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陵之变时,为什么曹爽轻易就投降了

高平陵之变时,为什么曹爽轻易就投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25 更新时间:2024/3/4 21:43:52

高平陵之变,对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来说,是一次改天换地的政变,从此之后魏国表面上还是姓曹,但实际上已经流的是司马家的血了,改姓司马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不过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爽当时明明手中还有皇帝和兵权,结果却轻易就放弃了反抗,选择了投降,这是为什么?曹爽这样就放弃,难道真的不怕司马懿会杀了他吗?

曹爽(?-249年),字昭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大司马曹真长子,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公元249年(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兵变,解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因谋反之罪,在朝议后被诛杀。值得注意的是,在司马懿夺权的最后一役时,曹爽虽然失去了魏国都城的控制权,但是,曹爽手中还有天子曹芳,作为曹魏的大将军,曹爽还拥有掌控天下兵马的权力。由此,曹爽本来可以向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叛乱时,拥有天子和兵权的曹爽为什么选择投降呢?

1.首先,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已经有人向曹爽建议效仿曹操了。

根据《三国志》,司马懿夺权后,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寻找曹爽。桓范见到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曹芳到许昌,以皇帝为号召要求天下的军事力量支援自己,从和司马懿对抗。如果曹爽真的听从了谋士桓范的建议,曹魏历史的走向,很可能就会发生改变。但是,犹豫不决的曹爽,还是选择了向司马懿投降,希望换回余生的荣华富贵。由此,曹爽之所以向司马懿投降,第一个原因就是曹爽自己贪图享乐,不敢放手一搏。

2.司马懿利用曹爽的软弱。

针对曹爽的这一心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和之后的荣华富贵。同时,曹爽虽然掌握了天子和兵权,但是,自己和心腹的家眷留在了都城洛阳,并且被司马懿所掌控了。所以,这也是曹爽投降的重要原因。即便曹爽可以舍弃自己的家眷,曹爽的手下也不一定都能舍弃。一旦有人因为洛阳城中的家眷和司马懿里应外合,曹爽也可能会面临险境。

3.再者,军事能力上相差司马懿甚远,也是曹爽没有抵抗的重要原因。

曹爽虽然是曹真的长子,出生于将门之家,但是,就曹爽自己来说,既没有军事天赋,也缺乏战场上的历练。正始五年(244年),邓飏和李胜等人为了令曹爽建立军功名声而建议征伐蜀汉,结果,曹爽真的率领了大军征讨蜀汉,结果被蜀汉大将军费祎击败。此战,曹魏大军损失惨重,不仅曹爽自己信心备受打击,也导致曹魏将是对于曹爽颇有怨言。

4.曹爽自身能力不足。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即便曹爽效仿曹操迁都许昌,召集天下将士讨伐司马懿,因为自己军事能力较差,而很多曹魏老将在公元249年之前就去世了,这导致曹爽缺乏战胜司马懿的信心和勇气,从而选择了交出了兵权。并且,司马懿篡权是后来的事情,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获得了郭太后和蒋济等朝中大臣的支持。

与此相对应的是,曹爽在此之前则排斥异己、专权跋扈,导致自己在曹魏宗室和朝廷都失去了人心。更为关键的是,对于皇帝曹芳,也不一定会站到曹爽这一边,毕竟在当时,起居自比皇帝的曹爽,更像是乱臣贼子。总的来说,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曹爽放弃了抵抗,接受了司马懿的处置。对此,桓范大哭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也即曹真这样有才能的人,却剩下了曹爽、曹羲这样的兄弟,最终会导致灭族之祸。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称帝之后,是如何封赏自己的亲戚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从一个平民做到皇帝,中间也是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磨难,而其中的辛苦和喜悦,心境的变化,也只有朱元璋自己本人才能够体会了。我们也知道有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最后成为了皇帝,那他的亲戚们肯定也不会闲着,自己家里出了一个皇帝,肯定有人出来找上门来,多远的

  • 除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还有四个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每每谈到战国时期,基本上都是这七个国家的历史,给人一种战国就只有这七个国家的错觉。实际上,战国七雄只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而又因为他们的强大和争夺天下,占据了这一时代的主流,所以人们才更多的提起他们,真实的战国时期远远不止这七个国家。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四个大国强国,一起来看看都是哪些

  • 赵国拥有精锐骑兵,为什么还是打不过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的赵国,可以说是很有机会能与秦国争天下的,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使得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赵国吸收了游牧民族的优点,拥有了精锐的骑兵,军事力量大大增强,还一举灭掉了其他的小国扩展自己的领土。然而,就算是拥有这样一个精锐骑兵,赵国为什么还是没能打得过秦国?是赵国自身不够,还是秦国太强大

  • 百里奚为什么是五羖大夫,百里奚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百里奚身为春秋秦穆公时期秦国的一代名相,他的经历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历史上他被称为是“五羖大夫”,所谓的“五羖”,意思是五张黑羊皮,百里奚的身价就是五张黑羊皮。这也是奇事一件,身为秦国名相,怎么就会才值几张羊皮?百里奚的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作为秦穆公看

  • 刘备总是打败仗,为什么还是有人跟着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说,三国时期的各路诸侯,在自己事业的初期也属于一个创业者,这其中尤其是刘备更惹人注意,因为他与其他人不同,自己几乎算是白手起家,除了一个真假难辨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再也没有其他。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刘备在自己的路途中,尽管有过无数次的败仗,身边却一直都有

  • 为什么说曹操是宦官之后?东汉末年排斥宦官曹操为何还能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的确出生于宦官之家,曹操的养祖父便是当时朝中著名的宦官曹腾,虽然他和他的父亲都不再是官宦,但被人冠以“赘阉遗丑”的说法一直是曹操身上的标签之一。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作为宦官的后代,一直得不到士大夫们的认可,关键是东汉的衰落正是因为朝中士族和宦官集团之间爆发的冲突所致,这也让

  • 五代十国是怎么结束的,北宋是如何统一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五代十国,这是在唐朝之后,历史上又一个非统一的时代,当时割据的政权颇多,让人不由得联想起隋朝之前的南北朝,那都是没有统一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也是如此,不过最终还是被宋朝,这个又一个的统一王朝统一下来了。那么,宋朝又是如何做到将五代十国统一的呢?五代十国的时期又是如何结束,进入了一个新的朝代呢?五代十

  •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柴荣其实大家也应该是知道这位皇帝的,话说这个人虽然在位只有六年时间,但是他被誉为是五代十国时期第一明君,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其实柴荣是有在一日内斩杀接近70名将领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就是这样的君王也能被称为是明君吗?那么这样的蔡荣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公元9

  • 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历史介绍,魏国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以后,魏国很快的便发展壮大了起来,期间接连击败秦国、齐国、楚国等想过,树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但是魏国为什么最后会被秦国彻底灭掉呢?其实在战国后期,魏国可能是最有实力击败秦国的国家,也是抗秦的主力军,可惜在长平之战上,魏国士兵被秦国全歼,此后就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秦国通过各种变法使自己逐渐强

  • 周朝时期,打仗为什么还要给对方行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战争一向是不少的,而战争的目的,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战胜对方,而且战争总是极其惨烈的,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所以就给人一种,战争总是很野蛮的印象。然而在我国古代,周朝时期,战争却未必如此,当时在打仗的时候,领导人之间还是会相互行礼的,这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打仗与礼节似乎挂不上钩,但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