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儒学有着怎样的发展?对中国有着什么影响

新儒学有着怎样的发展?对中国有着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20 更新时间:2024/1/6 15:55:36

阶段划分

现当代新儒学思潮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东西方化问题论战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期间,这也可以视为这一思潮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思潮发生在抗战时期及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大陆。第三阶段思潮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第四阶段思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海外,改革开放后又由一些华人学者引入中国大陆。第一阶段思潮可以简称为“五四”前后的新儒学,第二阶段思潮可以简称为抗战时期的新儒学,第三阶段思潮可以简称为港台新儒学,第四阶段思潮可以简称为海外新儒学。其代表人物,第一阶段有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等,第二阶段有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等,第三阶段有唐君毅、牟宗三、复观等,第四阶段有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等。

《现代新儒学之省察论集》则将现代新儒家十五位学者整理成一个“三代四群”的架构:

第一代第一群: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

第二群: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

第二代第三群: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

第三代第四群:英时、刘述先、成中英、杜维明

20世纪50年代,当中国大陆全面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候,留在大陆的新儒家代表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等已不能展开正的自我理论的创造。而张君劢、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来到台湾、香港,以新亚书院和人文友会为阵地,从事着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工作。

1958年元旦,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四人联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标志着海外新儒学的真正崛起,同时意味着中国儒学的现代转化进入新的阶段。

理论要点

新儒学的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六个要点:

一、继承了明理学的本体论,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合德”的宇宙本体论,它把天地生生之德与人性内在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内外合用的政治思想、诚明能合的人生修养、知行合体的社会实践哲学。这种哲学避免了西方哲学中那种本体与现象、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对立,达到了所谓“体用不二”的高度。新儒家也吸取了西方哲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以充实自己的理论,如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新实在论的逻辑原则、康德的“自由意志”、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等等。

二、强调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他们的所谓方法首先是体验本体的方法,其次才是认识现象的方法,而其基本原则就是以直觉为体,以理智为用,力图既把握本体,又不忽视现象。这种方法论不仅有传统儒学的因素,而且也包含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

三、在其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新儒家把世界区分为“本体世界”与“物理世界”,或“价值世界”与“事实世界”。前者是真善美和道德形上学的根据及人生价值之所在,哲学的任务就是用实践理性的直觉体验去把握“本体世界”或“价值世界”,而科学只能用理智分析的方法去认识物理世界的事实;哲学追求人生价值、运用价值理性,科学追求物理变化、运用工具理性;中国哲学主要是价值哲学、人生哲学,但忽略对物理的认识,没有形成精密的逻辑;西方哲学主要是认识哲学、逻辑哲学,所以自然科学发达,但没有真正达到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四、中国哲学“内圣强,外弱”,在现代条件下,“外王”就是科学与民主,因此必须由“内圣”之学开出科学与民主的“新外王”。具体方法就是通过所谓的“良知自我坎陷”,由“德性主体”转出“知性主体”和“政治主体”,从道德开出科学与民主。

五、从儒家文化背景出发也可以进入资本主义。所谓的“儒家资本主义”就是以儒家思想指导来实现资本主义的模式,它既不同于西欧、北美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东欧、前苏联的现代化道路。“儒家资本主义”的模式,在近几十年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已经初步取得成效,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就是例证。

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现代化,而且可以世界化。西方已经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出现科技成果与人文价值严重不平衡的危机,人们在享受发达科技的同时,明显地感到人的价值意义的失落。中国儒家思想的世界化有助于解决“后工业文明”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儒家思想在继先秦至隋唐的第一期发展和宋明的第二期发展后,完全有可能进入“第三期发展”,“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将可能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

理论贡献

当代新儒学思潮反思现代性,反思唯科学主义,重视人类与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性,其论域、问题意识与思想贡献主要有: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二元对立,重新思考东亚、中华精神文明与现代化、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批评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看法;提出开展文明对话与建设文化中国;揭示儒学价值与现代全球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的内在关联;强调儒学与现代民主具有一致性;发掘儒学的“内在超越”意涵,论证安身立命的“为己之学”具有超越意义;等等。当代新儒学致力于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之源,阐述道德理想主义,肯定道德主体性,这对于纠正当代社会中存在的西方中心论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有积极意义的。

标签: 新儒学儒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驸马欧阳伦:走私茶叶,被朱元璋直接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欧阳伦,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驸马就是皇帝的娇客,身份非常特殊。比如说明朝的驸马,每年可以拿着两千石的俸禄,同时还享受大片田产,此外还经常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而明朝正一品官员的年俸不过1044石。但人的欲望是无穷,驸马依仗着于皇帝的特殊关系,经常违法取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自唐宋以来,中原王朝就利用茶叶与西部的少数民族进

  • 牛二和刘邦同样都是无赖,为何结局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说到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好多人把理由归结为刘邦具有无赖的性格,脸皮厚,做事情不计后果,狠心肠等等。与项羽相比,说刘邦无赖一点也不为过。项羽俘获了刘邦的父亲,便用杀刘邦的父亲来要挟刘邦。要是平常人,对手使这么一招早就慌了神,不由要低声下气求对手手下留情。可刘邦是无赖,自然出招非平常人所能想到,他不慌不

  • 刘备称帝究竟合不合法呢 真相却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刘备,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称帝究竟合不合法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建立了“魏国”。从礼法上讲,皇权正统已经由“汉”过度到了“魏”,大汉王朝已经不存在了。而且,聪明的曹丕并没有杀掉汉献帝,而是奉汉帝为山阳公,安置在河内郡

  • 吕布自己武力第一,为什么没有三分天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布,三国,吕布,历史解密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的绝世武功。吕布一直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武将,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不过,吕布和这些武将的身份有所不同,吕布是一流武将,同时还是一方诸侯,是“主公”,类似孙策。其他的人,再强如关、张、赵,都是打工的。吕布天生神勇,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手下也聚集

  • 司马师为什么没有留下后代继承王位呢 难道说他没有子嗣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师,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师为什么没有留下后代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取得了控制魏国朝廷的大权。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作为长子的司马师继承父亲的地位。“以抚军大将军辅政。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司马师一生

  • 为什么李世民把女儿嫁给史大奈的儿子?而不嫁给秦琼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在隋唐演义类小说里面,秦琼有个跟班小弟史大奈。在正史上,史大奈可不是秦琼的跟班小弟,他没有加入瓦岗军的经历。史大奈投奔李渊的时间,可比秦琼早多了。笔者今天得空,就给大家说一说正史上的史大奈演义类小说里面的史大奈,在正史《新唐书》里名叫史大柰。此君是突厥人,原来姓阿史那氏。史大奈在隋朝的时候,追随处罗

  • 历史上良妃和康熙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真的和电视演的那样恩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良妃,历史解密

    近来这个宫廷剧挺受人喜欢的,特别是清朝的宫廷剧如《步步惊心》、《宫》、《寂寞空庭》都受到很好的热捧,收视率也都比较高。在电视剧里都不同的反映了康熙与良妃的关系,那么历史上的良妃真的就像电视剧里那样描述的吗?根据《皇朝文献通考》记载:“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封良嫔,后晋封良妃。这

  • 在没有发明卫生纸之前 古人一般都用什么上厕所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平民,历史解密

    最近各种穿越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风靡,出现了不少整天希望自己穿越到古代的年轻人。现代人渴望着穿越到古代去走向人生巅峰做出一番大事业。但是古代与现代的差距可是表现在种种细节之上的哦,现代的厕所可是干净又先进,与古代比起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因为没有马桶这玩意,所以古人都是用的旱厕。旱厕有掉进去淹死

  • 古典乐派的定义是什么?有着哪些基本要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典乐派,钢琴家,历史解密

    “古典(派)的”这一词汇本身包含平衡、节制、简洁和精致的概念。这些概念例如可用于“古典”建筑,但用以表达古典风格还不够贴切,古典风格音乐可以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简而言之,古典风格是指那些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札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那么,他们的音乐区别

  • 秦孝文王到53岁才继位,登位不到三天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孝文王,战国,历史解密

    自从秦孝公实行了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变得非常的强盛,历经了好几代的君主,都没有统一国家,到了嬴政的时候,终于实现了这个一统天下的愿望,不过在秦国的这些君主当中,秦孝文王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君王,之所以会这样说,因为在他继位的第三天,就突然去世了。所以也没有建下什么的功绩,那么这样的一位君王,到底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