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吐蕃人为什么总能战胜唐军呢?

吐蕃人为什么总能战胜唐军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41 更新时间:2024/1/26 21:05:43

说到吐蕃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虽然凶悍但是也还是有办法可以面对的,也就是说真正的打起来的话也不见得吐蕃人厉害,那么有的网友也要问了,这个吐蕃人好像经常性的能打败唐军呢?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吐蕃是唐朝近两百年中最强劲的对手,不仅强大,而且凶残。

大唐一朝武功闪耀,灭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征伐西域、回鹘、南诏,一直凯歌高奏的唐军,却多次在吐蕃军队面前吃了大亏。

甚至唐代宗李豫时期发生了吐蕃大军攻人长安 (公元763年),占领15日的事件。

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唐蕃双方战争不断,各有胜负,持续了将近二百年。吐蕃与唐朝虽有过联姻,有过短暂的友好相处,建立了所谓的“舅甥关系”,更多的是战争,相互攻伐不休。

所以,题主所谓“吐蕃人为何总能战胜唐军”是有丰富的历史依据的。

相生相伴的唐朝与吐蕃

一般认为,吐蕃发源于西藏山南的雅龙河谷。

公元7世纪初期,松赞干布嗣继任赞普,统一雅鲁藏布江流域和青藏高原。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定都逻些,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王朝,史称吐蕃王朝。

唐朝建国289年(公元618年自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文治武功无出其右,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也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9世纪,吐蕃的陷入了内乱和瓦解,至公元869年,吐蕃全境平民奴隶暴动,卫藏境内形成零散的地方势力,统一政权吐蕃不复存在。

而此时的唐朝也已风雨飘摇,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不可收拾,随后为五代十国所取代。

相爱相杀的唐朝与吐蕃

作为一个崛起于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吐蕃显然不是吃素的,也不讲什么宗法仁义。面对强大的唐朝,“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充分概括了吐蕃选择和与战的基本策略原则。

吐蕃与唐朝的争夺,主要集中于四个地区: 一是争吐谷浑,二是争西域之安西四镇,三是争滇西南诏,四是争唐朝本土的河陇之地。

据史料统计,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的松州之战至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长庆会盟,大唐王朝与吐蕃王朝通婚2次,和盟8次,使臣政往来190余次,发生战争100余次。

即使在双方和好修盟时期,大大小小的战斗也从未平息,史书常有“连年犯边的”记载。

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自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至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发生的战争多达80 多次,有明确战争记载的年份近57年,即三分之一多的年份打仗。

战争胜败的两分法

纵观唐朝与吐蕃争战,唐朝经历了一个从“积极主动-消极被动-逐渐扭转消极被动态势” 的发展过程。

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布威四方,虽有失败,但在与吐蕃的争锋中总体算是处于优势地位。

而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国力大减,吐蕃趁虚而入,攻城略地,唐军更多的是被动应战和防御。

吐蕃能战胜唐朝的主要因素

总而言之,唐蕃的和与战,战争的胜与败,与唐朝和吐蕃国力的发展直接相关,是双方势力彼此消长、势均力敌的必然结果。

1、吐蕃既有河谷农业,又有放牧业,还发展了手工业和冶金技术,战争潜力很大

隋唐时期,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要好于现在,这是吐蕃能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有关学者考证,公元五世纪中期延续到七世纪中后期是地球的一个温暖时期。相比现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的资源和条件要比现在要好一些。

特别是雅砻河谷所在的西藏山南地区,水草丰美富饶,农牧业较为兴盛,构成了吐蕃王朝能够崛起的重要物质条件。

所以说,吐蕃不简单,有河谷农业,保证了即使在困难时期,也有活下去的本钱。而广阔的高原疆域,严酷的自然环境,又让吐蕃人能逐水草而居,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游牧民族的灵活性,打造了一支凶狠好斗的军队。

但总体上看,吐蕃高居苦寒之地,地高贫瘠、气候恶劣、资源缺乏,使吐蕃统治阶级不得不借助军事力量拓宽生存空间。

唐朝,不正是最有价值的目标吗?

所以,吐蕃必定穷兵黩武。

2、打不打得赢,主要还是取决于唐朝的国运兴衰,以及唐朝的边境政策

贞观时期,唐太宗励精图治、修养生息,经济和军事实力开始恢复。虽然未达到隋朝的鼎盛时期,但吐蕃同样也是刚刚建国,与唐朝实力的差距还很大。

但唐朝最重要的敌人不是吐蕃。北有东突厥和薛延陀,西有吐谷浑、高昌、西突厥、吐火罗、波斯,东有高句丽和百济,南有诸蛮。

所以,此时的唐朝,当务之急是干掉这些少数民族政权,解决边境问题。

相比较远的吐蕃,唐朝无暇顾及,甚至缺乏对吐蕃势力的最基本认识,乃至公元634年,唐太宗拒绝了松赞干布初次的求婚要求。

公元638年,恼羞成怒的松赞干布派20万大军寇边,进攻松州,“败都督韩威,羌酋阎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并以州叛归之。”

唐朝震怒,命侯君集、执失思力等人率领5万大军,破吐蕃,吐蕃引兵退。

这就是著名的松州之战。

松州一战,吐蕃对唐朝的强大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极力修好与唐朝的关系。唐朝也认识到吐蕃实力不可小觑,并同意松赞干布再次求婚的请求。公元641年,文成公主正式下嫁吐蕃。

从唐高宗到唐玄宗,唐朝几代君王励精图治,经济持续发展,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国力空前强大。虽然吐蕃的国力也处在上升期,取得过局部优势,但总体处于相对劣势。

以唐朝的马政为例。唐初设牧马监时,官养马仅5000 匹,而到了唐高宗麟德年间,官养马达惊人的7万余匹。

这一时期,唐朝集中精力解决了北部、东部和南部的边疆安全问题,使国民休养生息,在人口、粮食、军力等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北灭东突厥、薛延陀,置十三个羁糜州;向西灭吐谷浑、平定高昌、灭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向东征百济、平高句丽,置安东都护府。

而这些,恰恰都是在吐蕃与唐朝友好交往阶段的完成的。

不得不提的大非川之战、洮河会战

公元663年,吐蕃攻陷吐谷浑。公元670年,吐蕃进犯西域,攻陷西域十八州,又攻破唐廷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唐朝与吐蕃的“大非川之战”爆发。

吐蕃第一名将论钦陵率领40万大军与一代名将薛仁贵率领的5万唐军在大非川展开激战。结果唐军战败,吐谷浑亦成为吐蕃别部,唐朝被迫撤销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

大非川之战唐蕃战争中双方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规模远远大过前次的松州之战,这也是唐军第一次失败。也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

随后,双方反复争夺安西四镇,吐蕃失败,处于下风。

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年,吐蕃占领黄河九曲地。新上任的唐玄宗御驾亲征,命薛仁贵之子薛讷为陇右防御使,领兵十万、马四万出击吐蕃,洮河会战爆发。

结果吐蕃大败,唐军又逐渐占据优势,扭转了之前不利的局面。

唐玄宗时期,无论在河陇战场还是在西域战场,唐军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唐军曾将东边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将吐蕃赶出大小勃律,从东到西北压制吐蕃,而在西域战场,唐军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领下,也是捷报频传。

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了。

安史之乱给了唐朝以毁灭性的打击,兵力和国力消耗大半,国库收入大大减少。

数据显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唐朝居民841万户,人口4814万,到了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居民达到接近907万户。而到了乾元末年(公元759年),居民还剩下193万户,人口仅不到1700万。

安史之乱后,州县多数被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加上戎狄每年犯边,军需开支庞大,财政赤字极其严重。

而此时,吐蕃的国力发展到顶峰,趁虚而入,使唐朝腹背受敌,唐朝转入被动防守,不仅退出了西域,连河陇之地也被吐蕃占据,百年不能收复。

3、吐蕃采取居高临下、以战养战的打法,而唐朝动则挥师远征,后勤压力也很大。

据吐蕃军事战争史记载,吐蕃军队从来都不是什么仁义之师,一旦获胜,就会千方百计的攫取利益,烧杀劫掠。

看准了,是烧杀抢掠,不仅仅抢夺人口、粮食、牲畜、衣服等财物。

屠杀人口,一是抓丁壮补充本土兵力供应不足,或断手凿目,使其完全丧失复仇能力;二是以切断敌方军队的后勤补给,使敌方军队丧失经济基础。

同时,分利用各地的资源,尤其是被征服地的资源,以战养战。不仅强加赋税,扩充财力,而且还在被征服地实行大料集制度和兵役制度,以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和兵员补充。

反观唐朝,不管是在西域地区还是在青藏高原地区,往往劳师远征,深入苦寒之地,军队的战斗力和后勤压力都非常大。

其实,历史就是这么悲催,唐朝和吐蕃正好在各自最强盛的时期玩起了“硬碰硬”。

但终究来看,一个依靠强大武力维持的奴隶制王朝,是终究难以撼动正处在上升时期的封建王朝的。

而到了9世纪中叶,吐蕃终于经不起长期的消耗,在内乱中而先于唐朝在9 世纪中叶瓦解。

参考文献:

唐代吐蕃军事战争研究,贺东,2017

略论唐朝与吐蕃的战争,霍静,2011

吐蕃、唐朝和战交往及对唐朝的影响,装婷婷、何立慧,2007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雍正年间的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为何最后还是被满门抄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吃白菜吃三年,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这个人应该是比较穷了,但是如果说你是一位两江总督的话,你吃了三年的白菜这个事情就显得十分的有意思了,这背后的故事就不得不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但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话说在雍正年间有一位两江总督前后一共吃了有接近3年的白菜,这个乾隆在得知了这个情况之后,就出现了大家

  • 隋朝骁果军在弑君北返时,为什么会遭遇到各路人马合力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隋朝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朝代的,话说当时有一支军队叫“骁果军”,这支军队做了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那就是他竟然弑君了,大家也知道隋朝有几位君王真的是太坏了,杀了几个也是好事,但是这个骁果军却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骁果军在弑君北返时,却遭遇到了各路人马的联合打击,这就尴

  • 清朝盐商有多富?皇帝看了都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盐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而且盐业能带来的经济收入十分庞大,利润颇高,所以各朝各代都是禁止私盐售卖的必须由政府统一出货。清朝时期,朝廷将盐高价卖给盐商,但盐商依然能从中赚取不菲的利润,要说盐商有多富可能皇帝看了都羡慕。古代制盐成本非常高,虽然单价在清朝已经不算很贵,但民间对于盐的需求量非常大,用盐

  • 如果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败了,唐朝还会有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来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而他登基之后,也让唐朝走向了一个辉煌的时期,贞观之治,所以人们在提起唐太宗的时候,更多的是对他的敬佩,而不是揪着他篡位这件事情不放。那么,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当初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李世民败了,李建成还是最后赢家,那么当李建成继位之后,唐朝还会不会有一个像贞观

  • 唐玄宗之后的皇帝是谁?为何说是被太监吓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唐朝那些著名的皇帝,相信大家很快就会想到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等了。所说唐朝在这几位皇帝的手里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盛世,但是从唐玄宗以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了。唐肃宗李亨就是唐玄宗之后的唐朝皇帝,而他仅仅在位只有6年的时间,他的死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死的最为奇葩的皇帝了。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现

  • 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为什么会被称为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鲁元公主,是刘邦与吕雉的女儿,史书记载,刘邦曾经因为逃命,在马车上几次把年幼的鲁元公主和刘盈踹下车,还是车夫把他们抱回来。而汉朝建立之后,鲁元公主自然身份地位就不一样了,等到刘邦死后,她自然也就成为长公主。可是,既然是长公主,为何还会被称为“太后”?鲁元公主这个不符合常理的太

  • 清朝时期要遵循哪些礼仪?男女之间行礼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各个朝代都有一套自己的礼仪制度,那清朝的礼仪究竟是怎样的呢?清朝礼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将尊卑差异体现的淋淋尽致,因为清朝对于等级制度非常看重,所以跪拜之礼是最基本的礼仪。只要是看到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就要先行下跪,有些还要磕头。但这样的礼仪制度往往是为了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是没有任何公平、平等可言的

  •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了周亚夫,周亚夫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周亚夫,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名将,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家,尤其在七国之乱的时候,仅仅三个月就平定了叛军,这份才能不得不说是相当厉害的。但是这样的一员大将,最终却因为冤屈下狱,自己心中愤懑不平,在狱中绝食身亡。周亚夫为何会落得如此结局,他受了什么冤屈?汉景帝知不知道周亚夫的冤屈,为何没有帮他呢?1.周亚夫

  • 清朝的库丁是什么职业?上下班还不能穿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这个朝代跟我国古代的元朝一样,是个比较特别的朝代,因为不是由汉族人所统治的朝代。清朝开朝以来,前期的时候还算是很强大的,不过到了后期皇帝是一个不如一个,整个国家腐败不堪,而正是因为这样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不过今天小编要给小伙伴们讲一个关于清朝期间一个非常奇

  • 明国东北土匪中,有没有比“座山雕”更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座山雕”想必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这个土匪真的好出名的,当然了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更加倾向于的影视作品的厚爱了,话说座山雕是真的厉害,那么话说当时山东地区土匪成患,有没有比座山雕更加厉害的人物呢?其实这个当然是有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如果说&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