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便叙述了司马懿父子的所作所为,明帝闻言极为羞愧,便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引文同上)。

做人有无底线。曹操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曾经杀过很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反对他的军阀、政敌及名士们。但是在铲除对手的过程中,曹操始终能秉持尽量少杀、止杀的原则,就算是万不得已要大开杀戒,也至少要给对方留下一两位子侄,使他不至于断嗣绝种。这是曹操做人的底线,也是他难能可贵之处。

3.曹操几乎不把对手赶尽杀绝,司马懿则不然

然而在司马懿看来,曹操这样做纯属“妇人之仁”,既然要除掉对手,那么就应当把他的整个家族整体性消灭,不能留下哪怕是一个“漏网之鱼”。所以司马懿在击败对手后,从来不会区分主犯、从犯的概念,会无差别地对他们施以夷灭三族的刑罚,直杀得对方人头滚滚、断子绝孙才罢休。如此狠毒决绝、毫无底线之人,完全配得上“屠夫”的称号。

获取名位的方式不同。东汉末年群雄纷起,汉献帝空有一个“天下共主”的名号,却早已失去各地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自陈留举兵开始,经过近30年的浴血奋战,才换回削平诸侯、中原一统的局面,让东汉王朝成功地“续命”数十载。所以无论怎样看,曹操才应该是中原的主人,而他也完全有资格代汉称帝。但令人意外地是,曹操却终身不肯行改朝易代之事,境界真不是一般的高。

4.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篡夺大权

司马懿虽然在疆场上抵抗过蜀汉、东吴的军队,但军功远远没法跟曹操相比,他获取名位、权势的途径,完全是通过在朝堂上的尔我诈和对政敌的大清洗,以一种近乎赤裸裸劫掠的方式,控制曹魏的朝政,并由其子孙完成篡逆之事。名位、权势来路如此不正,焉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儿子们的表现不同。在君臣关系大于一切的时代,人臣废黜、弑杀帝王都属于十恶不赦的重罪,只要做过其中一件,必定会遭受后世的口诛笔伐。但是司马师执政期间却公然废黜魏帝曹芳,而司马昭在执政时则弑杀皇帝曹髦,无论哪一个都是让后世鄙夷的对象,司马懿作为他们的父亲,难免不会受到“牵连”。

5.司马懿父子三人,堪称千古罪人

反观曹操,虽然屡次遭遇汉献帝指使的暗杀行为,但他却始终没有行废立之事。等到曹丕代汉称帝后,非但没有杀害汉献帝,反而给与他极为优厚的待遇,开新朝之君善待亡国之君的先河。如此境界,真不知道要比司马师兄弟高尚多少倍,而曹操因为沾儿子的“光”,形象自然“加分”很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孙权称帝蜀汉什么态度?东吴建国为什么比魏蜀晚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称帝是三国中最晚的,但东吴的寿命却是三个国家中最长的,比曹魏还要多出六年。其实孙权想要称帝并不具备充分的理由,因为他不像曹操已经控制了汉室的命脉,也不像刘备那样能名正言顺的继任汉朝。所以孙权称帝的时间要比魏蜀晚了很多年。但这也就是个名义上的问题,孙权就算没称帝,他在东吴的地位和皇帝几乎也没什么区

  • 夏桀在我国历史上是个怎样的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夏桀,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了。因为这是我国目前历史文献中出现最早的君王之一,夏朝的一位君王。夏朝距今已经有了几千年历史了,是我国历史文明的根基。那么夏桀这个君王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桀即位之后,把国都迁到了太康住过的斟寻阝。这个桀天赋很高,就是不务

  • 周武王为啥没有对殷商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周武王其实也算是好不容易才打下江山的,话说当时他应该直接把殷商给灭亡的,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的,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当时的周武王心太软了,还是有其他的故事可言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周武王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各诸侯国都遵守一个&

  •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与西汉之间,隔着一个王莽的新朝,而正是被戏称为“位面之子”的刘秀,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让天下重新回到刘家人的手中,新的朝代依旧是“汉”,史称东汉。不过,东汉虽然名义上是对西汉的延续,也是属于汉朝,但是如果从刘秀的身份来看,似乎又太远了一些,那么在刘秀

  • 东吴比蜀汉强大,陆逊为什么没有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蜀汉一直都是三国势力当中最为弱小的一个,但是诸葛亮却一直坚持不懈的北伐曹魏,虽然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难得的精神。但是,东吴在三国时势力排在第二,为什么东吴却没有像蜀汉那样一直坚持北伐曹魏?如果两边一同北伐,曹魏或许会受到更深的打击,但那个时候陆逊在做些什么,为何不去北

  • 曹操为什么要放弃与刘备争夺汉中?曹操究竟有哪些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形容汉中用了“鸡肋”两个字,意思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汉中之战虽然最后的获胜者是刘备,但以当时的总兵力来说,曹操还是占据绝对的上风,为什么曹操会主动放弃与刘备争夺汉中呢?就算汉中对曹操来说不重要,但也不该放任刘备发展壮大起来,当时曹操究竟有何顾虑。这次就借这样一个机会,为

  • 崇祯勤政但改变不了亡国的命运,崇祯皇帝只恨生不逢时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可能他自己也非常不甘心明朝竟然亡在他的手上。朱由检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上台后不仅大力整治阉党,还多次检讨自己的错误,但最终还是没能把处在悬崖的明朝政权重新拉回正轨。百姓已经没有耐心等朱由检重整大明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使得明朝根基岌岌可危。只能说崇祯皇帝如果能早个几

  • 刘邦有哪些过人的领导能力?这三点帮助刘邦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只是一介布衣,最后却能从千万平民中脱颖而出,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像刘邦这样,毫无背景的小人物,他究竟是靠什么招揽了一批愿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的呢?这就多靠刘邦有着过人的领导能力了。可能刘邦在很多人心中,就像是一位“小痞子”,和项羽这样的贵族英雄放在一起,根本就没可比性。但小

  • 朱元璋称帝之后,是怎么对待曾经为难自己的地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出身低微,却能够成为一代王朝的开国皇帝,所以一直以来也都被当做一个传奇人物看待,人们对他的生平事迹也都非常好奇。毕竟他的身份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是从社会下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在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也受到过地主的虐待,那么当他做了皇帝之后,他又是如何对待曾经为难自己的地主?朱元璋是否也为难他

  • 清朝皇帝用膳如何避免被下毒?御厨成了高危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有不少皇帝都是因为饭菜里被人下了毒,最后不治身亡。所以之后的各个皇帝对于自己用膳的防毒检验都十分严格,一定要有人吃过并且没事,才能拿去给皇帝吃。到了清朝,整个御膳程序已经非常完善了,其中验毒只是常规,如果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导致皇帝吃了不舒服,那御厨的麻烦就大了。发现沙子、小石子等异物,御厨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