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仁宗为什么要废掉郭皇后?郭皇后犯了什么禁忌?

宋仁宗为什么要废掉郭皇后?郭皇后犯了什么禁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11 更新时间:2024/1/27 15:36:32

宋仁宗以仁义著称,深受百姓爱戴。不过宋仁宗在位期间,却一意孤行一定要废除郭皇后,这究竟是为何呢?根据《宋史列传第一仁宗郭皇后传》记载,有一天郭皇后大骂宋仁宗后妃尚氏和杨氏,因为郭皇后听闻尚氏在宋仁宗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最后郭皇后怒不可遏还想动手打尚氏,宋仁宗见状想要上前阻拦,结果郭皇后没收住,直接伤了龙体。这下宋仁宗大怒,誓要废掉郭皇后,不过这可能还是表面原因,那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宋仁宗并不是一名固执的君主,但他亲政之后,却一意孤行做了一件事,劝也劝不回——那就是废了郭皇后的皇后身份。

宋仁宗为什么执意要废郭皇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第一,郭皇后并非仁宗所立,立郭氏为皇后,对仁宗来说,原本就是违心的。天圣二年(1024)九月,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为仁宗皇帝聘后,仁宗相中的人是富商王蒙正的女儿王氏、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但刘后太不同意,自作主张选立了郭氏。

第二,郭氏立为皇后之后,自恃有刘太后撑腰,“颇骄”,在后宫中飞扬跋扈,皇帝想临幸其他妃嫔都被她阻止。因此,仁宗对郭皇后,多少是有些看不惯的,只是刘太后在,不好发作。

第三,刘太后去世了,宋仁宗才有了机会“稍自纵”,开始宠幸两名美人:尚氏、杨氏。郭皇后受了冷落,自然心里很不舒服,她又性子倔强,便“屡与(尚美人、杨美人)忿争”。尚美人、杨美人则给仁宗吹枕边风,搬弄是非,说皇后的坏话。

第四,在这一背景下,后宫发生了一起可谓是郭后被废导火索的纠纷:郭皇后得知尚美人说她的坏话,“不胜忿,起批其颊”,要打尚美人的耳光。仁宗见状,赶紧护花,结果郭皇后这一巴掌没有打到尚美人,却打中仁宗的脖子,大概打得比较用力,仁宗的脖子上还出现了抓痕,皇帝遂大怒,生出了废后之心。

第五,内侍(即宦官)阎文应趁机煽风点火,鼓动皇帝废了郭皇后,并提了一个建议:让宰相来看看皇上您脖子上的伤痕,请他们评评理,这个皇后当不当废。

第六,宋仁宗便找宰相吕夷简商量废后一事。吕夷简一听,赞成皇帝废了郭皇后。原来,吕夷简与郭皇后有过节:宋仁宗亲政后,曾将在刘太后时期的宰辅团队更换掉,其中包括吕夷简。本来仁宗是挺信任吕夷简的,曾与他商议:“宰辅皆太后之党,悉罢之。”回到后宫,仁宗跟郭皇后说起这事,郭皇后说:“夷简独不附太后耶?但多机智,善应变耳。”结果,罢相诏书一发布,吕夷简才知道自己也在罢免之列,“大骇不知其故”。他与内侍阎文应有交情,阎文应告诉他,这是郭皇后的主意。所以,吕夷简对郭皇后怀恨在心。被罢相几个月,吕夷简又起复为相。现在皇帝找他商量废后,吕夷简当即表示赞成,说废皇后古有成例。

第七,三司使范讽也支持废后,并提供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废后理由:“后立九年无子,当废。”有了宰辅团队的支持,宋仁宗才敢废后。

第八,废后需要走程序。先是由宰相列状,称皇后有过,应降为妃。台谏得知,则纷纷上书反对废后,如右司谏范仲淹说:“宜早息此议,不可使闻于外也。”仁宗大概因为底气不足,不敢明言废后,只是下诏说:“中宫有过,掖庭具知,特示含容,未行废黜,置之别馆,俾自省循,供给之间,一切如故。”但台谏官还是反对,并且将事情闹大。台谏官的集体反对,激起了宋仁宗的叛逆心理,下定决心要废除郭皇后。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皇帝下诏:“皇后以无子愿入道,特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反对废后的台谏官则被贬出朝廷。

第九,仁宗执意废郭皇后,还有一个没有明言的理由是,借此告别刘太后的阴影,树立皇帝的权威。

不过,仁宗终究是一个念旧的人,尽管废了郭皇后,但过了一段时间,又生出不忍之心,“颇念之,遣使存问”。一日,他游后园,见到郭后以前用过的肩舆(小轿),“凄然伤之”,便写了一首《庆金枝曲》,派人送给郭氏。郭氏和答了一首小词,“辞甚怆惋”。仁宗读了,更是悲伤,托人说,朕希望你回来。但郭氏也是倔强之人,说:要我回宫也可以,但“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即要求重新册立为皇后。仁宗犹豫不决。

皇帝想接回郭氏的消息在后宫传开,有一个人马上慌了,这个人就是内侍阎文应,因为当初正是他极力怂恿皇帝废后的。郭后要是回宫,他可怎么办?恰好此时,郭氏生了病,仁宗得知,叫阎文应带着御医前往诊视。但几天后,郭氏就突然病逝了。当时朝廷内外都怀疑是“阎文应进毒”,然而“不得其实”,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郭氏去世后,宋仁宗“深悼之,诏以后礼葬”,以皇后的葬礼安葬了郭氏,并追册为皇后。但这一切,九泉之下的郭皇后已经不可能知道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炎帝故里在哪?炎帝神话传说合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炎帝号神农氏,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有关炎帝的传说很多,毕竟是新石器时代的事情,所以对于炎帝的故里也存在很多种说法,一般认识是在陕西宝鸡姜水,不过具有争议的地点还存在五个之多,分别是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和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是在黄河中下游,可能我们最熟悉的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失败?揭秘曹操失败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不光是汉末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更是整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也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刘备与孙权加起来也没有曹操那么多人,但是却能够在曹操占据人数优势的情况之下击败曹操,并且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曹操为什么会失败,真的像小说里面所写的那样因为对方得到了&ld

  • 楚武王为何敢第一个称王,和周天子分庭抗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楚武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位敢称王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国君。周武王建立西周后,为了方便国土管理于是推出了分封制,其他诸侯国的国君最高爵位只能是公爵,只有周天子是王爵,因此周室始终要高于其他诸侯国。直到西周后期,随着各个诸侯国的实力日益强盛,周王室王权衰弱,称霸春秋的楚国国君熊通自封楚王,公开挑战周天子的权

  • 乾隆为什么要退位?退位之后为什么又把持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清宫剧当中的皇帝,有关乾隆的民间戏说也是非常之多,经常把他塑造成一个多情风流的皇帝,好像他这一生都只忙着谈恋爱去了。实际上真实的乾隆当然不是这样,否则清朝早就灭亡了。而乾隆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太上皇之一,他选择了退位,结束自己的皇帝生涯,但是为什么退位之后却还要把持朝政不肯松手呢

  • 吕不韦为什么不废了嬴政,自己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吕不韦作为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商人之一,可以说是商界的典范了,投资一个秦国质子嬴异人,却为自己赢来了权势地位,无数的财富,不得不说他的确是眼光长远而独到,个人能力也是一流的。但是后来当异人死后嬴政继位,那个时候大权还都在吕不韦的手中,为什么他没有选择直接废掉嬴政,自己成为秦国国君?既然已经有能力去做了,

  • 咸丰在位的时候,为什么慈禧斗不过慈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权倾朝野的一位太后,后宫干政在历史上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却总有一些特殊例子,慈禧太后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手握重权,那却也已经是在咸丰死后的事情了,当咸丰还在位的时候,两个人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当咸丰还在位的时候,慈禧一直都斗不过慈

  • 历史上的唐僧最后是怎么死的?史书上有什么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一部《西游记》,让更多人知道了“唐僧”,但也会很容易因此误解他就姓唐,实际上并非如此。唐僧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玄奘”,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就是李世民时期只身出国寻求佛经的玄奘大师。他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非常具有历史价值。那玄奘得

  • 邓艾作为灭蜀最大功臣,为何会落得一个被灭族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将领,是魏国后期能够灭蜀汉的最大功臣。不过邓艾的下场却十分凄惨,被人诬告谋反,导致被冤杀,连他的孩子也一起遭遇了不测。为何作为魏国忠臣的邓艾,会落得一个当年白起的下场呢?历史上将邓艾的遭遇归结为居功被杀,看来邓艾还是遭人眼红了。实际上,邓艾自己也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加上钟会在一

  • 王昭君出塞到什么地方?汉元帝为何挑选昭君出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比较知名的故事。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原本为汉元帝时期的一个宫女,后来被嫁到匈奴,给汉匈两族带来了和平。公元前54年,匈奴发生内斗,呼韩邪单于被自己的哥哥郅支单于给击败,于是他甘愿向汉朝俯首称臣,并且提出联姻。王昭君听闻此事后,主

  • 田氏代齐为什么没有更改国号?田氏是如何取代吕氏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取代了齐国吕氏成为齐国新的统治者。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等齐康公去世后,姜姓吕氏就此彻底退出齐国的历史舞台。这起事件被称为“田氏代齐”。为何在春秋称霸一时的姜姓吕氏会被一个小小的陈国给取代呢?实际上这也跟当时齐国宗室逐渐衰落有关,才让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