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灌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是项羽的终结者?

灌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是项羽的终结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01 更新时间:2024/1/18 23:28:08

说到项羽其实大家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厉害倒是挺厉害的,但是就是有一点点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就是他智商好像不高,也不能说智商,要说智谋,毕竟是武将出事的,所以还是挺尴尬的,但是其实这些都是电视剧给人的感觉了,真正的项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真正的项羽厉害得不要不要的,但是就是命运不好了,今天我们就说说项羽的终结者灌婴这个人吧,话说为什么灌婴要被誉为是项羽的终结者呢?这个灌婴到底是什么人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灌婴,睢阳贩缯者也。《汉书·;灌婴传》

灌婴最早是一游街串巷的小贩。最后是汉初第一骑将。

灌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战斗,成武与杠里之战,刘邦军两次大胜,而此次,史书中则用了“疾走”记录了灌婴的战斗情况,很显然,这个形容特别快的两个字,绝对不是说灌婴逃跑的很快,故而,结合实际,我们便可看出,此战,灌婴作战不仅勇猛,而且是特别的锐利,所以,此战之后,刘邦便封赐灌婴为七大夫。

高祖为沛公,略地至雍丘,章邯项梁,而沛公还军于砀,婴以中涓从,击破东郡尉于成武及秦军于杠里,疾斗,赐爵七大夫。《汉书·;灌婴传》

接下来的亳南之战;开封之战;曲遇之战。如史书记录,形容灌婴作战的字,都是带一个“疾”字。

又从攻秦军亳南、开封、曲遇,战疾力,赐爵执帛,号宣陵君。从攻阳武以西至雒阳,破秦军尸北。北绝河津,南破南阳守齮阳城东,遂定南阳郡。西入武关,战于蓝田,疾力,至霸上,赐爵执圭,号昌文君。《汉书·;灌婴传》

灌婴,也正是靠着这么极为锐利的战法,一路攻城略地,其爵位也从执帛到执圭,至于其称号,则也是一直更换,从宣陵君,再到昌文君,足可见,灌婴的战功是建立的多么快。

在彭城之战和楚军交战的过程中,刘邦觉得楚军骑兵非常厉害,也想要加强自己的骑兵队伍。治军首在择将,当时刘邦手下的人一致推荐原秦国骑士李必和骆甲,说此二人学习过骑兵,是专业人才,现在是校尉,也有实践经验,可为骑兵将领。

但李必和骆甲却说:“我俩原是秦民,恐怕兵士不能信从,望大王以您左右善骑之人为将,我俩辅助随从。”于是灌婴年纪虽轻,但也曾有数次力战的经历,便由李必和骆甲做他的左右校尉,辅佐灌婴带领骑兵。

灌婴所属骑兵军团,一路追亡逐北,打的楚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鲁下之战,斩楚将项冠;燕西之战,再斩柘公王武;后,全歼王武军残部的灌婴,遂亲率骑兵过河南,送汉王回雒阳,并北迎韩信军于邯郸。至此,灌婴骑兵军团,遂扬威天下。

受诏别击楚军后,绝其饷道,起阳武至襄邑。击项羽之将项冠于鲁下,破之,所将卒斩右司马、骑将各一人。击破柘公王武军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击王武别将桓婴白马下,破之,所将卒斩都尉一人。以骑度河南,送汉王到雒阳,从北迎相国韩信军于邯郸。还至敖仓,婴迁为御史大夫。《汉书·;灌婴传》

后来灌婴的骑兵屡战屡胜,而且大多数功劳是“所将卒”斩、虏司马、骑将、都尉等等,连项羽、龙且都是被灌婴的“所将卒”斩。

三年,以列侯食邑杜平乡。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信,击破齐军于历下,所将卒虏车骑将华毋伤及将吏四十六人。降下临淄,得相田光。追齐相田横至嬴、博,击破其骑,所将卒斩骑将一人,生得骑将四人。攻下嬴、博,破齐将军田吸于千乘,斩之。东从韩信攻龙且、留公于假密,卒斩龙且,生得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汉书·;灌婴传》

后,灌婴部便继续追亡逐北,尽取楚地之城,至广陵,项羽遂令大将项声、薛公、郯公三人举重兵迎击灌婴,结果,灌婴军先渡淮河败项声与郯公,接着又于下邳斩薛公,遂攻陷下邳和寿春。后,灌婴军便乘胜追击,于平阳再破楚军骑兵,遂攻陷楚都彭城,并俘虏楚国柱国项佗,而后的灌婴更是一路接连攻陷楚国留、薛、沛、酂、萧、相等地。苦、谯之战,灌婴再次生擒楚军亚将,至此,打的楚军不能自拔的灌婴,遂姑且收手,与汉王主力会师于颐乡,共同迎击楚军项王亲率的主力,然,很快,便又取得大胜,逼迫的项羽军残部只得逃亡。

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下东城、历阳。度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还定淮北,凡五十二县。《汉书·;灌婴传》

垓下之战、结束了汉军最大的敌人项羽,但,灌婴的传奇却并没有结束。

燕王荼造反,灌婴以车骑将军的身份再领大军征讨,并大胜。韩王信反汉,灌婴亦是跟随刘邦击之,至马邑,灌婴军收楼烦以北六县,并斩代左将,于武泉北又大败匈奴。

而之后的故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白登之围了。后,刘邦回归,陈豨又反,灌婴则提大军灭之。英布反,刘邦亲征,而灌婴则以先锋大破英布军。

可见灌婴所带领的骑兵异常凶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孙权的皇后是谁,孙权为什么临死时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也是一个可以被称为一代英主的皇帝,他年纪轻轻就执掌江东,把江东发展起来,联合蜀汉抗击曹魏。只不过,东吴除了孙权和自己的父兄三个人算是厉害人物之外,他的后代们就没有一个有什么出息了。孙权死后,东吴也没能撑太久,最终被司马家所灭。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其他国家皇帝有皇后,可是孙权的一生,只有在自己

  • 宋朝妻妾之间真的不能和平相处么?正妻和小妾之间究竟有多大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知否》目前正在热播。很多观众也是十分心疼女主明兰,感觉明兰不管是在自己家,还是嫁到顾家,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家斗,而且还是有生命危险的那种。难道在宋朝,妻妾之间就不能和平相处,一定要为了上位拼个你死我活么?真相当然不是这样,虽然家斗没办法避免,但不可能家家户户都这么严重,电视剧只

  • 李清照离婚后为什么会坐牢?为离开张汝舟不惜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李清照一生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次是18岁时嫁给赵明诚,夫妻俩也算过的幸福。不过后来赵明诚病逝,李清照选择再嫁,于是49岁时又嫁给了张汝舟。但他发现张汝舟竟然在科举中作弊,于是决定和他离婚,不惜以入狱的代价举报了张汝舟,所以李清照才会在离婚后坐牢。李清照的一生跌宕起伏,从安居乐业到最后的颠沛流离,人生的

  • 秦汉时期的军事实力,在当时全世界上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秦汉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大?很多朋友都喜欢把秦汉的军事拿来和唐朝、明朝相比。实际上,军队的实力肯定是越往后期会越强大,因为各种科技装备都在进步。所以要比较秦汉的军事力量,就拿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就可以了。秦朝和汉朝的过渡期间,还是内战较多,但是等汉朝统一以后,这个国家的战斗力就形成一个整

  • 武庙十哲都有谁,诸葛亮为什么能进武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武庙,顾名思义,其中供奉的自然是历朝历代有名的各位武将。武庙最开始是祭祀姜太公姜子牙的庙,也被称为“太公庙”,唐朝开始形成,一直延续到现在。武庙当中有历代的名将,这一点是理所当然,但是其中却有一个人让很多人感到不能理解,那就是以治理内政闻名的诸葛亮。历史上诸葛亮军事方面的才能

  • 貂蝉在历史上不存在,那吕布杀董卓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当中,吕布因为董卓抢了自己心爱的貂蝉,而中了王允的计策,杀掉了董卓,虽然动机没那么高尚,但还算是为民除害。但真实的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貂蝉这个人,一切其实都是后世的虚构,不过董卓其实还是死在了吕布的手上,既然如此,那吕布杀董卓的原因又是什么?董卓又是为什么会死在吕布的手上?《三国演义》

  • 汉景帝为什么非要杀晁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汉景帝其实他的历史功绩真的非常大,对于汉朝是真的做了非常大贡献的,为汉朝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做了一件让人觉得十分不理解的事情,那就是他杀了自己的恩师晁错,而且他还知道如果杀晁错的话,会面临其他国的讨伐,但是他还是做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晁错有不可饶恕的罪名吗

  • 汉文帝的两个女儿,为什么地位差异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汉文帝作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推动了汉朝的发展,尤其是他开创的文景之治,让汉朝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期。而说到汉文帝的子女,他的女儿想必大家都知道,馆陶公主,但其实他一生一共有两个女儿,馆陶公主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另一个女儿可能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是谁,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那么,为什么同样都是汉文帝

  • 诸葛亮身边有哪些得力助手?此人劳苦功高却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了蜀汉的实际掌权人。此时诸葛亮最需要的便是能替他分忧的帮手,马稷、蒋琬、费祎、姜维这些人都是靠诸葛亮提拔起来的。不过除了这些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还有很多劳苦功高却一直默默无闻的人,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恐怕也不比这些人低。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在蜀汉后期跟随诸葛亮平定四郡战乱,立下赫赫

  • 三家分晋最大受益者是谁?并不是赵国或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是春秋走向战国时代的一个转折点,五霸灭亡其一,却产生了赵、魏、韩三个新的强国,开启七雄争霸的局面。看似三家分晋最大的受益者是赵国或者魏国,韩国实力还是太弱小了,但实际上晋国的灭亡给了其他国家一个异军突起的机会,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最大受益者肯定是秦国。而且如果当年不是赵魏韩灭智,