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乔家大院乔贵发发家史介绍,从一无所有到富甲一方

乔家大院乔贵发发家史介绍,从一无所有到富甲一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89 更新时间:2024/1/19 5:24:22

乔贵发正是乔家大院第一代富商,乔贵发出身贫寒,在乾隆元年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内蒙古当起了店铺伙计,这一当就是十几年。可能普通人也就选择这样过一辈子了,但乔贵发却想在生意上做出自己一番事业。不得不说乔贵发的确非有商业头脑,能从一些细微小事当中发现商机。下面就位大家简单介绍下乔贵发的发家史,他是如从一无所有最后能够做到富甲一方的。

在山西晋中地区,有很多晋商修建的豪宅。其中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大院,在历史上享有“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的盛名,它就是乔家大院。

这座大院的主人便是大名鼎鼎的乔家第一代富商——乔贵发。

乔贵发出生时,乔家已经家道中落,且人丁稀少,颓势毕现。那么,乔贵发是如何从一个贫家孩子,发展成一代巨贾,奠定乔家百年荣耀的呢?

一、出生贫寒,孤苦无依。

乔贵发出生于清康熙末年,是家中的独苗。父亲乔壮威中年得子,喜上眉梢,总算为乔家延续了香火。

但乔贵发命运多舛,7岁那年,父亲去世,10岁时,母亲又撒手人寰,年幼的乔贵发顿时成了孤儿,无依无靠。

乔家延续到乔贵发这一代时,已经三代单传。孤苦伶仃的乔贵发,只能寄养在舅舅家。舅舅家开了个豆腐小作坊,小小年纪的乔贵发就成了舅舅的得力助手,整天围着磨盘转,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舅家人的疼爱。

但事与愿违,无论乔贵发如何吃苦耐劳,舅家人都白眼相对,认为乔贵发是多的。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乔贵发萌生了去意。

几年后,乔贵发离开了那个并不温暖的地方,回到了乔家,侍弄父母留下的一块薄田,艰难度日。

、不甘沉沦,外出打拼。

18岁那年,乔贵发参加了本家侄儿的婚礼,因他长得孔武有力,被选定为抬轿手。看着侄儿在16岁时就喜结良缘,自己却还是孑然一身,无限悲凉涌上心头。在婚宴上,他又被安排在下人的宴席上,被人歧视的感觉油然而生。

受辱的乔贵发决心改变命运,于是,乔贵发跟着驼队走上了闯西口的道路。

三、瞅准商机,重操旧业。

在跟随驼队的日子里,乔贵发只是一个做力气活的小伙计,整日辛劳只能填饱肚子。但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让乔贵发处处留心发财的机遇。终于,他在萨拉齐这个小镇上发现了适合自己的商机,那就是做豆腐,因为这个小镇上几乎没有豆腐豆芽出售。

怀揣着这几年挣来的几个血汗钱,乔贵发毅然盘下了一家店铺,靠着自己的诚信和勤劳,开始了豆腐的买卖。生意还算红火,一段时间下来,乔贵发挖到了离家后的第一桶金。但好景不长,因为做豆腐简单易学,太容易复制,镇里陆续又开了好几家豆腐作坊,乔贵发的豆腐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四、结识好友,财源滚滚。

正在乔贵发苦闷之际,一位姓秦的老乡闯进了他的生活,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两人都来自山西,都渴望出人头地,于是一拍即合,商定离开萨拉齐,前往西脑包发展。

在西脑包,两人先后开了草料店、豆腐店、烧饼以及其它杂货生意,专做旅蒙商人的买卖。经过几年的打拼,两人的生意越做越大,有了一定的积蓄。这时的乔贵发,已经不屑于店铺里的几分薄利了,他想大干一票。

于是,他盯上了“买树梢”的生意。所谓“买树梢”就是指在地里的庄稼刚刚长成苗时,商户就和农民签订收购协议,等到秋收后,无论行情如何,双方都需按协议成交。这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生意,有较高的风险,但也会有丰厚的回报。

乔贵发的运气不错,两年的“买树梢”生意下来,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几乎可以抵上离家后的所有收入。

乔贵发由此大展拳脚,在又一年的“买树梢”中,押上了全部家产。可是这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价暴跌,乔贵发遭遇了走西口以来的最大挫折,血本无归,几乎成了穷光蛋。

心灰意的乔贵发,将西脑包的店铺全部无偿送给了秦姓朋友,自己跑回老家祁县继续种地为生。

五、再度复出,成就辉煌。

乔贵发回家了,秦姓朋友没有放弃,他思忖着,在哪里跌倒,就应该在哪里爬起来。第二年,秦姓朋友同样利用“买树梢”,狠狠地赚了一笔,几乎将以前的亏损悉数赚回。

于是,秦姓兄弟打点行装,来到了祁县,当两人再度见面时,乔贵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此后,乔贵发不再猛冲猛打,不再幻想一夜暴富,而是脚踏实地,靠着诚信和勤劳,终于开起了乔秦两家的第一家大公司——“广盛公”,除了先前的买卖外,还涉足了客栈、货栈、药材、皮货等生意。

时间来到了乾隆年间,乔贵发又将“广盛公”更名为“复盛公”,涉及的生意门路更是极为广泛,几乎撑起了整个西脑包。因此,当时民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鼎盛时期的乔家在国内各大城市均有商号,清末时期共拥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200多处,流动资金达到了800万两。如果加上他的固定资产,乔家的财产总计超过了3000万两。

但是,发达的乔贵发并未因此得意忘形,当初就给给后世子孙立下“三不”的规矩:不准嫖赌,不准纳妾,不准酗酒。因此,乔家后人中,才出现了像乔致庸这样的风云人物,也让乔家百年不衰,世代富贵。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广自杀后,汉武帝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广应该有不少人都认识这个人,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一代名将,但是这个人最后的命运却非常的差,自杀了没能善终,但是他对汉朝的贡献还是非常的大的,那么当时的汉武帝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代的呢?是善待还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李广一门忠烈,以武勇闻名,早在汉

  • 赵匡胤的后代有没有受到赵光义的厚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赵匡胤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他竟然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那就是这个赵匡胤的后代都怎么样了呢?照说如果把皇位都让给了赵光义,那么这个赵光义也应该厚待赵匡胤的后代的,所有有不少人都非常的好奇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可别错过了!赵匡

  • 孙权为什么不重用甘宁,甘宁文武双全为何不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甘宁,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我们从他的事迹上也不难看出,他也是个文武智勇双全的人物,甘宁从投奔孙权开始,才建功立业,按理说,孙权对甘宁不应该如此才是,三国时代正是因为人才走到哪里都有市场,但是为他在孙权手下却始终都没有得到重用,这是为何?孙权对甘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为何他有才能却一直没能受到孙权

  •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为什么不直接继位?而是要让拖雷监国两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成吉思汗大家也知道这个人有多么的厉害小编也不多说了,大家懂的自然懂,话说在成吉思汗死了之后,是没有让窝阔台直接继位的,而是选择了让拖雷先监国两年,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成吉思汗铁木真,生前将自己的汗位传给了嫡三

  • 为什么明朝有那么多朝贡国,明朝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古代,一些朝代会有“万国来朝”的景象,当然并非说真的有一万个国家朝贡,而是极言其多。其实很多朝代都有一些朝贡国,听上去有一种超然的地位,而在所有的古代历史朝代当中,只有明朝时期的朝贡国是最多的。那么,为什么只有明朝会有最多的朝贡国?明朝时期的中国究竟是有多厉害,才能做到这

  • 西周芮国详细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芮国“其实这个时期的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也是东周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了,但是最后也没能逃过被秦国灭亡的命运,但是它的历史在历史上也是十分的值得大家去述说和探究的,那么芮国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了!

  • 芮国是什么时期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芮国“说实话,小编第一次听说到这个国家,最近在考古界出现了十分重大的事件了,那就是在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发现了神秘芮国都城遗址和大墓,这件事情引起了轰动了,那么有的网友就要问了,这个芮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神秘的芮国会有什么样的历史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

  • 武则天称帝之前,为什么连自己家人都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一直说,亲人是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非常重要的人,对父母,对子女,这些人际关系之间都是很亲密的。然而,这一切如果发生在古代的帝王之家,或许就没那么简单了。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则天,我们都知道她为了登上皇位,坐稳皇位,杀了不少人,这其中除了臣子,其实还有很多都是自己的亲人,家人。那武则天对他们下手的时候为

  • 武则天养男宠是真的么?武则天真实私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登基时已经67岁,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曾大肆杀害李家宗亲。不过武则天同时又能改革吏治,重视百姓民生和朝内人才选拔,为唐朝开启了治宏贞观。像武则天这样的女皇帝,在将近70岁的高龄还能在朝中呼风唤雨已经是非常厉害的存在了。不过每个人有光鲜的一面,肯

  • 秦国统一全国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灭六国统一全国一共花了10年时间,但在这之前秦国已经重创赵国等强国,也是为秦始皇提出“灭诸侯,统一天下”提供了基础。实际上秦国能够完成统一绝不止这短短10年时间,秦始皇上位后秦国的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才有灭六国的可能。后来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